金融危机的爆发(1)第一章 金融危机的爆发 风起于青萍之末,次贷危机浮现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oration)因其经营的次级债坏账问题严重导致公司市值迅速蒸发而被迫申请破产保护,为了削减成本,该公司已经裁减了一半员工。新世纪金融公司的轰然倒下,揭开了2007年美国次贷风暴的序幕。但当时人们只是将它作为一个独立事件来看,也没有人能预料到美国次贷风暴的影响将是何等深远。 此前已经有迹象表明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出现了问题。2007年1月,汇丰控股因为房贷资产遭到还款违约激增所侵蚀,首次增加了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并警告说可能大幅增加拨备金额。3月,汇丰控股额外增加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达70亿美元,此前美国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已经开始减少放贷。...
序一 投资是一场心态的修炼父好书,在非常困难时期,也买。得家父身传,不仅我喜买书,小女儿也渐有不眨眼购书之习。拜读众多好友所赠著作后,觉出书之人都乃高明之士并仰视之。但擅长数学的老姐曾出过较高深之书,却遭遇盈亏艰难平衡之经历,故我从未敢有此念。弟擅长摄影,从影集推论,反复说明出书之重要,倒是一直在鼓动我。 十多年前我在东莞说得多,写得少。某次机缘巧合,在去贵州路上偶遇一大师,大师姓曾,点化鄙人著文之重要,并言大道至简,越是深奥的道理越应用粗浅之比喻来诠释。得大师点拨,有感而发不吐不快时,我开始写些小文,并按大师指点试用比喻,用到得意之处不禁暗暗发笑。从事会计的妻子,每遇此怪状,必加以控制将我拉回现实。 累累下来,竟也有数十万字。然觉下笔之际,尚有一点激情,激情过后,却难觅当时之感觉。没有激情的书如同鸡肋,又不想败名,故一直没有动手。后经肖明老弟数年来一直催促,...
同成物语:大学那点事情 简介 我把初恋遗落到了大学,那段爱并不辉煌,只是淡淡得如同品一杯淡茶一般。 也许因为太懵懂,也许因为太无知,只是慢慢的享受同居所带来的*。 过去的已经过去,可是那段爱的味道却更加的甜润。 同居物语:大学那点事情,08年末最最让你感动的爱情大戏,精彩不容错过,更新持续升温中。关于收藏和推荐关于更新读者必读之重要信息进来的朋友收藏了。 进来的朋友们,你们辛苦了,请继续支持无知山谷,无知山谷不甚感激。 朋友们的收藏与推荐将是无知山谷往下写的动力,无知山谷信心百倍,但作者的努力还须读者的认可,朋友们伸出你的手轻轻点击收藏推荐分享,让爱的力量涌动。 高兴一起分享,收藏推荐分享快乐。...
张越:悲观主义的花朵(1)没有人可以做到奥普拉·温弗瑞 梦霞:我们看到,一些优秀的女主持人都开始做大型谈话节目,比如说杨澜的《天下女人》,比如鲁豫的新版《鲁豫有约》,似乎一个新的女性谈话时代正在到来。她们都谈到了美国的脱口秀女王温弗瑞,而她们的节目中也的确体现了这样的追求。你在《艺术人生》特别节目《温暖》系列里的表现,你在《半边天》特别节目《我们》里的表现,那种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本身的尊重和澎湃的激情,让我们更直接地看到了那个伟大的美国女主持人的影子,你又是如何理解她的节目的? 张越:温弗瑞的节目我只看过一期。我没有刻意地研究她的节目,而且我的外语也不好。第一,我不确认我是否能驾驭这样一个大谈话;第二,我不确定即使我能驾驭我有没有机会得到这样一个平台。我不爱看电视,我几乎不刻意研究任何节目,这是我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序言(1)学习巴菲特,投资更成功,生活更快乐 一、为什么投资一定要学巴菲特 2005年6月到2007年年底这两年半的中国股市绝对是一个大牛市,股市最高上涨了6倍多,数以千万的新股民带着数万亿的资金蜂拥入市。 为了帮助业余投资者学习理性的价值投资理念,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证券时间》周末特别节目《理财教室》在2007年7月8日~2008年1月27日期间,特别推出10集《学习巴菲特》系列节目[央视网站()免费收看,在央视搜索网站()搜索视频“学习巴菲特”,即可收看全部10集内容]。这是央视首次专门讲述一位国际投资大师,1集半个小时,10集几乎相当于半部电视连续剧,占央视《理财教室》这个周播节目总播出时间的1/10,可见其对巴菲特这位世界上最著名投资大师之重视。 讲投资一定要讲巴菲特,学投资一定要学巴菲特,巴菲特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在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年底评出的“20世纪八大投资...
前言(1)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改变了中国,而且正在改变中国。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性的复兴。中国的崛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改变世界的大事。由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由于中华民族追求国际正义的传统,由于中国巨大的战略潜力,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上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世界上不同的人对中华民族的崛起必然抱有不同的态度。 国家博弈,利益至上。我们不能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以鲜花和掌声来迎接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华民族不必也不能要求世界上所有的人对自己的崛起都拍手欢迎。无论别人欢迎与否,都无法改变中华民族自己的历史进程;无论中华民族愿意与否,都不能改变别人对中华民族崛起的态度和反应。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的是中华民族自身。 掌握中华民族未来的是中华民族自己。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中华民族选择崛起,就是选择了竞争,就是选择了竞争对手。在拳击场上,两强相遇。任何人...
Chapter 1冬天的湖蓝堡开足了暖气。古婉素坐在画室里,设计着来年的春季准备发布的作品。这已经是她跟外孙女岚若和外孙远隽在湖蓝堡生活的第七个年头了。 若不是岚若小的时候总是体弱多病,她也不会在法国买下这幢小城堡。但愿这里舒适的环境能让岚若真正地好起来。 此时,岚若在自己的琴房里,正埋首弹琴。钢琴声从岚若的手下溜出,像一篇篇华丽的乐章。这是岚若要送给外婆婉素65岁的生日礼物,亲自谱的钢琴曲《水之光》。 “叩”“叩”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请进”岚若扬声道。 琴房的门被拉开,沈管家走了进来,“小姐,刚刚接到国内打来的电话,鞠先生和宇先生后天就会抵达湖蓝堡,有事找小姐您商量。” “好的,我知道了沈管家。他们要来,这是我早就想到的。”...
自 序“与高娓娓的约定,我几乎分秒不差地赶到了事先约好的地点,她婷婷地站在我的面前,长长的直发被一顶白色的帽子压着,只有脸庞淌出两绺,恍惚间,我见到了沙漠里行走的三毛,她们有些相似,而且是发自骨子里的神似。 “也许,因为她们同样地出生在重庆,也许同样地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绚烂,幸福与忧伤,所以高娓娓会让自己长成一棵风情树,只不过,她扎在了美利坚曼哈顿的土地上。” 每每看到中国《华西都市报?城市周刊》记者采访我时写的这篇“长在曼哈顿的风情树”文章的开场白,心中就有一种激情在流淌,唤起我心中沉睡的三毛梦。 当我情绪低落时,我总是会把它翻出来看看,而这段文字,也总是能让我重拾自信。我经常会在看完之后,自言自语地说:我还是不错的嘛! 是的,人们经常说我像三毛,只是有时有人要加上一句,你比三毛漂亮多了。...
第一篇:我们处在金融大危机前夜吗? 在本文于香港发表的同日(2002年7月10日),美国世经公司宣布破产,它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司破产案。此后爆出一连串公司财务丑闻。2002年7月10日股市爆跌近400点。为“黑色星期五”l998年以来最低点。主要股票跌破20%。周一跌风传到香港,股市下跌近3%。 一 我在2001年9月出版的《思考:新国家主义经济观》一书前言中曾预断:“种种迹象明确显示,我们的确处在爆发新的大规模国际金融危机的前夜。危机的焦点将集中在日元——美国——欧元的汇率上。如果美元暴跌,引致美元泡沫崩破(这泡沫大得惊人),就必将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大突变。在某种意义上,这一突变具有不可避免性”。(见该书序第4页) 近几个月以来,美元兑l4种主要货币汇率均趋贬值,创1987年以来之最,但美元走贬尚未见底。近几周来,美元兑欧元汇率急剧贬值,已贬至2001年1月I9日以来的最低点。美元缘何如此走弱,...
[美]奥格.曼狄诺第一章海菲在铜镜前徘徊,打量着自己。“只有眼睛还和年轻时一样。”他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转过身慢慢地在敞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走着。他拖着年迈的步伐在黑色的玛瑙柱子之间穿行,走过几张雕刻着象牙花饰的桌子。卧榻和长沙发椅发着龟甲的微光。镶嵌着宝石的墙壁上,织锦的精美图案闪闪发光。古铜花盆里,硕大的棕榈枝叶静静地生长着,沐浴在石膏美人的喷泉中。缀满宝石的花坛和里面的花儿竞相争宠。凡是来过海菲着座华丽的大厦的客人都会说他是一个巨富。老人穿过一个有围墙的花园,走进大厦的另一边约五百步远的仓房。他的总管伊拉玛正在入口处等他。“老爷好。”海菲点了点头,继续默默的走着。伊拉玛一脸困惑地跟在后面,他不懂主人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会面。主仆二人走到卸货台边,海菲停下脚步,看着一包包货物从马车上台下来,分门别类地堆放在仓库里。...
作品:重生之美国兄弟连 作者:半仙算命 男主角:雷斯·帕克斯 内容简介: 二战中的美军101师506团E连。一个重生在E连被退训的士兵帕克斯身上的中国人的灵魂,与E连兄弟们在欧战中的经历。 正文第一部分第一章1942年夏。乔治亚州塔可亚军营。“雷斯·帕克斯,真有你的,居然能够从厨房里搞到樱桃罐头。”二等兵提波斜躺在床上,看着帕克斯手中的樱桃罐子,“不过你确定你没事?”“我打赌,帕克斯肯定是太慌张了,以至于前天撞到柱子的后遗症还在!”乔治·鲁兹哈哈大笑。听了鲁兹的话,营里的几个大兵都大笑起来。他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帕克斯在前天就餐的时候,偷偷的溜到厨房里,拿走了一罐桃子,结果因为太慌张的缘故,撞到了厨房外面的一根柱子,当时就晕了过去,幸好被派康提看到,不然就被逮个现场了。即便是这样,整个E连,除了连长赫伯·索伯中尉以外,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糗事。...
钱是什么东西关于钱的俗语(代序) 家乡在莽莽苍苍的黄河滩里,那里除了黄水就是黄沙,还有很多经典俗语从远古传来:数割肉疼就数出钱疼了就是一句。可以用在任何要某人出钱而他又赖着不出时。农民们讲不出什么金钱观、世界观,但他们就是能一针见血,就是能入木三分,就是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这里除了农民的智慧之外,恐怕还有一个谁都知道但谁都有意无意忽略了的原因:中国农民实在太穷了!见到的啬刻主儿太多了——艺术源于生活!与上一句意思相近的还有一句:钱穿在肋骨上掰掰哪个都疼!一般认为,两句话都是在调侃讽刺那些吝啬的主儿,话儿也刻薄到了极致。我倒认为似乎还要复杂些,问题在于两句话中的三个“疼”字上。疼?你想想,疼字饱含了多少没钱的无奈、饱含了多少赚钱的艰辛、又蕴含着多么深刻的理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