嵚崎磊落,轮囷多节[1],英绝之士,吾见亦寡哉!苟有其人欤,虽生于穷乡,投于仕途,必能为才臣贤吏,而不能为庸宦,必能为文人通人[2],而不能为乡人[3]。苟有其人欤,其为政风流[4],与其诗文之跌宕多姿,必卓荦绝俗,而有其可传者也。吾于并世贤豪多友之[5]。我仪其人欤[6],则吾乡黄公度京卿其不远之耶[7]! 公度生于嘉应州之穷壤,游宦于新加坡、纽约、三藩息士高之领事馆[8],其与故国中原文献至不接也。而公度天授英多之才,少而不羁。然好学若性,不假师友,自能博群书,工诗文,善著述,且体裁严正古雅,何其异哉!嘉应先哲,多工词章者。风流所被,故诗尤妙绝。及参日使何公子峨幕[9],读日本维新掌故书,考于中外政变学艺,乃著《日本国志》,所得于政治尤深浩。及久游英、美,以其自有中国之学,采欧美人之长,荟萃熔铸,而自得之[10]。尤倜傥自负,横览举国,自以无比。而诗之精深华妙,异境日辟。如游海岛,仙...
大约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我饿的实在不行了。本来想把兰姐给的煮鸡蛋保留起来当纪念,可一想到身体是生存的本钱便狼吞虎咽的吃完了一碗鸡蛋。其实我根本就不喜欢吃鸡蛋,原因是吃它后打饱嗝会有难闻的味道。不过现在的环境迫使我无从选择,也是头一次我感觉鸡蛋的味道这么好。人一定要适应各种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我一直是这么鼓励自己的,可暂时还没有一件事情成功过。鸡蛋是被我消化掉了,可又一件头疼的事摆在眼前,我口渴了。拍了下自己的脑袋,懊悔回来时为什么没有带瓶矿泉水。问楼下兰姐她们要水喝吧我又难以开口,无奈只能去喝生水。关于生水我要说明一点。我从初中开始就不喝生水了,我们那的生水放出来都是白色象是下了毒似的,据说里面含有很多有害身体的物质,家人也告诫我不要喝生水,说是会得许多疾病。我就一直纳闷一件事情,你说社会发展就非要破坏生态平衡?以前都喝的生水现在不能喝,非要喝什么所谓的“纯...
城,将近十年了,你们一直都活生生的在我的心里。我总会看见你们拉着手的样子,像一对快乐的孩子。每年我几乎都会开车去一个很远的墓园,那里静悄悄地埋藏着顾城的骨灰,它是我永远不会对人说起的秘密。有时是在春天,也有时会在冬季。只有今年的清明节,我正好有时间专程去看望他。那天,阴雨纷纷,我把鲜花的花瓣洒在他无名的墓碑前,那些花瓣在雨中更加鲜艳美丽。你和雷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九年了,九年的风雨是不是让你们的冤魂变得不再忧伤、不再痛苦?面对英儿的书的时候,你们是不是比我更能保持一点平静?但愿如此。是不是我有些不够有风度?我是该对此多些理解的,至少不该到了这时候还对英儿的为人做法大惊小怪。只是我真的就是这么不成熟,我拿自己也没有办法。我老是想到你和雷就觉得心痛,想到你们相爱的那些日子就为你们可惜,这是我的不好。我也不想去看她的表情,她再说什么我也不该理会,可我还是学不会装作看不见。...
总序 现代主活日新月异:市场经济业已运作,社会观念日趋嬗变、股票热、下海热、"大款"现象......面对崭新的生活,人们一时有些茫然,"换一种艺术的活法"便活生生地涌上了人们的心头。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说:"我们应当能够体验出这种人生的韵津之美,像欣赏大交响曲那样地欣赏人生的主旨,欣赏它急缓的旋津,以及最后的决定......" 过去,我们历尽生命的沧桑;现在,我们追求生活的艺术。现代生活,给予我们全新的人生感受;艺术时代,让我们体验最崇高的生命情趣。踏着历史的足迹,迎接新一轮的滚滚商潮,我们坚信: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后带来的,必定是现代生活艺术的明媚春色。 新视野、新气魄、新感觉《现代主活艺术》系列丛书推举现代观念,讲究艺术品味、笔法精到、版式别致,旨在从中带给您艺术的启迪和盎然的生活情趣。丛书包括《服饰的艺术》、《美客的艺术》、《送礼的艺术》、《求职的艺术...
第一夜 7月的这个下午, 我开车从B城出发到马家峪去。马家峪是B城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 离B城三十公里,开车只要五十分钟。当初老秦向我介绍马家峪的时候,最先强调的便是城乡之间这种理想的距离:不能说近,可又决不太远。你花很短的时间就能由一座城市忽然到达一座地道的山村, 这种“忽然”感便让不少久居B城的人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亢奋,马家峪因此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画家。几个月前,已经很有一些我的同行先于我在马家峪买了当地农民的院落,有人还在旧院子里盖起带天窗的新画室。这些院落,多是在山下建了新房的农民丢弃在山上的,马家峪的村民大多已集中在山下开辟了新村。用老秦的话说,农民正一步步挪下山来向城市靠拢,城里人却渴望一步步奔出城去要在山上占领一席之地。也算是当下的一种时髦吧。...
第一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鲜艳的红领巾 儿时的记忆 嬉戏在大自然中 70年代后期的学校已经慢慢由60年代的土坯房逐渐改成砖瓦房,条件参差不齐:有的教室雨天漏雨,晴天太阳直晒,操场周围杂草丛生;有的地方已修起了二层的教学楼,前面是操场,后面是白杨,这只是城乡差别罢了。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的作文中,常用“宽敞明亮”、“书声朗朗”来形容自己的教室。教室所谓的“宽敞明亮”实际上是相对的。70年代后期的学校已经慢慢由60年代的土坯房逐渐改成砖瓦房,条件参差不齐:有的教室雨天漏雨,晴天太阳直晒,操场周围杂草丛生;有的地方已修起了二层的教学楼,前面是操场,后面是白杨,这只是城乡差别罢了。教室很简单,一块黑板和几张桌椅就构成了一间教室。条件差的学校,教室内的黑板不一定贴在墙上,有可能是一块刷上黑漆的大木板,可以移动,黑板不够的时候便于移动到其他教室使用。所有的教室,黑板上方无一例外都是红纸...
“护士!护士!我有点恶心!”“恶心?你怎么受的伤啊?”护士没有回答我的话反倒问起我来了!“哦!树枝刮的!”我胡乱编了个借口。这是我的一贯作风,虽然以前很少因为打仗受伤去医院,但还是晓得到医院不能实话实说的,要不你肯定挨忽悠,弄不好会利马给你办住院手续的。“树枝刮的?不象吧?你看这分明是被硬物划伤的!”“对啊!树枝不是硬物吗?呵呵!”我还真忽悠啊!“……呵呵!”坐在边上的张红听到我的侃大山笑出了声,我见张红开心的笑,自己也很开心。“你小子好啊!还不跟医生说实话,真滑头!”护士还跟我玩娇气。这个护士看样子年龄并不大,就是长的难看些,我真纳闷为什么旁边站着好几个长相不错的护士,专门让她来给我检查伤口,真是失望。...
前陆军少将、集团军军长沈三山,愁肠百结地蹲在地上。 那个最大的西红柿红了,早上还是趣青一团,象新枪烤蓝似的绿得发黑。中午便象被人猛击一掌,变得惨白。下午就露出了缕缕网络般的红晕,天还未黑,便火烧云似地红成一片了。 沈三山曾希望它一直长下去,直至成为这个世界上从没有人见过的西红柿王。 然而现在,它开始红了。红了的西红柿不会再长大。 腰痛得厉害。那里嵌着一块同瘦肉颜色差不多的日本原装弹片,沈三山的肉皮很随和,当年宽宏大量地接纳了这块金属弃物,用血脉筋络象包饺子一样,把它裹得严丝合缝。以至于解放后医生认为,把它取出来的危险比搁在里头还大。医生说完这话时,紧张地盯着年富力强的少壮军官,生怕他非要动刀,出了事不好交待。...
作者介绍:三岛由纪夫(1925~1970) 三岛由纪夫的文学活动,大致以6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前期主要受20世纪初法国作家雷蒙。拉迪凯(1903一1923)和19世纪英国作家王尔德(1854~1900)的影响,大多描写青年男女的性苦闷和浪漫的爱情故事,以不少笔墨刻画变态心理和风流韵事。代表作有《虚假的告白》(1949)、《潮骚》(1954)、《志贺寺上人之恋》(1954)、《金阁寺》(1956)等。 1970年11月,三岛由纪夫煽动军队组织武装政变失败,切腹自杀。他是一个在政治思想上谬误多端、在艺术上的成就又不容抹煞的复杂人物。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