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视成本如魔鬼杨光 商场上,企业家刀兵相见,而增加收入是你的长枪,降低成本是你的砍刀,学会使刀弄枪,你将威力无穷。拿着枪冲锋陷阵,不如举起刀削削减减,拿起砍刀,砍掉成本。每砍掉一分钱,企业就增加一分利。每杀死一个成本,企业就增加一倍利润。这是《砍掉成本》作者李践告诉企业家削减企业成本的理念。 李践在五年之内,创造了一个“从白手起家到亿元资产”的国内最大的户外广告公司之一。2001年他的公司与李嘉诚和记黄埔旗下的公司合资组建了昆明风驰传媒有限公司,李践出任总经理。毫无疑问,李践是个成功的企业家。 把降低成本看成企业成功之道是很多优秀企业家的共识。比如,金融帝国花旗银行的CEO桑迪就是个压缩成本的偏执狂,他甚至会对一张纸的浪费暴跳如雷。对于他能看到的每一件可能浪费成本的事情,无论大小,他都要雷厉风行不顾一切的砍掉。...
在历史中找寻下落不明的中国企业精神吴晓波继《激荡三十年》后溯源历史,再写中国企业100年,“企业史三部曲”又添新翼 全新视角解读中国百年孤独,在历史沉浮中找寻失落的企业家精神 前瞻“五四运动”90周年庆典,引领回顾历史浪潮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吴晓波著写的《激荡三十年》风靡2008,而今余音尚未散尽,吴晓波记述百年中国企业史的新著《跌荡一百年》(上卷)再度出版,在2009年全国书市召开前夕,该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并将在北京书市期间面向全国发布。 回顾2008年中国图书市场,由吴晓波著写的《激荡三十年》可谓刮起了一股“激荡”旋风,其在2007年1月和2008年1月分别推出上下卷,引领了三十年庆典的浪潮,是众多报刊杂志、影视电台制作同类节目的脚本之作,上海的东方卫视和第一财经电视台专门以“激荡”为名,制作了30集大型电视片。2008年初,该书获“和讯年度财经图书大奖”,组委...
微信从诞生之日起到实现第3亿个用户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是什么让微信如此强势?微信究竟是什么?究竟都有谁在使用微信?微信是怎样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对微信究竟了解多少?微信会是微博的替代品吗?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微信究竟会为我们带来哪些营销的改变。下面就让我们一点点地来揭开微信营销的神秘面纱……“微”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微,隐行也。”在《广雅?释诂二》中“微”是这样解释的:“微,小也。”“信”书信,信件。清代袁枚在《祭妹文》中写道“函使报信”。如果按照古人对“微”、“信”的解释,我们把微信解释为“微小的书信”的话,那么我们就错了。因为微信不仅仅是微小的书信,它已经颠覆了文字的概念。微信不仅可以发送文字,它还可以发送图片、视频和语音等信息。.xjqi....
文/孙振耀(惠普全球前副总裁暨惠普中国区总裁,致行教育科技创始人)我跟三星公司的渊源始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我在台湾惠普任职,被派到惠普与三星合资成立的三星惠普(SHP)学习大客户管理。期间有机会参观三星公司总部。1991年我从台湾调任中国惠普计算机系统事业部,而三星公司也于1992年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生产基地。作为合作伙伴,惠普与三星有很多业务往来,我目睹了三星在中国不断壮大的过程。近几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多种消费电子产品占据了中国市场份额的主要地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把三星作为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关注、研究,甚至学习。此时宏文这本大作《三星的逻辑:只有第一才能生存》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家在亚洲甚至全球最受关注的公司。...
【书名】无知的博弈:有限信息下的生存智慧【作者】董志强【类别】财经【状态】连载【来源】爬书网【更新】2010-04-08已更新至27章【本册章节】第1-27章【简介】这是许多博弈论爱好者正在寻找的一部著作——它值得放在床头上,每天入睡前读上半个小时;也可以放在衣兜里,乘公共汽车时打开看一看;当然,如果你被迫参加一些无聊的会议,也可以拿出来在桌下翻一翻……---开始阅读---[1]献给女儿多多(1) 我也希望她将来可以懂一点博弈论,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而不是盲目地批判世界;更理性地融入社会,而不是局限于关注自己;希望她学会在一个互动的社会里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如何遵守游戏规则,如何做一个理性的现代公民。 【更新慢或者章节错误,点击举报(请详细说明)】...
学而第一 1.1(1)子zǐ曰yuē:“学xué而ér时shí习xí之zhī,不bú亦yì说yuè○悦乎hū?有yǒu朋pénɡ自zì远yuǎn方fānɡ来lái,不bú亦yì乐lè乎hū?人rén不bù知zhī而ér不bú愠yùn,不bú亦yì君jūn子zǐ乎hū?” 这三句不需要解释了,都懂。 先别忙着说都懂。我问你,孔子这三句话,一会儿讲学习,一会儿讲远方来客,一会儿讲知人不知人的……是不是有点乱啊? 这个…… 我再问你,这三句很平常的话,孔子为什么要用反问句?通常我们使用反问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问题…… 嗯,他为什么不正面讲呢?比如:学而时习之,很悦;有朋自远方来,很乐…… 是啊。我想,眼前这本《论语》,不是孔子在家里独自一个人写的,里面的孔子语录,...
致 谢本书的一些资料来源于以下一些报刊杂志:《今日管理》、《金融时报》、《独立报》、《观察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和《竞技场》。感谢所有给予我支持的编辑,尤其是《今日管理》的鲁弗斯·奥林斯,《金融时报》的朱利亚·卡思伯森。感谢哈里·博登的资金支持,感谢培生出版公司的雷切尔·斯托克和瓦妮莎·尼科尔森对本书的整合,能得到他们的帮助我非常荣幸。 关于摄影师 哈里·博登1965年12月22日出生在纽约,没过几年他的父母就带他移居伦敦,后来又移居德文郡,他在这两个地方度过了童年时代。从普利茅斯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后,他前往伦敦,开始为《新音乐快讯》工作。1994年,他从《观察家报》杂志得到了第一份摄影师的工作,在后来的两年里,他每周为杂志的封面拍摄人物照片。哈里的事业在整个90年代蒸蒸日上,他的作品不断出现在世界顶级出版物上。...
中国教育怎么了 中国教育的忧思和“天问中国教育的忧思和“天问” * 近年来,教育成为一个问题领域,为朝野上下所聚焦关注。徐九庆先生的教育随笔《中国教育怎么了》是反思和批判中国教育问题的又一力作。翻开书卷,满目忧患:就业之忧、能力之忧、品格之忧、师道之忧、价值之忧、公平之忧、礼仪之忧、留守之忧……忧心如焚,燃烧的是一个民办教育家的赤子之心、报国之心。 教育有问题,这是没问题的;然而,对教育的批判、忧思,正在陷入另一重困境:它似乎成为无人回应、无人能解的“天问”。不少人在失望和无奈之余,不得不选择饮鸩止渴和推波助澜,投入到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也许,我们需要调整思维和心态。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我确认所有这些严重问题都是有解的。在20世纪新教育生长的过程中,许多基本问题是我们的前辈都曾应对、解答过,而且提供了很好的答案的,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
1 攻心策略第一步炎炎夏日,骄阳似火。 马励谦已经在朱氏跨国财阀的门口等了整整一个上午,却始终不见朱氏的总裁朱摩!也对,谁会在这种热死人的天气放弃室内的空调而跑出来和太阳亲密接触呢? 为了那份能挽救自己濒临倒闭的公司春季展销合作权,就算是那太阳的决心是烤焦万物,也绝对不屈服! “千里马?!”清脆的声音响起,马励谦本能的抬起头。千里马,正是儿时的他的绰号,其实也就是名字倒着念的谐音。 “帛勒?!你怎么会在这里呀?好巧。”实在不愿意初恋情人瞧见自己现在这副窘样,可是遇都遇见了,总不能当做她不存在呀! “你不知道吗?我在朱家做事呀。这不,小姐说想吃老爷亲手做的凉拌莴笋,我过来取嘛!”帛勒摇摇手中的餐盒示意着。 “小姐?老爷?你家老爷不会就是——这里的总裁吧?!”虽然很难想像那样一个商场老狐狸……呃,老前辈会下厨房……...
书名:拐点下的困惑:陶冬预言中国经济的危与机作者:陶冬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陶冬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荣获2011年“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外资)殊荣。其财经博客访问量高达2000万次,拥有多个财经专栏。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做出过前瞻性预警和分析。曾在美国、日本任职,自1994年起长驻香港地区。1998年加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主管亚洲区经济研究,侧重于对中国经济的研究,同时兼顾亚洲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此前曾任香港地区宝源证券高级经济分析师及中国研究部主管。c米c花c书c库c www.7mihua.com...
作品相关 写《为官之道》的理由与目的 (起点更新时间:2004-5-26 14:23:00 本章字数:767) 现今社会之官场,很是黑暗。官与官之间营营苟苟、尔虞我诈。贪污渎职腐化成风。所谓“人民的公仆”反把主人奴役。君不见电视媒体、报刊杂志每天都要报道贪官污吏中箭落马,玩忽渎职导致豆腐渣工程,让人看了痛心不已。赖昌星之流又是谁人扶植撑腰?造成大头娃娃的黑心厂家又是何人保驾护航? 一个“官”字真形象:上下两个口,一张上面的嘴在主席台说的是冠冕堂皇的一套,一张下面的嘴在酒桌饭局、私底交易说的又是一套。从毛主席的反贪污到邓公江公的反腐倡廉,正义的枪口处决了多少官,人民监狱里关押的官如过江之鲫。却还有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做出头椽子,更是有人叫嚣“爱情诚可贵,小蜜价更高,若为金钱故,自由也可抛”走进高墙!...
从清华到哈佛--笑看过去(1)从1998年9月离开父母去武汉读书算起,2007年是我在外求学的第九个年头了,也是最后一年。九年中我经历了四所学校:本科的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的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当然还有新东方,虽然我没有机会上过这所学校的任何一个班,但是却在这里教了将近4年的书。 从1985年五岁走进小学算起,27岁的我已经在学校里待了22年。从小学到惊险考入当时我们那个小城历史上唯一一届的重点初中(之前没有,之后取消了重点初中制),到后来更加惊险,几乎是最后几 名考入在我们那里久负盛名的枝江一中,再到后来高中成绩起起落落,连累爸爸妈妈也跟着我一惊一乍的,担惊受怕。 很多人说,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相信这句话的道理。教育让我从一个小县城走到了湖北的省府——九省通衢的大武汉。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见过的新奇东西,也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小小的改变。大一暑假,我带着几百块钱,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