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国读者的信比尔·乔治先生对于与中资出版社合作发行《真北》一书的简体中文版感到非常满意。该书自 2007年 3月出版以来,在世界各地的读者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并荣登《华尔街日报》及《商业周刊》商业畅销书排行榜。同时,《真北》还得到了诸多知名媒体的推荐,包括《纽约时报》、《上海日报》、《华尔街日报》、《财富》、《商业周刊》等等。下面是乔治先生特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 亲爱的中国读者: 你们好! 欢迎加入真诚领导全球社团这一成长迅速、充满活力的团体!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目前,这里正快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像读者朋友们这样的领导者。《真北》简体中文版旨在将真诚领导的精髓原汁原味地传递给所有的中国读者。 我一直认为,《真北》的领导哲学与中国企业领导者的信仰和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一点在我用中文给来哈佛商学院进修的中国企业高级主管们讲述的领导课程中也得到了体...
上 篇 通过观人摸清底牌 第一章 通过体貌特征摸清底牌 从眼睛里看透对方性格 俗话说:“欲察神气,先观目睛。”眼睛分为眼白和眼黑,眼黑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瞳孔,而眼白就是瞳孔边上的白色部分。一般来说,眼睛都讲求黑白分明,黑的要黑,白的要白,这样看东西才能清澄明亮。如《世说新语》里说杜弘正“眼如点漆”就是说明他的眼珠子分外地黑。有的人则是眼黑小,眼白大,也有的人是眼黑大,眼白小,还有的人眼睛奇形怪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综合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把眼睛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三白眼”,就是瞳仁比较小,眼白比较多,瞳仁靠近眼白的一边,它的周围有三个地方出现眼白,这种眼睛被称为是“三白眼”。“三白眼”的人,个性都比较强,而且有的时候强到六亲不认。“三白眼”中有一种属于“下三白”的眼型,也就是瞳仁在眼白的下方,而它的上面、左边和右边都是眼白,这种人,据说非常阴险毒辣。...
大萧条离我们还有多远?山海/文 中国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这是目前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曹建海2008年7月在《环球财经》上撰文说:“由于工业生产的持续低迷,加上房地产市场的深幅回调,将有一些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出现破产,银行不良资产急速上升,‘中国式’经济危机来临也并非危言耸听。” ###教授(著名非主流经济学家)早在2005年就指出:“中国正面临重大危机,我们必须对形势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他还说,“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今后几年中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是仍有更多的人对此置若罔闻,不以为然。为什么多数人不相信会发生危机呢?”我想,今天杨教授不会再有这样的质问,普通民众对中国经济危机的关心程度不亚于杨教授,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从《大萧条时代》(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等图书的...
口才交际,成功阶梯(1)没有口才就好像鸟儿失去羽翼,无法飞上天空自由翱翔一样。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果笨嘴拙舌,就很难与人交流;如果能言善辩,则如鱼得水。所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踏上成功阶梯的重要一环。 1.领导工作与口才艺术 作为一个肩负重任的现代领导者,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必备的一条。首先,领导者的口才,表现了领导者的才干、气度和魄力,它是领导者展现魅力、树立形象的重要条件;其次,领导工作的实施大部分以口语为传播媒介,如布置工作、主持会议、报告演说、对外洽谈等,口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效率;再次,领导艺术的基础,在于使被领导者信服,如果一个领导者缺乏口才,既不能有效传达上级的精神指示,也不能反应群众的意见呼声,他绝不是一个好领导。...
序言序言 当有一天石油即将枯竭了,整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呢?石油的耗尽将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或许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暇思,甚至是担忧。抑或希望其不会来;或者如阿Q般地自我麻醉,当之为杞人忧天;再或者学习鸵鸟的策略,把头埋起来假装视而不见,心里还琢磨着这是科学家的事,与自己无关。不过无论如何,这一天将不可避免地要到来,不是在今天,也不是在明天,或许就在不远的后天。 我们人类对这种黑色的液体如此依赖,以至于离开了它,整个世界好像要行将停滞,世界末日似乎也为时不远了。尽管这样描述有些夸张,情况也并非想像中的那么悲观,但这无疑酝酿并积聚着深刻的危机。 20世纪后半叶的两次“石油危机”已经为全球社会敲响了警钟。随后,人类为寻找石油替代能源而做出了种种努力,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异军突起,人类似乎看到了减少对石油过度依赖的些许曙光。然而好景不长,进入新世纪,石油...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心灵能量》全集[精校版]作者:唐略类型:学术研究内容简介《心灵能量》一书,以心为起点,将七情、五行性格与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疾病的对应关系作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以生活化的案例向我们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养生不只是养身,更重要的是养心。心生百病,同样心也能治百病。心是最好的药。总之,这是一本放大心灵能量,教会你心灵治愈,重拾生命真谛的心灵励志书。编辑推荐:《心灵能量》编辑推荐:心,是人体的君王,统领一切。它既掌控着物质属性的心脏,又掌控着精神属性的心灵。心不仅主宰着人的喜怒哀乐,也主宰着人的疾病与健康,甚至主宰着人的命运。病由心生。疾病,源头上说是心病。病,人生遇到的一切不愉快事情,都可以说是病。身体上的不舒服固然是病,心理上的不愉快也可以是病,道德素质恶劣可以是病,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和失败都可以是病。...
周洛华雷语我从2002年回国以来,一直呼吁放开人民币汇率。但是六年来,我们又做了些什么?从开始的不肯放开人民币汇率到现在不肯放开油价,国家堆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却没有针对石油和其他战略资源的对冲交易策略。我们今天看似繁荣的背后,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风险。国家层面上没有对冲石油上涨的工具,市场层面上没有对冲房价下跌的工具,我们持有的往往都是别人在对冲交易中做空的品种,这样的局面难道不值得有关方面深思吗? 还有人说,两个用油大国同时为高油价所困,要么两国能够合作开发新油田或者新能源技术,要么其中一国先把石油价格拉高,让对手从自己手中高价买油,这样至少弥补了部分损失。我并不相信美国是为了打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拉高油价的,因为他们自己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一片萧条。这样的“阴谋”如果不是挥刀自宫,也至少是走火入魔的七伤拳。现在国际油价已经图穷匕现,哪里还需要什么阴谋!...
前 言(1)基金,竟然成为2006年中国流行语之一,短短半年的时间,从少数家庭的理财手段,一跃成为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话题,颇有十年前股疯的神韵。热情万丈的市场、雄心勃勃的基金以及无数手忙脚乱的投资者,构成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又无限惆怅的浮世绘。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方面,不断攀升的股指为股票型基金净值的持续走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众通过投资各种基金理财产品,分享了中国证券市场牛市的盛宴。 2006年A股股市的牛市,成就了基金业的大发展。最新公布的2006年末基金净值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末,基金业的资产净值从年初的4648亿元上升到8546亿元,直逼1万亿元的资产规模,年增长率达到84%,为近年来最高。同时,基金持有人的资产权益,也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初步估算,全年基金持有人的净值增长总额超过3000亿元。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股票型基金在2006年净值增长率达到11036%,积极配置型基金的净值增...
以德报怨鸿嘉木业公司的老总徐靖远刚刚开完一个产品营销策划会,秘书肖微微就敲门走了进来,她对徐靖远说:“徐总,门外有一个客人想见您,等了好半天了。” 徐靖远忙问:“是哪里的客人?” 肖微微说:“我也不认识,他只是说是您的朋友,穿的很破烂,胡子很长,好像年纪也不小了。” 徐靖远想了一下,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是谁?于是,他就对肖微微说:“你把他请进来吧。” 一会,要约见的人就进来了,还没等靖远看清楚是谁,对方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嘴里还一边嘟嘟囔囔地说:“徐书记,救救我!” 听着似曾熟悉的声音,靖远心里一愣,难道是他?还没容他细想,对方抬起了头,长长的胡须,黑黑的面孔,一双塌陷无神的大眼睛,真的是他——郎昕仁。看到自己最不想见的人,靖远内心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大脑一片空白,一下子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第一章 房子的诱惑(1)夜,寂静而虚空,敲门声划热热的空气,燕子呼地从床上跳起,穿着性感的内衣拉开门。 燕子还没弄清楚怎么一回会事,身体被紧抵在墙臂上,似被硬硬的钢板挟住。一双有力的大手捂住她的嘴,让她呼吸闭塞。 内心的恐惧一点一点地堆积,大脑经过几秒的空白后,燕子发现脖颈之处有样冰冷的东西时,体上所有毛孔开始冒冷汗……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几秒种静寂后,凶恶而凌厉的年青男声撕裂耳膜:“想活命,别出声!”。 “朋友……你……想干……什么……?”燕子声音小得似蚊蝇。 “你说呢?好美的一张脸,好火辣的身材!” 一双眼睛似宇宙中的死亡黑洞,放出*的光焰。 汗珠从燕子鼻尖上汩汩渗出,身体瑟瑟地抖。燕子后悔不该这么心无防备,这么冒冒失失给陌生人开门。只是,这样的开门方式并非第一次,她的男友谭亮,在一家家小公司任部门经理,因为常年加班,总是三更半夜回家,有时还会忘记...
前 言 巨商富贾,宁有种乎? -- 创业宣言 当历史翻过新的一页,一个新的创业时代正悄悄临近。 尽管对这一时代的来临,许多人都有过不同的解释。 当我们心情复杂地送走20世纪,新世纪的光荣与梦想随经济的高速发展膨胀得无以复加的时候,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却在不经意间击碎了不少人的青春激扬。 其实在世纪临近的时候,曾经的"天之骄子"们已经体味了或明或暗的就业尴尬,之后大学生就业环境每况愈下,于是当时有人预测:大学生就业即将遭遇寒冬。 如果说当时这个预测还多少有些臆测的成分在里面,那么当时间滑过2003年,就业寒冬还是说到就到了。这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尽管后来总体就业率并没有像原先预料的一样惨不忍睹,但个中滋味,经历过的"天之骄子"们想必都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