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韭菜·旧报纸看来,国产电影又要进入一个重视宣传教育的时期。我国电影的从业人员,必须作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这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七十年代中期,我在北京的街道工厂当工人,经常看电影,从没花钱买过电影票,都是上面发票。从理论上说、电影票是工会买的,但工会的钱又从哪里来?我们每月只交五分钱的会费。这些钱归根结底是国家出的。严格地说,当时的电影没有票房价值,国家出钱养电影。今后可能也是这样。正如大家常说的,国家也不宽裕,电影工作者不能期望过高。这些都是正经话。 国家出钱让大家看电影。就是为了宣传和教育。坦白地说,这些电影我没怎么看。七四年、七五年我闲着没事。还去看过几次,到了七七、七八年,我一场电影都没看。那时期我在复习功课考大学,每分钟都很宝贵。除我以外,别的青工也不肯去看。有人要打家具,准备结婚,有人在谈朋友;总之,大家都忙。年轻人都让老师傅去看,但我们...
我曾去过那受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 ——《神曲?天堂篇》 一 陈宗烈先生四十多年前的一幅背青稞的藏族少女的照片,唤起了我对于羌塘草原[1]的全部想象。很多年后,当我终于在暴风雪中气喘吁吁地翻越唐古拉山口,当我在安多兵站的寒夜里被冻得簌簌发抖,背青稞少女的微笑却总令我对即将到来的道路充满渴望。那张照片里只有两位藏族女子,肩上青稞的重量并未削弱她们的笑意,像黄铜的灯盏一样朴实无华的阳光精致地勾勒出她们笑容的轮廓,把翻身农奴心底的幸福定格在1961年的夏天里。她们的面孔让我看到了草原上的一切事物,比如氆氇[2]一般在风中摇摆的青稞田、丢落在黄昏里的透明湖沼、在转经筒周围飞速旋转的阳光,或者尘烟深处的藏羚羊温顺的目光……在安多兵站那无法安置的睡眠里,它们即将到来——西藏地图北半部那轮棕红色的高原,带着乡村少女的微笑,和无法形容的神秘幽香。...
作者:马三立、赵佩如马:作一个相声演员可不容易——首先说口齿要清晰、嗓音得好。赵:脑筋啊还得快。马:对,另外呀,还得有文化。当然了,相声演员不必有太高的文化。赵:我们说相声的也没有多高的文化呀。马:可是也需要多认识几个字。有好处,你就不错呀,你的学问就不小啊!赵:嗨,我有什么学问啊。差的远呐。马:哎——客气、客气,他们所有这些个相声演员当中,赵佩茹,高。赵:嗨——高什么呀?您别捧我了。马:哎——不是捧,在所有说相声的人里面,他们谁也比不了您。赵:您知道。马:......当然啦,比我那还......差点儿。赵:不、不、不,您先等会儿吧——你是捧我呀是捧你自己呀?!——相声演员里我的学问最高,可比他还差点儿,这么说你比我们全高了?...
内容简介:《海鸥乔纳森 》38周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首 次打破《飘》以来的所有销售纪录,成为世界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据美国《时代 》杂志一九七八年八月报道,七十年代已出版的美国畅销书中,此书名列第五, 仅平装本即达七百余万册。《海鸥乔纳森》告诉我们,每个生命都有无数种可能,每时每刻都面临无数种选择,只有飞得越高,视野才越广越远,才能看清每种选择,才能发现自己心中真正的梦想、渴望与激情。我们的现在既是选择的结果也是选择的起点。通过我们的选择,我们可以设计自己的生命,享受生命的喜悦。自由飞翔的海鸥乔纳森代表人类最深沉的梦想,最深刻的喜悦和最渴望的姿态。正文:第一部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恬静的海面,荡漾的微波闪着金光。离岸一英里的海上,一只渔船随波逐浪地前进,这是吃早饭的信号,近千只海鸥飞来,相互追逐着争食吃。又一个忙碌的日子开始了。...
张大民不是聪明人。李云芳了解他,他3岁才说话,只会说一个字,“吃”!6岁了数不清手指头,没长六指却回回数出11个来。小学晚上了一年,还蹲了一班,听不懂四则运算。中学又蹲了一班,不会解方程,经常求不出未知数。不聪明也没耽误高考,那是七十年代的事了。语文47分。数学9分,历史44分。地理63分。政治78分。张大民感到骄傲。李云芳也考了,总分只比他多5分。政治不及格。人家问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她写的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么胡说八道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李云芳也不是聪明人。张大民太了解她了。他们是青梅竹马。张大民的父亲是保温瓶厂的锅炉工,李云芳的父亲是毛巾厂的大师傅,同属无产阶级,又是邻居兼酒友,没事儿就蹲在大树底下杀棋。文化不高,脾气也柴,杀着杀着能揪着脖领子打起来。...
午间休息时,我居然站在落地窗前迷迷糊糊地做了一个怪梦。在这个梦里,我既是被告又是原告,还是公诉人、辩护律师和法官、书记员。庭审开始了,我上窜下跳地忙碌着,整个法庭里面除了若干个我,再也没有别人……我拼命撕扯着自己,又极力将遗失在各处的身体的碎片拼合在一起。法槌砰砰地敲打着沉重的桌面,可是我怎么也安静不下来……我睁开酸涩的眼睛,终于发现这不过是个噩梦而已,但心跳声依然清晰可闻。此刻,我的脚下是这座庞大的、被各种尘烟笼罩的城市,正前方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在明艳的阳光下,红铜色的琉璃瓦闪耀着刺眼的光斑。我猛然拉开窗玻璃,朝外面使劲吐了一口唾沫。一阵狂风扑过来,将唾沫星重新还给了我。我悻悻地骂了一句,转身去盥洗间洗脸。当我出来,看见秘书小柳正掩门而去。我的目光从她圆润的肩头滑落到宽大的枣红木办公桌上,只见桌面正中央端放着一只白色的信封,封皮左上角...
看着张红开着小红摩托离开,很开心,有个属于自己的女人还真欣慰,生活有了动力,人充实了不少。回到家刚开了门,雅蓝就大喊大叫的过来了。“阿豪!兰姐一天一夜没回来了,怎么办啊?不会出什么事情了吧?”看雅蓝的模样都快哭出来了,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兰姐还没回来吗?”“没有!我给她打电话总是关机!阿豪!想想办法吧!”“雅蓝!你别着急,没事儿的!”我安慰她让她先冷静一下。“等等!我再给兰姐打个电话……”说完我拨了兰姐的电话。“……关机!”我表情沉重的对雅蓝说。“是啊!我们都打了一天了,从回来到现在一直打,兰姐就是不开机,怎么办?怎么办啊?呜……”说完雅蓝哭了起来,完了,我最害怕女生哭了,她这一哭我心都乱了。...
《熬至滴水成珠》 内容简介 熬至滴水成珠 《熬至滴水成珠》全书可谓是池莉人生经验的提炼和感悟。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如是我闻及我闻如是。第一部分纪录的是作为普通女人、母亲的池莉在衣食住行、相夫教女生活中的人间烟火,其中池莉对女儿的自由式教育更是体现出了作家鲜为人知的一面。第二部分记录的是作为作家的池莉的阅读和写作,对古今中外作家的个人阅读,写作状态的记录。从早期的《小姐你早》、《生活秀》以及近期的《有了快感你就喊》、《看麦娘》,池莉如实记载了写作过程的点点滴滴,喜欢池莉以及池莉作品的读者将从其中感受到池莉构思、运笔之间的苦与乐。 因此,可以把书里的文字一页页串联起来,当成池莉的自述读,从其中读出一个女人的一个个苦故事累故事爱故事痛故事和心灵的觉醒故事;也可以把这些文字干脆就当成一篇篇精美纯粹的散文读,字里行间紧紧贴近生命的谦卑和自在,该是对人生清楚的透视,...
请问,先生,这是梅园吗?马车停在院子大门口,放下一个小男孩,然后开走了,这个穿得破破烂烂的的小男孩向开门的男人问道。 是的。谁送你来的? 劳伦斯先生。我有一封他写给夫人的信。 好的,小家伙,到里屋去,把信给夫人,她会照料你的。 看到男人态度很友善,小男孩放下心来,进门径直往屋子走去。柔柔的春雨洒落在正在萌芽的草地和树木上,在细雨中,纳特看见一座外观气派的方形屋子——旧式的门廊,宽大的台阶,以及从许多窗户里透射出的亮光,一看就知道是热情好客的人家。无论是窗帘还是百叶窗都无法遮掩住屋子里那令人兴奋的灯光。看到墙上映出着舞动的身影,听到屋里传出孩子们欢乐的嘈杂声,纳特犹豫了一会儿才去按门铃,他心想,恐怕这儿的光明、温暖和舒适并不属于他这样一个无家可归的小东西。...
每天早上,北京街头就会出现一些早点摊。有一天我起早了,走着走着感到有点饿,想到摊上吃一点。吃之前先绕到摊后看了一眼,看到一桶洗碗水,里面还泡着碗。坦白地说,与一桶泔水相似。我当时就下定决心,再不到小摊上吃饭。当然,我理解那些吃这种早点的人,因为我也当过工人。下了夜班,胃里难受,嘴里还有点血腥味,不吃点热东西实在没法睡;这么早又找不到别的地方吃饭,只好到摊上去吃。我不理解的是那些卖早点的人。既然人家到你这里吃东西,你为什么不弄干净一点? 我认识一个人,是从安徽出来打工的。学了点手艺,在个体餐馆里当厨师。后来得了肝炎,老板怕他传染顾客,把他辞掉了,他就自制熟肉到街上去卖。我觉得这很不好,有传染病的人不能卖熟食。你要问他为什么这么干,他就说:要赚钱。大家想想看,人怎么能这样待人呢。只有无赖才这样看问题。我实在为他们害羞,觉得他们抛弃了人的尊严。当然,这里说到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