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草不黄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注释:刺统治者征役不息,人民受难,不如野兽。将:行也。玄:赤黑色。矜(音官):通鳏。老而无妻的人。一说指危困可怜。率:循。芃(音蓬):兽毛蓬松貌。幽:深。栈车:役车。一说竹木之车。二、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注释:饥民描述荒年饥馑,人民困顿的情况。苕(音条):植物名。即凌霄花。藤本,蔓生,花盛为黄色。黄:蔫黄。比喻人生潦倒。...
01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绪论毛泽东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今天,人们要问的已不是毛泽东曾经取得了多少成功,而是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探讨毛泽东的成功之道,不仅是当今国人正确理解毛泽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且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清理,继承,消化毛泽东文化遗产的一项庄严任务。首先,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他把欧洲" 产" 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农民的翻身愿望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合适中国国情的庞大思想体系,并用这种思想去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使千百万党员,数亿民众都自觉不自觉地按他的思想方法去思维,按他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甚至按他的表达方式去表达。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一个像他一...
...::: 目 录 :::...[诗九家] 乡村纪事(组诗)...........................姜宇清 崩溃(外三首)............................聂 权 诗六首................................卢 炜 野火中原(外六首)..........................熊育群 陶(外三首).............................张 毅 与青海有关的长短句(纽诗)......................单永珍 一只蟋蟀(外四首)..........................戚伟明 寻找春天(外三首)..........................刘 涛...
[获奖青年诗人诗选]我的阅读,我的现实,我的诗..............荣 荣荣荣诗选(十七首)寂寞转身二十年....................李轻松李轻松诗选(十五首)罗克韦尔的画册和时代性................苏历铭苏历铭诗选(十六首)[入围青年诗人诗选]入围青年诗人诗选Poefry Periodical 我始终认为,对于一个写作者,生活给以的是作品中的宽容、豁达还有顿悟,并指向我们内心渴望的一种精神高度。 ——荣荣 写诗是我与自我、非我的一次艳遇。我十分乐于享受那突如其来的激情、灵感,心醉神迷地走进那座文字的迷宫,同时也进入精神黑暗的谷底。 ——李轻松 在慌乱奔走之后,我们总是回到原点,重新来确定行进的走向。而我就从原点出发,把时代性分解到社会中的具体细节里,再由自己的诗歌呈现出来,是一种自觉又快乐的创作。...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黄巢大起义。 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王朝,李世民大帝曾使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成为当时世界上生活质量最高的国民,首都长安也成为世界性的大都会,世界各国的杰才俊士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那里跑。但中国人的好运总是长不了的,到了唐帝国后期,那个神话般的国度已成为昨日黄花,贞观、开元时代的美好生活人民只能在梦中享受到,所有的荣华都成为不可思议的古老故事。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兵变使铁板一块的强盛帝国支离破碎,中央权力大为消弱,拥兵自重的武装军阀割据一方,在权力所及的地域自行其是,不服从中央调谴,成为实际上的独立王国。唐帝国也成为若干个小国结成的松散联盟,国力急遽地衰落下去,在对外战争中由不可战胜转为被动挨打,国土也因此一天天萎缩。这个积弱不振的中央政府,却由宦官执掌军政大权,那些在权力边缘徘徊的士大夫官员则分成势不两立的牛党和李党,在小朝庭内进行疯狂的内斗...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一、谁是知识分子? 我到现在还不确切知道什么人算是知识分子,什么人不算。插队的时候,军代表就说过我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一年我只有十七岁,上过六年小学,粗识些文字,所以觉得“知识分子”四个字受之有愧。顺便说一句,“小资产”这三个字也受之有愧,我们家里吃的是公家饭,连家具都是公家的,又没有在家门口摆摊卖香烟,何来“小资产”?至于说到我作为一个人,理应属于某一个阶级,我倒是不致反对,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知识青年”算什么阶级。假如硬要比靠,我以为应当算是流氓无产者之类。这些已经扯得太远了。我们国家总以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为尺度来界定知识分子,外国人却不是这样想的。我在美国留学时,和老美交流过,他们认为工程师、牙医之类的人,只能算是专业人员,不算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应该是在大学或者研究部门供职,不坐班也不挣大钱的那些人。照这个标准,中国...
作者:毕飞宇 “五月不娶,六月不嫁”,庄稼人忌讳。其实也不是什么忌讳,想来还是太忙了。王连方的大女儿玉米恰恰就是在五月二十八号把自己嫁出去的。五月二十八号,小满刚过去六天,七天之后又是芒种,这个时候的庄稼人最头等的大事就数“战双抢”了。先是“抢收”,割麦、脱粒、扬场、进仓;接下来还得“抢种”,耕田、灌溉、平地、插秧。忙呐。一个人总共只有两只手,玉米不选早,不选晚,偏偏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两只手嫁出去,显然是不识时务了。村子里的人平时对玉米都是不错的,人们都说,玉米是个懂事的姑娘,可是,懂事的庄稼人哪有在五月里做亲的?难怪巷口的二婶子都在背地里说玉米了。二婶子说:“这丫头急了,夹不住了。” 其实玉米冤枉了。玉米什么时候出嫁,完全取决于郭家兴什么时候想娶。郭家兴什么时候想娶,则又取决于郭家兴的原配什么时候断气。郭家兴的老婆三月底走的人,到五月二十八号,已经过了七七...
奇怪的欠费(1)洗漱完毕,文莉想了想,还是进了房间。 床上,丈夫傅晨波依然蒙头睡着,仅露出他黑亮的头发。文莉悄悄走过去,正要低下头去,却见被子动了一下,连头都被蒙进了被窝。 文莉抿嘴笑了,知道丈夫已经醒了,便扑在他身上,撒娇道:“老公,不要生气了嘛,是我错了,以后再也不那么晚回家了好不好嘛?” 被窝里没有反应,文莉继续她的“柔情似水”行动。 “老公,人家要上班去了,你也不奖励一下,我上班赚了钱给你去买小老婆好不好?” 被窝里动了一下,有奇怪的声音传出来。 知道丈夫在偷笑,文莉来了信心,继续胡说:“老公,你喜欢怎么样的小老婆?要找勤快一些的哦,白天也顺便给我用用,老婆上班很累的,有人帮忙伺候你我也享享福哦!”...
前言:我为什么要辩论?(1)这部集子,以我几年以来和吴敬琏、江平、茅于轼等人的“单方面辩论”为主干。之所以说是“单方面”,主要是因为这些人从来没有对我的批评正面回应过,甚至一直在回避和我辩论。是不是我的观点过于浅薄、不值得回应呢?有位朋友告诉我:在北京由众多方家出席的学术会议上,我的观点不断地被提起来批判,甚至成为会议的主题,但批判者都回避提我的名字,好像生怕沾上是非。我的言论的“恶劣影响”,也是被这些人所深恶痛绝的。但是,他们选择不直接通过辩论来清除这些“恶劣影响”。一些和他们志同道合的媒体开始拒绝刊登我的稿件。有的媒体曾千方百计地请我充当专栏撰稿人,但是,一旦我批评上述诸公的文章见诸于世,当初自己找上门来的热情编辑立即中断与我的联系,甚至连简单的回信礼貌也不讲了。总之,在“自由派”的主流知识分子和媒体中,我是个必须回避的人。...
1 “8·10”事件催生了中国证监会(1)一 8月的深圳,天气闷热得连树上的知了都懒得叫。 中午,火辣辣的大太阳把街面上烤得热气蒸腾,地面足有五、六十度。这一天,有上百万人在深圳的大太阳下排队。 深圳东门是个繁华的商业闹市区,这里的队伍排了几里路长,人们不分男女,每个人都紧紧地抱着前面的人,虽然一个个都是汗如雨下,却谁也不肯松手,头上的汗流得迷糊了眼睛,他们就在前面人身上擦擦,前面的人也绝对没有意见。 呆呆坐在 25楼的办公室里,吹着中央空调带来的阵阵凉风,隔着宽敞的落地玻璃,俯视着远处大太阳下排队的人群发呆。 沈倩倩手里举着一张报纸,急急忙忙地闯进了呆呆的办公室。 她指着报纸的头版新闻兴奋地告诉呆呆:“赵总,你上次说的认购证的消息出来了!”...
曹操VS袁绍,跟对老板(1)三国典故:张绣认曹操做老大 张绣公司是个小公司,数次击败曹操,在宛城占了一点地盘。张绣知道,小公司生存不容易,随时随地都可能倒闭,要想生存,还得加盟大公司。 这时,曹操与袁绍正在官渡争夺市场,都希望张绣能够加入自己的公司,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两家都不约而同地派出使者,希望说服张绣加入自己的公司。 张绣的人事经理贾诩,把当前经营状况正好的袁绍公司的招聘经理赶了回去,热情地接待了来自曹操公司的招聘官。 张绣感觉很奇怪,过去与曹操有过几次市场竞争,不但打败了曹操公司,而且还灭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经理典韦。自己跟曹操有着深仇大恨,这个时候应该接待袁绍的招聘经理,设法加入袁绍公司才是,怎么…… 满肚子疑惑的张绣急忙找到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