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梁凤仪] 金旭晖自美国回港之后,立即与我开始争夺金耀晖的监护权。对此,我毫不畏惧。强烈的要强、要赢、要打倒对方、要捍卫自己的念头只持续了几天,就面临挑战。 罗本堂律师把我叫到他的面前去,很慎重地对我说: “有关你与金旭晖争夺金耀晖监护人一案,有了新的发展。” 这新的发展,不言而喻。 我很直率地答: “金旭晖与金耀晖并不是同母所生。” “可是,香港法律到目前为止是承认妾侍的地位的,金旭晖之母是合法的金耀晖家长,这一点你不可不知道。” “我这场官司赢不了?” “胜诉的机会并不高。” “为什么?”我冲动地咆哮,“耀晖本人一定愿意跟着我生活。” “金太太,请镇静一点,否则,我给你的劝告,就不能有效地帮助你分析事理。”...
那个Cheese乳酪的陷阱 林语堂曾经说,“中国人惟一死活接受不了那个Cheese”,Cheese被翻译成“芝士”,“忌士”,“起司”,“起士”,还是用乳酪比较准确。移民美国的中国人不爱吃乳酪制品,好像写在法官的判决书上似的,斩钉截铁,妇孺皆知。 商人们最敏感和知趣了,海外中国超市的乳酪品稀少,豆制品繁多,把中国特色移到了海外。乳酪制品仅仅供应给在美国出生的孩子,数量有限,他们的胃是被学校的午餐训练出来的。 身在西方,千方百计融入主流社会,什么都容易学,惟独吃西餐最难。主要原因与乳酪有关。为什么?恐怕谁也说不全。 我请中国朋友吃西餐,特别留心不放乳酪,否则销路不佳,甚至原封不动,好像是一张不识时务的“毕业证书”,何苦来哉?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阿拉伯人独自横越沙漠,惟一旅伴是一头满口大黄牙、满嘴口臭和满身坏脾气的骆驼。临行前,阿拉伯人将新鲜牛奶倒进一个羊胃制成的皮...
第一章 春眠[梁凤仪] 晨光曦微,“得、得”的清脆马蹄声就在跑马地地区响起来。 那不是噪音,并不扰人清梦,却与淙淙的流水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很能使酣睡的人一边听,一边睡得很舒服。 于彤搬到这区的一层小公寓之后,一住三年,不肯再搬出去,其中一个原因是她舍不得这好听的马蹄声响。 听在于彤的耳里,教她忽尔有种远离尘嚣俗性的舒畅。在闹市中的居停能有住在荒郊的感觉,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于彤之所以没有搬走,最主要还是为了方便。 忠实一点说,是为了方便陶逸初来看她。 陶逸初是医生,每天都要到座落于这区的医院巡视病人,于是溜过来,在公寓内逗留一两小时,是绰绰有余的。 且陶逸初可以随时随地有借口就往这区跑,即使是半夜三更,只要一想见于彤的面,他就可以如愿。...
两年前的8月1日,和我的老公在网上认识,认识两个月,10月1日我们便结婚了,到现在已经有两年了,还如一开始那么甜蜜。 和现在的老公相识和相爱,到走进婚礼的殿堂,应该感谢我的初恋男友耗子。 (二) 6岁和邻居家的小哥哥吵架,为了报复,偷了他家的饭碗,然后藏在床底,做了我一年的尿壶。 16岁认识了耗子,然后,开始了5年的幼稚的爱情。 17岁考入南京一所大学,读中文,耗子去了长春读书。 21岁大学毕业,在一家装饰公司做秘书。 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我在我即将工作的公司实习,一天,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是个东北女人的口音,用一口东北话和我说了半天,我一听愣是没明白,后来电话挂了,我琢磨了半天,终于把事情搞清楚,这个女人的意思是昨天晚上她和耗子上床了,特地来和我说一声,而且,让我退出。...
第一章 “我们举杯祝贺柯莱莫公爵和他的新娘!” 在正常情形下,这样的一句婚礼祝词,一定会使得聚集在梅家堡大厅里的华服宾客面露微笑,愉快地欢呼附和。在这位于苏格兰南部的城堡里,在这么盛大的婚礼之中,高举酒杯祝福的场面原是少不了的。 但今天不同,在这桩婚礼中可不是这样。 在今天这场婚礼中,没有欢呼声,也没有人举杯祝贺,大家都紧张地面面相觑。新娘的家人面色凝重,新郎的家人也是面色凝重用语。指扩大了主词概念,又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判断。认,而观礼的宾客和在场的仆人也都面色凝重,就连挂在壁炉上第一任梅伯爵的绘像看起来也面色凝重。 “我们举杯祝贺柯莱莫公爵和他的新娘。”新郎的弟弟又宣布一遍。 在这挤满了人却又一片死寂的大厅中,他的声音听起来就像雷鸣一般。...
1.题记:1975年的秋天 这一年章卫平刚满二十岁。章卫平在那个秋天,心里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他站在阔别了三年的军区大院内,他觉得昔日在他心里很大的军区大院,此时在他眼里变得渺小了许多。他的心很大,大得很。 章卫平在那年秋天,从放马沟大队回到了军区大院。那年的秋天阳光一直很好,暖暖地照在章卫平的身上。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口罩别在胸前的衣服里,雪白的口罩带显眼地在胸前交叉着。还没有到戴口罩的季节,但在1975年不论城乡,不论男女,只要是时髦青年,差不多每人都拥有一副洁白的口罩,不是为了戴在脸上,而是挂在胸前,完全是为了一种必要的点缀。 1975年的秋天,下乡青年章卫平已经是放马沟大队革命委员会的主任了,这一年章卫平刚满二十岁。章卫平在那个秋天,心里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他站在阔别了三年的军区大院内,他觉得昔日在他心里很大的军区大院,此时在他眼里变得...
《冬季与迷醉》相关 我写《冬季与迷醉》(1) 何玉茹 2007.1.20 通迅地址: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河北省作协 邮编:050021 E-mail: heyuru0909@yahoo 1969年的乡村物语(1) ■ 杜 霞 在2006年的岁末,想象1969——四十年前的那个冬季,对于我这个生于70年代、且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不容易,并不是说我缺乏有关那个年代的常识和判断,恰恰相反,关于那段历史,过往的阅读经验已为我们建立起一套相当完备的话语谱系,那些语词血泪凝聚又掷地有声,指涉着宏大深刻的种种,凭借着它们,我们很轻易地就为同类作品找到一个稳妥的坐标。但是我知道何玉茹不会这么省事,她从来都不是一个省事的作家,当高中毕业返乡的十八岁青年李三定带着他的忧伤与迷醉出现在1969年腊月里的杀猪场上时,我知道我关于历史的想象将面临新的挑战。...
对于易中天《品三国》一书中出现的错误,朱教授一一给予修正,并在搜狐网上连载,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同时,多家出版社找到朱教授,希望将朱教授网上连载的文章整理成书。2007年4月,朱教授的《清算品三国》由现代出版社出版。朱春荣教授以史实为依据,清理了《品三国》一书中的错误共61处。朱春荣教授认为,以“讲坛”的形式传播民族文化、讲述历史是一种创新。“讲坛”的形式让“历史”走近普通百姓,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满足了大众对于历史知识的渴求,容易被多数人接受。易中天教授把握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把历史故事与现实相结合,加之站在央视这一平台上,最终取得了成功。但是,易中天教授忽略了历史的严谨性,没有负起一位学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标题: 目录(1)内容: 前言:叫好与挑错...
****************第一部分*************** 恩真好像无可奈何似的,轻轻地把嘴放在他的嘴唇上。然后,要离开他的嘴唇的刹那,脸向前伸,打算离开他的身体的恩真,又被民宇抓住了。有人进来都不知道,互相正炽烈时,刚才那护士的声音刺耳地在病房里响起来。-出卖真心的女孩46(1)- “喂?” “哦,我,你现在在哪儿呢?” “我在家呢?怎么了?” “现在得快点见面。我现在在你住院的医院呢。你来?还是我去?” “哦,现在就去。等20分钟就行。” 民宇挂断电话,催着快点去医院。 “怎么了?谁呀?” “哦,民宇。现在得快点去见他……虽然你可能会有一点遗憾,但是丈夫因为事业问题,必须赶紧走,一起走吧。我出院以后,会看情况陪你做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