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1公元前221年嬴政歼灭六国,统一天下,嬴政立此功业,必然以此为豪,于是,他自称为秦始皇,其意思是他所建立的大秦王朝还会有二世,三世,乃至万万世,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立二世而亡(或者也可以说是三世,二世后还有一个子婴,没当天皇帝就下台了,自降为秦王,因此一般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此乃后话,下面让我们先来介绍介绍我们的主人公刘邦 汉高祖刘邦,汉族,原名刘季,籍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用《亮剑》里的话说是个泥腿子出身,这个泥腿子可不一般啊,起义后人称沛公,后称汉王,称帝后成为汉高祖。 历朝历代的史书记载关于帝王的出生,几乎都是千篇一律,说这个帝王出生时都会天生异象,或者有一些特殊的征兆,像神龙入梦,大雨倾盆等等。 当然我们这位汉高祖也不例外了,书上是这么记载的:...
读书随处净土 (代序)(1)“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此联出自明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我很是喜欢。熙宁元年(1068),《资治通鉴》的编撰者司马光请辞“翰林学士”一职,对宋神宗说:“臣讲读经史,粗有所采,而应对宾客,实非所长。”不佞不敢与温公比,但“讲读经史”的性情却是相近。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祖籍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世称涑水先生。公元1019年,司马光出生在河南光山县,其父司马池时任光山县令,便以“光”命名。公元1086年,司马光病卒,年六十八,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故后人又称司马温公。司马光一生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被目为“旧党”、“保守党”,此又另当别论。 司马光编撰《通鉴》是花了大心血的,前后总共花去19年时间,这还不包括他写《通志》的时间。治平三年,司马光向宋英宗进呈《通志》八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通鉴》周纪5卷、秦纪3卷。司马光...
自序(1)1911年的辛亥革命应该可以算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其伟大意义已经有很多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研究探讨过,在此不再赘言。而我叙述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波澜四起、革命形势错综复杂的年代。 这是个复式结构的故事,主人公是孙中山派到天津的“地下工作者”,他的任务是联络并团结那些自发的,贫富贵贱各不相同,且与同盟会毫无瓜葛的十几个革命团体。 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出场的是一群五花八门的革命者,追求的是大到虚幻小到一顿饱饭的革命目标,但他们相信自己对中国负有责任,相信自己能推动历史,相信可以通过斗争改变生活——他们是变革的信徒。 于是,在一个纨绔子弟的撮合之下,北方革命党人押上了自己的生命和前途,上演了一连串悲壮的喜剧。 开掘北方革命党的这段历史,一直以来存在着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也就是说,1912年的北方革命党与创建南方临时政府的同盟会并非一家人。既然不是一家人,他们在...
-《武唐春》作者:黄昏前面第一章 天亡我也大唐仪凤二年九月,初冬。身处西北的肃州,九月已经是一片萧杀的冬景,满目都是枯黄。肃州以西的草原上,一大队人马正以不急不慢的速度往东行进。这是一支胡汉混杂的骑队,有衣甲鲜明的大唐军士,也有服饰奇异的胡人男女。“阿哥,快到长安了吗?”骑着一匹大白马,行在队列前面的一名长相俊美的胡人少女,以娴熟的汉话,问身边那名模样英俊的青年男子,“我们过玉门关好些日子了,应该离长安不远了吧?”这名模样俊俏,充满了英武之气的少女梳着密集的小辫,头上戴八角花帽,服饰鲜艳。她身材高挑而丰满,全身上下充满了青春和野性。在男人眼中,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名有着高挺鼻子、褐色头发、淡色眼珠的英俊男子,转头冲美少女笑笑,“乌珠,这里是陇右道所辖的肃州地界,距离长安还有几千里,估摸着再走一个月,才会到长安。”...
《疾风少年》作者:山猫正文第1章 神卜2XXX年,世界社会治安越来越混乱,不良、恐怖分子比比皆是,纯粹变成了弱肉强食的世界。幸好世界联合组织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地制止了枪械外流及私人制造,连警察也不能配戴枪支。这样当然也有弊病,让恐怖活动越来越猖獗,往往只能出动军队才能平息。这个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开始了。在这种环境下,最让多数人担心的当然是学校,学生问题。每个学校的学生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入了帮派,学校里每日都有流血事件发生,而且还常常死人。学校校方屡禁不止,久而久之,校风成了自由化,除非犯大过:杀人、重伤人才被勒令退学。残酷的世界!我,16岁,读育华学校高一年级,人人都称呼我是小丁。意思是三寸丁的意思。因我16岁了才1米50,所以很自然地成了欺负的对象。我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投错了胎,这辈子不应该来作人。...
《新明史》作者:闪烁序 崩序 崩夜深人静,皇宫内却一点都不安静,特使是在皇上的寝宫外面,一群几十名官员将大门围得水泄不通。官员们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小声的谈论着什么。虽然,每一群官员谈论的话题都不一样,不过,他们的神色是一样的,焦急,忧虑,且心神不安。寝宫内,老得连腰都直不起来的金英端着一碗汤药走到了龙床前,他手哆嗦了几下,几滴药水洒了出来。“陛下,你该喝药了!”床上的老人艰难的转过了头来,虽然头发胡子都已经全白了,脸上的皱纹更如同老树皮一样,但是,他的眼睛仍然那么的明亮,眼神中透露出来的那股萧瑟杀气,就连旁边的金英见到了都不免避开了目光。他就是大明的传奇皇帝朱祁钰,一个挽救大明于危难之中;一个北征鞑靼,南定大洋,东渡扶桑,西平中亚,将大明的旗帜插到了每一片已知陆地上;一个励精图治,将大明带入了一个政治开明,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的新时代;一个不拘一格,重用人才,举贤...
引子公元2046年,台湾高雄平仔高速公路。 风平浪静的海面,衬托出这座世纪之城的雍容华贵,几个游客悠闲的随着美丽的海浪在海边嬉闹着,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但丝毫挡不住人们对这座城市渴望的眼神和热切的心情。 这个时候,正是午时刚过,阳光洒落在海滩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那么沉寂。 突然,不远处一声尖利的警笛声刺破了长空,打破了路人已经渐渐沉醉的表情,他们惊慌得所有的动作都僵持了,随着出现的情景,让人想起了电影中出现的一些惊险的飞车镜头,风驰电掣般的闪过眼前的一切,像旋风一样牵引着所有的激情,既有兴奋,但也有不安的成分,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远离高速公路的地方驻足了,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一切,想着又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了。...
()|W:210|H:140|A:C|U://file1.qidian./chapters/20136/11/2744377635065369181486250525724.jpg]]]--这俩天的票票没有涨,那么神父先休息俩天先~!;第一章 初遇 “莫名少爷。”少年抬起头,一脸漠然的看向在他眼前的这个老人,问道:“康伯,有什么事吗?” “莫名少爷,有客人来了老爷叫你出去见见客人。”老人鞠了个管家理微笑着说道 少年合上书在老人的眼中把自己的书化作一颗颗金sè的颗粒慢慢的消散在空气中间。老人似乎早已习惯一样,笑着说道:“那我先出去了。”少年点了点头。 在老人出去后少年带好黑sè隐形眼镜来遮挡自己的瞳孔接着来到了衣柜,翻找起那些贵族们所要穿戴的繁杂的衣服,慢慢的穿戴起来。。。。。。 莫名。19岁,xìng别:男。由许家家主许长青的夫人在树林里捡到的弃婴,由于她是和许长青一起白手,起家一起奋斗多年终于走进了贵族圈所以在家族中也享有一定的地位...
第一章节天快亮了的时候,整个战线已经是一片混乱,多支部队的结合部都被联军重装甲部队的穿插打击所突破,不少防御地段上依然在剧烈的交火。 蔚蓝色的瀚空中交错纠缠的布满着喷气战机以及导弹划破天际的尾迹。地面上熊熊燃烧着的装甲车辆的残骸告诉人们,这里是战场,一个充满杀戮与血腥的阿修罗场。 天空中再次响起了喷气战机低沉的嘶鸣声,“妈的,攻击又开始了”萧扬匆匆的咽下最后一口压缩饼干,作为精锐的装甲部队,他们团被布置在整个正面防线的侧后,作为机动反击力量所使用。 “定标5000米,预备,放” 不远的阵地上自行火炮部队开始了阻拦性射击,低空中掠过流星般的直升机群,更高的地方,双方的战机已经开始利用空空导弹来争夺制空权。 “连长,突击、突击”前面的驾驶员,20岁的小山东捂着耳机叫了起来,...
在江南水乡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子上,坐落着一座与现代建筑格局迥然不同的古老院落,此院落坐北朝南,风格迥异,房屋面积大约有上百间,十几座连环相套的院子,大院套着小院、小院别有洞天,各个院内错落有致,花红柳绿,屋顶红砖绿瓦,精湛琉璃做工,虽谈不上气势宏大,但俨然是一座具有浓厚古韵文化的府邸建筑。 偶尔出游经过的外地游客想进去参观,但正前的木制红门很少开过,上还写有“古址遗留,禁止参观停留”的警示牌。每当这时,很多人会想到不知是哪个朝代大官遗留下的府邸,现在也不知道做什么用的,没有开发成旅游景点,真是有点可惜了。 当地附近的居民只知道自己爷爷的爷爷就说他出生的时候,这个地方很早就存在了。有些略知内情的人了解到院子里住着一个姓李的大家族,几经世代相传,到现在约有上百口人,而且大有背景,在当今社会能够拥有这样的地方,是大有来头的。...
楔 子 从长平公主的悲哀说起 当历史定格在大明帝国坍塌的那一刻,我们可以想象,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多么绝望和无助。到1644年三月十九日为止,闯王李自成早已将京城团团保卫,守卫帝国最后一道屏障的卫戍部队信心全无,没有丝毫抵抗的欲望。自从辽东督师袁崇焕惨死之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回京勤王,朱由检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仓促之下帝国元首不得不派出并无统兵能力的大太监曹化淳死守城门,但很显然,这个决定就像他之前发出的若干道命令一样愚蠢至极,曹化淳并没有做出任何抵抗的举动,便打开了彰义门,将城外那不可一世的“流民”李自成迎进京城。 得到曹化淳投敌的消息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慌忙命人将太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连夜送出宫外,此刻他最大的希望就是保全自己的血脉,留下东山再起的火种。...
序 言(1) 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这是中国历史巨人毛泽东生前送给他的战友叶剑英的两句话。挚诚中肯,恰到好处。###同志谈到这两句话时,说:“纵观叶剑英同志一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紧要关头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个评价他是当之无愧的。” “诸葛一生唯谨慎”,这一句比较好懂,也切合叶帅之为人,而后一句“吕端大事不糊涂”,确实曾让作者“糊涂”一阵,只好翻书求典。吕端何许人也?原为宋朝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氏,官至枢密直学士,后继吕蒙正为相国。据宋史载,宋太宗颇赏识吕端,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为何说他“小事糊涂”?即是说他不在乎个人利害得失。如对飞辞流长、闲言碎语之类,吕端的态度是:“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说他“大事不糊涂”,那是指在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安危的大事面前,吕端是非分明,秉公办事。例如,有人将叛将李继迁的母亲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