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大国崛起中的领军人物 >

第11部分

大国崛起中的领军人物-第11部分

小说: 大国崛起中的领军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之背上出尔反尔的“骗子”恶名。思想的理性与实践的强权,两者在腓特烈身上得到了极致结合。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为此评价腓特烈说:“就思想而言,他是一位法国哲学家;而在行动上他则是一位日尔曼君主。”
  痛苦成长的叛逆少年
  1712年1月24日,布兰登堡…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及其皇后索菲亚生下了他们的第3个儿子,他在受洗后被命名为卡尔腓特烈。由于卡尔腓特烈的两位哥哥均夭折,卡尔腓特烈从出生之日起就成为普鲁士王位的当然继承人。
  然而,腓特烈的童年并不幸福,他在极其严格的宫廷礼仪的管束中长大。他的父亲腓特烈威廉一世对他的早期教育甚至达到了苛求的程度。然而,腓特烈·威廉一世本人就是一个生活极其严谨的人,尽管贵为国王,但是他平常只穿一件普通的蓝布外套,常年如此,直到穿得衣服破烂才会更换新的外套。与欧洲其他的王室相比,普鲁士宫廷朴素简单,淡然恬静,丝毫没有欧洲其他皇室所一贯追求的铺张奢侈的气派,这种风格与当时欧洲各国皇室攀比炫耀、极尽奢华的风气完全不同。威廉一世自腓特烈小时候起,就要求他讲究效率,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威廉一世对腓特烈的仆人们说:“你们必须设法让他习惯于以人类所可能的最快速度脱衣服和穿衣服,而且要教到他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自己穿脱衣服。”威廉一世还特别提出,不管什么时候,腓特烈都必须看起来干净整洁,不能有任何脏乱的感觉。这些刻板、严格的规定尽管有时不近人情,但是却对腓特烈性格的塑造与磨炼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腓特烈·威廉一世的严厉管教下,腓特烈的所有一切似乎都事先做了安排。无论是起床、洗漱、祷告,还是读书,学习音乐,甚至是游戏和玩耍,腓特烈都必须遵照事先安排的程序进行,不得有丝毫违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毁誉参半的理性君主……腓特烈大帝(2)
在腓特烈7岁时,腓特烈·威廉一世为他安排了各科专任教师,让他尽早掌握知识。腓特烈不仅要学习数学、德文、法文、经济学、政治理论、神学,还要学习音乐、美术、绘画等课程。对于一个年龄只有7岁的孩子来说几乎是残酷的,但是这种学习经历却是极其宝贵的,它成为腓特烈一生的一笔巨大财富。因为通过幼年时期艰苦勤奋的学习,广泛地涉猎各科知识,不仅培养了腓特烈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且更使他获得了丰富完整的知识,锻炼了他出类拔萃的预见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为他执政以后实施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推进普鲁士改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腓特烈·威廉一世要求小卡尔博览群书,但因为偏见,他却禁止腓特烈学习拉丁文。他认为,只要熟悉法文和德文,就足够应付普鲁士国王的职责了,为了阅读罗马古典文学而去学习拉丁文,这纯属浪费时间。但这对小腓特烈并不起作用,因为小腓特烈太喜欢古代罗马的故事,太仰慕古罗马君主的丰功伟业了。在与腓特烈关系十分亲近的家庭教师——法国人杜亨·德·约登的帮助下,腓特烈悄悄学习拉丁文。怀着景仰之情,腓特烈仔细阅读了恺撒等罗马帝国历代伟大君主们用拉丁文写作的各种作品,深深地为这些君主们的霸业和人格魅力所折服,尤其是关于战争和哲学方面的论著,对腓特烈影响尤大,为其日后在军事上建功立业播下了火种。与此同时,在杜亨·德·约登的影响下,腓特烈对法国的文化与历史也充满了兴趣,他的德文课程虽然一直成绩不佳,但是他的法文却学得很好,以至法语成为他一生中最常用的语言。
  威廉一世规定,小腓特烈除了学习各种语言之外,还须学习各种必要的技能,特别是要学习军事知识,他把担当军事职责,视为君主的一项最重要的职责。因此,他亲自向小腓特烈传授各种军事知识,特别是军事指挥的基本原则、行军打仗的各种要领,甚至经常带着小腓特烈参加各种军事演习,有时还派出一个连队让小腓特烈指挥。当然,这个被称之为“王子小队”的连队全部由小孩组成,其主要任务就是在小腓特烈的指挥下,进行射击比赛。
  过度的严格管束使小腓特烈从小产生了一种叛逆倾向,他不时地反对父亲过度专制的行为。腓特烈·威廉一世是一个身体强壮、意志坚决的人,但是他脾气暴躁,说一不二。威廉一世尤其喜欢狩猎、吸烟和从事各种军旅活动,而且在其每次活动时,都要求小腓特烈出席。然而,腓特烈对父亲所钟爱的这些事情却毫无兴趣,他经常用各种办法来表达他对这些活动的蔑视。比如,在父亲外出狩猎时,腓特烈就会突然消失在树林之中,自己躲在幽静的地方,怡然自得地吹笛子。腓特烈明知父亲不喜欢法国的语言和文化,却故意把自己的发型留成法国流行的式样。有时候,腓特烈还会和姐姐维尔哈米娜故意激怒父亲,再跑到母亲房间里藏起来。为此,腓特烈·威廉一世对腓特烈的不肖行为十分生气,曾当面训斥他是个“顽固、不讨人喜欢而且不肖”的人。腓特烈·威廉一世甚至还激愤地说道:“我无法忍受一个不会骑射、嗜好与众不同、甚至把头发卷得像个纨绔子弟般、不注重修剪的文弱青年。”
  尽管腓特烈的上述行为实际上都是些无伤大雅的举动,但在严厉的威廉一世看来,却都是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因而他对腓特烈的管教也更加苛刻、严厉。一旦当他对腓特烈的举止稍有不满时,就会对其呵斥鞭打,甚至让其断食挨饿。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所作所为是如此出格,其对待子女的方式在欧洲大出其名,甚至让欧洲其它皇室都为腓特烈的成长感到担忧。然而,过分严厉的管教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腓特烈非但没有变成威廉一世所期望的“孝子”,反而让腓特烈变得更加叛逆,更加痛恨其父的管束。威廉一世愈是讨厌各种与法国有关的事物,腓特烈就愈是喜欢有加。腓特烈甚至还公然嘲笑父亲的宗教信仰,并且在与其父辩论取胜后,故意显露出某种傲慢姿态,让腓特烈·威廉一世感到愤怒和难过。因此,在腓特烈的少年时代,腓特烈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是极其紧张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毁誉参半的理性君主……腓特烈大帝(3)
然而,尽管腓特烈与父亲不和,但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却并不缺少亲情,缺少温暖。腓特烈与姐姐维尔哈米娜关系异常亲密,两人无话不谈。维尔哈米娜比腓特烈大2岁。在父亲外出时,腓特烈就经常与姐姐一起读书,吹笛子。虽然姐弟俩偶尔也会发生争吵,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亲密感情。即使在他们完全长大成人后,他们的感情也始终没有淡化。两人的姐弟感情如此之深,以至于腓特烈后来说他们姐弟俩是“两个身体,同一个灵魂”。正是在这种亲情的维系和温暖下,腓特烈的内心才没有完全被痛苦和仇恨所占据。
  腓特烈的母亲索菲亚出身名门望族,与英国皇室拥有血缘关系。随着腓特烈年龄一天天增长,索菲亚试图让他与英国皇室联姻,准备让他迎娶英国公主阿美利亚。但是,腓特烈·威廉一世却坚决反对这门婚事。为此,腓特烈感到极其绝望,开始产生了设法逃离父亲控制的想法。1728年,父亲允许16岁的腓特烈随普鲁士外交使团出访,访问萨克森的德勒斯登。在德勒斯登,这一地区的时尚与摩登潮流给腓特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甚至使腓特烈错误地认为,只要能够离开柏林,只要能远离父亲的严密控制,他就可以过上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了。这一想法始终萦绕在腓特烈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后来,又有一件偶然的事件,进一步加强了腓特烈的这一想法。有一天,由于误会,威廉一世一怒之下,派人将腓特烈珍藏的3000多本书籍全部焚毁,这让热爱读书的腓特烈伤心欲绝,从而更加坚定了他逃出柏林的想法。为了稳妥起见,腓特烈把自己想要逃亡到巴黎的计划告诉了普鲁士驻法大使,但是,驻法大使的建言使头脑发热的腓特烈逐渐冷静下来。大使认为,王子的出走,将会导致普鲁士王室出现难堪和丑闻,甚至可能还会引发一场战争。面对可能出现的这种恶劣结果,腓特烈思之再三,最终不得不暂时搁置了其逃亡计划。
  但是,腓特烈的日子却仍然不好过,他不得不呆在柏林,一天天打发着难挨的日子。在父亲外出时,腓特烈还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是在父亲巡行归来后,腓特烈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特别是当威廉一世满身疲惫时,他经常把怒气发泄在儿子身上。有一次,威廉一世差点用窗帘绳勒死腓特烈。面对残暴又喜怒无常的父亲,腓特烈只得暗自饮泣,一次次容忍父亲的暴虐。在他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我在此谦卑地请求宽恕,希望我亲爱的父亲能将其表现在行为上的可怕恨意忘记,您的这种恨意令我无所适从。”然而,腓特烈的容忍和退让却招来威廉一世的嘲笑,被认为没有男子汉气概。他甚至对儿子说:“如果我的父亲如此对我,我早就举枪自杀了。你却没有这样的勇气。”或许,崇尚武勇的父亲是希望以此来激发出年轻王子的勇敢和血性,却没想到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所以,他的激将之法产生了相反的效果。腓特烈在父亲的刺激下,最终决定依靠朋友,出逃法国。
  在腓特烈18岁时,威廉一世安排他随同巡访普鲁士境内的各个地区。因为这次旅途将经过与法国接壤的边界地区,因此腓特烈决心利用这次机会出逃法国。腓特烈的两个好友凯斯和柯特为他筹集了金钱、地图和衣物,趁着腓特烈·威廉一世不注意的时候悄悄送给了他。腓特烈计划在好友的协助下,穿越边界,到法国避难,然后再从法国前往荷兰。不料,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有几封详细叙述了王子逃亡计划的信件却被误送到柯特堂兄手里,这样,腓特烈的逃亡计划完全败露了。
  当腓特烈·威廉一世获悉儿子将要逃亡的消息时,愤怒得急欲发狂,几乎想亲手杀了腓特烈。腓特烈被关禁闭,由卫兵严加看管。但是,腓特烈在事发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朋友,他利用各种机会暗示他的朋友赶快逃跑,凯斯安全逃离了,但是在附近徘徊、犹豫不决的柯特却被逮捕了。于是,腓特烈和柯特被送交军事法庭。审判的结果是,柯特被判终身监禁,腓特烈则以逃兵论处。依照普鲁士当时的法律,逃兵是要被处死的。但是法庭认为,此事事关重大,遂以腓特烈身份特殊、法庭无法判决为由,将案件直接移交给了国王。怒气未消的威廉一世亲自判罚腓特烈,并且严令送交库斯德林监狱,而柯特则被处死。为了解恨,威廉一世还特意命令在关闭腓特烈的监牢窗口处死柯特,腓特烈不得不满含泪水,目睹了好友柯特在其眼前被处死的惨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毁誉参半的理性君主……腓特烈大帝(4)
逃亡计划的失败以及由此导致好友丧命,这一事件成为腓特烈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腓特烈为柯特之死伤心和愧疚,但是在反复思考与痛苦反思之后,腓特烈深深感到,他所制定的逃亡计划是莽撞与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