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晋书 >

第164部分

晋书-第164部分

小说: 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昼热,又兼星夜,既限早闭,不及樆门。或避晚关,迸逐路隅,祇是慢藏诲盗

之原。苟以客舍多败法教,官守棘樆,独复何人?彼河桥、孟津,解券输钱,

高第督察,数入校出,品郎两岸相检,犹惧或失之。故悬以禄利,许以功报。今

贱吏疲人,独专樆税,管开闭之权,藉不校之势,此道路之蠹,奸利所殖也。

率历代之旧俗,获行留之欢心,使客舍洒扫,以待征旅择家而息,岂非众庶颙颙

之望。”

请曹列上,朝廷从之。

岳频宰二邑,勤于政绩。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以公事免。杨骏辅政,

高选吏佐,引岳为太傅主簿。骏诛,除名。初,谯人公孙宏少孤贫,客田于河阳,

善鼓琴,颇能属文。岳之为河阳令,爱其才艺,待之甚厚。至是,宏为楚王玮长

史,专杀生之政。时骏纲纪皆当从坐,同署主簿朱振已就戮。岳其夕取急在外,

宏言之玮,谓之假吏,故得免。未几,选为长安令,作《西征赋》,述所经人物

山水,文清旨诣,辞多不录。征补博士,未召,以母疾辄去,官免。寻为著作郎,

转散骑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

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愍

怀之文,岳之辞也。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其

母数诮之曰:“尔当知足,而干没不已乎?”而岳终不能改。

既仕宦不达,乃作《闲居赋》曰:

岳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

然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巧诚有之,拙亦宜然。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

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效当年之用。是以资忠履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

居业。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其人也。举

秀才为郎。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评。今天子谅暗之际,

领太傅主簿。府主诛,除名为民。俄而复官,除长安令。迁博士,未召拜,亲疾

辄去,官免。自弱冠涉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

迁者三而已矣。虽通塞有遇,抑亦拙之效也。昔通人和长舆之论余也,固曰“拙

于用多”。称多者,吾岂敢;言拙,则信而有征。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

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

屑从斗筲之役?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

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其辞曰:

遨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衢。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蘧。有道余不仕,

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余也!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

逸民,名缀下士。背京溯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窥天文

之秘奥,睹人事之终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幕绿徽,溪子巨黍,异絭同

归,炮石雷骇,激矢虻飞,以先启行,耀我皇威。其东则有明堂辟雍,清穆敞闲,

环林萦映,圆海回泉,聿追孝以严父,宗文考以配天,祗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

崇年。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张钧天之广

乐,备千乘之万骑,服枨枨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

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两学齐列,双宇如一,右延国胄,左纳良逸。祁祁生徒,

济济儒术,或升之堂,或入之室。教无常师,道在则是。故髦士投绂,名王怀玺,

训若风行,应犹草靡。此里仁所以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

爰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樆,游鳞瀺灂,菡萏敷披,

竹木蓊蔼,灵果参差。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

仲之李,靡不毕植。三桃表樱胡之别,二奈耀丹白之色,石榴蒲桃之珍,磊落蔓

延乎其侧。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菜则葱韭

蒜芋,青笋紫姜,堇荠甘旨,蓼牵Х曳迹Z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

白薤负霜。

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

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痾有痊。于是席长筵,

列孙子柳垂荫,车结轨,陆摘紫房,水挂赪鲤,或宴于林,或禊于汜。昆弟斑白,

儿童稚齿,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寿觞举,慈颜和,浮杯乐饮,丝竹骈

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他。退求已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

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而奚拟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

终优游以养拙。

初,芘为琅邪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而狡黠自喜。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

秀常衔忿。及赵王伦辅政,秀为中书令。岳于省内谓秀曰:“孙令犹忆畴昔周旋

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自知不免。俄而秀遂诬岳及石崇、

欧阳建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为乱,诛之,夷三族。岳将诣市,与母别曰:“负

阿母!”初被收,俱不相知,石崇已送在市,岳后至,崇谓之曰:“安仁,卿亦

复尔邪!”岳曰:“可谓白首同所归。”岳《金谷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

同所归。”乃成其谶。岳母及兄侍御史释、弟燕令豹、司徒掾据、据弟诜,兄弟

之子,己出之女,无长幼一时被害,唯释子伯武逃难得免。而豹女与其母相抱号

呼不可解,会诏原之。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

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

顿而反。岳从子尼。

尼字正叔。祖勖,汉东海相。父满,平原内史。并以学行称。尼少有清才,

与岳俱以文章见知。性静退不竞,唯以勤学著述为事。著《安身论》以明所守,

其辞曰:

盖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

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然则动

者,吉凶之端也;语者,荣辱之主也;求者,利病之几也;行者,安危之决也。

故君子不妄动也,动必适其道;不徒语也,语必经于理;不苟求也,求必造于义;

不虚行也,行必由于正。夫然,用能免或系之凶,享自天之祐。故身不安则殆,

言不从则悖,交不审则惑,行不笃则危。四者行乎中,则忧患接乎外矣。忧患之

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自私者不能成其私,有欲者不能济其欲,理之至

也。欲苟不济,能无争乎?私苟不从,能无伐乎?人人自私,家家有欲,众欲并

争,群私交伐。争,则乱之萌也;伐,则怨之府也。怨乱既构,危害及之,得不

惧乎?

然弃本要末之徒,知进忘退之士,莫不饰才锐智,抽锋擢颖,倾侧乎势利之

交,驰骋乎当涂之务。朝有弹冠之朋,野有结绶之友,党与炽于前,荣名扇其后。

握权,则赴者鳞集;失宠,则散者瓦解;求利,则托刎颈之欢;争路,则构刻骨

之隙。于是浮伪波腾,曲辩云沸,寒暑殊声,朝夕异价,驽蹇希奔放之迹,铅刀

竞一割之用。至于爱恶相攻,与夺交战,诽谤噂,毁誉纵横,君子务能,

小人伐技,风穨于上,俗弊于下。祸结而恨争也不强,患至而悔伐之未辩,大者

倾国丧家,次则覆身灭祀。其故何邪?岂不始于私欲而终于争伐哉?

君子则不然。知自私之害公也,然后外其身;知有欲之伤德也,故远绝荣利;

知争竞之遘灾也,故犯而不校;知好伐之招怨也,故有功而不德。安身而不为私,

故身正而私全;慎言而不适欲,故言济而欲从;定交而不求益,故交立而益厚;

谨行而不求名,故行成而名美。止则立乎无私之域,行则由乎不争之涂,必将通

天下之理,而济万物之性。天下犹我,故与天下同其欲;己犹万物,故与万物同

其利。

夫能保其安者,非谓崇生生之厚而耽逸豫之乐也,不忘危而已。有期进者,

非谓穷贵宠之荣而藉名位之重也,不忘退而已。存其治者,非谓严刑政之威而明

司察之禁也,不忘乱而已。故寝蓬室,隐陋巷,披短褐,茹藜藿,环堵而居,易

衣而出,苟存乎道,非不安也。虽坐华殿,载文轩,服黼绣,御方丈,重门而处,

成列而行,不得与之齐荣。用天时,分地利,甘布衣,安薮泽,沾体涂足,耕而

后食,苟崇乎德,非不进也。虽居高位,飨重禄,执权衡,握机秘,功盖当时,

势侔人主,不得与之比逸。遗意虑,没才智,忘肝胆,弃形器,貌若无能,志若

不及,苟正乎心,非不治也。虽繁计策,广术艺,审刑名,峻法制,文辩流离,

论议绝世,不得与之争功。故安也者,安乎道者也。进也者,进乎德者也。治也

者,治乎心者也。未有安身而不能保国家,进德而不能处富贵,治心而不能治万

物者也。

然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惧乱所以保治,戒亡所以获存也。若乃弱

志虚心,旷神远致,徙倚乎不拔之根,浮游乎无垠之外,不自贵于物而物宗焉,

不自重于人而人敬焉。可亲而不可慢也,可尊而不可远也。亲之如不足,天下莫

之能狎也;举之如易胜,而当世莫之能困也。达则济其道而不荣也,穷则善其身

而不闷也,用则立于上而非争也,舍则藏于下而非让也。夫荣之所不能动者,则

辱之所不能加也;利之所不能劝者,则害之所不能婴也。誉之所不能益者,则毁

之所不能损也。

今之学者诚能释自私之心,塞有欲之求,杜交争之原,去矜伐之态,动则行

乎至通之路,静则入乎大顺之门,泰则翔乎寥廓之宇,否则沦乎浑冥之泉,邪气

不能干其度,外物不能扰其神,哀乐不能荡其守,死生不能易其真,而以造化为

工匠,天地为陶钧,名位为糟粕,势利为埃尘,治其内而不饰其外,求诸己而不

假诸人,忠肃以奉上,爱敬以事亲,可以御一体,可以牧万民,可以处富贵,可

以安贱贫,经盛衰而不改,则庶几乎能安身矣。

初应州辟,后以父老,辞位致养。太康中,举秀才,为太常博士。历高陆令、

淮南王允镇东参军。元康初,拜太子舍人,上《释奠颂》。其辞曰:

元康元年冬十二月,上以皇太子富于春秋,而人道之始莫先于孝悌,初命讲

《孝经》于崇正殿。实应天纵生知之量,微言奥义,发自圣问,业终而体达。三

年春闰月,将有事于上庠,释奠于先师,礼也。越二十四日丙申,侍祠者既齐,

舆驾次于太学。太傅在前,少傅在后,恂恂乎弘保训之道;宫臣毕从,三率备卫,

济济乎肃翼赞之敬。乃扫坛为殿,悬幕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