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醒世恒言 >

第136部分

醒世恒言-第136部分

小说: 醒世恒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大限已至,岂可强留。只是隔壁金大郎又不在此,可烦汝等为我买具现成棺木,

待我气绝之后,即便下棺,把钉钉上,切不可停到明日。我铺里一应家伙什物,

都将来送与金大郎,也见得我与他七十年老邻老舍,做主顾的意思。”众门生一

一领命,流水去买办棺木等件,顷刻都完。那金大郎也年八十九岁了,筋骨亦甚

强健,步履如飞,挣了老大家业,儿孙满堂,人都叫他是金阿公。只有李清还在

少年时看他老起来的,所以原呼他为大郎。那日起五更往乡间去了,所以不在。

李清到了午时,香汤沐浴,换了新衣,走入房中。那些门生,都紧紧跟着。李清

道:“你们且到门首去,待我静坐片时,将心境清一清,庶使临期不乱。问金大

郎回了,请来面别,也不枉一向相处之情。”众门生依言,齐走出门,就问金大

郎,却还未回。隔了片时,进房观看李清,已是死了。众门生中,也有相从久的,

一般痛哭流涕;也有不长俊的,只顾东寻西觅,搜索财物。乱了一回,依他分付,

即便入棺。原来这尸,也有好些异外。但见他一双手,两只脚,都交在胸前,如

龙蟠一般,怎好便放下去?待要与他扯一扯直,岂知是个僵尸,就如一块生铁打

成,动也动不得。只得将就抬入棺中,钉上材盖,停在铺里。李清是久名向知的,

顷刻便传遍了半个青州城,主顾人家都来吊探。众门生迎来送往,一个个弄得口

苦舌干,腰驼背曲。有诗为证:百年踪迹混风尘,一旦辞归御白云。羽盖霓旌何

处在?空留药臼付门人。

却说通事舍人裴晤,一路乘传而来,早到青州境上。那刺史官已是知得,帅

着合郡父老,香烛迎接。直到州堂开读诏书,却是征聘仙人李清。刺史官茫然无

知,遂问众父老。父老们禀道:“青州地方,但有个行小儿科的李清。他今年一

百四十岁,昨日午时,无病而死。此外并不曾闻有甚仙人李清在那里。”裴舍人

见说,倒吃了一惊,叹道:“下官受了多少跋涉,赍诏到此,下聘行医的仙人李

清,指望敦请得入朝,也叫做不辱君命。偏生不遇巧,刚刚的不先不后,昨日死

了,连面也不曾得见。这等无缘,岂不可惜!我想汉武帝时,曾闻得有人修得神

仙不死之药,特差中大夫去求他药方,这中大夫也是未到前,适值那人死了。武

帝怪他去迟,不曾求得药方,要杀这大夫。亏着东方朔谏道:‘那人既有不死之

药,定然自己吃过,不该死了;既死了,药便不验,要这方也没用。’武帝方悟。

今幸我天子神明,胜于汉武,纵无东方朔之谏,必不至有中大夫之恐。但邢、叶

二天师既称他是仙人,自当后天不老,怎么会死?若果死,就不是仙人了。虽然

如此,一百四十岁的人,无病而死,便不是仙人,却也难得!”即便分付州官,

取左右邻不扶结状,见得李清平日有何行谊,怎地修行的,于某年月某日时,已

经身死,方好复命。刺史不敢怠慢,即唤李清左近邻佑,责令具结前来,好送天

使起身。那些邻舍领命出去。内中一个道:“我们尽是后生,不晓得他当初来历

详细,如何具结?闻说止有金阿公是他起头相处的,必然知他始末根由。昨日往

乡间去了,少不得只在今日明早便归,待他斟酌写一张同去呈递,也好回答。”

众人齐称有理,同回家去。恰好金老儿从乡间归来,一个人背着一大包草头

跟着,劈面遇见。众人迎住道:“好了,金阿公回也!你昨日不到乡间去,也好

与你老友李太医作别。”金老儿道:“他往那里去,要作别?”众人道:“他昨

日午时,已辞世了!”金老儿道:“罪过!罪过!我昨日在南门遇见的,怎说恁

样话咒他?”众人反吃一惊道:“人也死了,怎么你又看见?想是他的魂灵了。”

金老儿也惊道:“不信有这等奇事!”也不回家,一径奔到李清铺里,只见摆着

灵柩,众门生一片都带着白,好些人在那里吊问。金老儿只管摇首道:“怪哉!

怪哉!”众门生向前道:“我师父昨日午时归天了,因为你老人家不在,这灵柩

还停在此。”又递过一张单来,道:“铺内一应什物家伙,遗命送与你做遗念的。”

金老儿接了单,也不观看,只叫道:“难道真个死了!我却不信。”众邻舍问道:

“金阿公,你且说昨日怎的看见他来?”金老儿道:“昨日我出门虽早,未出南

门,就遇了一个亲戚,苦留回去吃饭,直弄到将晚,方才别得。走到云门山下,

已是午牌时分。因见了几种好草药,方在那里收采,撞见一个青衣童子,捧个香

炉前走,我也不在其意。不上六七十步,便是你师父来,不知何故,左脚穿着鞋

子,右脚却是赤的。我问他到那里去,他说道:‘我因云门山上烂绳亭子里,有

九位师父师兄专等我说话,还有好几日,未得回来哩。’他又在袖里取出一封书,

一个锦囊,囊里像是个如意一般,递与我,教带到州里,好好的送甚裴舍人,不

要误了他事。即今书与锦囊现在我处,如何却是死了?”便向袖中摸出来看。众

门生起初疑心金老捣鬼,还不肯信,直待见了所寄东西,方才信道:“且莫论午

时不午时,只是我师父从不见出铺门,怎有这东西寄送?岂不古怪!”众邻舍也

道:“真也是希见的事!他已死了,如何又会寄东西?却又先晓得裴舍人来聘他,

便做道魂灵出现,也没恁般显然!一定是真仙了。”金老儿问道:“什么裴舍人

聘他?”众邻舍将朝廷差裴舍人征聘,州官知得已死,着令结状之事说出。金老

儿道:“原来如此。如今他既有信物,何必又要结状。我同你们去叩见州官,转

达天使。”众人依着金老儿说话,一齐跟来。

金老儿持了书与锦囊,直至州中,将李清昨日遇见寄书的话禀知。州官也道

奇异,即带一干人同去回覆天使。那裴舍人正道此行没趣,连催州里结状,就要

起身。只见州官引众人捧着书礼,禀是李清昨日午时,转托邻佑金老儿送上天使

的,请自启看。裴舍人就教拆开书来,却是一通谢表,表上说道:“陛下玉书金

格,已简于九清矣。真人降化,保世安民,但当法唐虞之无为,守文景之俭约。

恭候运数之极,便登蓬阆之庭。何必木食草衣,刳心灭智,与区区山泽之流,学

习方术者哉!无论臣初窥大道,尚未证入仙班;即张果仙尊,罗公远道友,亦将

告还方外,皆不能久侍清朝,而共佐至理者也。昔秦始皇远聘安期生于东海之上,

安期不赴,因附使者回献赤玉舄一双。臣虽不才,敢忘答效?谨以绿玉如意一枚,

聊布鄙忱,愿陛下鉴纳。”

裴舍人看罢,不胜叹异,说道:“我闻神仙不死,死者必尸解也。何不启他

棺看?若果系空的,定为神仙无疑。却不我回朝去,好复圣上,连众等亦解了无

穷之惑。”合州官民皆以为然。即便同赴铺中,将棺盖打开看时,棺中止有青竹

杖一根,鞋一只,竟不知昨日尸首在那里去了。倒是不开看也罢,既是开看之后,

更加奇异。但见一道青烟,冲天而起,连那一具棺木,都飞向空中,杳无踪影。

唯闻得五样香气,遍满青州,约莫三百里内外,无不触鼻。裴舍人和合州官民,

尽皆望空礼拜。少不得将谢表、锦囊,好好封裹,送天使还朝去讫。到得明年,

普天下疫疠大作,只有青州但闻的这香气的,便不沾染。方知李清死后,为着故

里,犹留下这段功果。至今云门山上立祠,春秋祭祀不绝。诗云:观棋曾说烂柯

亭,今日云门见烂绳。尘世百年如旦暮,痴人犹把利名争。

 第三十九卷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削发披缁修道,烧香礼佛心虔。不宜潜地去胡缠,致使清名有玷。

念佛持斋把素,看经打坐参禅。逍遥散诞胜神仙,万贯腰缠不羡。

话说昔日杭州金山寺,有一僧人,法名至慧,从幼出家,积资富裕。一日在

街坊上行走,遇着了一个美貌妇人,不觉神魂荡漾,遍体酥麻,恨不得就抱过来,

一口水咽下肚去。走过了十来家门面,尚回头观望,心内想道:“这妇人不知是

甚样人家?却生得如此美貌!若得与他同睡一夜,就死甘心!”又想道:“我和

尚一般是父娘生长,怎地剃掉了这几茎头发,便不许亲近妇人。我想当初佛爷,

也是扯淡!你要成佛作祖,止戒自己罢了,却又立下这个规矩,连后世的人都戒

起来。我们是个凡夫,那里打熬得过!却可恨昔日置律法的官员,你们做官的出

乘驷马,入罗红颜,何等受用!也该体恤下人,积点阴骘,偏生与和尚做尽对头,

设立恁样不通理的律令!如何和尚犯奸,便要责杖,难道和尚不是人身?就是修

行一事,也出于各人本心,岂是捉缚加拷得的!”又归怨父母道:“当时既是难

养,索性死了,倒也干净!何苦送来做了一家货,今日教我寸步难行。恨着这口

怨气,不如还了俗去,娶个老婆,生男育女,也得夫妻团聚。”又想起做和尚的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烧香吃茶,恁般受用,放掉不下。一路胡

思乱想,行一步,懒一步,慢腾腾的荡至寺中。昏昏闷坐,未到晚便去睡卧,心

上记挂这美貌妇人,难得到手,长吁短叹,怎能合眼。想了一回,又叹口气道:

“不知这佳人姓名居止,我却在此痴想,可不是个呆子!”又想道:“不难!不

难!女娘弓鞋小脚,料来行不得远路,定然只在近处。拼几日工夫,到那答地方,

寻访消息,或者姻缘有分,再得相遇,也未可知。那时暗地随去,认了住处,寻

个熟脚,务要弄他到手!”算计已定,盼望天明,起身洗盥,取出一件新做的绸

绢褊衫,并着干鞋净袜,打扮得轻轻薄薄,走出房门。正打从观音殿前经过,暗

道:“我且问问菩萨,此去可能得遇?”遂双膝跪到,拜了两拜。向桌上拿过签

筒,摇了两三摇,扑的跳出一根,取起看时,乃是第十八签,注着上上二字。记

得这四句签诀上云:“天生与汝有姻缘,今日相逢岂偶然。莫惜勤劳问贪懒,管

教目下胜从前。”

求了这签,喜出望外,道:“据这签诀,明明说只在早晚相遇,不可错过机

会。”又拜了两拜,放下签筒,急急到所遇之处。见一妇人,冉冉而来;仔细一

觑,正是昨日的欢喜冤家,身伴并无一人跟随。这时又惊又喜,想道:“菩萨的

签,果然灵验,此番必定有些好处!”紧紧的跟在后边。那妇人向着侧边一个门

面,揭起班竹帘儿,跨脚入去,却又掉转头,对他嘻嘻的微笑,把手相招。这和

尚一发魂飞天外,喜之不胜。用目四望,更无一人往来,慌忙也揭起帘儿径钻进

去问讯。那妇人也不还礼,绰起袖子望头上一扑,把僧帽打下地来。又赶上一步,

举起尖趫趫小脚儿一蹴,谷碌碌直滚开在半边,口里格格的冷笑。这和尚惟觉得

麝兰扑鼻。说道:“娘子休得取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