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祖皇帝扫平*,混元大宝以来,大夏朝已经掌管神州大地一百余年的时间了,现如今的皇帝赵勋乃是大夏朝第六位帝王。 人道有兴衰,天命不长有。虽然当今皇帝颇为励精图治,不过大夏朝一百余年积累的各种弊病同样愈发严重起来,除了各地百姓在一应贪官豪绅的压迫之下蠢蠢欲动之外,当务之急乃是蜀地百姓作乱,而北方胡人同样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从幽州、冀州方面入侵大夏。为了此事,大夏皇帝已经召集朝臣连开了数天的朝会,商讨如何应对胡人入侵。 幽州,太行山中,此时正是七月流火的季节,虽然人间大地仍是热浪滚滚,不过山中幽静,再加上夜风吹袭之下,倒也颇为清爽。 太行山中一座主峰之上,有七八名道士正在盘膝而坐,其中三人年纪稍长,盘坐在前,三人身后又有数名道士,似乎是其弟子。...
序言 切剔历史庞大肌体的庖丁圣手(1)——有感于徐旭的独特历史写作 中国,在数千年统一、分裂、乱世、盛世的变幻过程中,在一直追求大一统的王朝更迭中,农民战争,确实成为许多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也是历史学者们必不可缺的谈论话题。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杂错纷纭的农民起义皆被冠以“正义”、“高尚”、“反抗压迫”、“历史的推动器”等等褒义词,农民起义领袖都被描绘成具有完美智慧和美好道德的“高大全”化身,这样一来,似乎这些在王朝末年引至无数人民非正常死亡的历史暴戾事件和运动,它们血腥的过程都变成辉煌和悲怆交织在一起的宏伟戏剧。历史的真实,往往被浅薄的臆想和政治上的“正确”弄得扑朔迷离,甚至有时让我们许多人觉得简单、机械得近乎匪夷所思。...
我的前半生一 醇贤亲王的一生 公元一九○六年,即清朝光绪三十二年的旧历正月十四,我出生于北京的醇王府。我的祖父奕讠瞏,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初封郡王,后晋亲王,死后谥法“贤”,所以后来称做醇贤亲王。我的父亲载沣,是祖父的第五子,因为第一和第三、四子早殇,第二子载湉被姨母慈禧太后接进宫里,当了皇帝(即光绪皇帝),所以祖父死后,由父亲袭了王爵。我是第二代醇王的长子。在我三岁那年的旧历十月二十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病笃,慈禧突然决定立我为嗣皇帝,承继同治(载淳,是慈禧亲生子,载湉的堂兄弟),兼祧光绪。在我入宫后的两天内,光绪与慈禧相继去世。十一月初九日,我便登极为皇帝——清朝的第十代,也是最末一代的皇帝,年号宣统。不到三年,辛亥革命爆发,我退了位。...
人物简介(1)徐向前:原名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24年2月徐向前投笔从戎,前往上海参加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后又至广州参加复试,并被录取至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编在学生第一队。学习期间,参加了北伐战争和东征。1927年12月11日,参加广州起义,率第六联队同国民党反动军队作战。起义失败后撤离广州,在太和圩追上了教导团。随教导团等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任第十团党代表。1928年元旦,升任第四师参谋长,率部在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6月,接任红四师师长。翌年受中央军委委派,到鄂豫边根据地任红三十一师副师长,负责全师的军事指挥工作。当时全师共400余人。同年6月至10月,红三十一师粉碎了敌人的三次“会剿”,部队发展到700余人。1930年2月,党中央决定成立鄂豫皖特委,对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实行统一领导。而鄂豫边的红三十一师、豫...
长孙无忌的毒计(1)长孙无忌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点一下头而已。“我成功了!”实际上,他在心里吐着舌头。他根本无意依照前例赦免房遗爱。 太宗去世的翌年(公元六五○年)元旦,改元为“永徽”。 新皇帝高宗这时二十三岁。 高宗已有妻子。被立为皇太子妃的王氏,升为皇后乃是毋庸赘言之事。 太宗的二十三年治世,史称“贞观之治”,一般被用以代表政通人和的时代。然而这段期间,唐朝皇室内部却出奇的紊乱,这个责任大部分要算在太宗头上。将玄武门被杀害的弟弟李元吉之妻杨氏纳入后宫,可说是他毕生的一大败笔。 废立皇太子事件,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被誉为明君的太宗的众多儿子当中,确有不少不成器之辈。同样,女儿群中,大部分也都颇有问题。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嫁给建国元勋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史书记载“甚骄恣”的高阳公主,的确是一名悍妇。房玄龄死后,房遗爱和兄长房遗直因财产继承问题发生争执。这件...
21来头 一杯茶喝完。 大概是怕陈狄真跑去把他的图书馆一把火给烧了,老人并没有第一时间赶他走人,反而站起身来和颜悦色道:“我们出去走走!” “好!”陈狄识时务地露出一个“受宠若惊”的表情,主动开门。 老人慢悠悠地踱出办公室,神态慈善,言谈亲切,主动拉着陈狄的手聊聊家常,对着两个门神只是轻轻啄了啄头,丝毫不曾停下缓慢却坚定的脚步。 一路上老人不聊宏观问题,只淡他年轻时候下农村当知青种地的趣事。 偶尔碰上一两个热情的校领导、讲师、教授,对方以一种敬畏的姿态上前问安,老人微微一笑,平易近人活像一尊弥勒佛,或许真像他所说:富贵、名利、权势、地位,于他而言,如是浮云。 不过陈狄心里再明白不过,世俗间的争斗,官场上的暗流,名利场上的较量,哪怕一世的英名,都没他努力奋斗了近半个世纪的这一亩三分地重要,不然不会因为陈狄一句火烧图书...
书名:百年袁家作者:王碧蓉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王碧蓉,浙江慈溪人,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哲学讲师,《群言》杂志社的编辑、记者,1990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先后就读于蒙那西大学艺术系和澳大利亚心理咨询师专家学院,现任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多年来一直关注民国史和家庭史,对袁氏后人做了大量细致的调研和采访工作。内容简介:“祖父袁世凯,我们五姊妹都没有见过,但是他带给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真是百年沧桑一言难尽。”这里讲述的袁世凯,不在于结束帝制、走向共和的乱世枭雄,不在于复辟帝制,而是重点展现“家庭中的袁世凯”和“袁世凯的家庭”——一个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袁世凯,一个孝子,一个有10位夫人的男人,一个有32个子女的父亲,以及袁世凯的五夫人和他们数十位后裔的人生轨迹。__...
() 话说天地混沌未开,浑浊不清,然却孕育一神灵,手持开天巨斧,于混沌之中四处劈划,不知倦怠! 无数岁月后,某rì,混沌之中显出一道清明,斧芒划过,清明扩大一分,如此再过无数岁月,清明渐阔,终于形成了一个鹅蛋大小的清明空间。 神灵停息片刻,喘息而思:如此下去吾必将力竭而亡,然混沌依旧不能开已,此非正理也,奈何? 至此,神灵陷入沉眠! …… 在过无数岁月,神灵突听混沌之中‘梭梭’声响,神灵jǐng觉,自是yù往查探,奈何混沌糨糊,寸步难行,但神灵怎自甘心,再次挥舞巨斧劈混砍沌,寸寸前行! 如此,自是又过无数岁月,神灵不知前行多少。终于,伴随着一道清光,一阵微风扑面而来!神灵顿时感觉周身一震,只见一棵翠绿大树昂立与混沌之中。...
三国启示录 其实,自公元184年汉灵帝黄巾之乱起,到公元280年东吴孙皓降晋的九十六年间的这段历史时期,在整个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只能算是短短的一瞬。然而,这段不足百年的三国鼎立的局面,那刀光剑影,权谋纷争,忠贤奸愚,风云变幻的史实,如此家喻户晓,以至比之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人们都更能津津乐道一些。 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到中华民国的孙中山、蒋介石,算起来该是二十六史或是二十七史了,但哪一史也不如魏、蜀、吴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要说打仗,比三国的仗打得大者,不可胜数。要说杀人,历朝历代,由古至今,何止亿万?三国死的人,顶多是个零头。要说称王称霸,大忠大邪,文韬武略,英雄美人,哪部史中找不出来呢?唯独三国,经罗贯中演义之后,三国的历史,便成了普及度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一段历史。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这部《三国演义》,近五百年来广为传播、深入人心的结果。...
第一节不归路1928年6月2日,张作霖刚刚签署完出关通电,在副官的陪同下回到中南海里的安国军大帅府的书房内。 “小鬼子太他妈的过分,在我们的地盘上乱杀人,看老蒋的德行,鬼子在济南横行,杀他那么多人屁都不敢放一个。” 校尉处长温守善对刚刚过去的济南事件还耿耿于怀,就老蒋那个软骨头也能当北伐军司令,居然也能打过长江打到北京城下。 “妈了个巴子的,等我回去安顿一下,就派兵杀出山海关,与老蒋一决雌雄。” 张作霖靠在沙发上,看着巨大的地图发呆。 北伐军继续向北进攻,距离北京城已经不远。 6月3日晚,沙顿驾驶的一辆英国制造的防弹汽车开进中南海大元帅府,中南海里的中国陆海军大元帅行辕的奉军官兵们已经整理好东西,汽车正不停的向火车站运送辎重给养和一切他们认为是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