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和格林斯潘在成长过程中都没有父亲的陪伴。朱镕基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而在格林斯潘5岁时,他的父母便离异了,从此他跟随母亲生活。他们两人都在20世纪30年代逐渐成熟起来,成长为十分独立自主而又求知欲强的人。这样的品质使他们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和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早年的苦难让朱镕基最终蜕变成为一个十分坚强的人。他就是那位令当代中国实现市场化的清廉的改革者。而格林斯潘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长大,亲眼见证了经济繁荣的变化无常。他们两人对于意识形态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中所起的作用有一些分歧。朱镕基的关注点更加偏向实际:他贯彻了以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的经济理念为框架的改革开放。而格林斯潘作为美联储主席,比朱镕基更多地将意识形态带入经济政策的探讨中。他极度依赖于艾茵·兰德的自由放任的客观主义哲学,就好像这是他的自由市场模式的理论支持。1米1花1书1库1 http://www.7mihua...
从清华到哈佛--笑看过去(1)从1998年9月离开父母去武汉读书算起,2007年是我在外求学的第九个年头了,也是最后一年。九年中我经历了四所学校:本科的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的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当然还有新东方,虽然我没有机会上过这所学校的任何一个班,但是却在这里教了将近4年的书。 从1985年五岁走进小学算起,27岁的我已经在学校里待了22年。从小学到惊险考入当时我们那个小城历史上唯一一届的重点初中(之前没有,之后取消了重点初中制),到后来更加惊险,几乎是最后几 名考入在我们那里久负盛名的枝江一中,再到后来高中成绩起起落落,连累爸爸妈妈也跟着我一惊一乍的,担惊受怕。 很多人说,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相信这句话的道理。教育让我从一个小县城走到了湖北的省府——九省通衢的大武汉。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见过的新奇东西,也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小小的改变。大一暑假,我带着几百块钱,坐着...
中国教育怎么了 中国教育的忧思和“天问中国教育的忧思和“天问” * 近年来,教育成为一个问题领域,为朝野上下所聚焦关注。徐九庆先生的教育随笔《中国教育怎么了》是反思和批判中国教育问题的又一力作。翻开书卷,满目忧患:就业之忧、能力之忧、品格之忧、师道之忧、价值之忧、公平之忧、礼仪之忧、留守之忧……忧心如焚,燃烧的是一个民办教育家的赤子之心、报国之心。 教育有问题,这是没问题的;然而,对教育的批判、忧思,正在陷入另一重困境:它似乎成为无人回应、无人能解的“天问”。不少人在失望和无奈之余,不得不选择饮鸩止渴和推波助澜,投入到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也许,我们需要调整思维和心态。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我确认所有这些严重问题都是有解的。在20世纪新教育生长的过程中,许多基本问题是我们的前辈都曾应对、解答过,而且提供了很好的答案的,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
作品相关 写《为官之道》的理由与目的 (起点更新时间:2004-5-26 14:23:00 本章字数:767) 现今社会之官场,很是黑暗。官与官之间营营苟苟、尔虞我诈。贪污渎职腐化成风。所谓“人民的公仆”反把主人奴役。君不见电视媒体、报刊杂志每天都要报道贪官污吏中箭落马,玩忽渎职导致豆腐渣工程,让人看了痛心不已。赖昌星之流又是谁人扶植撑腰?造成大头娃娃的黑心厂家又是何人保驾护航? 一个“官”字真形象:上下两个口,一张上面的嘴在主席台说的是冠冕堂皇的一套,一张下面的嘴在酒桌饭局、私底交易说的又是一套。从毛主席的反贪污到邓公江公的反腐倡廉,正义的枪口处决了多少官,人民监狱里关押的官如过江之鲫。却还有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做出头椽子,更是有人叫嚣“爱情诚可贵,小蜜价更高,若为金钱故,自由也可抛”走进高墙!...
成功甩掉玫瑰的“小鞋”:与上司保持一致(1)身处职场底层的员工都有这样一个担心,那就是害怕上司给自己“穿小鞋儿”,那种滋味可是很难捱的。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其实也不难,只要你能成为上司赏识和器重的下属。那么,又怎样才能获得上司的赏识和器重呢?对于这个问题,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家科尔曼曾经这样说过:“职员能否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不在于是否努力,而在于老板对你的认可程度。”也就是说,上司对你的认可是你职业前途是否光明、是否顺畅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么,接下来你一定会问了,到底什么样下属更能获得上司的认可呢?当然,自身的努力、勤奋和对上司的忠诚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一定要时刻与上司保持一致,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你才可以真正成为被上司认可的员工。...
前言目录微软乐意与员工分享财富,尽管没有人是出于钱的考虑来为微软工作的[罗杰(Roger)](1)微软乐意与员工分享财富,尽管没有人是出于钱的考虑来为微软工作的[罗杰(Roger)](2)首先,我们永远不会在出售产品的时候忽视运行其上的应用软件。不管是哪家公司的应用软件,都可以在我们的操作系统上运行。我们列了一张要兼容的应用软件的单子,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做,注意了单子上的每个软件。如果人们看到了我们工作的过程,就会发现事实的真相。 第二点是,如果我们做一个不能与其他应用软件兼容的操作系统,那就无法获得市场份额。 总之,顾客要买什么是他们自己做主的。如果你忽视顾客的需求,他们将不仅不购买那个产品,还将不购买我们公司的其他产品。 我们经常被指控说在发布操作系统时有意排挤其他公司的软件,那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们的出发点是,以百分之百的时间修补我们所能修补的漏洞,因为那是顾客所期望的...
致 谢序一(1)序一(2)序二目 录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1)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2)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3)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4)第一节 以过来人为镜(5)第二节 行业之选(1)第二节 行业之选(2)第三节 职业之选(1)第三节 职业之选(2)第四节 职业发展道路之选(1)第四节 职业发展道路之选(2)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1)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2)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3)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4)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5)第五节 360行,我该做哪一行?(6)第六节 大大小小的公司,我该进哪一家第六节 大大小小的公司,我该进哪一家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1)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2)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3)...
一、 晚归D*id放下电话,疲惫的揉了揉眼睛。 美国佬这个越洋电话会开了整整两个小时,肚子也咕噜咕噜地叫了120分钟。每周两次啊,都是晚上八点后,因为那是美国公司刚上班的时间。他常常想,啥时候让他们适应一下咱们的时间啊?没戏,公司是人家的,咱们是打工的,谁让咱report(汇报)给他,要是哪天他report给咱们,哼。那一刻,他想起了小学时,每当老师强迫大家做作业时,曾经对老师有类似的想法,虽然他最终没有报考师范。 看看表,已是晚上十点多。往玻璃墙外面䁖了一眼,cubicle(屏风里的开放座位)已经是人走灯黑。这帮小子丫头的鬼着呢,平时都是等,老板不走,他们不走,星期一、四,老板开电话会,他们就都早早地撤了。 回身站到窗前,站在几十层高的楼上,望着这个国际大都市,满眼灯火辉煌。高架路上的车流缓缓地动着,像是钢厂里流动的铁水。坐了这么久,该伸个懒腰,活动一下脖子。手还没抬起来,脖子刚要扭...
第一章 邂逅,命运的安排欧阳娜娜想都没有想就决定去吃肯德基,因为她太饿了,一大早她就和天宝集团市场部王总谈了一下封面广告的事情,一直谈到中午才基本上达成书面协议。本来是王总要邀请她共进午餐的,可是娜娜从王总那松弛的面部和有点让人不太舒服的眼神中感觉到一丝寒意,做为在娱乐圈混了这么多年的欧阳娜娜来说,她太懂得这里边的含义了,所以她含笑拒绝了他的殷殷邀请,在挥手同王总告别的时候,娜娜读出了王总眼神中的失落,甚至在他的眼神中感觉到了一丝丝恨意,这一点让娜娜无可奈何,因为她不想出卖自己,不想让自己成为男人手中的玩物,就因为这一点她失去了许多在别的女孩眼里看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可是娜娜却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她一个骨子里倔强、任性,外表却是艳丽逼人的女孩。...
洪晃 序我通常不喜欢职场操练指南类的书,原因很简单,这些书的口气和内容都是写给最没脑 子的人看的,总是在用一个知情者的口气告诉你,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另外,这种书很多 是翻译过来的,在中国不适用。 洪晃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 ..蔡康永 序如果要一起逃难,我要找庄淑芬,因为她超可靠。 如果要练金钟罩,我要找庄淑芬,因为她口袋有很多Know-how。 如果要打曹操,我要找庄淑芬,因为她带得动孔明加关张赵。 这女生本事这么高,我真庆幸我和她,不只是君子之交。 蔡康永 台湾知名节目主持人 张小燕 序庄淑芬小姐是华人广告界数位传奇人物中的一位,因为她是女性。在形容时尚界的女强人时 ,会说是“穿着PRADA的恶魔",而在广告界,那就是奥美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庄淑芬。...
序·洪武散人职场夺标记轻松看完洪武散人的书,一股江湖的味道。 洪武散人是网络写手中的“菜鸟”,却是职场中的“骨灰”。虽然他在职场的时间并不特别长,但作品中对经验的沉淀和表述,都让人感觉——此人深谙职场之道。正如他文中所言:“五年前,我一名不文;五年后,我有了三套房产,一辆轿车,还有被深套的股票。”这是一个写作新人的成功职场积累,在一个商业社会,无可厚非。这样一些现实俗世的标签,正是广大的读者所急需和追求的。 符马活 2009年3月28日 第一章 新年、新领导、新员工、老调新弹(1)公共办公区的每张办公桌上都堆着花生、瓜子,还有一袋袋红红绿绿的糖果,宋头领一边剥着花生一边笑容满面地跟我们唠着嗑,这是年后第一天开工的情形。 按集团公司安排,各分公司都在上班第一天组织茶话会,集团公司统一采购零食发放到分公司,然后分公司再将零食分配到各部门。于是,大伙就在一片噼里啪啦...
紧巴巴的日子(1)当今世界物价涨声连连,“涨”已经成为世界人民无法回避的话题。全球性的物价上涨,正在以不尽相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能的时代,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诚信下降的年代,也是一个涨价的时代。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在高价时代如何自处呢?也许我们可以在价格约束的条件下,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出某些改变。也许我们可以更节约一点,可以用一些“经济”的消费习惯去替代原先较为“阔绰”的消费习惯。也许我们还可以安慰自己:温和的价格上涨是经济增长的润滑剂。不管怎样,做好我们能够做的,无论高价的列车驶向哪里,我们都可以在车上占据一个尽量安稳的位置。 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这就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涨价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