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楔 子(1) 第2节:楔 子(2)第3节:楔 子(3) 第4节:楔 子(4)第5节:楔 子(5) 第6节:楔 子(6)第7节:楔 子(7) 第8节:楔 子(8)第9节:九天阊阖开宫殿(1) 第10节:九天阊阖开宫殿(2)第11节:九天阊阖开宫殿(3) 第12节:九天阊阖开宫殿(4)第13节:帝子远辞丹凤阙(1) 第14节:帝子远辞丹凤阙(2)第15节:帝子远辞丹凤阙(3) 第16节:帝子远辞丹凤阙(4)第17节:天书遥借翠微宫(1) 第18节:天书遥借翠微宫(2)第19节:天书遥借翠微宫(3) 第20节:水上桃花红欲燃(1)第21节:水上桃花红欲燃(2) 第22节:水上桃花红欲燃(3)第23节:空林独与白云期(1) 第24节:空林独与白云期(2)第25节:空林独与白云期(3) 第26节:空林独与白云期(4)...
目录 引 子第一章 魔 眼第二章灵界之 突然暂露头角的名画家第三章 禁锢之 床上的“悄悄话” 引 子 “眼睛是灵魂的窗子。”这是作家笔下描写人的眼睛最有代表性的一句,由它可幻化万千。 视觉是人最有势力、最美、感受讯息最多的感觉,人生百分之七十的活动由它引起,视觉中枢比其他动物更大,聪明人的视觉中枢又比愚钝的人大,大部分印象、知识、经验、鉴辨、情感……均由视觉滋生,恐怕就很少人注意到。 兀鹰的眼睛比人敏锐。但人的概念认为敏锐不是人的视觉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否利用这个感觉带来知识,并能与别的心理反应产生感性和理性的判断。 我的眼睛本来与常人一样。可是,在一次偶然的意外中,眼睛受了伤,但视野因而扩阔,故事也发生了……...
第一章 秦桧府中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赠缴,孤飞自可疑。 唐人崔涂的这首五言律诗“孤雁”,写尽了失、迟、低、冷四个字。孤雁的苦况,活生生地闪耀在纸上,有心人来读它,备觉凄凉惆怅!北宋末年,各处盗匪云涌集结,卖国自私的人把持朝纲,外患频起。那个时代,动荡变乱到极点,官、贼、兵、匪,你来他去,干戈遍地,十室九空。 靖康元年的正月初九,胡虏的主力陈列在河朔,太上皇仓皇出走了! 十九的这一天,金兵分布河上,何现、梁师成竟然弃城逃遁!金兵南下,势如破竹,终于在二月初二围困了京师。 靖康二年的三月初三,皇帝和太上皇被金兵掳掠而去;初四到十五这十几天内,后妃皇族和各王公主们,被铁索串穿着经过胡虏的军营前,吞声饮泣。从此,宋朝的京都被迫南迁,山河陆沉,黎民呻嗷,呼救无门……...
我是和落凰一起长大的。落凰是我心里的一个武侠人物。 我从十五岁长到二十五岁还有奇,落凰从三十八岁长到还是三十八岁。我一直都没有彻底想好,该在他身上发生些什么故事。 「正文」 一 我是和落凰一起长大的。落凰是我心里的一个武侠人物。 我从十五岁长到二十五岁还有奇,落凰从三十八岁长到还是三十八岁。我一直都没有彻底想好,该在他身上发生些什么故事。 不是编不成,而是编不圆。在这里想象力不够尤在其次,最糟的还是眼前的江湖过于空阔,分明存在着无限种可能。一个情节的无限种可能之后,还跟着另一个情节的无限种可能。你永远不大可能预测,在这种种无限的后面,等待着你的将会是什么,是不是还是你原先想要的东西。 譬如说,一个少年在进入江湖之前,就已经有了很多种不同的任务供他选择,...
作者:黄易自然代序 有人间我,为何要住进大屿山去。 想了想,一个十多年前的经验倒流回我的脑海里,那是午后一个安详的时刻,我往大屿山的大澳度周末,放下轻便的行李后,在附近的田野随意漫步。 最后在溪旁一块大石上坐了下来。 望进水里,水清见底,却看不到甚么东西,连小鱼也没有一条。 我还不为意,以为溪中情景应属如是。 但当我坐了一段时间后,奇妙的事发生了。 小鱼开始从石隙问游出来,原本石头般停在溪底的贝类小生物,开始它们缓慢却肯定的移动,小虾小蟹也闪闪缩缩、步步为营地从隐藏处出来露面。 水里充满了生机和动态,与先前溪内的情景便像两个世界。 我猛然醒悟到,水里的活动,正是因为我的“入侵”而停止,但当我坐下来,变成了它们那世界的一部分后,它们接受了我,于是恢复了先前的一切。...
风吼雪狂,夜黑如漆,但仍抹不掉气势雄伟的山海关城楼。它依旧家一双巨兽,巍然矗立,隐约可见。 关内家家户户门首贴上春联,鞭炮声此起彼落,硝磺气味随着大风雪四处飘散。 这晚,正是那“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官道上积雪盈尺,奔来两匹骏马,踏冰溅雪,驰电奔雷地向山海关城门楼而来。 马卜隐约看出是两个少年人,身躯几乎平俯马背。突然一骑仰身而起,道:“二弟,快到啦,不知城门关上了没有?除夕夜守城官兵也该回家过年,提早收关。” 另一骑也倏地一仰身,笑道:“照大哥这么说,咱哥俩活该吃苦,愣在关外面喝西北风啦……”狂风呛口,不禁咳了几声,底下的话忍住未说。 两骑片刻之间已冲到了关口,庆幸关门欲闭,赶得正是当口,官兵只略喝问了两声,便予放行,叭叭两声长鞭破空脆响,又自催马飞奔而去!...
天齐大帝第一章天齐大帝第一章 乱世母子苦相依,凶邪恶急施暴行。孤雏立誓习仇踪,善行获助得仙缘。 世事有反复,变乱于须臾。兵戈凌城乡,残军历如罪。心寒人争避,瘠山容孤妇。此地民贫困,不足容旌旄。祸息喜归去,故园残如颓。富有远方客,贫无近门亲。不如奔家去,重隐山之隅。粗肴简衣食,安居可度日。 大唐昭宗天复二年! 济南城南方一片广阔的山峦,乃是历代帝王祭天巡狩的“岱宗”也就是东岳泰山。 在五岳中,它高不及华山,阔不及衡山,但耸峰峻岭却傲视大河及两淮之地,唯我独尊。 在泰山东方山缘临近往来南北的官道旁有一个小村,全村五十余户,虽多属耕农,但因位处往来官道之利,因此村内唯一的一条大街两侧,也有两家杂货铺、一家茶肆、六家小饭馆,其中一家也有数间可供赶路错过宿头的行旅歇宿。...
目录第 一 章 第 二 章第 三 章 第 四 章第 五 章 第 六 章第 七 章 第 八 章第 九 章 第 十 章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第 一 章 梅占春先,凌寒早放,与松竹为三友,傲冰雪而独艳。 时当早春,昆明城外,五华山里,雪深梅开,浑苔缀玉,霏雪联英,虽仍严飚如故,但梅香沁心,令人心脾神骨皆清。 后山深处,直壁连云,皑皑白雪之上,缀以老梅多本,皆似百年之物,虬枝如铁,暗香浮影,真不知天地间,何来此仙境。 暮色四合朦胧陇中景物更见胜绝,忽地梅阴深处,长长传来一声叹息,缓缓坡出一位儒服方巾的文士,亦不知从何处来。 他从容地在这幽谷四周,漫步了一遍,深厚的白雪上,却未见留下任何脚迹,然后负手伫立在一株盛开的老梅前面,凝神地望着梅花,身上的衣袂,随风微动,此时此地,望之直如神仙中人。...
白沙井一接触过这么多死人,荆非自然清楚:这世上没有比死更冰冷的东西。但荆非此时只觉得燥热难当。他几乎要后悔来这一遭。毕竟他与那死者并非挚交。死者高叔嗣,字子业,祥符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迁湖广按察使,卒官。病卒。高叔嗣任山西左参政期间,荆非曾与他合力勘破无头和尚怪案,但二人的交往也止于此,究其原因,似是性情不合。高叔嗣年十六即有文名。在荆非看来,他更适合做文人而非为官。高叔嗣的秉性,以文人论,可以说是“性情”;但以为官论,却未免过于偏执。当然,饮食癖好不同也是个原因:高叔嗣嗜茶,荆非却是个酒徒。但荆非还是来了。在八月最闷热的时候来长沙拜祭高叔嗣。除非是自杀与被处决,人死是不能讲时辰的。...
来源论坛:忧郁记忆发帖时间:2006/10/09 17:27目前关注度:985《迷情记》文案:我只是想写两个人格完整独立的男人自然真诚地相爱,并且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只为保有那个自己所珍视的人。明快、舒服、坚定执著,这是我对这个故事的三方面预期。相信喜欢《从今以后》这种故事风格的朋友也会喜欢它。8月1日起,我将携手庄谨之、程惟二人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1“迪安,真的不考虑继续留下来?”“不了,重回母校感觉不错,而且这半年来我收获颇丰,现在离开刚好。”“看得出来你在这里过得安静怡然,我以为你已经开始享受这样的生活。”“我的确享受,但不打算继续沈湎。”这是在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系首席教授拉塞尔?洛克的办公室。对话的两人,一个正是洛克教授本人,另一个则是他曾经的学生迪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