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公案》第一回 彭公授任三河县 路遇私访里江寺浩浩乾坤似海,昭昭日月如梭。福善祸淫报难脱,人当知非改过。贵贱前生已定,有无空自奔波。从今安分养天和,吉人自有长乐。--《西江月》话说这一曲《西江月》,引出我国一部奇书新闻故事来。康熙佛爷自登基以来,河清海晏,五谷丰登,万民欢乐,国泰民安。在崇文门东单牌楼头条胡衕,住着一位名士,乃四川成都府驻防旗人,姓彭名定求,更名彭朋,字友仁,乃镶红旗满洲五甲喇人氏。父德寿,作京官,早丧。母姚氏已故。娶妻马氏,甚贤慧。自己奋志读书,家道小康。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进士,散馆之后,特授三河县知县。这一日,报喜人至宅上叩喜。家人彭安禀明老爷说:“有报喜人至宅,给老爷叩喜。”彭公赏了报喜人二两纹银,然后拜老师、拜同年,忙了几天。...
《龙年档案》01章 天州博弈第一章天州博弈一罗成在农历正月初五天寒地冻的清晨出发,去天州走马上任时,想到“女娲补天”在天州,“炎黄相博”也在天州。女娲补天的故事国人大多知道,炎黄逐鹿中原也是历史常识。只不过关于黄帝轩辕氏与炎帝神农氏在兵戈相交前,曾在天州最高峰上一对一较量过一番,却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两个人并未用拳脚,也未用武器,而是“博”了一局。据说“搏”这样古代斗输赢的局戏,就是炎黄二帝发明的。用六箸,加上六个棋子,斗输赢。这种称为博的局戏直到春秋战国都很流行,后来失传了。博了一局,结果炎帝输了。他不服气,说再弈一局。弈就是下围棋。又是炎帝输了。按协议,炎帝要撤退自己的人马,让出中国广大地方。但是炎帝依然不认输。于是两军大战。炎帝败退...
《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玄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
《被禁止的基督》书中人物摩西——基督教地下抵抗组织的领袖之一。以利亚——基督教地下抵抗组织的领袖之一。路加——前教士,因受洗脑而看上去神志不清,但却又往往像是先知。山姆——前大学教授,因信仰而受迫害,其思想探索反映了基督教的意义。艾米——基督徒,一个美丽的纯洁的姑娘。玛丽娅——基督徒,一个备受苦难的中年妇女,她反映了圣母马利亚的影子。提摩太——爱称为提姆,玛丽娅的儿子,他的死隐寓着罪恶势力下无辜者的牺牲。露茜——基督徒,一个正直的中年妇女。彼得——基督徒,露茜的外甥,热情、单纯,他没有耶稣门徒彼得的犹豫,却有使徒保罗的勇气。贝克——银行家,他的身上主要反映出人类的缺点,但又保留了最终获救的一点良知。...
刑妇1刑妇1《百妇谱》之刑妇(谱贰拾肆)声声慢-酷刑生生死死,醒醒迷迷,涎涎便便尿尿。鞭去鞭来抽打,周身血泡。三杯两盏椒水,怎敌他、束发钩吊。酷吏也,太阴毒、弄鬼装神胡闹。任尔滥刑施暴。老娘我,伶齿俐牙讥诮。恣意淫羞,此恨来生必报。滑轮板钉木杵,市曹间、人声浮噪。那惨烈,怎一个、”疼“字了得?第一回泄私忿夫人抛宠婢,圆旧梦周氏购大宅残花抛野荒,哀怨盛满腔。败柳嫁新枝,怅然守寒窗。昔日品珍馐,今朝嚼糟糠。人生多变故,前程渺茫茫。周氏乃朝庭重宦周太史的役使丫环,因为生得白皮嫩肉、纤腰细柳,深得周太史喜爱,将其纳为侧室,又因为善解人意、能说会道、伶牙俐齿,把个周大老爷哄得神魂颠倒,再也无暇顾及其他婢妾,多年以来,将感情以及精力全部倾注在周氏的身上。怎奈世事难料,在一次酒宴之后,周大老爷忽染恶疾,群医无方,百药无效,但见周大老爷两腿一蹬,便到阎王爷那里报到去也。物极必反,月...
《伤寒论》序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缺于仇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
《孙中山研究》孙中山见了李鸿章吗?八十三岁的老国民党桂崇基,在六月一日的《传记文学》写了一篇《中山先生见李鸿章》,原文如下:中山先生上李鸿章书,世人固多知之。他是否见过李鸿章,则因缺乏资料,难以臆断。据唐绍仪言,一次,他返回香港,曾晤中山先生,见其器字轩昂,其时不过二十许人,即怀有大志,便断言其必将为大器。中山先生出示其所拟上李鸿章书,并请唐设法介绍见李鸿章。时唐在高丽袁世凯幕府任事,对于北洋有关人物多直接或间接认识,便代为介绍天津海关候补道徐秋畦。中山先生去天津,由徐秋畦向李鸿章为之先容。届期,徐秋畦陪中山先生往见。李鸿章见中山先生即问你叫什么名字?中山先生答孙文,其时中山先生发音犹带浓重广东音,把文字念门音。李鸿章一听,便说,你官话都不会讲,怎能做官?...
题记一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之夜,鲁迅记。==========================================================================(1)盐谷节山(1878—1962)盐谷温,字节山,日本汉学家。===================序言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然而有作者,三年前,偶当讲述此史,自虑不善言谈,听者或多不憭,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又虑钞者之劳也,乃复缩为文言,省其举例以成要略,至今用之。然而终付排印者,写印已屡,任其事者实早劳矣,惟排字反较省,因以印也。自编辑写印以来,四五友人或假以书籍,或助为校勘,雅意勤勤,三年如一,呜呼,于此谢之!一九二三年十月七日夜,鲁迅记于北京。==========================================================================...
《赛花铃》第一回 护花神阳台窃雨诗曰:弹铗朱门志未扬,为人须负热心肠。宝刀一掷非谋报,侠骨能令草木香。其二:匣底铦锋未曾试,男儿肝胆向谁是。手提三尺黄河水,天下安有不平事。这两首诗,名为宝剑行,是赠侠客之作。大凡天生名流,为国柱石,必定上有神灵暗佑,下有侠杰扶持。凭你群奸说陷,百折百磨,到底有个出头日子。这所谓吉人天相,然在自己也须具有慧眼。先辨得他果是仙真,果是侠客,然后不被人欺,而仙侠为我使用。有如宋朝文彦博,征讨贝州妖人王则。一日,升帐独坐,忽被妖人飞一大石磨,从空打来。刚到头上,却得一人飞空抱出,把那交椅打得粉碎。彦博唬了一跳,起来拜谢其人,竟不认得。求其姓氏,那人并不答话,但写“多目神”三字而去。彦博纔省起幼时读书静室,夜半曾有一鬼乞食,形容甚怪,自言是上界多目尊神,因犯九天玄女法旨,罚他下方受苦。彦博遂饱赐酒食,又为他向玄女庙中主诚求恳,果然即得超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