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 发布于 10/08/2010 19:28:17 ┆ 点击:159 ┆ 收藏1、我爱喝水。大量喝水,不要小口小口地饮。摄入大量水能让你的身体系统更快地工作。2、想减肥,喝冷水。这样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卡路里在胃部给水“加热”,最终提高静息代谢率水平。德国科学家在2007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多喝1.9升冰水能多消耗100单位热量,等于每五周消耗掉0.4公斤脂肪,而且你无需改动食谱或者健身计划。注:静息代谢率(RMR)是测定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和体内稳态,再加上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所消耗的能量。3、寿司的秘密。在摄入高糖的米饭或面团的同时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鱼和肉类可以减慢前者的吸收速度,抑制糖分转化成脂肪贮存。4、便宜的金枪鱼。研究发现,那些价格昂贵的白金枪鱼所含的汞是普通金枪鱼的三倍。...
相关书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彭懿 中企动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丹 第一章 IT牛犊子我进入C公司是2000年9月,一直到2004年6月,从此开始了我南征北战的岁月。两年南方,两年北方。 C公司是一家规模非常大的网络公司,业务是互联网应用服务,简单地说就是建网站、注册域名、网络推广等,这在2000年的国内还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行业。工作的主要手段是电话销售为主,登门拜访为辅。 我进入C公司深圳分公司后被分配到一个部门,部门经理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孩子,其实比我年龄还小,但在这个行业已经快两年了,业务技能非常熟,不过她不怎么带新人。因为我不是成批招进来的,所以公司连培训都没有(后来的新人培训我不断地蹭听,断断续续地自己补回来了)。我进部门以后经理分了一个电话和办公桌给我,让我听别的同事打电话,可以听一上午,下午就必须开始自己打。...
╭╮╭╮ ╭╮╭╮⌒ ∨(﹏).. (﹏)╰╯第1节:富人凭什么作者:[英]塞缪尔·斯迈尔斯序言富人凭什么曾经有许多人问巴菲特致富的秘密以及财富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因为许多人终其一生,却一无所有;而很少一部分人却始终能够站在财富金字塔的塔尖之上。巴菲特也曾经像许多奔波在华尔街街头的年轻人一样,对财富充满了野心和渴望,口袋里却往往只有几张皱巴巴的、只够吃一顿饭的钞票。但他从来都不曾失去梦想,巴菲特常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会比洛克菲勒还要富有!”每当贫穷与困难光顾巴菲特的时候,他总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现在让巴菲特感到高兴的是,许多年轻人也会这样说,“我会比巴菲特还要有钱!”年轻人就应该勇敢地追求财富。财富会给人带来快乐和自信。我们应该感谢财富,因为财富可以使我们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成为世界闻名的投资家;可以让我们随便出入白宫,与美国总统成为好朋友;可以让我们...
《圈单》 语录集锦◎ 统率对方——要么不说话,要么就说到别人的灵魂里,刻进骨头里,让对方永不忘记。 ◎ 要了解一个品牌,最好的办法是问它的竞争对手。要从它的竞争对手那了解信息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你告诉他,我要做你的生意。 ◎ FBI理论,对待客户像对待BABY,要体贴也要统率。统率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巨大利益请他上船。另外一种,是勾引他上船,然后告诉他,如果下船,你会损失什么。 ◎ 根据FBI原则,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看做销售,所有事情的结果,都是在追求成交! ◎ 现在这个社会,游戏规则越来越明确,不需要凶残、狡猾、欺诈,我们就需要诚实与客户沟通,实现双赢。 ◎ 由于人与人的不安全感,不会有人轻易告诉你真实想法。在真实想法前面,总有很多假的理由做掩护。...
前言 问题不会自动消失(1)我们工作得太累、太难、太压抑,是因为我们太不了解工作的实质。 逃避工作中的问题,其实是逃避成长的机会。 问题的提出——工作的实质是什么? 也许你刚刚走出校门,正在寻找工作,同时也寻找一份丰厚的薪水和一个光明的未来。可你是否知道,“工作”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字眼,究竟意味着什么? 也许你已经在职场上混了一些年头,工作对你已不再新鲜。每天早出晚归,没完没了的任务堆在你的办公桌上——工作的压力几乎让你喘不过气来。“做个出人头地的人”、“学习比尔·盖茨”不过是些虚无飘渺的幻想,你只求不出差错地把工作做完,能保住饭碗就行了。 为了养家糊口你拼命苦干,可老板总是不理解你的苦衷——很多问题还没解决呢,他就向你下达了命令。他布置的任务实在没法完成,公司的管理体制也不太完善,其他部门不能给你提供足够的方便,所以你只能凑合着做你的工作。你也很想换一份工...
引子从机场出来已经是半夜了,北京的夜晚果然和深圳不一样,我站在11月的寒风中一边等车来接,一边悠闲的打着摆子,身边我的美国老板che也跟犯了疟疾一样猛烈哆嗦。来接机的死胖子足足晚到了10分钟,他身高160公分,腰围估计没有160公分也差不多了,走路的时候习惯用手抱着自己的肚子,估计是为了找平衡。上车后我才知道他叫mike。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么胖的人很不适合叫mike这样的名字。 mike把我们放到酒店后就离开了,我们只好自己去办手续。前台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长的很对不起她的工作,一身褪了色的制服倒是很符合四周破破烂烂的装修。她不肯让我们登记,说酒店不能接待外宾,舌战十分钟后,塞了两百块钱给她,才算是拿到了钥匙。但是因为不能登记che的证件,所以只能登记我的身份证,也就只能开一个房间,这让che很不满意。...
前言——城市边缘人这是一个和医药有关的故事,也是一个有坚强有关的故事。 也许,有很多朋友并不知道“医药代表”具体是干什么的,正因为你们不了解,所以我才要写出来让大家了解,你们看后就会发觉,哦,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职业。 其实医药代表本身的定位是专业药品销售代表,在国外发达国家是被普遍认可的职业,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向医生介绍产品特点、收集市场信息。 最早期只有全球500强的外企或合资企业才有医药代表,那时的医药代表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些,一般要求是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并且要有一定的医院经验。 但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因为国内厂商的相继介入,渐渐的,医药代表已经变成了一种灰色职业,几乎和回扣划上等号。 你想知道药品是怎样被铺进药店和医院的吗?...
中国的“两块顽石”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爆发,到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定》结束,先后历经五次战役、边打边谈等阶段,总共打到了两年九个月。战争进行到1951年2月下旬,也就是第四次战役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从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回国,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战况。其间,毛泽东半开玩笑地对彭老总说:“你的名字叫石穿,我的乳名是石三伢子,我们是两块石头啊!”彭德怀则大手一摆:“我岂敢与主席比,主席是宝石,我不过是一块冥顽不灵的顽石。”毛泽东一挥手说:“我也是块顽石啊!我们两块石头,一块扔给了杜鲁门,一块扔给了麦克阿瑟。”一米一花一书一库一 __彭德怀说:“那就砸他个头破血流啦!”说完,二人大笑。...
王石:另类地产商人蔑视暴利(1)搞企业跟登山一样,应该赋予企业一种冒险精神,这是时代所需要的。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 王石:另类地产商人1951年出生于广西柳州。高中毕业后参军。1983年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1984年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1988年起任股份化改组之万科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起不再兼任公司总经理;现任万科董事会主席。公司成立于1984年。2007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776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453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5236亿元,结算收入3518亿元,净利润484亿元,纳税532亿元。以理念奠基、视道德伦理重于商业利益,是万科的最大特色。坚守价值底线、拒绝利益诱惑,坚持以专业能力从市场获取公平回报,是万科获得成功的基石。公司致力于通过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成为最受客户、投资者、员工欢迎,最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公司连...
陈志武的“私塾”教案◇ 熊晓鸽 在世界经济动荡不安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听到来自经济学界的不同的声音。从这些迥异的声音中,依稀可辨他们不同的背景:服务于政府部门的经济学家们多少都有为其政党政策辩护之嫌;来自金融机构的首席分析家们更是殚心竭智不遗余力地为其公司和客户摇旗呐喊;唯有少数来自学院的学者们,虽然也难免学派学术之争,但至少保持了相对的利益超脱与立场中立——只要我们保持兼听则明的警醒,便往往能从他们严谨治学的研究成果中大获教益。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珍惜与志武这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也始终将志武的文章和著作视为了解经济学界风云变幻的最直接可靠的信息源。 然而,《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在志武的著作中是如此与众不同。它不是一本研究高深莫测的金融数理模型的鸿篇巨制,甚至也不是一本循规蹈矩的经济学普及读物。这是一位世界知名学府的金融学教授为他12岁的小女儿度身定...
书名:圈子·段子之职场红楼——红楼梦里的公司人智慧作者:沈威风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沈威风,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与北京大学,曾任《中国房地产报》评论主笔,《经济观察报》驻北美首席记者,同时还是FT中文网等多家媒体的特约作者。后来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担任过凡客诚品总裁助理,操盘过“中国好声音”与凡客的深度合作等一系列互联网传播案例,现在专注移动互联网领域。她曾出版有《商业凶猛创业有毒》、《有钱好好花》与《淘宝网:倒立者赢》等作品。内容简介:贾府就是一个大企业,董事长是贾母,其他人是董事会成员、中高层管理者和普通职员。在这个偌大的企业里,姑娘、媳妇们为了权力地位争斗,丫鬟小厮们为了生计用尽浑身解数,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步步为营,有人平白无故丢了性命,有人机关算尽终究是一场空,有人不谙世事却平步青云。贾府里上演了一出出接地气的职场好剧,在这里,你将看到职...
从优秀到卓越 序言1988年,我开始在斯坦福大学执教。当时,我特意去拜访已经退休的教授约翰·嘉德纳,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作为前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长,共同事业组织(mon Cause)的创始人,以及经典教材《自我更新》(self-renewal)一书的作者,嘉德纳给了我一个非常有震撼性的回答,并且就此改变了我的人生。 ——在我看来,吉姆,你花了太多的时间来考虑让别人对自己感兴趣,但是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来培养自己对什么课题的兴趣呢?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社会事业方面的专家,像嘉德纳的话所暗示的那样,我其实是个学生。不过我把自己培养成了充满热情的学生。这让我认识到,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卓越的商业企业上是不够的。有了卓越的公司,我们固然可以拥有一个繁荣的社会,但不见的是个卓越的社会。对于一个追求卓越的国家来说,经济的成长和实力的增强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