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注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王沈魏书曰:其先出於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於邾。春秋之世,与於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子孙分流,或家於沛。汉高祖之起,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袭爵土,绝而复绍,至今適嗣国於容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司马彪续汉书曰:腾父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亡豕自还其家,豕主人大惭,送所认豕,并辞谢节,节笑而受之。由是乡党贵叹焉。长子伯兴,次子仲兴,次子叔兴。腾字季兴,少除黄门从官。永宁元年,邓太后诏黄门令选中黄门从官年少温谨者配皇太子书,腾应其选。太子特亲爱腾,饮食赏赐与众有异。顺帝即位,为小黄门,迁至中常侍大长秋。在省闼三十馀年,历事四帝...
《瑞士账号》前言杨晓荣对于瑞士,我们似乎并不十分了解。一提起瑞士,我们脑海中出现的往往是美丽的日内瓦湖,阿尔卑斯山,各种各样的钟表,古色古香的小城,还有她那些闻名世界的银行。瑞士人给我们的印象是整洁、勤劳、规规矩矩。除此以外,好像就说不出什么来了,远不如我们对美国社会了解得那么多。《瑞士帐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瑞士的机会。看着书中那些描写,有时觉得和想像中恬静、平和的瑞士风情相去甚远,但细细想来,却又合情合理:可也是,二十世纪的发达国家,不是这样,会是个什么样呢?一眼望去,我们看到的只是熠熠生辉的银行大厦,只是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的数字,而沉入社会,我们看到的就是活生生的人:马吉特、艾里希,这一个和那一个。这也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让你自己去看那千姿百态的社会众生相,就好像透过一面巨大的玻璃墙,看里面来来往往的张三李四,看他们的姨笑怒骂、生死恩怨,而不是面对着掩...
毕淑敏 著第一节沈若鱼和母亲自南方旅游归来时,晒得像一段黑檀木。 先生到机场接她们,小心翼翼。好像母女俩是砍开的半个椰子,一碰就会汁液横流。本想把母亲接到自家,但老人坚持回干休所。送母亲回去安歇后,先生的精神才舒缓一些。 告诉你一件事,可别吓着。要有精神准备,把自己的红血球、白血球都调动起来,像城墙砖一样砌在那儿,抵御我这个消息的力度。先生郑重得吓人。 说吧,是不是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搞了颠覆我的小动作?家庭兵变、第三者插足什么的,我时刻准备着。沈若鱼一边说,一边向外拿着南方特产。 比这要坏得多。先生不理会她的打趣,沉痛万分。 沈若鱼不由得把手中的芒果扔到一边,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先生说,简方宁死了。自杀。...
海边的卡夫卡序言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当然您一读即可知晓,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君不是随处可见的普通的十五岁少年。他幼年时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他决心“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独中,默默锻炼身体,辍学离家,一个人奔赴陌生的远方。无论怎么看——在日本也好或许在中国也好——都很难说是平均线上的十五岁少年形象。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田村卡夫卡君的许多部分是我、又同时是你。年龄在十五岁,意味着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意味着世界在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意味着身体在跳跃与沉实之间徘徊。我们既接受热切的祝福,又接受凶狠的诅咒。田村卡夫卡君不过是以极端的形式将我们十五岁时实际体验和经历过的事情作为故事承揽下来。...
1复活(中)〔俄〕列夫. 托尔斯泰 著2第 二 部3复 活(中)752一玛丝洛娃的案子过两星期后可能由枢密院审理.这以前,聂赫留朵夫打算先上彼得堡,万一在枢密院败诉,那就听从写状子律师的主意,去告御状. 律师认为,这次上诉可能毫无结果,必须有所准备,因为上诉理由不够充足. 这样,玛丝洛娃就可能随同一批苦役犯在六月初出发. 聂赫留朵夫既已决定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在出发以前需要做好准备,现在要先下乡一次,把那里的事情安排妥当.聂赫留朵夫首先乘火车到最近的库兹明斯科耶去,在那里他拥有一大片黑土的地产,是他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那里他度过童年和少年,成年后又去过两次. 其中一次他奉母命把德籍管家带到那里,同他一起检查农庄经营情况. 因此他早就熟悉地产的位置,熟悉农民同帐房的关系,即农民同地主的关系. 农民同地主的关系,说得客气些,是农民完全依赖帐房,说得直率些,是农民受帐房奴役. 这不是...
何建明,苏州人。在部队工作十五年。后转业到北京某中央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1992年起任文学杂志主编。1996年调中国作家协会至今。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学会副会长。文学专业和哲学专业研究生。 序:迟了13年的葬礼,留下多少悲伤与深思…… 第一章 窑洞内有垛回音壁 第二章 被践踏的“草帽”必须恢复尊严 第三章 命根子的事怎能漠视! 第四章 寸土必争是本色 第五章 将心比心才是真 第六章 干裂的心田需要滋润 结束语:生活没有尾声序:迟了13年的葬礼,留下多少悲伤与深思……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
跳舞的人们都已长眠山下(1) 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她拉开窗帘的时候好像看到了山。淡淡褐色,平顶,没有太多的杂草,像是男子宽阔的额头。她记得少年时他们曾在山顶奔跑,他们温柔的脚步宛如在轻轻抚顺沧桑男子额上的皱纹。日子那么舒缓,他们像是能够令山令峡谷都动容的精灵,折了一片白云做翅膀,就能够飞起来。她好像又看到男孩站在晨风里,他手里握着一束微微发黄的马蹄莲,因为迎着劲猛的日光,眼睛微微眯着,神情有些疲倦。她问他,你也来祝福我了吗?他摇摇头。然后她就看到他把花朵倒插进泥土里,那摇摇摆摆的花茎和被玷污的白色花片令她想到了他们看到过的那只自杀的鸟,它一头栽到泥土里,义无反顾的姿势使他们一遍又一遍把它当作烈士提起。 她惶惶地坐起来。是梦吗?可是她分明已经感到,他来了。他穿得还是那双垂皮的旧靴子,半筒不短,能触到小腿腿肚,他太瘦,又或者因着鞋子本就是他爸爸的,总之他的腿裹在密...
我在一份《新京报》上读到一篇真实的故事,讲一个美国人中了头奖,得到3.14亿美元。可是金钱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相反带来的是无穷的烦恼,最后差不多家破人亡。这个故事太深刻了。它引起我们认真地思考,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我们怎么能够得到幸福。 得头奖的人名叫杰克,本来就是一位百万富翁,开着下水管道公司,手下有一百多名员工。他出身贫寒,全凭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了成功。他有一位结婚四十多年的恩爱妻子,有一个视为掌上明珠的外孙女。他是很典型的美国人,诚实,善良,勤奋,爱家,经常去教堂。当他得奖以后决定扩大自己的企业,改善自己的生活,并花钱帮助本州有困难的人。这些都非常符合常理。 然而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当地和附近的人知道他发了大财,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想从他身上捞一笔。不过各人用的方法不同。有的死搅蔓缠,有的拍马奉承,有的威胁恐吓,有的软磨硬泡.不管杰克走到那里,都有人...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在露天游泳池中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然后观察有多少人会去营救他们。结果耐人寻味。在长达一年的试验中,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溺水”时,累计有20人进行了营救;当孩于“溺水”时,累计有32人进行了营救;而当妙龄女子“溺水”时,营救人员的数字上升到50人。 心理学家称,这个试验可以证明人性中有自私的倾向。虽然同样是救人,但他们在跳下水的那一刻,我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这个试验让人想起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位职工平时十分吝啬,公司举行募捐什么的他最多出1元钱。但令人奇怪的是,最近他和浙北山区的一位贫困学生结成助学对子,他一次性就拿出了1000元。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基于自己利益”的潜意识倾向,说白了,许多人同时捐助一个人和一个人捐助一个人,当然是后者更具有成就感和具有期待回报的可能性。...
云天情缘 情缘 第一章 项链 春秋来了,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这时已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明山县政府纠正冤假错案最多的第三年。 云天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在信仿办工作。上班没几个月,所接触的来访者,几乎都是为自己鸣冤叫屈要求落实政策的,唯有一个跟自己一般年纪的姑娘,才是为父亲伸冤的,她每隔三五天就来一趟询问,来的次数多了,自然便熟悉了。云天见那姑娘满面愁绪,像含着满嘴的黄连似的,心里便生出几分同情。 有一天,姑娘不知是因为我领导没有结果,还是其它原因,竟无助地躲在门边用手捂着脸抽抽噎噎地哭个不停,云天见此便有些于心不忍地走过去劝慰她说:“不要哭了要想开些,只要你父亲没有犯罪,迟早有平反的一天。” “是吗?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哟?”姑娘见云天来劝慰自己,便有些难为情地用她那一双盈满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