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预警 >

第30部分

预警-第30部分

小说: 预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从这天开始,她对德武的态度开始变化,德武提议吃药,她就顺从地吃药;德武提议散步,她就出门跟德武一起散步;德武把自己正在看的一本《论安详》的书给她看,她也就很认真地开始看了。
  德武陪金盈散步,一开始是在道观三殿后院的花圃间散步,后来为了改变她的心境,就带她出道观沿碧水溪岸边向山里走。碧水溪源出伏牛山深处,未受任何污染,溪水澄澈无比,水里的小游鱼都看得清清楚楚;溪两岸杂树丛生,青草铺地。眼下正是仲秋,天上有白云飘绕,林中有鸟鸣声声,地上有野菊盛开,人在这里散步,真是心旷神怡。金盈显然没想到这里会有如此好的地方,两眼惊异地四顾着,说:嗬,人都说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好,没想到这儿比澳大利亚一点也不差。德武见是一个劝解的契机,急忙接口:这么好的自然风光,若不来欣赏享受,只在屋里为一点过去了的小事发愁郁闷,岂不太亏待自己?
  好吧,以后我们每天都来这里走走。金盈说道。
  此后的每天上午和下午,德武都带金盈来溪边走上一个多小时。两人边走边漫无边际地闲聊,这种闲聊通常是从金盈的提问开始。有一天,金盈问:孔大哥,你觉得世上有幸福这个东西吗?
  德武不知她问的目的,小心地答:我觉得有。我认为幸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主观感受,它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生活总体的满意感,一个是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愉悦感,再就是由潜能实现所得的价值感。
  我为何一直没有见到幸福?它为何一直对我避而不见?
  德武更加小心地答: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复杂,有一个美国人叫塞理格曼,他认为影响人的幸福感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先天的遗传因素,所占比重大约为百分之五十,就是说,如果父母的幸福感强,其子女的幸福感也强;第二是环境因素,所占比重为百分之二十五,就是说,钱多的要比钱少的幸福感强些,住房面积大的要比住房面积小的幸福感强些,已婚的要比未婚的幸福感强些,但这有个度,钱多到变成很大的数字躺在银行里,住房超过了二百平方米,婚姻已过了很多年头,幸福感就又会变少了;第三是心理人格因素,其比重也为百分之二十五,乐观的、宽容的、有信仰的、善交际的人就更易感到幸福。幸福与学历、气候、性别无关。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难忘(13)
你认为我日后会和幸福相遇吗?
  那当然。德武急忙肯定地答,你只要学会遗忘,学会自制,学会信任,幸福肯定会来见你。就是说,把不快和烦恼的事情遗忘掉,制止自己的坏心情蔓延,信任他人和社会,你就会不知不觉感受到幸福……
  这一天的闲聊很成功,以至于当他们分头去山坡和溪畔采野*时,他分明地听到她在低声地哼着歌子。
  这天傍晚回到道观后,他把他听到金盈哼歌的事高兴地告诉了金满。金满先是一惊,分明是愣了一霎,随后才说:好,好,这证明她的病的确已经转轻。
  因为金盈的病情转轻,心情变好的德武这晚入睡很快且睡得很沉。在梦中,他见到了妻子樊怡和女儿孔醒。他告诉她们母女,由于他的全力相帮,金盈的病已经见好,这也算多少回报了金满的盛情。一家人正说得热闹,忽然一阵持续的惊恐的喊声传进他的耳朵,他努力辨别那喊声的出处,最后他才豁然惊醒,才明白那喊声来自隔壁,来自金盈的房间,喊声是金满发出的。出了什么事?他心上一凛,抓起外衣便急忙拉门出去,他站在金盈门口时才大吃一惊,灯光下可见,那金盈脖子里挂着绳套,绳套吊在屋梁上,脚下是一个踢倒的方凳,金满正抱着她的双腿向上送着以使她脖子上的绳套失去作用。天呀!他倒吸了一口冷气,忙跑进去站在凳子上把金盈脖子上的绳套取下来,然后和金满一起把金盈抬放到了床上。谢天谢地,金盈没死,她脖子上只是被勒了个红印。她睁大了眼睛看着德武和金满,声音微弱地说:你们真是多管闲事!金满这时对德武说:我正在我的房间里看书,忽听这边有东西倒地的声音,便急忙过来推门,见门插着,我就知道不好,一脚踹开门后,就赶紧抱起了她的腿,幸亏我来得及时。几个道士还有高道长,这时也都被惊得跑了过来。德武见状,急忙向他们解释:是因为病人的病情有了点小变化,没出大事,请诸位去休息吧。高道长挥手让他的弟子们走开,自己进得屋来,站在金盈的病床前,默默地看着,后搭手摸着她的脉搏并看她的眼瞳,之后,又微声念了一阵什么经文……
  德武百思不得其解,金盈的心情明明好转了,却为何又出这么大的事情?第二天早上,他给北京西苑医院的郝医生去了电话,询问原因。郝医生说,据他把脉和观察,金盈的病不算太重,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还出这种事情,也出乎他的意料,他说他考虑再把药方改一改。德武把自己的不解说给金满,金满叹口气说:她这病这些年一直是好好坏坏的,有时看着轻了,却又突然出现反复,你昨天是不是给她说了影响幸福的三大因素?她晚饭后就给我说,一定是我们潘家的遗传因素不好,所以她才没有幸福感,她说她为此感到绝望。德武心里暗暗叫苦,我的老天,她怎么能这样去理解?
  晚饭刚刚吃罢,一个小道士来到后院,对德武说高道长想见他,他急忙起身向高道长的住处走去。进了高道长的房间,高道长挥手让身边的道徒们出去,并关上门,然后才低了声说:孔先生,我想和你聊一件事情。
  道长请讲。德武学道士们的礼法,双手抱拳俯首。他同时在心上猜测:是不是嫌金满金盈兄妹住的时间长了?
  对于昨晚金盈姑娘寻短见一事,不知孔先生是怎么看的?道长慢吞吞地开口。

自难忘(14)
这件事发生在道观里,让高道长和观内的众位师父受了惊,确实不该,我和她哥哥都感到非常抱歉。
  我不是指这个,道长捋了一下长须,孔先生大概不知道,我们道教中人大多懂一点医术,正所谓“古之修道者莫不兼修医术”,因此古来就有医道通仙道的说法,民间也常说“十道九医”,我们道教有尚医的传统。
  这我知道,道长肯定是懂医的,道长是不是想为金盈姑娘开药治病?德武有些高兴起来。
  她的病嘛,我怕是治不了,我今天见你,是想问你,对她昨晚寻死的事,你从中看没看出点什么?
  德武一愣,在心里惊道:能看出什么?
  没看出点什么异常吗?
  异常?啥异常?没看出异常。德武摇头。他不知道长说的“异常”是什么意思,有些惊异地看住对方。
  既是你没看出什么,那就罢了。道长轻微地叹了口气。
  愿听道长指教。德武听明白道长的话是有所指的。
  有些事外人是不能说破的,只有靠你自己的眼睛去看。高道长淡淡一笑。
  看?看什么?德武心里狐疑着,可又不好再追问下去,只能点点头说:谢谢道长提醒,我以后会注意多去观察病人。再次感谢道长不嫌烦扰,让这样一个病人住在观内。
  我们道家有一句劝人的话我想说给你,不知你愿不愿听。
  当然当然,道长请讲。
  每个人心中都有火种。
  哦?德武望着道长,一时猜不透这话的意思,火种,什么火种?道长能不能给我说详细点,我不明白这话的含意——
  我们道家的人讲究“悟”,我相信孔先生是会悟出这话的含意的。
  谢谢谢谢。德武只得点头。悟?悟什么?德武确实没弄明白道长的话意。
  请孔先生去歇息吧,你不必为住在这儿不安,你们愿住多长时间都行,我们都欢迎……
  这晚回到客寮,德武想了许久,先想道长说的“异常”,后想道长的那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火种”,但最终都没想出个结果,不知道长所指为何。唉,不想了,我和道长是两界中人,他在道境我在俗世,彼此要想完全沟通怕是不容易的吧。
  7
  金盈上吊这件事出后,金满对德武说:为防止她再出意外,咱俩辛苦点,到了晚上一人轮半夜在她房间里看着她,她睡她的,咱坐在那儿,白天咱们再轮着补觉。德武自然表示同意,只问:她会不会感到不方便?金满叹口气说:现在是保她的命要紧,不能管她方不方便,你只管把自己当做她的亲哥哥来照看她,夜里无非她要起来小解,反正有尿盆,我在墙角拉了块塑料布,尿盆就放在那里,你把她看成病人你就不会不好意思,她要让你出去你也不能出门,不能由着她。我爸妈对我这个小妹妹最是挂心,两个老人临去世前都叮嘱我照顾好她,我不能失去她。德武拍拍他的肩头低声说:你放心,她也是我的亲妹妹。
  自此后,每到夜晚,德武和金满就轮流到金盈的房间照看她,有时是金满值前半夜德武值后半夜,有时是德武值前半夜金满值后半夜。一开始金盈对他们夜晚坐在自己住房里不走有些意外和不高兴,说:你们不必这样守着,我不会再上吊了。后来见他们执意这样做,也就不再说什么,只管按自己的习惯,想发呆就坐在那里发呆,想说话就同他们说话,想看书就开灯看书,想睡觉就关灯睡觉,一任他们在另一盏小灯下坐着。

自难忘(15)
德武在值前半夜班时,常利用她没睡这段时间和她聊天。有了上次讨论幸福的教训,他如今和她聊天也更加谨慎,唯恐自己的话再给她的神经造成刺激。有天晚上,金盈刷完牙坐在床上,忽然开口问:孔大哥,你对死亡是怎么看的?德武闻言心一哆嗦,这可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说不好就又会造成麻烦,于是就想扭转话题,含了笑说:在我们豫西南乡下,夜晚通常不谈这类事情,我这会儿倒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女性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有哪些?金盈闻言眉心一紧,一脸不高兴地说:我这会儿只想和你谈死亡问题,你愿谈就谈,不愿谈作罢!德武见她生气了,只好开口道:好,好,那我就说说我对死亡的看法,我认为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人生结局。有一个哲学家说,人是“向死的存在”;人人终必死亡。在这一点上,人是绝对平等的。上帝造人时唯在这一点上没留下任何空子可让有权有势者钻,这实在是英明之举。不然,平等就永远是一句空话。也是因此,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平静地面对这一人生问题。
  既是如此,那你和我哥哥为何一定要阻拦我去死?
  这是不同的两个问题。人人都会死并不能成为人可以随便死的理由。我个人认为,人应该在自然完成生命过程后死亡,而不能人为地缩短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自然死亡虽然也给人带来痛苦,但这种痛苦是一种相对可接受的痛苦,人为死亡带来的痛苦不仅特别巨大,而且难以让人接受。再说,每个人生命开始之后,都有相应的责任产生,一个人不尽责任就去死,是自私的,也是有罪的!
  有罪?她惊问道。
  当然。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其家庭和所在的国家,都是付出了代价的。如果他对家庭和国家不做任何回报就了断自己的生命,说轻了是不负责任,说重了就是犯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