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营销状元 >

第23部分

营销状元-第23部分

小说: 营销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燕听了赵小兰的问话在那窃笑着。
  “入乡随俗,慢慢习惯了。”朱江望了一眼夏燕,回答了一句。
  “是要入乡随俗,你父亲是苏州人,你虽在湖南长大,但回到家乡,又找了家乡的红粉佳人,挣不脱的苏州情呀!”赵小兰风趣地将了朱江一军,望着他们两人笑,连张行长都被感染了,跟着笑了起来,霎时包厢内气氛热闹起来了。
  席间,张行长问起朱江业务开展的情况,朱江按赵小兰在南京时和他谈的口径,向张行长诉苦:“我们眼看着业务蒸蒸日上,开展起来却不尽如人意。倒不是我们产品不对路和服务不到位,而是按揭问题,张行长一定要支持我们呀。我正在准备开展‘按揭+回购’营销模式,目前已试行了一两台了,银行和客户都觉得可以接受。”
  “什么新方法?按揭我知道,但‘回购’是什么意思?”张行长对这陌生的名词有了兴趣。
  朱江详细讲解了回购的思想和形式,以期银企合作将业务做得更大一些,同时也讲出了双方要共同承担的风险。
  张行长仔细琢磨了一下:当信贷企业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信用危机时,及时采用打折回购办法让银行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显然这是一个高招。
  张行长非常感兴趣,对朱江说:“你可以在几个县的范围内试行一下,我支持你。”他转身问赵小兰,“赵部长,这恐怕是全国首创的银企合作模式,你看怎样?”
  赵小兰其实早已听朱江讲过,她表示支持。对她来说,支持地方几个亿简直是小儿科。她在张行长面前故意装聋作哑,是想让支持的话从基层的人嘴里说出来而已,这是为官之道。 。。

寻求支撑点(16)
“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想法。朱江,这是你的创意吧?”赵小兰轻描淡写地表了态,后两句实际上是肯定了朱江的做法。
  张行长何等精明,从赵小兰言词中已听出了她是支持朱江的,这次可要大力支持朱江,如此的话,以后向中央追补贷款额度肯定没有问题。
  张行长在嘻嘻哈哈中答应了朱江。
  张行长和朱江都心知肚明,在长三角,如果能把几个县的业务量做上来,几个亿是没问题的。
  “夏燕,你上北京来,一定要到我家里去坐坐啊,我的手机号和家里的电话都已给了朱江。好歹我和朱江是同学,读书比你早几年,也算是你师姐啊。”赵小兰真能讲,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夏燕说得不好意思。
  赵小兰拉了夏燕一并上洗手间时,悄悄问夏燕结婚后打算什么时候生小孩。夏燕红着脸回答:“一定很快。”
  赵小兰在她额头一点:“两年内要生,还要生质量好的,可不要做高龄产妇啊。”
  夏燕点点头,“嗯”了一声。
  两个人拉着手回到包厢时,张行长正在和朱江说话。张行长对朱江说:“赵部长是红人,各个省都在关注她,要抢她去,今天因你的关系,我和她,还有你们又走近了一步,下一步就祝我们合作愉快。”朱江笑着和张行长手对手拍了一下。
  饭后,夜幕下,她们款步走出荷塘月色。园区的夜景也非常宜人,一排排枝形路灯和地脚灯相映成辉,向前延伸;夜色中的树,也被灯光映照得十分悦眼。
  赵小兰住在香格里拉酒店,由张行长来送。
  临出门时,夏燕拿出一个紫红色长方形木盒,上面用红丝带打上了蝴蝶结,送到赵小兰手上。
  “这是什么?”赵小兰一惊,忙问夏燕。
  “没有什么,是我们女人用的檀香扇,送给你,表示我和你相遇有缘。”夏燕说话滴水不漏,说得赵小兰都不好拒绝。
  她点头放进了包里。
  “张行长,明天早晨,我上班时把茶叶带过去给你,麻烦你派人给赵姐送去。”夏燕对张行长说。
  张行长说:“赵部长是十二点的飞机,我十点就送她,你十点前来吧。”
  “我不到九点就能到你那里。赵姐,明天我和朱江就不送你了,到时我们去北京再来看你。”夏燕向赵小兰告别。
  赵小兰十分动情,她十分欣赏这位未过门的弟媳妇,同时也为朱江能找到这样如花似玉的巾帼英雄而高兴。
  夜色中,朱江驾车向阳光城疾驰而去。
  车上,朱江问夏燕:“你送她扇子怎么不告诉我,我帮你去买,还可以报销呢。”他直视前方,轻轻地埋怨她不会做事。
  哪知夏燕问了一句:“你知道是什么扇子?”
  “香木扇呗,喷上一点香就成了檀香扇。”
  “胡说!那可是我家里珍藏的清代状元洪钧的夫人赛金花用过的檀香扇,又称沉香扇,你买得到?”
  朱江一听吓了一跳,顿时“嘎”的一声刹住了车,惊得瞪大了眼睛。
  “你说,他们这些人看的东西多了,一般的东西能打动她?她今后对你有用着呢!我这叫感情投资,傻瓜。”夏燕教育了他一番。
  在荷塘月色走廊上擦肩而过后,陈瑶的客户对陈瑶说:“那是市里银行的张行长,看他陪的那个女人肯定大有来头。”陈瑶是有心人,第二天就找了市里银行的熟人,问了张行长昨晚接待的事,得到的答案让她大吃一惊。当得知昨晚不是银行宴请她,而是朱江和夏燕私人宴请后,她陷入了沉思之中。
  

编辑絮语
从各个大公司生意运作的情况来看,银行对公司意义重大。拿不到银行的按揭,业务是做不大的,而要得到银行的支持,就得寻求政府上层的庇护和银行高层的支持,两者缺一不可。

财神出道(1)
方行长到苏州来了。朱江和余处长把省行的方行长安置在雅都宾馆后,相约等他休息好后再活动。方行长在这方面并不担心,知道老同学余处长和朱江会有很好的安排。因此,他挥挥手:“你们先去吧,我休息一下,打几个电话。”
  下午,他们将方行长接到了郊区的碧海蓝天洗浴场。
  方行长在车上笑着说:“你们要我犯错误?”
  “你放一百二十个心,我怎么会让你犯低级错误呢!这里不光能洗澡、喝茶,还能钓鱼。”
  方行长来了兴致:“钓鱼?钓什么鱼?”他是钓鱼迷,一个月要到郊外钓几次鱼。
  老余知道他理解错了:“放心吧,不是美人鱼,这个洗浴场正宗得很,不是*场所,上次我太太还来过呢!”
  “噢!”方行长笑了一下,把头靠在车枕上。
  三个人泡过了澡,又要了两个包房做泰式按摩。之后,他们换上了一次性浴衣进了包房,小姐给他们上了西瓜汁,接着问他们要不要茶。但被余处长挡了回去:“拿两瓶矿泉水来。”
  朱江早已得到老余的暗示,独自在另外一个包房内等候。老余和方行长在一个包房内,也就心无旁骛,把话拉开了。
  “最近,银行人事上会有变动吗?”老余因为听说老方可能会再上一级当正行长,所以如此问。
  “还没有,但是省委组织部倒是来考察过班子。银行是直线管理,虽然人事是省里管,但主要还得听北京的。”
  “你们那一位空降兵会连任吗?”老余侧身望着他。他正用一根棉签在掏耳朵。
  “听说他自己想回北京去,毕竟他的老婆和小孩都在北京,最近去了两次北京,估计是在活动关系。”
  老方继续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没有靠山,他就是调回北京,最多也就在总行当一个副部长,管理行政福利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贷款、权力等就无缘了。这有什么意思呢?但他不管那么多,可能就是图个安宁吧。”
  “你和省里的宁部长、人大张副主任关系不错,让他们推荐推荐,现在资历、本事不如关系靠得住。”老余对他的仕途深感忧虑。毕竟省里的头头有实权的与他有一段距离,搭得上线的又已下台或没有实权。他记得有一个人大副主任,是他原来的直属上级,现在退休了,他几次上门看他,次次都听他抱怨说:“人一走,茶就凉,现在鬼都不上门了。真是世态炎凉啊!”
  老余和老方在昏暗的按摩房里大谈人间沧桑。
  “哎!我想起来了,什么时候和朱江到北京去一次,见见赵部长和她的先生,毕竟她是总行办公厅副主任啊!听说她的公公原来在国务院,地位十分显赫,至今仍有不少门生故旧登门造访,可见他在政坛上是有影响力的人物。”
  老余想起了这件事,翻过身爬起来对着老方说。
  老方是那种敏于事而讷于言的人。他听到这里,就对两位按摩小姐挥挥手:“你们先出去休息,我们要聊聊天。”
  两位小姐知道他们要商量重大事情,知趣地爬下床,退了出去。
  老方与老余在昏黄的灯光下对望了一下:“现在的人很现实,生活目的也很明确,概括来说就是:仕途上‘升官发财’,生活上‘男欢女爱’。尽管电视上、广播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树立正面典型,可紧接着又一批批地报道贪污*,今天陈希同,明天*,级别越来越高。这给老百姓一种什么感觉?贪官污吏无处不在。这似乎也应了一句古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财神出道(2)
“从我们官场上讲,不走关系仕途不畅,不送金钱美女,更是白搭。单凭埋头做事,人家会说你是十八世纪的人,不谙世事,是个白痴。所以,光靠我们哥儿俩要抵制社会上这股风那是螳臂挡车,不过我们也不要在潮流中以卵击石啊!”
  老方点点头:“说得是。我看老兄你与朱江的关系很铁,否则也不会不遗余力地为朱江牵线搭桥。我们是老同学,这个我还是看得清楚的。不过我希望他去北京帮我们牵个线,进门后,戏就由我们唱了。”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啊!”老余接着补上一句俗话,两个人会心地笑了起来。
  “朱江推行的‘按揭+回购’正在试行,基层银行对他这个设想也感兴趣,这两个单如果成功了,就不光是一种创新之举,而且还抓住了长三角推广商品混凝土和配套使用的泵车业务,你怎么看?”老余切入正题了。
  “这个好办。明天例行公事,由市里带我们去视察,朱江也去。只要市里表示支持,我这个顺水人情怎么会不做呢?当官的有官场上的一套,上面对我有利,下面又有人肯扛责任,我何乐而不为呢?”这是方行长内心的想法。
  “他如果想搞大,可要几千万额度,你肯给吗?”老余又在问。
  “几千万额度又不是给到他手里,即使贷下来,也只到基层银行。老余,你不要忘了,单位要用还得向基层银行申请。我给的这几千万,对他来说是帮他解决‘按揭+回购’过程中得推行贷款额度的问题,能助他业务上升,是件大好事;而这对我来说毫毛不损一根,是件双赢的好事。况且我一年进出几十个亿,还在乎这几千万?何况这几千万我给他可是有条件的,与中央总行的实权人物搭上了线,他无形中助了我一把,我不但把现在这把交椅坐稳了,而且每年还可以多拿几个亿的贷款额度,这可是一本万利啊!”
  老方把这本账算得很精,老余不由得佩服他这个游弋在银行人事中的红人。
  “酒色财气,都是人生中要经历的事,老兄想不想领略一番?”老余问他。
  老方说:“当然,两袖清风毕竟只能算是历史书上的故事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