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我是湖南人 >

第39部分

我是湖南人-第39部分

小说: 我是湖南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彪的部队在土城前方的谷兴场与敌人遭遇,激战当中才发现,川军远不止两个旅,至少有一万人。林彪坚持打到黄昏,不得不连夜向毛泽东报告受挫的消息。这是毛泽东复出后遇到的最关键的一仗,他原来预料兵力是四比一,现在成了一比一。紧急关头,朱德提出自己亲临前线。毛泽东连抽几支烟没有点头,朱德把帽子一脱,说:
  “老伙计,你不要光考虑我个人的安危。只要红军胜利,只要遵义会议开出新天地,区区一个朱德又有什么可惜!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朱德的!”陈赓端着一缸酒,也无心送上,正想泼掉,被毛泽东接过来,双手递给朱德。
   。 想看书来

风流人物看今朝(9)
朱德很激动,说:“不必兴师动众,不必兴师动众。礼重了!礼重了!”
  毛泽东说:“理应如此。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我手足情嘛。祝总司令多抓俘虏,多打胜仗!”
  朱德带领部队上前线,激战三四个小时,未能扩展战果。林彪的一军团上午已奔袭赤水城去了,分散了兵力,没有形成打歼灭战的拳头。毛泽东立即派人通知林彪急返增援。在一军团返回前的两三个小时内,战斗更加激烈。敌军突破了五军团阵地,红军伤亡很大。
  敌人抢占山头,向土城镇步步进逼,一直打到中央军委指挥部前沿。山后就是赤水河,如果挡不住敌人,背水作战,后果不堪设想。
  在指挥部里,毛泽东把棉衣扣都解开了,不停地踱步。周恩来拧着眉,聚精会神地捻着胡子。
  毛泽东这时突然想到了陈赓,把手一挥,叫来参谋,下令说:“叫陈赓带干部团上去!配合三军团,一定要堵住敌人的进攻!”
  毛泽东派陈赓的干部团出击,正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干部团是长征开始时设置的,成员都是被“左”倾路线打击迫害的对象。毛泽东认为这个团是红军的精英,危急关头,便想到了他们。
  “干部团的弟兄们,跟我上!”陈赓大叫。朱德亲临前线督战。双方正打得难解难分,红军突然杀出一标老虎似的人马,凶猛的川军也吓懵了,像决堤一般溃退下去,督战队开枪阻挡也压不住阵脚。
  毛泽东站在山头微笑了:“陈赓行!可以当军长。”这令人想起了蒋介石对陈赓说过的那句话:“陈赓,你走,你只能去当排长!”
  干部团付出伤亡一百多人的代价,挽救了危局。
  土城之役失利,毛泽东心情沉重。他决定缩编过于庞大的红军编制。隐藏军事企图,迷惑敌人,乘隙穿过包围,向川西北突进。
  决心既下,红军分三路渡过赤水。各部抵达扎西地区以后,第二次渡过赤水,开始二打遵义。这一仗,红军取得了离开江西根据地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中央纵队进城,毛泽东被任命为前敌政治委员。
  接着,红军再度放弃遵义,第三次渡过赤水,摆出北渡长江的架式。红军主力秘密东返,隐蔽而神速地第四次渡过赤水,挥师南下。各路敌军朝贵阳云集时,红军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迅猛推进。
  红军进入云南后,摆出进攻昆明的架式,实际上却巧渡了金沙江,在金沙江北岸的泸沽地区集结。
  红军攻下会理之后,开始抢渡大渡河。渡河时,每条船只能载八十人,三条船不停地来回运载,到第三天,大约一个师的红军运到了北岸。毛泽东和周恩来率领中央纵队抵达安顺场,发现渡一船人过河需要四个小时。照这样下去,红军全部过河,需要几个星期,时间不允许。
  时间不等人。国民党的飞机过来轰炸了。红一军团簇挤在狭窄的安顺场,还有侧翼部队、辎重部队和后卫部队陆续开到。国民党军队分别从东南方和北面追来,情势危急。大敌当前,毛泽东仍谈笑自若,令将领们大为宽心。
  刘伯承提议夺取泸定桥。可是,这里距泸定桥有三百里路。
  毛泽东说:“三百里路对于我们英勇的红军算什么?北岸的红军与南岸的红军同时急行军,飞夺泸定桥!要用最快的时间,林彪,你具体安排一下!”
  红军安然渡过大渡河,摆脱了国民党的军队,又面对严酷的大自然。首先是要翻越夹金山。这是一座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雪山。
  进山时,国民党三架飞机前来轰炸扫射。毛泽东的警卫员胡长保中弹,痛苦地蹲在地上,捂着腹部。毛泽东说:“没关系,你会好的,你不要紧,坚持一下,我们把你抬到水子地,找医生治疗一下就会好的。”话刚说完,警卫员头一歪,眼睛永远地闭上了。毛泽东慢慢站起来,从马背上取下一条夹被,盖在他身上,肃立默哀。
  翻越雪山时,毛泽东疟疾复发。周恩来躺在担架上,一连几天不退烧,神志昏迷,说胡话。医生诊断是肝脓肿。
  过了雪山,又要过草地。周恩来病情更重了,生命危在旦夕。在这节骨眼上,抬担架的同志一个个地病倒。瘸着腿的陈赓自愿担当担架队长,保卫周恩来。毛泽东赶来了,见周恩来病危,赶紧朝后面的人挥挥手:“快叫傅连璋!”
  但是,傅医生在左路军,一时赶不到。
  “哎呀,再这样烧下去他会死的!”毛泽东十分着急。他太需要这位战友了。他问陈赓:“你有什么办法给他降温?你不是说你在白区当过几个月牙医吗?应该多少懂一点吧?”陈赓说可以用雪降温。草地里哪来的雪呢?陈赓又说:“草地风雨无常,昼夜温差大,小山背阴处肯定有。”果然,战士从小山上找来了雪块。
  

风流人物看今朝(10)
陈赓用油布做成一个冰袋,装上雪,搁在周恩来烫手的前额。呻吟的周恩来渐渐平静下来。
  战士们轮番从附近山上取雪。周恩来的体温渐渐下降。红一方面军的“戴胡子”医生赶来了,给周恩来量了体温,欣慰地吁了口气,说:“要不是及时降温,恐怕……”
  周恩来终于醒来了,对陈赓说:“当年你救过蒋介石的命。如今你又救了我周恩来的命。”
  贺子珍弹伤未愈,却舍不得骑马,拉着马尾巴爬雪山。众人说:“你身体虚弱,还是骑一程吧!”贺子珍凄然笑道:“累死了牲口,剩下的路怎么办?”一名女战士笑她:“没办法,现在骡子比老公还亲。”
  中央红军走出草地之后,抵达陕西吴起镇,与西北根据地的红军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
  毛泽东现在不担心没有烟抽了,湖南将领邓华在西兰公路缴获了五箱“白金龙”香烟。邓华也好抽烟,上缴时少报了一些。毛泽东得到消息,问他:“你那个白金龙还有没有?”邓华摸出一支,见还有两位中央领导站在一边,又摸出两支。毛泽东笑着说:“邓华同志,财不露白嘛。”邓华惶恐不安地说:“不是,不是,留着它细水长流嘛。”便送了几箱给毛泽东。有了香烟,毛泽东更加精神抖擞了。
  在一个阳光朗照的秋日,毛泽东挥笔写了一首《七律?长征》,令中外瞩目: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时,毛泽东在路边上捡到一张地方报纸,得知中国北方局势趋紧,日军正在加紧侵略中国。他多年来难得看到报纸,对外界时事缺乏了解,这时高兴地说:“好了!红军看来不会再与国民党打大的战斗了。我们要抗日了。”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改组国民政府、一致抗日等八项主张。张学良还请中共决定如何处置蒋介石。
  这时候,毛泽东有足够的理由赞成把蒋介石押到延安来公审,这个死对头在大革命中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共产党人、工农群众和红军,毛泽东的六位亲人死在他的屠刀之下。
  但是,毛泽东没有让复仇的冲动取代理智,为了争取蒋介石抗日,他和其他中共领导人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大举进攻华北,中国军队奋起反抗。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了中国红军改编命令,红军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宣布两党不计前嫌,共赴国难。
  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在平型关首战大捷。此后,八路军和新四军连续打了许多胜仗。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成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军事纲领,得到包括国民党爱国将领在内的普遍重视。白崇禧经周恩来介绍,读了这篇论著,称赞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几个月后,蒋介石在南岳召开军事会议,白崇禧把《论持久战》介绍给蒋介石,还说要全国人民都看一看。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辉煌胜利。蒋介石妒恨八路军的飞速扩展,他停止了对八路军的军饷粮械补给,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他让八路军去与日军硬拼,想借日军之手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日军集中侵华总兵力的百分之七十五,进攻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华北又连遭水灾、旱灾和蝗灾,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日子非常艰难。毛泽东果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边区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渡过危机。
  毛泽东到处讲课、作报告,阐明大生产运动的重要性。很快,边区的部队、机关和学校首先行动起来,开荒种地,纺纱织布,饲养猪羊。大生产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毛泽东亲自在杨家岭开荒种地,种了许多辣椒,还把他种的辣椒当作礼物送给莫斯科的斯大林。周恩来和任弼时被评为“纺线能手”,朱德给部队勘察工地,规定任务,督促检查。
  王震率领第三五九旅开赴荆棘丛生、渺无人烟的南泥湾,实行战斗、生产、学习相结合。他们把昔日狼群成堆的荒原,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
  毛泽东看过第三五九旅的实绩后,高度肯定王震:“有创造性。”
  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中共又开始精兵简政。开明绅士李鼎铭向毛泽东建议军队应该实行精兵主义,政府应实行简政主义。
  毛泽东认为这个办法好。各级机关人数减去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部队实行大裁减,大整编,全军主力和地方武装都压缩了人数。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使边区渡过了财政难关。
  

风流人物看今朝(11)
中共在延安举行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刘少奇正式提出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正式写入了党章。“七大”第一次以文字提出,全党紧密地团结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突然致电毛泽东,请他到重庆去谈判。
  这份电报在国统区的报纸上广为刊登。毛泽东一眼就识破了蒋介石的意图:这一来是缓兵之计,让蒋军有充裕的时间接收日伪地盘的武装,二来为今后发动“剿共”准备借口。你不接受他的提议,他会说:“你看,不是我们不要和平,是共产党不愿和谈。”
  毛泽东是否去重庆参加谈判,当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事,关系到中共的命运和前途。在中央政治局做出决定之前,毛泽东电复蒋介石:“朱德总司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