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我是湖南人 >

第23部分

我是湖南人-第23部分

小说: 我是湖南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湘军乘胜追击太平军,李梦群的水师一直追到荆河脑,突出洞庭湖,顺流而下,一路上没有遇到抵抗。罗泽南走陆路,在九塘岭击败了太平军。罗泽南一介书生,生平第一次打仗,出师大捷,从此威名远播,名声仅次于塔齐布。接着,他与塔齐布联手,在高桥战役中获胜。随后,塔齐布率部在城陵矶血战两万太平军,以少胜多。那一天大雨滂沱,湘军将士冒雨冲锋,狂呼口号,把太平军逼到湖北嘉鱼县。湘军乘胜追击,太平军退回武昌。
  湘军胜败无常,该胜的没有胜,该败的却胜了,曾国藩的指挥棒根本不灵,许多战斗在他看来毫无取胜的希望,湘军却打赢了。曾国藩自己都看不明白了。他索性下放权力,对塔齐布和罗泽南说:“你们看着办。”
  湘军攻打九江城的时候,曾国藩志在必得,却又陷入了困境。
  这次攻城,曾国藩对水陆两军做了周密部署。塔齐布攻打西门,罗泽南和李续宾攻打东门,彭玉麟和邓翼知率领水师登陆,攻打九华门,杨载福和李孟群封锁长江江面,拦截下游的太平天国援军,并堵住北门。四路人马全力攻城,指望将九江城内的太平军一网打尽。
  没想到,罗泽南首战失利,他在东门碰上了宿敌林启容,部队被引诱到太平军火炮的射程范围内,城内火炮齐发,湘军士兵成片地倒下,罗泽南只好退兵。
  塔齐布攻打西门,也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太平军仗着城墙异常坚固,火力强大,用重火器狠狠地射杀湘军。湘军从未遇到太平军这样顽强的抵抗,士兵们不顾塔齐布挥刀督阵,只顾抱头鼠窜,卷旗逃命。彭玉麟和杨载福的两路水师也无功而返。
  曾国藩见攻城失利,又征求将领们的意见。他们主张分出部分兵力继续攻城,大队人马绕过九江,进攻湖口县城及长江中的梅家洲。
  梅家洲是湖口县城对面的一个江心洲,长约四十里,宽约五里,长江主航道在它南面,而北边的江面狭窄,大船无法通过。为了防止湘军水师从南面主航道进攻,石达开早有防备,派罗大纲率一万人驻守梅家洲,筑碉堡,架火炮,封锁江面,又派白晖怀率领三千人埋伏在湖口县城西面五里处的盔山,等待进攻的湘军。
  胡林翼和罗泽南带领八千人从陆路攻打湖口,彭玉麟和杨载福率领水师攻打梅家洲。罗泽南求胜心切,急行军奔到湖口城下,催促部队攻城。湘军远道而来,太平军以逸待劳,体力上占了优势。湘军被两路太平军围住,只好分成两队应战。这时候,埋伏在盔山的三千名太平军突然杀到,把湘军打得大败。
  

失败加失败等于胜利(3)
湘军在长江上的战斗也很不妙。彭玉麟的水师冲进了石达开精心设置的圈套,陷入了梅家洲北面的浅水道。太平军几百条战舰在洲头拦截,洲尾有上百门大炮封锁,湘军水师前后受敌,遭到重创。
  彭玉麟指挥水师将陆地上的逃兵接上战船,不敢再打梅家洲,集中兵力向上游突围。苦战许久,才逃脱了太平军的追杀。
  曾国藩没料到水陆两路都吃了败仗,十分苦恼。他想把防守在九江、湖口和梅家洲各处的太平军引出来,加以围歼,便命令部队多方寻衅。太平军看穿了他的心思,白天对湘军的挑战不予理睬,晚上便在长江两岸鸣锣敲鼓,把战船开到江心,向曾国藩的军营发射火箭和火球,扰得湘军夜夜惊恐,不得安宁。
  湘军如此苦苦撑持了将近半个月,人困马乏,粮草供应不足。太平军抓住时机,用四十条船满载粮食,引诱湘军水师的快速小舢板来劫粮,把李孟群率领的二百五十条小舢板引进鄱阳湖,立刻封死湖口,几百条战船突然从芦苇荡里冒出来,把湘军的小舢板压逼到湖心。
  湘军水师取胜的法宝,是靠大小战船配合使用。大船装载重火器和粮食,行驶缓慢;小船非常灵活,依靠大船的火力掩护攻击敌人。现在所有的小舢板被困在内湖,湘军水师失去了机动作战能力,而太平军水师迅速朝曾国藩水陆两军的驻地竹林店压来,湘军只有大船勉强抵挡进攻。大船火炮打完弹药之后,湘军水师形同瘫痪。竹林店岸上水上的两万湘军人马,被太平军打得一片混乱。陆军看着江面的战斗一筹莫展。曾国藩的指挥舰被太平军水师包围,曾国藩又气又羞,投水自尽,被下属救起送到岸上。多亏鲍超率领外出打粮的两千人马赶回来,从太平军背后杀出,才将太平军击退。
  湘军连连失利,陷在九江地区不能自拔。水师大船被打得残损不堪,小舢板困在鄱阳湖里干着急。长江水道也被太平军控制。曾国藩命令水师挺住,又派部队从水陆两路攻克鄱阳湖边的重镇南康。这是湘军在江西苦战四个月以来攻下的第一座府城。
  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经常是在痛苦中煎熬。湘军最终战胜太平军,其实是靠着屡败屡战的顽强意志。曾国藩的湘军会同官文的绿营兵好不容易攻下九江之后,形势对曾国藩仍然不利。李秀成率领六万大军从湖北潜山出发,旌旗蔽野,枪械如林,浩浩荡荡,直指九江。
  曾国藩接到军报,认为李秀成用大军来争九江,是先发制人的战略。湘军还没有修复九江城,很难固守。他请胡林翼调鲍超从李秀成后面追击,命令彭玉麟把湘军水师全部调去阻止李秀成渡江,又把杨载福调来指挥陆军,命令五名部将各领三千人,分别屯驻在九江附近,准备交战。他本人统帅大军,从湖口分次进发;又令南康知府沈葆桢分兵进入瑞昌,为九江提供后援。 
  李秀成足智多谋,急令陈玉成摆出南下态势,以防鲍超杀到东边来,而且兼顾安庆的防守。他又火速传报黄文金,要他把饶州的驻军调到南康,控制九江下游。又派水军压到湖口,阻挡湘军水师。他自己率领大军风驰电掣地沿江而下,直渡彭泽。渡江非常顺利,湘军水师被太平军拖在上游,没能遏止李秀成渡江。
  彭泽告急,曾国藩惊叹道:“李秀成扬言攻打九江,实则攻打彭泽,我中计了!”他正想把大军调往东面,不料黄文金进军湖口,真来攻打九江了。曾国藩一时摸不清李秀成的真实意图,来不及转移大军,只能督令各地将领奋力抵抗。湖口和九江正在交战,李秀成大军已渡过彭泽。曾国藩既不敢东进,又不能后退,便把九江的人马留给周天培指挥,其余部队全部移师湖口,迎战李秀成。
  湘军水师遵令停泊在江岸,以防太平军水军进攻。部将刘崇佑对曾国藩说:“敌人虽在彭泽屯驻重兵,谁知道会不会再调人马去打九江?如果九江告急,周天培一人肯定守不住!”曾国藩觉得有理,便派主力急奔九江。 
  李秀成见九江的湘军来湖口助战,令黄文金率部前往九江,他自己率主力攻打曾国藩。他说:“只要前军可以打败湘军各路兵马,我自有办法打败曾国藩。” 
  曾国藩早就知道李秀成用兵算无遗策,自认不是他的对手,便先向家人报告战局艰难。曾国藩生性固执,无论军务如何繁忙,每天总要写一封家书,哪一天来不及写,第二天一定补上。这一封家书,有“安危不知,性命不计”之语,因为他知道湘军必败无疑,但又不能立刻撤退,只好硬着头皮迎战李秀成。
  部将刘连捷对他说:“我军势力不弱于李秀成,但我近来发现大帅忧形于色,这是为什么?”
  曾国藩说:“古人说得好:一子错,全盘皆乱。李秀成扬言要夺九江,我相信了探子的报告;现在我军来到上游,李秀成却已安稳渡江。我们军心沮丧,很难取胜啊。兵法说,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希望大家奋力杀敌!” 
   。。

失败加失败等于胜利(4)
曾国藩命令各路部队加速前进,分头抵御太平军。杨载福正与赖文鸿鏖战,后面四路人马一齐向前。李秀成也指挥四路人马出击。双方打了一阵,李秀成忽然下令撤退。杨载福恐怕有诈,不敢穷追。李秀成见他不上当,便命令前军真的撤退,转攻曾国藩大营,自己率大军去攻打湘军前部。湘军见了李秀成的旗号,便由杨载福独战李秀成。李秀成将本部分为两支队伍,夹击杨载福,而令其他部队打击湘军的四路人马。
  两军喊杀连天。李秀成一支部队从斜刺里把江忠泗的湘军杀得乱了套。江忠泗身中几十颗子弹,顿时毙命。李秀成曾经用计杀了他的哥哥江忠源,现在又取了他的性命。湘军失了主将,无心恋战,四下逃窜。其余三路人马奋力死战,周凤山亲擂战鼓,领兵南逃,忽然右腕中弹,痛不可忍,鼓声停息。太平军敢死队趁势冲杀,湘军左队两营逃避不及,只好倒枪投降。周凤山被太平军困在垓心,无法逃脱,部队只剩两千人左右。好在吴坤修在溃退中牢记了败则相救的信条,集合人马杀回来。周凤山向东逃跑,忽听得前路喊声又起,原来李秀成打败了杨载福的前军,杨载福换了衣服杂在军中逃走,其余军士东奔西窜。他们三人会合,收拢部队逃命。 
  曾国藩听说前军各路人马溃败,忙调本部主力接应各路将领。探马来报:太平军已一齐杀到,每路各有五千人。曾国藩大惊道:“怎么有这么多敌人?”湘军将士听说各路前军吃了败仗,心胆俱裂,听到号令,勉强迎战。曾国藩令本部人马分四路抵抗,让中军副将周天孚独挡赖文鸿,自己率军为各路声援。周天孚摆好阵势,还没开战,就被太平军的神枪手一枪射落马下而死,部队大乱。 
  周天孚毙命,三军提心吊胆。李秀成大队人马杀到,各军立足不住,纷纷后退。太平军勇猛追击,人数多出湘军好几倍,湘军哪里能够抵挡!曾国藩撤退了,将领们随后逃跑。赖文鸿率兵当先冲来,一心要捉曾国藩。刘崇佑担心曾国藩有什么闪失,急忙带兵跟随他,奋力阻挡赖文鸿。赖文鸿提枪猛击,刘崇佑左腿负伤,策马奔逃,部下四散。赖文鸿不理会他们,只是大喊:“投降者可免一死!”漫山遍野都是太平军兵马,湘军降的降,死的死,其余的东奔西窜。 
  李秀成叫一些军士换上湘军败兵的衣服,紧随曾国藩奔跑,想乘曾国藩不提防时将他活捉。那些假扮的湘军没弄清李秀成的用意,趁势掩杀起来,暴露了身份。李秀成哭笑不得,摇头叹息说:“我想让他们捉住曾国藩,他们却大题小做。”说罢,指挥士兵猛追。太平军如入无人之境,势不可当。赖文鸿远远望见曾国藩的旗号,穷追不舍。曾国藩人困马乏,叹息道:“我今天死定了!”
  生死关头,周凤山和吴坤修赶到,带着残剩的人马,护着曾国藩逃命。周凤山说:“我们败下阵来,发现后军也打了败仗,便领着残兵逃到这里。我军已无战斗力,敌军来势凶猛,应该早作处置。”曾国藩说:“能逃出去最好,逃不了就自尽,决不让敌人侮辱我的身体。”众人逃到江边,忽见岸边停有杨载福的战船,心中大喜。曾国藩等人上了船,捡回一条性命。其他将领陆续赶到,一起逃生。不多时,李秀成大军杀到,湘军队伍如波开浪裂。太平军大声叫喊:“不要放走了曾国藩!”曾国藩庆幸水师及时赶到,得以绝处逢生。 
  这一仗,湘军和其他清军部队元气大损,统领以下将校伤亡几十人,军士伤亡约两万人,另有几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