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非主流清穿(完结) >

第476部分

非主流清穿(完结)-第476部分

小说: 非主流清穿(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京是不干涉他们的行动,各路将领都很兴奋,这下可以放开了打了!发言也格外热烈。 
 
最先说话的却是允祯:“既然准部首尾难顾,且无法增兵入藏,眼下咱们兵马充足。彼兵少、我兵多,当分路入藏。”这也是大队人马的常规打法,只要你的人手足够多,就可以分兵,让对方疲于奔命。 
 
一直沉默的讷尔苏开口了:“分兵是必分的,兵马太多,全挤在一处,也不好施展,分开了正好大伙儿都能摆开架子。然而分几路、各有多少人,谁人领兵,这个还要谨慎的。兵少了,轻骑冒进,若蹈死地,则悔之晚矣。” 
 
雅尔江阿客气地问傅尔丹:“信勇公怎么看?” 
 
傅尔丹沉吟道:“如平王言,须分兵,但不宜太多,”低头想了一下,“准部有六千兵,不算死伤,眼下不会再增。咱们有兵三万,不如分作五路。” 
 
雅尔江阿道:“每路六千?能打得过么?” 
 
主将这样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的话居然没有受到反驳,原本希望分路多一点,自己也可独当一面的人开始思考:是不是改成分兵三路,这样也保险一点? 
 
傅尔丹也吃不准了,他原想着,六千准部兵,还需要分守比较重要的隘口,最大的一股绝不超过六千,能有四千就不错了。现在见大家都有些怀疑,便慎重地道:“如果小策凌不分守隘口,咱们兵分五路,哪一路撞上了都是一场恶战,那就分作三路。” 
 
众人皆舒出一口气。 
 
当下,雅尔江阿分兵,中路军当然是他自己,带着弘晰并一些宗室子弟;东路由傅尔丹与允祥领军,带着弘晟等;西路则是富宁安与讷尔苏、允祯打头儿。东、西两路各九千人,先出发,中路军居中策应。 
 
分拨停当,整装而进。 
 
—————————————————————————————————————————— 
 
“不错不错,傅尔丹与老十三与敌战,大胜,枭首五十三级。” 
 
不是胤礽小家子气,砍死五十三个人就说是大胜了。这年头的战争说起来也奇怪,不管是两军对阵还是剿匪,砍头、俘获的数字能达到两位数就比较可观了,如果达到了三位数,即使是海盗,也值得大力表扬。非但与开国之初杀人盈野不能比,就是康熙亲征葛尔丹时的杀伤也比这个像样子一点。 
 
军国大事不能说,这样的炫耀胜利、增加己方信心的事情胤礽是不忌惮拿出来讲的。文治武功,两者皆是想成为一代英主的人追求的目标。胤礽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错,对内的经济改革至少盐政是大有起色的,其他的也都计划好了,他需要一场军事胜利,为自己增光添彩。 
 
淑嘉听了这个很是囧,砍了五十三个人,就说是大胜?心里这样想,口上却要说:“总算是个好开端。” 
 
胤礽喜道:“正是,这只是个开头,接下来就是驱准部出藏。” 
 
淑嘉对眼下西藏的情况终于熟悉了一点儿,心中一动,想了想,还是咽了下去,只道恭喜而已。 
 
等到弘旦过来请安,才问:“今儿听你阿玛说,西边儿有好消息,是不是?” 
 
弘旦笑道:“额娘也听说了?舅舅的火器营随中路大军,当是直入拉萨的,眼下虽未建功,日后斩获不会少的。” 
 
“他与弘晰都被简王看着,简王的意思是再明白不过的,不让他们涉险。人平安就好,建不建功倒在其次了。我并不在意这个,我在意的是——” 
 
“什么?额娘有什么用得着儿子的地方,还要跟儿子客气不成?”弘旦开起了玩笑。 
 
“我倒用着你了!”轻骂一句,淑嘉试探着道,“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有没有想过——” 
 
“什么?” 
 
“驱走准部之后,藏地要如何处置?” 
 
弘旦眨眨眼:“怎么?阿玛说了什么么?” 
 
他也想过战后的,何人会有什么样的功劳,又要怎么样安置,他汗阿玛问起的时候他要怎么回答一类。却还真没想过藏地,这地方一直是羁縻,说是国家领土吧,它也是。却没有设置常设的官员。打败了准部,当然就是撤兵了,就像当年打葛尔丹似的,康熙打垮了葛尔丹,蒙古草原不还是台吉们的? 
 
淑嘉道:“你阿玛什么都没说。不过是记得你阿玛说过,藏地的两个活佛最是要紧。” 
 
弘旦严肃了脸,身子坐得更直了:“额娘的意思是?” 
 
淑嘉道:“国家也不指望这块地方缴什么税赋的,”见弘旦点头,淑嘉续道,“但是活佛却非同小可,他们信徒众多。当年葛尔丹就是得上一位喇嘛的首肯,便为许多人所拥戴。当年的葛尔丹、第巴,明知其恶,也知道是仗了喇嘛的势,进行也只能对这两个施以严惩。” 
 
弘旦已经听出味儿来了:“这块地方儿不能不顾。” 
 
“至如喇嘛,他倒像一柄剑,落到旁人手里,于朝廷不异于太阿倒持,”顿了一顿,组织措词,“他就像是汉献帝。” 
 
弘旦大悟,又皱眉:“额娘说得不错,藏地的举措,在于两位活佛,只是活佛不是那么容易入京的。” 
 
淑嘉险些从椅子上滑了下来,活佛入京?亏你想得出来!他们一入京,影响力就大不如前了。这蒙藏的信仰界就会有一片空白,被有心人利用了,你哭都来不及。 
 
“你不会把活佛的地儿变成咱们自己的地儿,省得今儿出一个第巴,你担心他跟你作对,明儿又要担心出个策妄阿喇布坦要拿捏了活佛来打你。” 
 
弘旦眼睛一亮,眼下正是个大好的时机,拉藏汗已经被干掉了,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准部的女婿,当然不能再用。另一个么,西藏是朝廷打下来的,给不给他,都行。大不了另择一处给他划一片牧场,又或者干脆弄进京来。西藏这一大片地方就归咱们了。 
 
作为一个皇太子,弘旦的心思与他爹当年那是一模一样的:天下将来都是我的,当然是地方越大越好、统治越牢要好、国家越富越好。 
 
不消说,母亲的话弘旦还是能听进一些的,而且这个建议也颇为可行。两位活佛确实是大杀器,朝廷出兵,一方面是为防准部坐大,另一方面还就是为了两位活佛不能落到他们手里。 
 
心里已经取中了这个主意,脸上还挂着微笑,口道:“儿子回去再想想。” 
 
淑嘉瞪眼,也只能让儿子回去了。后宫干政,至少现在这个朝代是很忌讳的一件事情,今天这些话,她在胤礽面前就没说,只能跟儿子说。倒不是今天说的内容不对,没有把握的事情她是不会跟儿子说,让儿子去触霉头的。她很肯定,是在清代对活佛灵童转世的择选活动形成了定制的。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电视新闻里把十一世班禅的挑选当成重大事件连着报了很久,还有一系列科普节目。 
 
而胤礽本人也说过了活佛的重要性,打败了准部,西藏就有了世俗权利的真空。即使不派员去管理,朝廷驻兵也不是不可能的。摸不着头脑N年之后,淑嘉终于剧情早知道了一回,不能跟皇帝说,倒是可以跟太子念叨,这就是生儿子的好处了。 
 
没想到儿子居然跟他掉花枪!儿子居然拿官场上那一套到她面前来玩,淑嘉好气又好笑,也不知道儿子的主意如何,只能静等结果。 
 
—————————————————————————————————————————— 
 
弘旦还真不是完全类型他娘,他额娘说的话确实有启发。三十余年间,准部已经声势浩大地两度摆出了东侵的架式,第一次,达赖的影子清晰可见,眼下这一次,如果让策妄阿喇布坦阴谋得逞,达赖该实体化地与朝廷作对了。天晓得会不会还有下一回,藏地必须归中央,至少活佛应该与中央保持某种特别坚定的关系。 
 
但是,国家大事绝不是一个女人拍拍脑袋,或者是开了剧情早知道金手指之后说一句就能够搞定的。如果要把西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不派员是不行的,那么,此人级别如何?全面性要配多少人?如何定义此人与两大活佛之间的关系? 
 
两大活佛的择选要在中央可知的范围内,这又要如何操作? 
 
还要,驻军看来是必须的了,那么……调哪里的兵去?又要调多少兵?粮饷从哪里拨?这支军队是什么样级别的?有没有临机专断之权? 
 
需要考虑的问题多着呢。 
 
想法是好的,操作是艰难的。弘旦如果想把这个想法在胤礽面前说出来,他就必须事先充实这个想法。否则光有一个创意,再问下文他噎住了,便显得是“偶得”而非是自己的水平就有这么高了。 
 
淑嘉的自知之明也正在于此,她只是吹吹边风,极少直言朝政该如何如何做。一是后宫不得干政,二也是知道自己的不足。 
 
弘旦回支之后大半夜没睡,就在想这个问题了。然而这样大的问题,也不是他一夜就能想明白了,第二天红着眼睛去听政,被他爹发现了。 
 
胤礽看着儿子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也是吓了一跳:“你这是怎么了?要是不舒坦打发个人来告个假就在东宫里歇着,这样硬撑着像什么话?” 
 
弘旦一个激泠:“啊?啊!回汗阿玛的话,儿子并没有病,是昨儿没睡好。” 
 
“唔,等会儿歇个晌。” 
 
“嗻。” 
 
下面就是问战事进展了。刚刚进兵,哪有什么军报呢?只是寻常的粮饷消耗。大军不动的时候还好,一动起来,人还是那些人、马还是那些马,消耗就多了起来。胤礽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弘旦道:“眼下尚可支持的,去年盐税就收得多,今年的势头也不坏,估摸着比没改盐法之前能多上一百多万,明年只有更好,足以填了大军花费,朝廷的日子不会比康熙年间难过的。” 
 
胤礽摆摆手:“不说这个了。只盼这一仗能打得痛快一点。”别弄得像康熙年间三次亲征那样,没完没了的, 
 
弘旦顺着拍马屁:“眼下汗阿玛圣明将士用命,准逆指日可平,汗阿玛不必担忧。” 
 
胤礽冷哼一声:“你把战事想得太简单了,”又喃喃自语,“这仗不好打啊,断不可伤了两位活佛。也不能让他们被挟裹了去。” 
 
弘旦耳朵一动,斜眼就看见他汗阿玛伸手拿了一份本章来看。弘旦认得,这比寻常奏折小一些规格的正是密折。就见胤礽一边看一边嘟囔着:“活佛……” 
 
弘旦抢先一句道:“汗阿玛,这活佛——” 
 
“怎么?” 
 
虽然还没想得太仔细,但是弘旦根据胤礽一边看着密折一边念叨活佛的举动不能不猜测:有人已经提到了关于西藏的收尾问题。也顾不得细节问题了,出声道:“我等当为活佛护法。” 
 
“哦?” 
 
“准部无信,平而复叛,先有葛尔丹,后有策妄阿喇布坦。他们之间也是争得头破血,然而不论最后谁赢了,又都成了我们的敌人。他们离藏地太近,而藏地的活佛,又太重要了!他们每动手,总要与藏地有所牵连,时时担忧,着实可恼……” 
 
接着就是把他额娘说的加以合理化。 
 
胤礽很是高兴:“你果然长大了!不错,治国总要看得远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界要开阔些才好。” 
 
胤礽笑道:“倒有个人与你想的一样了。” 
 
“嘎?”虽然已经猜到有人想着了,弘旦还是表现得很惊讶。 
 
与皇后想的一样的是允祥,十三爷确实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