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穿越1879 >

第78部分

穿越1879-第78部分

小说: 穿越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三人成虎,人们说到最后,连慈禧自己心里都有一点相信同治皇帝事被载澂带坏的,是被恭亲王的儿子给害死的。同治皇帝和慈禧再有矛盾,毕竟他是慈禧的亲生儿子,最终慈禧从心里彻底打消了让恭亲王复出的念头。恭亲王在家里苦苦地等了六年,却依然没有等到慈禧的懿旨,他心里对这个女人的狠心毒辣体会更深了。最终,恭亲王忧郁成疾,真的大病了一场,差一点命丧黄泉!

    1890年12月,慈禧太后让庆亲王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和海军衙门,办理海军事务,他的权位渐崇,成了大清国的显赫一时的人物。慈禧不久还提拔了无能的庄亲王载勋和端郡王载漪,载漪当了御前大臣,此人少年时不读书,思想极为守旧,却刚俊自用。

    李经述听说庆亲王这只大清国最**无能的大老虎上位后,在天津抓紧训练新兵和北洋水师,他知道,大清离亡国不远了!满清这艘破船,已经是千疮百孔,只要自己再戳几个大洞,就会彻底沉没!

    李经述在等这样一个驱除鞑虏的合适时机,他知道,只要多一点耐心,这个机会不久就会来临!

 ;。。。 ; ;
第三十三章 海上霸权
    庆亲王上位之后,基本上不管什么政务,总理衙门和海军衙门都是李鸿章在撑着,李经述趁机壮大北洋水师的力量,使得排名世界第六的北洋舰队能有能力对抗任何强大的海军,而且能够牢牢扼住小日本的咽喉,顺带还能占领一些海外的殖民地。李经述在占领菲律宾后,就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修建了中国的军港,牢牢把菲律宾控制在手里。

    1890年的时候,英国的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它的海军建设和它的海外殖民事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成为大英帝国的坚强基石。英国政府因此极为重视对海军的建设,始终把它放在比陆军更为重要的位置,这时候英国政府的海军建设目标是“欲使其国海军有对抗二大强国海军之强力”,就是英国海军要比第二、第三位的两个国家的海军加起来还要强大。为此,它在海军经费投入、舰队规模扩大、舰船技术改良等方面都采取了很多得力的措施。

    因为此时英国海军上校琅威理还是北洋水师的副提督,加之北洋舰队的战舰多购自英国,两国的海军关系非常好,李经述有意向英国海军学习,并结成战略同盟。

    这段时期其实是各国海军军舰发展的黄金期。当时的时代,海军还处于火炮对装甲的时代。在1881年,海军的舰炮全部由钢制造。与此同时,一种燃烧较慢的褐色火药出现了。这种以稍烧焦的稻草作为焦炭,硫磺的含量也小的火药,可使炮筒增长以获得较高的初速和较大的射程。1887年法国采用一种用硝化纤维制造的无烟火药,或叫强棉药。

    通过改进弹丸头部的设计,穿甲弹的穿透能力增强了。由于大口径舰炮发射时经常对自己的舰员造成损害,于是便发展了液压驻退装置,这样便可吸收发射时产生的高达一亿英尺磅的后坐力,并能平稳地将火炮复进到原来的位置。由于有了这些技术改革的成果,到19世纪末,海军炮能够准确瞄准的射程提高了好几倍,而且根据概略的经验估计,在有效射程内,舰炮对最佳装甲的穿透厚度约等于该炮的口径。与此同时,装甲的抗侵彻强度也在长期的复杂的冶金术的改革中获得提高。

    李经述花了大概一百万两白银对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等铁甲舰进行改造,使得北洋舰队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引进的无烟火药使得北洋舰队的火力更加强大。

    北洋舰队的有些船只锅炉也进行了升级。在当时,蒸汽锅炉能产生250磅的压力,驱动达1。4万马力的三级膨胀发动机,使战列舰的航速达到18节,巡洋舰的航速达到24节。驱逐舰上用蒸汽透平发动机代替往复式发动机,航速达到36节。

    历史上从19世纪90年代末以后的四分之一世纪里,所有战斗舰船的基本样式除潜艇外都有所发展。它们的能力几乎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同种舰船相当。战列舰的排水量达到1。5万吨,装有表面硬化处理的14英寸厚的镍钢装甲,装备了16。25英寸口径的后膛炮和重装甲炮塔。装甲巡洋舰通常与战列舰一样大,装有6英寸厚的装甲,并装备9。2英寸口径的火炮。护卫巡洋舰排水量5600吨,装甲甲板2。5英寸厚,并装有6英寸口径的速射炮。

    历史上,中国海军的落后,就是因为李鸿章和翁同龢的矛盾,导致海军经费不足,错失了这段发展的黄金期,李经述决心把这海军发展的“黄金十年”充分利用起来,建立中国的海上霸权。他的目标是拥有一支虽然远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但特别引人注目的北洋舰队:至少要拥有4艘像定远、镇远号那样的一级战列舰,2艘二级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10艘护卫巡洋舰和大量的炮艇、浅水炮舰和鱼雷艇。

    这个时候,马汉的制海权理论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在1886年秋当马汉为准备担任海军军事学院的职务开始研究历史时,他发现“制海权是一个从来没有被重视和阐述的历史因素”。从那时起,他有了自己的天职,考察成为海上霸权国家的形势和特点,特别是英国。他意识到有利于海上霸权发展的地理、人口、政治和民族特征的因素,马汉在1890年出版了《1660…1783年间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这些书追溯了英国使用海上霸权建立世界贸易和殖民帝国的历史。作为一个岛国,它省略了一笔维持庞大的防御部队的开支,而将军费开支的绝大部分用来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主力舰舰队。它的海军利用英国的位置接近西欧的有利条件,控制着北大西洋并最终控制整个世界海域。

    席慕兰将《1660…1783年间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这本书从美国带回来给李经述看时,他如获至宝,去找李鸿章,使得李鸿章认识到掌握海上霸权有哪些好处和怎样发展和如何使用这种霸权。

    李经述说:“海军战时的重要使命是控制海上交通水域,以保护己方货船及运输的安全,同时阻止敌人使用这些水域。在和另一支拥有主力舰舰队的海上强国发生冲突时,只有靠自己的更为强大的舰队摧毁敌人舰队或使之丧失能力,来获得这种控制。贸易战中使用快速巡洋舰袭击敌商船可以部分地破坏敌海上商船运输,但却难以保证自己的商船运输,这仅附属于摧毁敌方可能出现的主力这个主要目的。但是现代战舰不能携带足够的煤来横穿大洋与同等规模的敌舰队作战。所以需要海外基地以使舰队的活动区域能延伸到海上交通受到威胁的任何海域。因为基地为支援舰队而存在,而不是舰队为支援基地而存在,所以理想的基地应能够自给。海外基地一般都设在殖民地,它们能提供各种资源并在自己的控制下。而殖民地又能进行更有利的贸易,从而促进海上商业航运的发展。这是海上力量存在的首要理由。建议中国除了在菲律宾建立海军基地意外,还要在台湾、琉球建立海军基地,以此来牵制日本。”

    李鸿章同意李经述的看法,但表示,“朝廷国库空虚,太后最近还想在颐和园里建立佛堂和划船的内湖。经费恐怕是一大问题。”

    李经述笑着说:“经费倒不是问题。龙兴集团现在有资金,而且现在相当于投资,到时候和小日本开战,打胜了就让小日本赔款割地,一切会收回来的。”

    李经述还把马汉的海军战略在北洋水师学堂教授,让邓世昌、刘步蟾等将领也多加学习,比如面对任何战术或战略性的军事局面,指挥官应力图将敌人各个击破。如果可能他应避免分散自己的兵力同时对付整个敌人。他应努力的以主要力量攻击部分敌人,同时牵制其余的敌人使其不能参加主要战斗。也就是说,在一个区域把你的力量这样分配以对敌占有优势,而在另一区域尽可能长地拖住敌人,以使你的主要攻击获得完满结果。

    李经述给这种战术取了一个名叫“集中优势力量”。为了有效地集中兵力,舰队必须统一指挥,作战单元必须互相支援,它必须围绕一个主要目标并依据战略中心部署,李经述将北洋舰队分成了左翼舰队、中翼舰队、右翼舰队,还成立了专门的鱼雷舰队、机动舰队。

    而为了对抗别的国家,特别是日本的鱼雷艇的攻击,李经述集合江南造船厂的洋顾问和土专家,设计建造了一种新型快速舰船,装备了速射炮和鱼雷,吨位和速度比鱼雷艇稍大一点,以保护大型舰船免受鱼雷艇的攻击,李经述起名叫鱼雷艇驱逐舰,

    第一艘蛟龙型号的鱼雷艇驱逐舰1891年就下水了。

    到1891年下半年,北洋水师就基本上做好了和日本开战的准备,只差战争的导火索了,而关于对日本开战的理由,李经述也早已胸有成竹,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 ; ;
第三十四章 沙俄皇太子来访
    在壮大北洋水师,夺取亚洲海上霸权的同时,李经述在天津也抓紧了对直隶淮军的训练,他在直隶军中精选了三万,分成北洋六镇,正式名称为新建陆军第一至第六镇。六镇内除第一镇因为李鸿章建议由满人廕昌任统制外,其余五镇均由李经述的亲信将领任统制。这些人都是李经述在北洋武备学堂就提拔了的,比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还有徐世昌。

    廕昌这个人呢,李经述倒不讨厌。他是满洲正白旗人,早年就读同文馆的德语班,但德语水平一般。1877年,清廷派刘鸿锡出使德国时廕昌当翻译,却根本弄不懂德国人说的是什么,气得廕昌把他这个“三等翻译官”降为“四等”。到1884年许景澄出使德国,廕昌又跟着当翻译,德文仍然不过关,不过他是贵族,不能辞退,最后他被送进德**校学习。

    廕昌的命好,在德**校竟然与德国皇太子威廉二世同班,而且建立了深厚的私交。李经述见到荫昌,看他连胡子也是德国式的,又好气又好笑。不过,廕昌这人有点意思,虽然是皇亲贵族,但没啥架子,当时北洋办武备学堂正缺教习,李经述让廕昌做学堂教习,他也乐意。在陆军上,李经述是以德**队为师,廕昌为武备学堂介绍了几位德国武官来做教习,因而受到了李经述赏识,屡受褒奖,很快做了武备学堂的会办、总办,

    李经述觉得廕昌和德皇太子的关系日后会派上大用场,于是加强了和他的联系,两人的私交也挺好。

    那天,李经述没有在练兵场,而是回家照顾容雪了。容雪的肚子很争气,给李经述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生下来就七斤重,李经述很高兴,李鸿章抱了孙子,更加高兴,亲自给孙子起了个名叫李麒瑞,去“麟出没处,必有祥瑞”之意。

    抱着儿子,看着婴儿清澈明亮的双眸和憨态可掬的样子,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悦。李经述抱着哭哭啼啼的小宝宝,慈祥的眼神盯着儿子白花花的肉屁股,一种安稳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此前,席慕兰在美国生下的是一个女儿。

    席慕兰站在李经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