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上班族必懂的OFFICE天择定律 >

第15部分

上班族必懂的OFFICE天择定律-第15部分

小说: 上班族必懂的OFFICE天择定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敌对的仇人。
  例如,在拜托同事列印一份文件时,有的人只会说:“喂!把这个印出来。”然后就把文件丢在人家桌子上。
  懂得OFFICE天择律的人就会说:“不好意思,请帮我列印一份文件好吗?谢啦!”
  这两种请求方法哪一种可以让人的存活率比较高,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毕竟,每一个人都会有遇到危机的时候,例如结案期限快到了,你手上的案子无论如何也做不完,或家里有急事而必须延误时间,这时就不得不请求同事帮忙;在这关键时刻,被你请求帮忙的同事是否爽快答应,和平时你与他的关系好不好或感情深不深厚都有绝对的关系。
  在大自然的生态中,很多物种的存活除了靠同类的协助外,有时候也要靠天敌或其他竞争者打击更大的敌人才能存活。
  在办公室里也一样。有些同事尽管你看不顺眼,有些同事尽管和你是不对路的,但在许多非常时期,你往往要靠他们拉你一把;而把你推下火坑的,却可能是你平常往来最亲密的死党。
  因此,在办公室这个复杂多变的生态里,千万不要因为不喜欢某些人就懒得跟他们互动,或是不和他们建立交情,因为,在办公室里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你应该把每个同事都看成是亦敌亦友的共生对象,每个人都不能得罪,和每个人都应该有交情。
  如果你发现某些人和你互动不多,甚至没有机会互动,这时就可运用“没事找事”的策略,故意找一些问题去请教对方。相信几次互动下来,彼此间就可以建立起比较深厚的交情,你的办公室存活率也就会更高了。
  天择黑匣子
  免费花生米
  有个叫哈利的年轻人,在马戏团表演场门口卖饮料和零食,但生意一直很不好。
  这天哈利想出一个办法:要让买票入场的人都可以免费拿到一包花生米。
  老板骂他疯了,不同意他这么做。但哈利相信如果这么做,一定会让生意好转,于是他向老板保证,如果赚不到钱他全额赔偿,如果赚到钱,就五五均分,老板看他这么坚持,只好答应了。
  没想到这个策略实行后,买饮料的人大增!
  原来,哈利在花生米里放了一点点盐,不但能增加花生米的口感,还让顾客容易口渴,饮料的营业额甚至是平常的十几倍呢!
  

天择律43 就算被人误会,不要急着立刻反驳
通常即使我们确实有错,受到上司和前辈的斥责时还是会不高兴,甚至一张脸立刻垮了下来;如果是自己没有错,却无缘无故受到上司和前辈的批评呢?我相信没有一个人能咽得下这口气吧!
  绝大多数的人遇到这种情況,第一个反应绝对是气得跳脚,急着想为自己平反、澄清,就怕自己被误会要背黑锅。不过,也因为遭受冤枉的心态使然,往往这时候反弹的力道以及辩驳的态度也会更加强烈,到最后即使洗刷了自己的冤情,却也因为情绪问题和上司杠上了,结果比之前还惨。
  我公司里就有一个前辈,有一次他被主管叫进办公室劈头就是一顿痛骂:
  “你怎么做这么久了,还会出这种小错?”
  “这种很基本的处理程序也处理不好,你这样要怎么带新人?”
  “这就是为什么你都做了三年了,还只能当基层,一点上进心也没有……”
  斥骂的声音大到外面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没想到这时候前辈突然重重拍了下桌子,开始回骂。虽然事后主管发现是自己搞错了,出错的并不是那位前辈负责的业务,但是也因为和前辈吵翻了,脸拉不下来,硬是把前辈调走了。
  像这种情況,不仅是考验你EQ的时候,事实上也是考验你会不会做人的时刻。
  主管犯了错、误会了你,如果你当着大家的面指正他的错误或是误解,那就没救了。你让他没有台阶可下,到最后即使证明你真的是无辜的,他也要硬赖到你身上。
  因此,这时候你如果能一声不吭地忍受批评、接受批评,就是给自己也给对方预留退场的下台阶。当主管最后发现是自己误会了你时,对你的印象会更好,佩服你的大气量。
  因此,当上司或前辈情绪比较激动时,自己绝不能意气用事。有必要的话不妨做一下深呼吸,使自己冷静下来。
  批评的一方(上司或前辈)应该也预想到了你会反驳,从而有了如何对付你的反驳的心理准备。因此,你最好耐心听完上司和前辈的批评,之后再把自己应该说的话说出来。如果你急于反驳,上司和前辈很可能会愈发变本加厉地批评你。耐心地听完批评,结果会好一些。
  其次,在主管训斥完之后,这时也先不要急着反驳,最好去搜集所有相关资料,让文件和数据说话,这会比你空口驳斥要来得有力得多。有了这些客观的证据,上司和前辈才能对此事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进而冷静地回应你。
  因为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所以能虚心地接受批评是很难做到的。
  要做个“会听”的人。首先,要深刻认识“听”在与朋友或其他人交谈时的重要作用。如果你深深了解“听”在交谈时的重要作用,在与别人交谈时,你就能适时地随声附和几句以表示赞同或认可。
  说话时总是以“我”为开头的人,很难成为“会听”的人。与别人谈话时,要表现出愿意与对方交谈的态度和诚意。与别人交谈时如果能做到“会听”,谈话双方就不会发生摩擦了。
  天择黑匣子
  顾客的眼睛是雪亮的
  美国有一家大型家具公司,一直实行七天内无条件退货的制度。
  有一天,一个顾客推着四个大轮胎走进来要求退货。柜台小姐觉得很讶异,因为她很确定公司从来没卖过轮胎,当然拒绝了退货要求,但顾客坚持自己是在这里买的,和柜台小姐僵持不下。
  等主管来处理时,他一句话也没说,就将顾客索赔的金额一分不少给了他。之后,主管把轮胎挂在收银台上方,好让每个人都记得──顾客永远是对的。
  这件事被传为美谈,家具公司的负责人甚至说:“那些不诚实的顾客也会信心十足地来买东西,就算他们回去告诉别人我们有多傻,这也很好,因为现在每个人都来这里买东西了。”
  

天择律44 公事上,尽量别谈宗教和政治
某期《商业周刊》报道所谓的“超级业务员”,其中一位保险业的Top Sales林裕盛说,他做生意的诀窍在于先交朋友。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要让客户把你当朋友,这种深厚的私人交情,难免要谈到不少私事、价值观……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不过要注意,有两个特别的话题是不论中外都要避免的禁忌,一个是宗教,另一个就是政治。
  很多人与客户谈到兴起时,一聊起了有关宗教的话题,可能不经慎重考虑就开口说:“我不喜欢某某宗教……”这时,万一对方恰好是信仰这个宗教,绝对会立刻表示不悦,因而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
  原则上,不仅是对客户,即使是在公司内部,有关宗教和政治的话题也一样是禁忌,对这些话题不发表任何意见,是最聪明的作法。
  像我以前有个同事,他是狂热的佛教徒,平时除了吃全素之外,只要看到同事在吃肉,就会露出厌恶的表情,然后走过去碎碎念对同事“布道”。久而久之,有时下了班同事聚餐,因为他吃素,没有人想找他一起去,免得影响大家的食欲。渐渐地,他也感受到自己遭同事们排挤的气氛,不过,这时候他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积极地劝说大家一起吃素、信佛,还要修身养性等等。
  你说说看,他最后怎么了?当然是被上司严重警告“影响同仁工作情绪”,最后也被软性逼退辞职了。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会遇到有关政治和宗教的问题。比如说,每到选举前夕就会有种种劝诱,“请投某某政党的某某某一票”或“欢迎您参加我们的某某后援会”等,即使你不以为然,但因为对方毕竟是你的生意伙伴,这时千万不要说出过分的话,以免刺伤对方。因为,这方面的问题若处理不好,很可能会使双方关系陷于一种紧张的状态,甚至会为双方的贸易合作带来障碍,影响公司发展。
  遇到这种棘手的情況时,你可以温和地拒绝说:“关于宗教(或政治)方面的事情,我一窍不通。实在是对不起!请多原谅!”总之,对于宗教或政治方面的话题,如果确实没有兴趣,还是回避或婉言拒绝这些话题比较好。
  例如“红衫军”倒扁那阵子,许多平常交情还不错的同事,中午吃饭时纷纷激动表态,谁也不让谁,结果搞得办公室里人心浮动,常为了一些小事莫名其妙地争得面红耳赤。这种容易引起情绪的话题,在工作职场上绝对要避免。因此,就有许多老板在那阵子祭出重罚,凡是政治相关议题都不准在办公室内讨论,甚至穿红衣服都要尽量避免。
  这种看似不合理的要求,事实上却是确保职场和谐的好方法。
  天择黑匣子
  “真理”与“无知”
  有个秀才很爱和别人争辩,因为他认为自己知道的都是真理,为了让大家了解真理,他可以花一天和人谈论一个没有答案的话题。
  这天,秀才在市场买了四篓莲藕,没想到却和小贩吵得不可开交,还闹到官府去。原来,小贩说一篓莲藕要九元,却要向他收三十七元;而秀才则坚持自己才是对的,应该是三十六元。
  县官了解情況后,问小贩:“你坚持四篓各九元的莲藕要收三十七元吗?”小贩毫不迟疑地点头。
  县官也问了秀才同一个问题,秀才也坚持是三十六元。
  最后,县官却判小贩胜诉,还打了秀才三十六大板。
  秀才不服,问他原因,县官说:“小贩说要收三十七元,证明他是无知的,而你和一个无知的人吵个没完,说明你更无知,所以打你三十六大板。”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择律45 对上司或老板说“辛苦了”是很不礼貌的
上司或老板从外面回来的时候,你会怎么打招呼呢?
  就我的经验,我常在办公室中听见一些员工对上司或老板说“辛苦了”这类话语。没错,当老板或上司忙完外面的工作,一脸疲惫不堪地回到公司时,说一句“辛苦了”似乎是人之常情;可是,你知道你这句自以为好意的话,听在老板或上司耳朵里是什么感觉吗?
  记得我以前刚出社会时曾在贸易公司任职,有一次一位前辈出去和客户开会开了半天,回到公司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向我抱怨:
  “我连午餐都还没吃,饿得要死,又被客户刁难,真是快爆炸了!”
  我那时虽然也在忙,但是为了安抚他,就简单跟他说:
  “辛苦了!”
  没想到,原本像战败犬一样的前辈,突然变成了斗鸡,生气地对我说:
  “什么辛苦了!你干脆来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干得不错’算了!你以为你是谁啊!”
  我那时听得莫名其妙,心想自己一片好心,怎么会被他曲解成这样,也跟着起了一肚子火。
  后来我才了解,“辛苦了”是上司对部属或前辈对晚辈才能用的慰问语,我明明是刚进去的菜鸟,却这样对前辈说话,也难怪已经满肚子气的前辈听了以后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