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389部分

逆流伐清-第389部分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爱。但也了解其缺点,所以才会有所担忧。

    “火箭虽好,也是辅助武器,万岁不是说过,不要过分倚仗,而是发挥其威力。为我军获胜增加助力吗?”张南呵呵一笑,说道:“火箭先发,然后是火炮,再是佛朗机,最后是火枪攒射和曲射炮。也就是说。火箭使我军又多了一个层次的打击,并且可能用燃烧弹或爆炸弹惊扰敌人骑兵的战马,以及打乱其阵形。”

    “不光是陆战,水师日后也要装备火箭。”陈道博补充道:“如果不能解决准确问题,将会耗费极多,我担心若是效果不佳,火箭会从军撤除。”

    张南沉思了半晌,摇了摇头,不太确定地说道:“你我都知道兵工厂正大力生产制造火箭,可见万岁之青睐,应该不会如此吧?若说耗费,凭朝廷现在的财力物力,也应该足以支撑。”

    “朝廷的财政也不是很宽裕,万岁颁赐民爵,不也是为筹款所行权宜之策吗?”陈道博微微皱起眉头,低沉地说道:“觐见万岁时,你我都看到了万岁的节俭,皇宫的弊陋,可不敢胡乱耗费,令万岁为难啊!”

    张南深有同感地轻轻叹了口气,若说皇宫的宏伟,宫人的多少,朱永兴确实够节俭简朴的。嗯,皇宫不过是一座中等规模的花园,嫔妃不过两个,餐食亦不过一桌,宫人亦不满百,连当年的永历都比不上。

    “要我说呢,这火箭不可轻用,只要不是大队的清军骑兵,我军的步兵和现在的武器已经足以对付。”陈道博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只有在关键时候突然使用,才能收到特别好的效果,显示火箭的威力,不使其在日后受人诟病。”

    火箭的射程远,发射简便,射速又快,自然是前膛火炮难以比拟的优点。但其准确性却不敢恭维,面对宽广且密集的敌阵自然不用过多考虑,对付小股的敌人便不是很适用。朱永兴坚持生产装备火箭,是因为曾在书上看到鸦片战争时火前挫败蒙古骑兵的战例,这自然是没有错的。而陈道博的忧虑也不无道理,那便是火箭的耗费,要多发射才能保证多命中。

    其实陈道博和张南的担忧是大可不必,或许别人会因为消耗太大而放弃装备火箭,但朱永兴却知道这种武器在新式火炮出现之前会大出风头,会持续数百年,并被称为“没有炮身的火炮灵魂”。

    而且,对于财政的问题,朱永兴比别人更加乐观。虽然现在有些吃紧,也东挪东借欠了很多债,可只要国战胜利了,对外掠夺将会弥补这些,并且会大大赢余。想想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财富,想想占城、安南、缅甸、真腊这些更容易侵略的对象,朱永兴是不发愁的。

    对内,温良谦恭让是不能舍弃的,是国人精神文明建设所不可或缺的;对外,扩张强横则是必须的。朱永兴早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战略,在这场国战中,海外占领地的物资可谓是至关重要。(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章 大战(一)

    空中呼啸声此起彼伏,一颗颗闪着火星的炮弹砸落进清军的队列中,在坚硬的地面蹦跳翻滚,随后在一片惊呼骇叫中轰然爆炸。

    相对于红夷炮的重量,天威炮的射程相差无几,重量更轻,机动性更强,爆炸弹的威力也有过之无不及;缺点呢,便是精确度的欠缺而已。

    而红夷炮的重量对骡马还缺乏的明军来说,实在是过于笨重了,仅六磅炮,连炮身在内,火炮全重己经超过了一千斤,长途跋涉较为困难。

    而明军的炮兵,在讲武堂,或者经过聘请的英法两国教官的训练下,已经非常熟练。他们在炮队队官的指挥下,从容不迫地开炮,装弹。不可否认,他们是现在大明军中有数的精锐之士。

    每门炮旁的炮手不断用视差法估算距离,在他们的报数号令声中,另一个炮手则不断用曲柄与螺杆调整着炮口。在他们的瞄准射击下,阵列中的清军士兵不断血肉横飞。

    明军猛烈的炮火,让清军阵营中起了一阵阵骚动。不过在各级清将的弹压下,还是冒着炮火不断前来。

    而红夷炮的质量在目前来看,还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那便是炮管的冷却问题。此时的火炮铸造工艺比起后世还远远不行,火炮射击几轮后就得停射散热,清理炮膛,否则,填装的火药极易自燃。

    特别是红夷大炮,连续发射往往不得超过三次,对各方面操作要求都太高,而且极易造成炸膛事故。

    “开炮!开炮……”

    一面面小红旗在声嘶力竭的口令声中落下,军阵中腾起一股股烟雾。轰天炮发射出一颗颗炮弹,有的大炮弹在空中散开。变成数颗或十数颗小炮弹,落进清军的阵列。爆炸声此起彼伏,间或有震耳欲聋的巨响伴着耀眼的白光,一片片的清军倒下,哀嚎,惨叫。

    双方的军阵还在前进。从一千多米到两三百米,清军在攻击,明军也在攻击,只不过明军的火力更猛,阶次性更强。

    一百五十米,明军阵前形似武钢车的挡板突然撤掉,露出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佛朗机火炮一齐开火,喷射出死亡的弹丸。

    大股硝烟腾起。佛朗机火炮的齐轰威力惊人,震耳欲聋的炮响中,清军盾车被打翻在地,余者的炮弹,更是扫开一道道血路。

    双方都在死伤,都在流血,但比例却是不同。明军的火力更猛,层次性更强。步兵更坚韧,在整齐的脚步声中。两方的军阵终于接近到了火枪的发射距离,而清军的阵列则比明军混乱、残缺。

    一声天鹅音响起,空心方阵面向清军的正面突然爆发出火铳的齐射,一个个亮点闪起,白烟升腾,无数铅弹向清兵射去。

    前进。射击;前进,射击……明军的几个空心方阵呈尖锥形撞击着清军,交战激烈的是中间最靠前的方阵,三面都在喷吐着白烟和火焰,铅弹向着敌人如雨般泼去。方阵中的火炮还在发射。一颗颗炮弹在敌群中爆炸,飞舞着死亡的弹片。

    最前方的明军空心方阵的中间,救护兵往来穿梭,将一个个受伤的士兵拖回中央的安全位置,突出的三千多人的团级方阵如同屹立在浪潮中的磐石般巍然不动,往四周喷吐出火焰,随着每一次射击,都有清兵惨叫倒下。

    火力,火力,火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朱永兴一直在为明军增加装备,加强训练,并利用集体智慧和实战经验不断完善明军的战术。

    在济南远郊的这场战斗,给北地清军完全的震撼和陌生感。没有什么冲杀陷阵,只是一台杀戮机器的完美运转。三个空心方阵,后面又是三个,明军以两个师的兵力与三万六千余清军展开了北伐之后的第一场大战。

    相对来说,前线的将领比朱永兴更了解本部的战力。所以,如果是朱永兴指挥,他很可能全军尽出。但魏君重却留下了一个师,因为他认为以本部的战力,以一敌二是完全可以获胜的。

    战事的发展在目前也是象魏君重所预料,敌我双方的伤亡比例是很悬殊的。这并不是说清军不是在卖力作战,但在明军超强的火力打击下,以往的战法已经不适应于时代,不适应于现在的明军战法。

    经过改进的燧发枪在射程上已经与弓箭相差无几,而威力更强,且更有持续性。一个壮年男子能够拉满弓几次?一个经过训练的火枪手能够连续射击多少回?还不要说明军所普遍使用的爆炸弹,大量射速很快的佛朗机炮了。

    清军想近战,要突破几层障碍?纷飞的弹片,雨点般喷射而出的弹丸,一轮一轮的火枪攒射,时间越长,明军的优势越大。而一旦战术和装备得到了革命性的突破,那兵力上的差距便会直线上升。就如同后世的机关枪,成千上万的祖鲁勇士是如何倒在几百人的殖民者枪下的?

    全火器的爆发,明军比在南方作战时更加的厉害。北地清军虽然也多少了解了些明军的作战特点,并且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准备,但却是远远不够的。

    火炮既笨重又量少,无法随队有效提供火力支援;鸟枪是火绳枪,发射速度缓慢,且射程和威力上也是不如燧发枪,到了近战,更是连烧火棍都不如。

    高地上,山东总督祖泽溥脸色严峻。目前的战局不利是显而易见的,明军正在不断向前推进,在枪炮声中,已经遭到大量杀伤的清军抵挡不住火枪的攒射和刺刀的压力,正在不断败退。如果继续下去,败退将变成溃退,局面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大人——”督标统领咬了咬牙,上前说道:“命令骑兵突击吧!如果不能止住败势,这几万大军一旦溃退将不可收拾。”

    连督标带增援而来的清军,祖泽溥手中有五千骑兵,这是他的最后倚仗,轻易是不会动用的。但现在是不是到了该孤注一掷的时候呢?(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章 大战(二)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万马奔腾般的骑兵冲击应该是最有威力的攻击手段,特别是对步兵,更是致胜的撒手锏。

    其实这种认定并不全面,比如满清八旗,号称骑射无双,但也很少用骑兵去冲击对手严整的步兵阵列。而他们最常使用的战术,或者说是以前明军最弱的一点,便是近战肉搏。

    在与明军交战中,八旗或是以骑兵佯攻邀战,引诱明军火枪手射击,趁再度装填的空当冲击猛攻;或是以死士铁甲步战破阵,待明军阵势混乱后再用骑兵猛冲以扩大战果。

    所以,骑兵冲击敌阵通常要具备的条件是敌阵的混乱和残破,否则,比较简单的拒马枪、车阵等也能对骑兵构成威胁。或者,在敌人溃败时投入骑兵,只顾逃窜的步兵便根本无法抵挡,也无心抵挡。

    这也就是山东总督祖泽溥迟迟没有派上骑兵的原因,他看不到明军方阵混乱残破的迹象,看不到理想的突破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投入骑兵,那就不是比较正常的战术,而是孤注一掷的冒险。

    当然,如果成功了,可能击溃明军的方阵,并驱赶败兵冲击其他的阵势,象雪崩般引起连锁反应;可要是失败了,那便损失惨重,军心士气遭到沉重打击,再无翻盘获胜的机会。

    明军也深知敌人骑兵未动的隐患,方阵保持着严整的状态,缓缓向前推进,不给敌以可趁之机。伤亡虽不成比例,但却不可避免,特别是突出的中间方阵。而为了弥补空当,方阵在前进,也在慢慢收缩。这使得与左右两个方阵的间隙逐渐拉大了。

    骑兵必须出动了!祖泽溥眯起了眼睛,步兵正在步步后退,崩溃的迹象已经显现,如果引起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而明军的突出方阵似乎也暴露出了侧翼的弱点。

    或许只有这一次机会。祖泽溥决定出动骑兵一搏,趁着明军两翼方阵还未与中央方阵拉平,趁着明军中央方阵也遭到了不少的损伤……。

    侧翼突击,祖泽溥命令骑兵出动,避开火力似乎最为猛烈的正面,斜向冲击明军突出方阵的左侧。同时,他命令步兵后阵前压,一面稳住阵脚,一面准备在明军方阵动摇混乱时予以夹击。

    硝烟弥漫。战场上的视线并不清晰,但大地的震动和急促如雷的蹄声还是预先宣告了决战的到来。

    督标、抚标,以及增援而来的满蒙八旗,数千骑兵从阵后冲杀而出,斜着插向明军方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