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795部分

毒清-第795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战败,英法两国恐怕就会抛弃沙俄,一旦清国表现出了强大的战力,许多不平等的条约,恐怕就要强加在沙俄头上了,有了英法的认可,许多条约恐怕以后就无法改变了。

    沙俄战败之后,付出的恐怕就不是斯塔诺夫山脉以东的领土了,整个沙俄被瓜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怎么都好,你们随意!”

    战争早晚要打的,早比晚好,沙俄如今畏畏缩缩,有些放不开手脚,杨猛也只能鼓励一下了。

    蒙古、西北、东北许多疆界问题都不怎么好解决,与其留给后世,到不如近期一遭解决了,英法两国求和,心里势必是不服气儿的,英法两国的关系也复杂的很,打到欧洲,杨猛如今已经摒弃了这样的想法,既然在欧洲没有什么切实的利益,不如调头对付孱弱的沙俄。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沙俄,虽说也在变革之中,但克里米亚战争对沙俄的打击不小,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国力,如今的沙俄都是虚弱的,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无论多大的谋划,总要有些实质性的东西。

    而且,新军的战力并不是格外的突出,新军想要成为世界强军,打一打沙俄,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熟悉战争、习惯战争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强军。

    现在与英法两国死磕,新军的底气还稍显不足,趁着沙俄孱弱的时候练兵,也未尝不是条捷径,说白了,如今的杨猛就是要疯狂的占地盘,等大清没了,就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公爵大人,您这是一意孤行啊!两个月的时间,希望您再好好的考虑一下,或许到时候与沙俄合作,并不是什么坏事儿!”

    杨猛的态度,让普提雅廷有些怒火中烧了,但如今的局势对沙俄极为不利,一旦再次被英法利用,沙俄的国力消耗,就是恐怖的,一旦……

    许多事情不难想象,与大清全面开战,极度不符合沙俄如今的利益,几百万人的大规模战争,很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崩溃。

    “你们随意就好!”

    面对普提雅廷的苦口婆心,杨猛依旧是冷若冰霜,外蒙怎么出去的?当年的内战谁在背后支撑,少不了沙俄的影子,如今小日本已经不是什么威胁了,英法俄三国,才是死敌!不往死里弄他们,杨猛就算是白活了一回。

    “公爵大人,傲慢的代价或许是不可承受的!”

    “哼!我们这边还有一句名言,叫做打落牙齿和血吞!不送!”

    如今英法俄三国就是穿一条裤子的王八蛋,对法兰西杨猛可以松口,对英吉利也不是不成,而对于沙俄,杨猛是绝对不想松口的,如今的世界正处于变革之中,新式的武器,新式的耕作方式,占地盘,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儿了,隐性的利益再大,也不如实实在在的利益,大清要打仗,没有疆域的扩展,也是拿不住人心的。(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六章 法域双王

    给英法俄三国定下了谈判的基调,杨猛没有立刻回京,而是到了直隶总督曾涤生的府邸,这次京津之战,湘勇来的晚了一些,填坑之事没有成功,但以后的战事有的是,葬送一支湘勇,对杨猛来说也不算难事儿。

    湘勇可取,但湘勇之中的哥老会不可取,有这么一个会党存在于军中,谁知道以后哥老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与其留下隐患,不如葬送掉他们,军中的会党,无论什么时候,杨猛都不会给他们生存的土壤。

    “杨国公,京津一战逼得英法请和,可喜可贺啊!”

    对上这半师的杨国公,曾涤生的话语之间也多少有些酸涩,偌大的太平天国,杨老三伸伸手,就打的七零八落,如今的天京城,已经成了鬼蜮,临来直隶之时,曾涤生也去天京看过,惨不忍睹啊!

    这杨老三玩弄人心的本事,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恐怕日后这大清再无拜上帝教的存在了,经此一事,洋教想要在大清发展,难入登天啊!

    天京城已经摒弃了人性,若是信洋教,就是没有人性的畜生之类,即使有人要信洋教,恐怕也是过街老鼠之辈呐!

    “听曾夫子的话音,倒是有些酸涩,不知杨某这洋务做的可好?”

    有些事儿,或许别人不知道,但杨猛知道,这些事儿是瞒不过曾涤生的,心里明白说话糊涂,这儒生藏拙的本事。曾涤生倒是炉火纯青。

    “不敢!没有国公倡洋务,哪有如今朝廷的不世武勋呢?”

    “得了!别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近日藏边法域的两**王。携中原高僧入京,你曾夫子有什么说法没有?”

    如今有湘勇做后盾的曾涤生已经算是杨猛的政敌了,虽说杨猛控制了朝廷,但在野的曾涤生手里,潜力有多大,恐怕他自己都不清楚。

    “国公又有什么惊世之举?”

    “蒙古!西北!东三省!”

    “疆域太大,人手不足呐!”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蒙古藏边东三省。也容纳不了呢!”

    “国公要涤生做什么?”

    “举旗!”

    “涤生力弱,怕是难当大任!”

    “江山终是江山,你难当大任。这蒙古西北东三省,就有许多地域要裂出去,如今要是让他们裂土封王,以后就不是咱们的江山了!

    如今英法两国虽然兵败请和。但五大园林的二十万万的损失他们不想赔偿。废约之事他们首鼠两端,接下来的疆域怕是要不安宁了。

    曾夫子,若是西北、蒙古出了叛乱,如何应付?凭湘楚二军?还是凭京师的民团?

    湘楚二军可以调派,若是调派京师的民团,京师不保,若是不理会西北蒙古的叛乱,丢城失地啊!

    西北、蒙古没了。身为疆臣不说面对帝君之事,你如何面对这天下的百姓呢?

    若此时读书人不发力。那还要儒教做什么?不如废了科举,禁了六经!”

    杨猛与曾涤生,都主动的避过了一些棘手的话题,朝廷对于西北蒙古东三省三地的控制力不是很强,东三省还稍强一些,但西北和蒙古就差的多了。

    若是让杨猛评价一下西北与蒙古,那版图内的属国,应该是很贴切的,对于西北和蒙古,朝廷不是不想控制而是无力控制,一是因为交通二是因为当地的势力。

    杨猛这次命令法域双王入京师,目的就是与蒙古诸王分庭抗礼,寺庙经济是蒙古草原的支柱之一,他的影响力一点也不小于蒙古诸王在草原的影响力,宗教就该为国家政权服务,而法域双王,如今就是杨猛手里的工具,单凭寺庙和军队,收拾西北和蒙古并不稳妥,儒教这东西,是凝聚人心的利器,草原一带并不崇儒,将儒教与佛教结合,从宗教、行政上影响西北与蒙古,最多两代人,西北与蒙古跟中原就一般无二了。

    “既然国公把话都说到如此境地了,需要涤生做什么,国公吩咐就好!”

    自己的软肋被杨老三死死的拿住了,如今这位杨国公的势力,遍布大清,再加上坐镇京师的杨国公,废科举禁六经之事,皇帝说不得还真会答应。

    洋务之利,曾涤生已经看过了,这些年,曾涤生对于洋务也有了一个极深的了解,洋务之中有许多颠覆性的东西,一旦这位杨国公谋求别的道路,对儒教来说影响甚深。

    “简单,组织儒生,将佛教变为儒教,辅助朝廷一统南北东西!”

    杨猛为什么不说读书人呢?为什么要说儒生呢?这些曾涤生心里有数,只怕是没有相当功底的读书人做不了儒生的,但如此篡改交易,怕是有许多的不妥之处。

    这中原的许多教派,都是与儒教结合不假,但藏边、西北、蒙古却是花开数朵,这么做只怕会惹起变乱呐!

    “公爷的想法不错!可……”

    “看看这个,带上老九与我入京!”

    将黄帝衍生说递给了曾涤生,杨猛也不想多说什么,有些事儿读书人比他杨猛懂得多,该怎么做,有了这黄帝衍生说,就有了框架。

    至于拉曾老九入京,杨猛则是防着变生肘腋,没了曾老九的湘勇,只是湘勇而已,有了曾老九的湘勇,就是曾涤生的靠山,如今京津的战事虽说停歇了,但局势却比打仗的时候更为紧张,若是曾老九在津口一带摆了自己一道,那大势就没了!

    “好吧……”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曾涤生知道如今京津说了算的就是这位杨国公了,拧劲儿。他曾涤生不是对手。

    一行人坐上了火车,杨猛可以清楚的看到曾涤生眼中的忧虑,不知这位是忧心火车呢?还是忧心以后大清的局势呢?

    到了京师。给曾涤生兄弟安排了宅子之后,法域双王的队伍,也乘坐驳船入京了,这只队伍的人数在千人左右,里面的人员杂乱的很,杨家的影子、儒生,藏边与中原的僧人。但无论是出自哪里的人马,都是一副僧人的打扮,待蒙古诸王进京之后。就该是他们入蒙的时间了。

    “陛下,法域双王与直隶总督曾涤生都到了,是不是该见一见了?”

    东暖阁之外,曾涤生等人肃然而立。寄所托之内杨猛的声音。直接传到了东暖阁之中。

    “这些事儿三哥处理就好,朕要养身,如今的朝廷势头正旺,朕的身体才是国之大事!”

    一场大病之后,四色棍的心态又有改变,躺在御塌之上不能行不能动不能吃不能喝,对他来说是最大的折磨,如今杨三哥只要说陛下的龙体为重。一切事情,四色棍都不理会的。

    “陛下。事涉蒙古与西北,还是该抚慰一下众人的。”

    “嗯!那朕就见见他们?应该的!”

    春日的寒风还有些料峭,但东暖阁之中是没有风的,听了这番对话之后,曾涤生正好瞧见了,一股恶风卷起冬日枯叶的景象,定睛一看之后,曾涤生不由的打了几个寒战,变天之兆啊!

    “两位法王请安坐!曾涤生吧?江南那边你做的不错,以后好好的听杨三哥的吩咐,朕如今要养身,大事小情以杨三哥的主意为尊!跪安吧!”

    直隶总督、疆臣之首、文帅第一,在皇帝面前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或许是因为对曾涤生的恶感,四色棍存心打压,或许是因为对杨三哥的信重,面对朝廷的股肱之臣,四色棍这个皇帝几句话就算打发了。

    “臣遵旨!臣任由杨国公驱策!臣告退!”

    曾涤生胸中的千言万语,都被皇帝的冷淡打消了干净,面对这样的皇帝,他还能说什么?他说什么能有用呢?

    “就该如此!下去吧!两位法王,不知蒙古之事谋划的如何了?”

    挥退了曾涤生,四色棍转头望向了两位年纪幼小的法王,距新选法王不过十年,如今的法域双王,不过十岁左右,这话与其是问法王的,倒不如说是问他们身边的扈从。

    “蒙古之事,国公爷已然安排妥当,法域诸王尽归陛下驱策!陛下的龙体为重,近日国公爷安排了千僧法会为陛下龙体祈福,陛下万寿无疆!”

    一个文质彬彬的密宗僧人,给了四色棍很完美的答复,这位的出身倒与徐子渭差不许多,满腹经纶心思不正,有了他调理法域双王,杨猛也放心。

    “还是杨三哥体己呐!你们尽管做事,朝廷是不会亏待你们的,朕有些倦了……”

    因为刚刚用药的缘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