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538部分

毒清-第538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宗棠激烈一些,戟指就对准了杨老三,而曾涤生和罗泽南,只能用长叹发泄心中的不满了,这杨老三太他妈玩人了,三人都想出力,结果门槛都摸到了,抬头一看,还是堵墙。

    “我不知道,并不代表别人不知道。这法子么?有人已经给弄出来了。好东西自然是要珍惜的。你们仨,虽说是不错的人选,但杨老子还是要思忖一下的!”

    关键时候说话大喘气,三人这心忽上忽下的早就已经乱了,要不是刚刚杨老三表现的太厉害,罗泽南动手的心思都有了。

    而让三人的心态大幅度的起落,也是杨猛的目的,读书人修心养性。对面这三个,可都是读书人之中精怪,耍嘴皮子怕是撼动不了他们的心防,杨猛只能用技术手段了,说白了就是吊人胃口。

    有些东西眼看脑子记,印象不会太深刻的,自己这次的局做的天衣无缝,摆出来的东西,都是值得长久推敲的,让三人坚定的心智大起大落一番。之后今天这场景,就会时不时的在三人的脑海里游走一番。

    即使曾涤生忘了。他身边还有个罗泽南,朋友圈里还有个左宗棠,这事儿算是妥当了。

    来的路上,杨猛就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拉曾涤生下水,这位要保国护教,这国与教之间,关系融洽吗?怕是不到生死存亡的一刻,这国与教之间的关系还真是水乳交融,但再引出一个敌人的话,这个平衡就算是破了。

    相对于大清,恐怕护教,对曾涤生的意义更为重要吧?掌握了这一点,打曾夫子也就有了七寸,以湘勇为话头,最终到暗做洋务,这事儿水到渠成啊!

    杨猛如此摆弄三人,三人也有了些怒气,但面前这个杨老三,手里怕是有真东西,现在可不是置气的时候,三人只能一脸阴沉的看着杨老三了。

    “这本书,想必诸位不陌生吧?”

    杨猛拿出来的东西,很简单!依旧是魏源的《海国图志》,这书魏源也在不断的扩展,明湖书院的人,也在不断的修正,版本已经有好多了,但杨猛用的这本依旧是魏源撰写的最初版本。

    劝解读书人,一是用书,二是用读书人,杨猛自己是不成的,再好的东西说出来人家不认,屁用没有,这魏源是读书人,倡经世致用之学,与三人还是同乡。

    罗泽南与魏源是好友,左宗棠的大哥与魏源齐名,他的书,再怎么说,对曾左罗三人还是有些说服力的。

    “这是邵阳魏远达的著作!”

    罗泽南认识魏源,怎么能不知道他的书呢?在座的三人,恐怕或多或少的都知道这本书的。

    “知道就好!那就再细细的看几遍,这本书的内容虽说有些谬误之处,但大致还是不差的。”

    书,杨猛只准备了一册,当然是交到了曾涤生的手里,看着面前,精装细裱的《海国图志》,曾国藩的心里也有些淡淡的失落,恐怕这位之前是看过这本书的。

    “魏远达之书,虽说有先见之明,但……”

    不等曾涤生展开了话头,杨猛又拿出了一本,接着还有一本,满满一大箱的书,几十上百册,都被杨猛一本本的搁在了曾涤生的面前。

    “读书,读尽天下书!你差的还远!这只是一部分,若是不够,还有很多很多!”

    一本本的精装书,摆在曾国藩的面前,杨老三放一本,曾国藩就看一下书名,几十本书,一本本的码在了曾国藩的面前。

    除了魏源的《海国图志》、沈括的《梦溪笔谈》、以及基本传教士的书籍,曾国藩略有耳闻之外,其他的书籍,这书名他都没听说过,而且面前这些书,他都没有细读过,几十本书,两尺宽一尺厚,却让曾国藩有些学识浅薄的感觉了。

    杨猛的大箱子,已经见底了,露出了压箱底的两把马刀,左宗棠一直在看着杨老三的那个大箱子,见压箱底的是两把利器,他的眼神也有些迷茫了。

    杨猛也不说话,只是把那两把马刀,放在了那一摞书的上面。

    “杨军门,这是何意?”

    曾国藩也有些迷糊了,之前一直在说书的事情,怎么就拿出刀剑来了?

    “这是英吉利的马刀,罗先生是练过的,可以试一下,咱们怕是不止差在了船、炮上,这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物件,咱们怕是也差了不少!”

    大马士革钢刀,大清见过的人不多,这两把马刀,明显都是本朝的装饰,看外表是看不出什么来的,罗泽南抽出一把细看了一遍之后,点了点头,对曾国藩开了口。

    “涤公,这刀看样式、花纹,都是西域的货色,虽说外饰是本朝的,但想必是杨军门,后作的。”

    虽说已经是夜里了,但对着烛火,也能大致的看出此刀的来路。

    “让塔齐布和李续宾来试刀吧!这是给曾夫子和左季高的,你们一个御湘勇,一个守岳州,也该有把像样的战刀。

    拿着这个,你们要时时想着此刀的锋利呐!这就如英夷一般,看着不显山不露水,但危险从来不是明着来的!”

    大马士革钢刀,虽说是外来的玩意儿,但这东西绝对是一等一的宝刀,恐怕大清境内,只有那些刀匠一辈子打造一两把的宝刀,才能与之争锋,剩下的,难免一个一刀两断的下场。(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章 理学社(上)

    大马士革钢刀,也是传承久远的玩意儿,花纹粗犷而细致,武人难免为之侧目,塔齐布与李续宾,都是湘勇里面带兵的人,自然喜欢好刀。

    杨猛弄来的这两把马刀,也是大马士革钢刀里的精品、极品,刀的弧度、重量、结构,都极为趁手,虽说改装过,但新配饰,与原有的配饰,只是在形制上有所不同,重心什么的与原刀无异。

    “好刀!”

    行家一上手,就知有没有,塔齐布自小学的就是骑射,自然知道一把马刀的好坏,趁势挥舞了几下,这刀就不想离手了。

    “试刀吧!这是给曾夫子和左先生的,你们俩就别想了。”

    毫不不理会两人的一脸羡慕,杨猛说出了让两人有些失望的话,怒视了杨老三一眼,李续宾决定让杨老三出个丑,他的腰刀,也算是吹毛断发的精品,刃对刃的话,即使不敌,也能给他磕出个缺口来。

    “老塔,你拿着我来砍。”

    不管塔齐布有些心疼的眼神,李续宾将自己手里的那把马刀放在了桌上,支使着塔齐布,就竖起了另一把马刀。

    “杨军门……”

    左宗棠也看出李续宾想使坏,便轻声的提醒了一下。

    “诱敌深入!”

    扫了在座的三人一眼,杨猛说了这么一句之后,便饶有兴趣的准备看戏了。

    经历了心境的大起大落之后,三人也想放松一下,也就齐齐把眼光对准了塔齐布和李续宾两人。

    与乌漆漆的马刀不同。李续宾的腰刀。在烛火之下却是精光四射。看卖相的话,高下一眼便知,但具体的结果还要看试刀之后。

    “嗨!叮……”

    李续宾吐气开声,一刀猛的砍向塔齐布手里的马刀,这犊子玩这手儿,也是憋着坏呢!刀对刀,动的一方有优势,不动的一方。即使精良也容易受伤呐!

    李续宾这一挥,也是攥足了气力,结果手里一空,他就知道不好,生怕飞走的刀尖伤了在座的三位大人,虽说杨老三气人,但他的地位,却是李续宾只能仰视的存在。

    叮的一声,是李续宾的刀尖落地的声响,李续宾手里的腰刀。如今已经变成量天尺喽!

    “好刀!绝世宝刀!”

    塔布齐与李续宾算是军中的好友,这李续宾的腰刀是宝贝。他也清楚,但试刀的结果,还是让他有些惊愕,两指抚了一遍刀锋之后,塔齐布也不禁赞叹了,这样的宝刀,只能用绝世来形容了。

    对于塔齐布,曾涤生深信不疑,一是为了避嫌,二一个这塔齐布也是个可以信任的人,瞧了瞧塔齐布手里乌漆漆的马刀,再看了看杨老三,他也有些无话可说了。

    “杨军门,英夷上下配的都是这种刀吗?”

    对于这个左宗棠却是分外的敏锐,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还打个屁啊!炮不如人、船不如人,咱们还可以说个咱们人多势众、人多刀多,好虎也架不住群狼,但这刀都差的这么远,还怎么玩?

    上去一刀,结果人家屁事没有,你只剩了一个刀柄,这样的场景,岂不是伤人?

    “来呀!拿上十把马刀上来!”

    杨猛的船队出来,粮食不缺、刀剑不缺、弹药不缺,这三不缺,就是保命的手段呐!

    时间不大,一路奔跑的睚眦,送上了十把马刀,这些就是杨猛之前订制的精品马刀,拿出了一把,就着李续宾的断刀试了一下,算是平分秋色吧!

    “这应该是英夷的制式武器,所谓的制式武器,就是普通的货色,你们怎么看呐?”

    说大马士革钢刀,是英军的制式武器,这话一戳就漏,但这些精品马刀,还真是英军骑兵的制式武器,弄不好,自己订制的精品,还是大路货呢!

    “涤公,我这腰刀可是花了五百两银子购置的宝刀啊!”

    看着自己手里已经变成平头锯的腰刀,李续宾也是欲哭无泪,咋就脑子一热拿着自己的好东西出来显摆呢?

    “你们俩一人一把,罗先生一把,剩下的就给曾夫子吧!毕竟掌军还是要有些家底儿的,剩下这几把,可以赏赐给手下的悍将。”

    杨猛这么一说,塔齐布和李续宾的脸上都露出了笑意,沙场征伐,谁不想自己的手里有把好刀呢!

    李续宾刚刚的话,可不是假话,寻常的刀剑,或许也就值几两银子,但真正的好东西,千金难求啊!李续宾那把也算的上是宝刀了,并不比造办处的东西差,但这样的好刀,打造的时间动辄以年来计,全军装备,显然只能想想而已。

    杨老三把这事儿,当做了笑话,曾左罗三人却各自拿着一把马刀皱起了眉头,他们担心的并不是马刀的来路,而是海上那帮拿着马刀的人。

    这情形与《纪效新书》的成书时代何其相仿?那个时候的海倭也是仗着锋利的宝刀纵横沿海一带,现在的局势,比那个时候,更为不堪,英夷的手里不仅有宝刀,而且还有坚船利炮啊!

    “杨军门,这英夷不仅船坚炮利,手中还有火枪、马刀这样的利器,咱们要如何应对呢?”

    摆事实、讲道理,从位置开来摆事实,是重于讲道理的,而杨猛也是这么做的,如今的曾夫子,可是满脸的愁绪呢!

    对付洪秀全的长毛贼,曾国藩还多少有些自信心,虽说官军屡战屡败,但那是因为官军废弛已久,他手里的湘勇,可不是废弛的绿营兵、八旗兵之流可比的,对上长毛贼当有胜算。

    可对上不怎么清楚实力的英夷,说实话,曾国藩的心里一点底子也没有。湘勇成军之后。势必是要打天京的。打天京,难免英夷不插手,一旦开战,可要如何应对啊?

    “据说!只是据说而已,杨家商队带回来的消息,印度那边起了纷争,英夷正在与印度人打生打死呢!

    若是之前,咱们有个万余兵力。就能挡住英夷了,毕竟英夷从海上来,飘洋万里才能到达大清,粮草补给是他们的大问题。

    但是如今……”

    说到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