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537部分

毒清-第537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海道!莫不是……”

    一想到这个,曾国藩真是有些惊讶了,若是长毛贼与英夷交通的话,事态就越发的不可收拾了。

    “莫不是?你说这长毛贼的魁首洪秀全,用的是什么玩意儿?”

    杨猛瞄了一眼曾国藩,脸上露出了一丝丝的冷笑,慢图?怕是快图、急图这时间都不够,慢图?等着挨打吗?

    “洋教!哎呀……”

    有些东西,就是经不起推敲,杨猛这么一联系,曾国藩的心也吊了起来。

    “洪秀全是哪里人?”

    “广东花县人!”

    “广州是个什么地方?”

    “五口通商的商埠!”

    “这英夷与长毛贼。还是一点瓜葛也没有吗?”

    洪秀全的老家在哪里?朝廷自然是知道的。这位屡试不中。籍贯朝廷那边自然会有的,洪秀全、广东花县、拜上帝教、江宁,这条线串联起来,不误会都难。

    “有!还是莫大的牵连!”

    这下曾国藩也服气了,若论看大局的眼光,自己不如这个杨老三,而左宗棠也是一脸的钦佩,这话说出来之后。左宗棠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硬是挥不去洪秀全与英夷之间的关系,阴谋啊!

    “曾夫子,你知道西面有个印度吗?”

    “略知!”

    “你知道英夷是如何统治印度的吗?”

    “不知!”

    “那你知道什么?孔孟礼教,是不是有句话叫做,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有!”

    “那曾夫子,如今你是穷呢?还是富呢?”

    “富!”

    “那我再问你,这天下是什么?是我大清的国土,还是世界寰宇呢?”

    “若说这天下。有大有小,大则为世界寰宇。小则是我大清!”

    “到了这个时候,还开口狡辩,林公有言,睁眼看世界?你睁开这双眼,独独只看到了大清国?而不见海上蛰伏的海兽,西北盘踞的饿狼?

    杨老子看你,只是个身富心穷之人,看你如今衣着华美,肚子里却是一文不值的玩意儿!

    君君臣臣,君有为君之道,臣有为臣之道,你曾夫子的道在哪里?继续蒙蔽圣听,愚弄天下百姓,带着四万万百姓,步上印度的老路吗?

    来呀!把我准备的东西抬上来!”

    说到这个时候,杨猛已经不是心平气和了,疾言厉色仿若喝骂一般,曾国藩、左宗棠、罗泽南,三人却是在喝骂之中,垂头长思,有些话就怕说出来,说出来之后,难免就会有些想法的。

    “这是《印度沦陷记》,时间还算充裕,这本书只是写了一个大概,区区几万字,对你们来说不是什么难题,都瞧瞧吧!”

    有关印度沦陷的东西,不仅印度有一些,在英吉利一些歌功颂德的书里,更多!杨猛要整理这个,只需从英吉利买几本书,找个翻译,一个月之内就能出书。

    杨猛的暴喝也引来了塔齐布和李续宾,曾国藩在看书,罗泽南上前吩咐了一句,两人也就悄悄的离开了。

    一本《印度沦陷记》寥寥数万字,对曾国藩这样的读书人来说,大略的看完只是三五分钟的事儿,可就是这么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曾国藩却翻到了日暮西山。

    左宗棠和罗泽南,站在曾国藩的身后也大略的看了几遍,两人脸上的神色,都不怎么好。

    杨猛编纂出来的玩意儿,肯定是极为片面的东西,但英吉利侵占印度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杨猛怎么诋毁诬蔑,都是不为过的。

    “杨军门,这书是……”

    看完了这本《印度沦陷记》,曾国藩的脸上也是阴沉一片,再联系一下杨猛之前说的,英夷其心可诛啊!

    “林公任职云贵的时候,在滇西找商人了解到的,这毕竟不是出自官途,所以林公的想法,只是把这本小册子传给后来人,并没有上报朝廷的意思。

    曾夫子,你也知道,杨三与林公共事过一段时间,林公也想栽培杨三,只可惜杨三鲁莽驽钝,只是个带兵的料。

    这次杨三力挺左季高出任岳州府,也是为了圆林公的一个念想,林公有言,平西北者左季高!左季高在长沙一战之中,表现的可圈可点,杨三这才有了机会。

    不知曾夫子看过这个之后,作何感想啊?”

    林老虎无疑是个极好的幌子,加上左骡子在一旁敲边鼓,杨猛就不信,不能在曾涤生的心里植下野草。

    “其心险恶,其法恶毒,其人当诛呐!”

    能逼着曾夫子说出这番狠话,显然是自己的小册子起了作用,看来这读书人还得用书本来对付啊!省时又省力!

    “你曾夫子打算怎么做?”

    “据折上奏!”

    “那这事儿就废了!算我白说了!咱们今天就这么着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说完之后,杨猛起身便走,浑然不听三人劝解的话。

    “杨公!你说怎么办!曾涤生就怎么做!”

    这话曾国藩说的就有些过分了,杨公,杨老三才多大?这曾夫子也是真无奈了,这不就跟撩闲一个样吗?

    你把这兴头给聊上来了,转身就走,留下的人可就火急火燎了。

    “杨公不敢当,这话听着折寿,我怎么说,你也不用怎么办,我只有四个字,明事难成!剩下的你自己再体悟一番吧!”

    杨猛回头又要走,曾国藩却开口把他留住了。

    “杨军门,即使暗做,咱们也没钱呐!而且这事儿,不通过朝廷,咱们也做不成呐!”

    将英夷与长毛贼联系起来之后,曾国藩也知道事态严重了,这事儿不是小事儿,印度就是前车之鉴,亡国灭教呐!

    无论是从护国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护教的角度出发,曾国藩以最快的速度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事儿的突破口,还是在杨老三身上。(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九章 铁打的心防用兵劝(下)

    “这话绕来绕去,又绕了回来,咱们之前说的是什么事儿?”

    杨老三这话简洁,简洁的令人诧异,说来说去,无非四个字,西法建军。这与曾涤生的初衷是相悖的,湘勇的训练,曾涤生用的是前明古法,戚氏对付海倭的《纪效新书》,就是曾涤生练兵的纲要。

    曾涤生信书、用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自有破长毛贼的法子,不得不说,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是本极为实用的兵法,但毕竟是两三百年前的玩意儿了,纲要虽说不差,但实用性差了不少。

    战争也是贴合时代的,虽说战法从古至今,数来数去都是那么几条,但战争工具却是一瞬数变,对于官军来说,现行的装备倒是符合《纪效新书》里面的记载,打长毛贼也的确够用,但对上西洋列强就差了太多太多,差的有些拿不出手儿。

    有些问题不难想象,庚子一役不远,曾涤生估算了一下自己所练的湘勇,打打长毛没什么疏漏的地方,但对上英夷,就稍显底气不足了。

    “杨军门,湘勇成军之法用的是前朝戚继光的练兵之法,不知有何疏漏之处?”

    信书、用书、心志坚定,虽说心防有些动摇,但曾涤生还是坚信着自己的道。

    “疏漏之处?看来想让你曾夫子睁眼看世界,是很难的!

    别的不说,咱们就说说庚子一役吧!从林公到杨芳,从杨芳到张必禄。你曾夫子觉得自己在兵事上比这些人强多少?

    林公在广州弄得风风火火。结果呢?千余英夷破虎门!

    杨芳。率军跑遍了长江,结果呢?英夷炮舰畅通无阻!

    张必禄是个沙场骁将,带着几百人,也就能看看光景!

    你曾夫子觉得,若是英夷再次来犯,你是学着林公丢虎门呢?还是想学着杨芳让英夷炮舰横行呢?亦或是学学骁将张必禄,守在江边看看光景就好?

    庚子一役,策动大军数十万。他们比不上你那万余湘勇?还是你曾夫子觉得,这大清上下唯你曾涤生一人知兵?林、杨、张之流都是误国误民的废人?”

    杨猛这话撂出来之后,又有些冷场了,英夷的威胁实实在在,长毛贼依旧在江南、江北肆虐,这话说的让人揪心啊!

    林则徐、杨芳、张必禄,可以算是道光朝的能臣干将了,策动大军数十万,依旧挡不住数千英夷,数艘炮舰。想起来令人揪心呐!

    杨老三的话是危言耸听吗?若是没有《印度沦陷记》,委实是危言耸听。但算上这本书,再数数洪秀全的跟脚,所谓的太平天国绝对与洋人有撇不清的关系。

    这么一来,长毛贼就不是主要的威胁了,虎视在海上的英夷,才是朝廷最大的威胁,这是曾左罗三人的共识,说三人傻乎乎,曾涤生是道学家、左宗棠号称三湘第一师爷、罗泽南也是个经世致用的大家,若这三人傻乎乎,那大清上下就没有精明二字了。

    阴谋家用阴招,走到如今,有了东南半岛的战绩,有了印度的战绩,单凭这两项战绩,杨猛就可以自称是个数一数二阴谋家。

    用阴谋杀伤数千万人,获益数十万万,这就是杨猛这个阴谋家实打实的战绩,而英吉利人,也确实对大清有野心。

    政治上的东西,许多都是如坠云雾的,一本《印度沦陷记》,再数数洪秀全的跟脚,这些东西摆在曾左罗三人面前,英夷图谋颠覆大清,就是实打实的铁案,所谓铁证如山,也不过如此了。

    “不能!”

    杨猛正在谋划着下面的说辞呢!曾涤生的一句不能,却让杨猛有些意外,本以为这位曾夫子还要顽抗一会儿的,没想到这就缴械了。

    “既然不能,你这湘勇,可需要变革?”

    “需要!”

    “湘勇要变,而朝廷那边势必不允,你曾夫子如何去做?”

    杨老三的话,越说越尖锐,违逆朝廷,对曾国藩来说,是件很难很难的事情,但杨老三说的不错,明事难成!

    新帝即位之初,曾国藩就连上了三道用心良苦的奏疏,结果呢?若不是几个汉臣力保,他曾涤生或许早就做了刀下之鬼。

    英夷船坚炮利,长毛纵横肆虐,国将不保、儒教难传,生死存亡之秋呐!

    “杨军门教我!”

    曾夫子的这话一说,左宗棠的面色先是松了下来,接着才是杨猛,曾夫子缴械,半天下的读书人算是缴械了,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时间了。

    “暗做!”

    说完这个之后,杨猛又没了声响,曾左罗三人巴巴的瞅着杨老三,可这位也是个恼人的,这就没了后话。

    “杨军门,这事儿该如何去做啊?”

    话是左宗棠说的,这些东西,在武汉三镇的时候,左宗棠也没接触过,现在听来,大清这局面委实凶险呐!

    与曾涤生相比,左宗棠要活泛的多,这两人曾涤生算是穷经之人,而左宗棠则是致用之才,曾涤生半天下,左宗棠独一人,但两人联手的话,半天下恐怕稍微就有些小了。

    “不知道!”

    好嘛!撩闲撩出鬼来了,这三人的心肠都被杨老三给吸引了,谁曾想到最后,竟蹦出了不知道三个字!

    “你……”

    “唉……”

    “唉……”

    左宗棠激烈一些,戟指就对准了杨老三,而曾涤生和罗泽南,只能用长叹发泄心中的不满了,这杨老三太他妈玩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