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崔林言事 >

第32部分

崔林言事-第32部分

小说: 崔林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确然!刹那间我心中有些清明:生在这样的时代,我早已经注定和这些人的际遇一起跌宕起伏,又何必强求一个善果?只求尽力心安罢了。
  思及此处,我对松风微微一笑,行了一礼:“康康谢过松风和尚。”

  韬光养晦求不得

  巡政道梁英才大人抵达中州后先是随同周继芳大人巡视州府田地,听闻还把京中慎行堂的规矩一起带了下来,随时听取佃农的意见。中州各人,除了祖父以外,均无人上门拜访,梁大人巡视期间也并不派人跟随,梁大人曾暗示周继芳大人要见见州里有名望的人,周继芳大人也曾私下传信与祖父,但祖父到了此时凭着一口硬气就是不理会。
  我明白州中各人要是消极抵抗,存了心要看看梁英才大人能把他们怎么办。一时间中州一边是梁英才大人和佃农聊得热火朝天,一边是富户们的冷眼旁观,乃至于冷嘲热讽,而我的祖父则完全漠视梁英才大人的存在。
  元祐四年正月,父亲娘亲的信终于回到家中。自父亲在朝中被申斥,被弹劾之后,父亲在没有信带回家。祖父虽不曾就父亲的境况说什么,但是我知道他已经担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此时的这封信,稍解祖父心头的困厄之感。娘亲在信中并未多说什么,只说信发出半月之内动身回中州。
  我看了这封信却无法抑制的浑身发抖:娘亲为何选择这个时候回来?她身怀六甲,已经是就要临盆的时候,怎么禁得住长途跋涉!这个时候回来一定是京中的情形越发紧张我不敢继续往下想,只站在那里呆呆看着祖父。
  我相信我是脸色发青的看着祖父的,不然祖父怎么会把我抱在怀里一叠声的叫胡全?
  之后松风给我打脉,找了借口把萱玉燕语等人支走,只留下祖父,才对我说:“康康告诉和尚近日睡得如何?饮食如何?可有不舒服?”
  我回想了一下答道:“近日不易入睡,若入睡了却睡得不深,常常做梦;饮食,腹中饥饿却并无食欲;倒没有什么地方特别不舒服,还是挺精神的。”
  松风闭了眼睛,好一会才说:“我往日和康康说的究竟康康并未放在心上啊!”
  我听了觉得松风有隐约责备我的意思,想必我的身体也不大看好,但是身处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做得到心如止水,无波无纹呢,终究他们都是我的亲人,舍了他们,是在心尖挖肉一般的疼痛阿!我只好勉强笑道:“康康愚昧,松风曾云八苦,奈何康康挂心亲人,因此苦不堪言”
  松风却没有再看我,只望着祖父说:“林中书,不易入睡,多梦,主神志,乃心火虚旺之像;腹中饥饿却不思饮食,则主脾虚胃热。和尚一再说过,康康因先天脾虚胃损,精元不足,定不能大悲大怒。如今康康思虑过甚,若不加以调养,可会酿成大症候啊!”
  祖父良久不语,末了才问:“以和尚看,康康可妨碍?”
  松风此刻恢复了一贯的淡然:“我当日曾云,康康精心调养当无恙,但切忌大悲大怒,方可保其一世平安,此言一而再,并非虚言。”说罢闭眼不再说话。
  祖父听了这话面色一沉,只坐在床边抚摸我的发。
  我顺着祖父的手看着我的头发,如今我年纪稍大,头发也跟着长长了,颜色略黄,身体好的时候还见些润泽光彩,若一旦调理不当,一段时间后就容易变得干枯。此刻我的发尾干枯,头发易掉,想来体内阳气精元不足之余,还兼有肝火上炎灼伤毛发的征象。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些忧叹,上一世命好到神仙都妒忌,这一世却不怎么招老天待见。原本身体不好也有机会学学林妹妹,病中还美丽袅娜。现在这副样子,头发枯黄,面色十日里就有六七日是黄的。面貌看过倒算的上清秀,可惜这两日肯定是想得太多了才会这样。但娘亲这一次,我实在不敢想那后果。
  “康康,你可是担心你母亲?”祖父好一会才问我。
  我抬了头,点头称是。
  “这些日子难为你了,身边纵有些丫头仆妇,究竟没有贴心长辈扶持。家中事情你莫要暗自思量,没有什么事情的。”
  我听了祖父这话,知道祖父无非安慰我,可是这话,他自己都未必相信,哪里又能说服我,但是我早已经明白祖父根本也无力掌控局势,我闭了眼摇头道:“爷爷不用担心康康,康康也曾看过医书,还能明白些道理,康康并无大事。只是娘娘如今有了弟弟或者妹妹,康康担心路途遥远,娘娘的身体经不住。”
  一番话祖父也没有了言语,我知道我说的是事实,过了一会祖父却笑道:“康康,你只看了你母亲的信,也看看你父亲的信吧,我知你读书看信已无障碍。”
  我有些疑惑,只能结果祖父递来的信。父亲的信倒是挺厚的一叠:“泓送别慕容大人。初时大人与您、先右相严宽大人等把酒论诗,于先帝御前争辩,先帝一一调和,旧情旧景宛在昨日。孔圣叹‘逝者如斯夫’,而今岁月如梭,俱往矣!慕容大人不禁潸然涕下,恨遗长亭。大人于临别问父亲可曾赠泓玉笔大人殷殷嘱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儿与古光大人、澈弟等商议,方今之势,势不可再撄其锋芒,是故泓自当自请出京玉卿虽身怀六甲,却未能幸免于责,泓深以为咎。若玉卿留在京内徒添伤感,随我出京则万事不备,不若返中州有父亲岳丈扶持泓虽深陷流言蜚语,但不改初衷,万乞父亲保重金体先附《非贾谊》,请父亲大人指评。”
  我看过正文,急切想知道我的父亲对待此事的态度,也不发问,只翻看那《非贾谊》: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是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为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原来父亲希望离京任职,这倒是件好事,可以避开朝中日益烦嚣的争论;而且以父亲常年读书的经历来看,到任上历练一番,实在是一件大好事。而我的母亲,这样安排也是在事情非得以。而且从父亲的《非贾谊》看来,父亲并没有因此消沉畏缩,反而非议贾谊皎皎易污。这说明父亲此番出京,实在是一种韬光养晦,不能不说是一件安慰人的事情。
  想到这里,我心里稍减烦忧,抬了头,看见祖父眼中多日积聚的锐利稍退,赫然想起祖父近日身体不好,那戴阳之症宛如悬于顶上的利剑,因此问松风:“松风我爷爷的身体如何?”
  松风开头只管闭眼,我知他在诵佛,只放下他,转向祖父,无论如何,就算知其不可为也要尽了我的力:“爷爷,前日曾读《汉书》,知这贾谊满腹经纶,有经天纬地之才,历来人皆称颂其品格高洁,不流于世俗。今日读父亲的《非贾谊》却也觉得父亲有道理,爷爷,孰是孰非?”
  祖父微微笑道:“汉代贾谊郁郁而终,无非其志不能伸。你父亲知道皎皎易污的道理,究竟强于我。他经受此番打击,犹能不气馁,此文章,你父亲托人言志罢了。”
  对阿,皇帝是什么人呢!集极权于一身,又何必像一头犟牛一样非要顶着干呢!这样简单的道理,父亲懂,祖父也一定能够明白,因此我笑道:“康康多日未见爷爷这样笑了,想必父亲的话祖父深以为然。”
  松风听了这话突然睁了眼看着我,眼中先是严厉,然后转为悲悯。
  “哈哈!康康,你才多大!就这样转着弯来劝爷爷!”祖父仰头笑道,言罢,又把我搂在怀中,“你这孩子”。
  松风念了声佛也说:“罢了!这一番劫数,怕是注定,和尚也自当随缘而为。”说罢连招呼都没有和祖父打就转身出去了。
  我多日未和祖父撒娇,此刻正好拿了这个机会和祖父说说话,搜肚刮肠找些娇俏话语逗哄祖父,让他心头略略宽解。
  我知道松风不希望我刻意花费心思去做这些事情,不然必定会思虑过度,又会大悲大怒,然而,萦绕于这身躯的是我所至亲至爱之人的生死,我怎么能为了保存自己的性命而漠视他们?何况,我早已经死过一次,前世的时候更是见惯生死离别这些惨事的,又何必畏惧这样一个结局!但我感激松风一个方外之人,如此记挂我,虽然我不能按照他希望的走,但是我相信他必然不如我执著,只是,我辜负了他对我的用心。
  这时候胡全林娘进来了,林娘知道我娘亲怀孕,还要回中州早已经坐不住,一进来就对祖父说:“老爷,少夫人当日生康康时身子就不大好,现在舟车劳顿,可怎么好?”
  祖父只捻须不语。
  “以小的看,不如即刻派了人去接应,也请着大夫跟着,就妥当了”胡全不等祖父问话就接到。
  “小的也觉得这法子好,顶好带上萱玉,她在饮食上用得上,别的物事一应备好,可保万无一失。”林娘已经有些急不可待。
  祖父听了也点头,说到:“林娘这事你就拿注意吧,务必要把玉卿平安的接回来。还有,你们要带话给李家老爷,也把泓儿的信带给玉华看,让他们也放下心来。”
  正说着,老黄就来了。
  一日后家中林娘带着萱玉,和胡全还有州里请的大夫,还有老黄、虎子一起启程。我还奇怪为什么还带了虎子,后来问了燕语,才知道如今虎子已经满了十二岁,跟着老黄学了拳脚,老黄见虎子聪明也有些胆量,因此也喜欢他。这次舅舅回了中州,但眼见又是收茶采茶的时候了,老黄自然要替了舅舅。想到日后我和青云这代人总要有人懂这上面的事情,因此舅舅和祖父商量,就把虎子推出去,跟着老黄历练。这次老黄和虎子正好和林娘一行人同路,就正好也有个照应了。

  紫蟒万千难治国

  我深知娘亲因为顾及腹中的胎儿行路必定极慢,因此无论如何这一路至少要走上一个多月。我有些担心,在这个年代,一旦难产,就几乎宣判了死亡。但是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无论我怎么着急,这件事情在不能改变什么。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母亲留在京中固然对身体好,但是相当于留了一个活生生的箭靶给革新派攻击,到时候不仅仅母亲不得安宁,连已经吵闹多日的局势都没有个回环的余地,这肯定也会让古光等保守派的人腾不出手来做别的事情。父亲自求出京,一是为了缓和京中局势,二是以图将来。但是细细算来,娘亲这时候已经到了要临盆的时候。我无法有一点乐观的估计,这一次父亲真正委屈了我的娘亲。之前奉香我还能自我开解说父亲只是一时糊涂,但是这一次,为了这样莫名其妙的政治,实在把我娘亲推到了如此危险的地步!
  我翘首以盼,期待父亲的乐观能够让娘亲有坚强的态度,更期待娘亲早日平安的归来。哪怕我的弟弟或者妹妹在路上降生,只要能平安都没有关系。
  还未等我忧愁完我的娘亲,中州的气氛骤然热闹起来。梁英才大人经过近一个月的巡视,指导州府周继芳大人拟定了中州贷苗法细则。元祐四年三月,州府周继芳大人派出衙役、贴出告示:自即日起中州实施贷苗法。
  祖父先时未曾对梁英才大人的到来有所反应,但此刻贷苗法的实施已成定局,朝中形势也大为明朗,我父亲等人也已有应对之策,可能父亲的《非贾谊》到底影响了祖父,祖父这时候态度终于有了缓和的意思。
  三月初二,贷苗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