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崔林言事 >

第25部分

崔林言事-第25部分

小说: 崔林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父听了又添了忧虑,只说:“松风和尚医术很好,可惜他不在城内,不然请了来定保亲家无事。如今城内怕是乱成一锅粥了,那孙大人的身后事尚且不知道有没有人周全,去求州府,却哪里还有人顾得上。”
  舅舅听了,也摇头接到:“正是,眼下请的这位大夫虽不是平日看惯的,但也是我亲自去请,又听说是我家才来的,开的方子也就罢了,家严也缓了过来,只等日后慢慢调理吧。说起来方才我也曾去州府打探了消息,里面虽忙乱,却也不是没有章法,孙大人的后事已经着手在办了,听闻说方大人还要上表朝廷请求嘉奖的。想来这方大人虽不大通人情,却是个是非分明,办事有度的人。”
  祖父听了也减了些愁容,彼此又相互安慰了一下,舅舅就起身告辞了。
  不出两日州府就在衙门内设了灵堂为孙起云大人办身后事。祖父听了陈管家的回报就执意要去给孙大人上香,任谁来劝都没有办法。然而我家中只有祖父和我是主人,我不能相陪照顾,祖父又病着,这样出门实在不大合适,既便如此祖父也一定要出门。
  我知道祖父心中敬重孙大人,孙大人走之前还曾与祖父秉烛夜谈,想必以往也是有所交往。像这样身体力行忠君爱国的人物,祖父在他生前不能一道甘苦,他死了却绝不能不去上一炷香。因此我只悄悄建议萱玉去请舅舅来,若祖父和舅舅能够一同前往,则万事周全。
  最后,舅舅搀着祖父一同上了马车,好半天之后才回来。
  孙大人停灵七日后即起灵下葬,祖父已经一早吩咐陈管家在行灵的路上搭了祭棚。此时中州的危难堪堪稍解,还有大量的难民滞留中州。难民感激孙大人活命之恩,中州城中各人也佩服孙大人为人,纷纷涌进灵堂祭拜,稍有能力的人家见我家早早搭了祭棚,也纷纷效仿。
  元祐元年八月初五,祖父携我一同在路边侯了半日,等到灵柩路过的时候祖父亲自奠了三杯酒,然后让我规矩的跪下行了大礼、奠酒,指着孙大人的灵柩流泪说:“康康,你要谨记孙大人这样的忠义之士,一身傲骨只为江山社稷。爷爷不指望你做那样的人,但期望你有那样的胸襟气度。”最后又让家中众人一一给孙大人上香奠酒。
  孙大人的灵柩就这样在中州城内五步一停,足足走了大半天,令人落泪不止。
  这是我在这个时空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景象,极其煽情,令我任由泪水爬满脸庞。然而,在我的一生中,这样的场景却仅仅开启了一扇门,一个起点。在我往后的人生中,我曾无数次的见到过这样令我感同深受的场景,并一次又一次的留下自己的泪水。
  这也是第一次我领略了这个时空这些官员文人的气节和胸襟,他们,并没有我所想象的,读书读坏了脑袋,要么一根筋,要么心黑的再没有别的颜色。他们自诩高风亮节,并总是身体力行,一身傲骨,宁死不折。我深刻的记得祖父留着泪动情说出的每一句话,并且相信这就是人世间最珍贵的真理。

  笑容孱弱贺寿辰

  孙大人下葬之后祖父也在家中设了灵堂吊唁在祁县不幸死亡的家丁,陈管家和林娘都曾劝说:“老胡他们都是下人,这样怕是不合规矩。老爷只管伤心,怕他们也不得安宁,只寻一块好地让他们安息就成了。”
  祖父却并不同意,说什么忠义之人,理应得到几杯水酒祭奠,也不枉他们这一路的辛劳还赔了性命,因此家中刚拆了孙大人的祭棚又在家中设了灵堂。
  摆了灵堂的当天虎子出来了,一身缟素,跪在旁边,只当自己是老胡的儿子。祖父看了直流眼泪说不出话来。众人正叹着老胡有福气,没盼到自己的儿子回来,却还有人给他送终,话没说完胡全一脸苍白闯了进来。
  胡全只不相信自己的父亲没了,定要去开棺,却不料老胡连尸身都没能带回来,只有一坛骨灰。胡全当即抱着祖父的腿嚎啕大哭,话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
  等到老胡也下了葬,这八月十五就快要到了,胡全才稍微振作了精神来和祖父说话。
  西北地动、中州暴雨过后孙大人已经着人快马送信进京,但途中多有水路,耽搁了好些时日。其后朝廷陆续接到绿水江沿岸水患的消息,今上也是日夜忧虑,多次召集各级京官商议赈灾事宜。父亲叔叔意识到时局严重,赶紧着人回来看看,不料此时绿水江一带已经一片泽国,竟然令中州一度交通中断,不得已误了很多时候。最后娘亲和父亲商量了派了最得力的胡全出来,想尽了办法,才赶了回来。父亲叔叔都孝义,娘亲素来也周到,因此胡全此次回来不仅带了京上一众人的消息,还带了娘亲筹出来的五百两银子。
  祖父听了稍觉得安慰,此次中州蒙难,家中算是颗粒无收,祖父为了救灾还把多年的积蓄耗了个大半,如今家中说是一个空架子也不为过,林娘和陈管家再能干,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胡全带回来的银子堪堪可解燃眉之急。祖父和林娘陈管家商议之后,在五百两银子中匀出了二百两送到了舅舅家,也算是同舟共济的意思。
  我私下掰着指头算,这三百两银子不仅要过下半年,还要考虑明年春天的播种,还要熬过青黄不接的时候,我真不知道林娘要如何发愁才能周全这一大家子的生活。我现在才知道饶是我家这样的,还是经不住一场灾难,想来我以前觉得这家是高门著姓,其实或者比那真正根深叶大的真世家还是有差别呢。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一家人迎来了元祐元年的的中秋佳节。
  去年的中秋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今年的中秋像什么呢?想是大病初愈还很虚弱的病人过的节日吧,奄奄一息却究竟活过来了。
  没有好吃的月饼,也没有很多很豪华的菜式,只有灾难过后孱弱的笑容。虽然如此,春天里祖父特地给我种的桂花却开的非常的漂亮。我和祖父坐在院子里,桂花的香味随风而来,月光一如往年的皎洁,不同的是我身边多了虎子阿妹,祖父身边少了老胡,陪着他的却是胡全。
  我想到舅舅家中必然也是愁云惨雾,因为外祖父还在病中,家里的损失更为惨重,因此对虎子说:“虎子你帮我折一枝好的桂花吧,给外祖父送过去,希望借它的吉祥给外祖父带来康健。”
  祖父点点头,也没有说什么。
  虎子领命而去。我看着虎子的背影有些感叹,这个孩子经历这次真正的灾难之后也不似往日跳脱,稳了许多。
  老黄身在祁县一直没有回转,偶尔转个消息给舅舅,都只是说忙。
  中秋过后,胡全并没有离开中州,而是同陈管家一道安排家中诸事,胡全谨慎勤勉,比那奉才更得祖父信任,因此祖父减了日常事务,只在他自己的屋里养病,又和我恢复那些诗书琴棋的赋闲日子。
  萱玉仍跟着林娘忙碌,幸好阿妹也渐渐上手了伺候我的工作。
  孙大人下葬之后,中州的难民也依着方大人的安排渐次疏散回乡,西北祁县的救灾善后则由方大人亲自节制。朝廷不曾料想西北的地动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等方严大人上表陈奏之后才反应过来,陆续在江南等更为富庶之地调运粮食物资,说是倾国之力也不为过。如此一来中州成了皇帝极为关注的地方,也成了极为繁忙的中转枢纽,城中原先那种平静有序完全没了踪影,日日充满了烦嚣,甚至有时候有两道圣旨降临中州府。
  中秋过后的八月十八,皇帝下了两道圣旨,一道特别嘉奖孙起云大人,并对其家人有所照顾;一道则是给以祖父为首的中州诸富户,以勉励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不忘臣民的职责,倾囊襄助,特别免了中州地面三年的赋税,并各有一些赏赐。
  原来方严大人虽在前方督察赈灾,却并未忘记中州诸人,尤其感动于孙起云大人的行为,也觉得祖父诸人的附议颇值得嘉奖,因此特别在中秋佳节的折子中据实上陈,京中原先也有祖父的故旧,也颇说了几句好话,因此皇帝龙颜大悦颁下了嘉奖令,连同我的父亲叔叔都听了皇帝的好话。
  中州的忙碌持续了至少半年的时间,一直到入了冬,中州方才稍微恢复了安静。不过人说大难有后福,又说祸兮,福之所倚。中州人万万想不到,朝廷今日为赈灾特地绕开绿水江而开辟的道路竟然成了中州天大的福气,不过这又是后话了。
  无论如何,家中各人随着中州难民的散去,渐渐恢复原先的生活,开始了休养生息,在这种惊魂甫定又有些懒洋洋的日子中我迎来了我的四岁生日。
  不过让我觉得非常快乐的是生日之前老黄和松风总算是平安回到中州了。
  一场巨大的灾难让我深感人力的渺小,也让人们产生彼此依赖的心理。此刻对我而言,老黄和松风,不仅仅是值得我钦佩的人,还是我极为关心的亲人。松风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时,形销骨立,原本就是一瘦僧,如今更是不成样子。我怔怔的看着他鼻头一酸,眼泪就流了下来:久别再重逢,大难蒙不死,这真是老天给予的天大福气。
  老黄微微搀着松风站在后面,沧桑的犹如古道西风的瘦马。
  阿妹看见他们俩,欣喜的跑去给祖父报信,留下我细细的看着他们。好一会,我酸涩涩的心才被这样的喜悦充满,才能抬起脚步上前去给两人行礼。
  松风一直看着我走近他,才微笑道:“康康,和尚回来了。”
  我注意到松风虽然站着,老黄却一直搀着他,此刻手上还有些打抖,心中了然,松风必然不眠不休,但他本是修苦禅的人,饮食皆降到最低,如此之下身体虚弱道何等程度可想而知。但人的信仰,旁人千万不要以为能够用一番话语就能轻易改变。因此我只说:“松风快些进屋吧,祖父常常挂念你。”
  老黄一如既往笑道:“是要进来见见林老爷和小姐呢!”
  我笑着转身给他们引路。此时祖父并着虎子已经到了门口,自然一番别后离情的诉说。一是进了祖父的屋内,众人安坐,原本老黄不愿上座。无奈祖父坚持,只说以后老黄就是家中上宾,来了要受宾客之礼,末了还回头吩咐虎子阿妹等人。
  老黄原先还推辞不肯,后来我请了阿妹和虎子去拉他上座,他方才不扭捏坐了。
  祖父看见松风的样子,想起老胡临终惨状,心中又是一恸,不禁怔忪起来,我站在他身边都知道他的失态,不禁伸了手想去握着祖父的手。
  祖父看见我伸手过去,抬头看了我一眼,才勉强笑道:“康康莫担心,爷爷霎时间想起老胡来了。”接着顿了顿又说:“松风如此消瘦,这可不行。你胸怀岐黄,如何不知道养生之道?”
  老黄听了满脸的担忧接到:“林老爷不知,如非我强拉他回来,他还在那里不眠不休呢。我真担心他,我这样的年纪,平常还大口吃饭吃肉,熬得这小半年,也得掉二十斤肉。他就不吃东西也熬着,神仙也过不去!”
  祖父对着松风摇头说:“这可不成,和尚你修苦禅,这我是知道的。只是如今苍生蒙难,正是我等尽心竭力之时,若不知保重,又怎能救他人于水深火热?”
  老黄听了祖父的话赶紧说:“正是林老爷的这话呢!自己都没管好,哪里有力气去管人救人?”
  送风听了只微笑说:“和尚有分寸,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