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灵感 >

第5部分

灵感-第5部分

小说: 灵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灵感仅仅是灵感而已,这些灵感一冒出来就会被扼杀掉,从未经过考验。还有很多灵感在实现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每次当你想出一个新创意时,你一定能听见很多关于失败的例子。例如:著名的英国伦敦千年穹顶建筑和琼那斯·伯霖森的IT公司——著名的未来工厂公司(FramFab),在开始的时候,不也遭受了各种非议吗?     
    如果你想有所收获,你必须敢于尝试新事物。要想成功,你必须敢于面对失败。事实上,如果你想让你的新创意获得成功,来一点小小的疯狂是会有所帮助的。为了下一次的成功,你必须敢于面对失败(想想哥伦布吧)。     
    爱迪生在发明出灯泡前做过9000次实验,在发明出蓄电池前做过5万次实验。他并不认为他自己是上千次实验的失败者,相反——他认为在那些失败的实验中,他学会了上千种方法。在他看来,他的成功之路由无数台阶铺就而成,每次失败后都会离成功更近一步。     
    脑力激荡     
    想出一堆不能使用的办法似乎让人沮丧,但如果你想获得真正好的灵感,你就不得不鼓起勇气来想出更多“坏”的办法。这就好比做健身:往往最后做的几个仰卧起坐或俯卧撑才是真正标准的动作。如果你认为你已经想出足够多的点子了,那你可以坐下来,再想出十个新的点子。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司可以给CEO支付上百万的薪金,但对那些真正能为公司创造新财富的人,支付的薪金却不到6位或7位数字。”——加里·哈默尔    
※BOOK。※虹※桥书※吧※  
用自己的方式说出来   
    重新描述问题的重要性   
    背景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说出你的问题。当一个创意呈现在你面前而你并不理解它,那这个创意或许是因为表达得不够好,或许是因为这只是个在华丽辞藻包装下的一个差劲创意。有一个窍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可要求对方把你当成孩子来讲述他的创意。这个办法很有效,因为当你向孩子讲述事物时,想糊弄过关可是不行的。     
    很多人喜欢用让人琢磨不透的言语来描述事情,使你不明白究竟哪里有问题,你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却无功而返。这种现象与日俱增,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就算知道一个单词实际上很难描述它所代表的意义,人们依然会使用它,比方说宽带、无线等等。这就导致出现了一些说不通或让人无法理解的创意。     
    当有人向理查德·费曼(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解释他的皮鞋磨损是由于摩擦力导致的,他反问道:“究竟什么是摩擦力?”他当然很清楚摩擦力的含义,他只是希望能听到用一个过程来解释这种现象,而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他对这样的解释很满意:“皮鞋磨损是因为和人行道相摩擦,人行道上凹凸不平的路面慢慢地将皮鞋削薄,最终磨破。”     
    就像“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所阐明的道理:儿童最善于揭露谎言,让事实大白于天下。让你的创意再真实一些吧!     
    脑力激荡     
    你的创意经过孩子的测试了吗?用对儿童说的话来描述你的创意,这听起来有点孩子气,或许也的确如此,但这却是能让你的创意由模糊变清晰的最有效方式。     
    现在再进一步考虑:对于如何再发展你的创意的想法,孩子们又会如何发问呢?这种方式非常富有成效。     
    “现在很多类似重新规划或重组的流行的管理方式大都基于目前想法的演绎。虽然这种管理方法的目的是想改善现状,但事实上只能让企业不落伍,而并不会让企业位居前甲。这种管理方法没能建立一个新部门来发展新的假设并创造新的知识。仅仅削减费用、改善商业流程是远远不够让企业超前的。”——提古金·让·奥那卡博士    
虹桥书吧。  
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   
    怀疑真理,善于改变   
    背景     
    1895年,英国科学院的院长宣称会飞的机器是一项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技术。几年后,莱特兄弟就证实了人类历史上这个最长久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此后,人们又认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超越音速,因为这在当时的物理学上是不可能实现的,那时的流行说法是:如果我们还愚蠢地去做超越音速飞行的话,那么飞机会爆炸的。     
    事实上,在1947年美国的战斗机Bell x1已经超越了音速,而现在的民航客机也早已超越了音速,往返飞翔在大西洋上数十年了。在几年前,还有人认为太空旅行在几十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亿万富翁丹尼斯·提托却在2001年证明太空旅行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你愿意花数百万美元的话。     
    在人类历史上,真理总是在后来又被证明是谬论,我们无法理解人类为什么会那么愚蠢。再举个例子,HP公司聘请的顾问曾经估算出市场上最多需要5000台计算机,但HP公司并未采纳顾问的意见,他们在5年内销售了75000台计算机!     
    迄今为止,判断最失败的当属查尔斯·杜埃尔,他在1899年发表言论:“所有能够发明的都已经被发明了。”查尔斯·杜埃尔本人作为美国专利局局长,说出这样的话实在可笑。他在同年辞职仅仅因为他认为不会再有新发明了。     
    这的确很可笑,可怜的查尔斯·杜埃尔错过了很多发明,如计算机、手机、互联网和核武器。但“责人必先责己”,我们已经有很多最终证明是错误的事情,如果杜埃尔没有说过那样的话却载入史册,那就更让人羞愧了。但一位美国学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证明杜埃尔不是被逼迫辞职的。换句话说,历史就是由一系列许多人都相信的稀奇故事构成,我们认为这些神话是真理只是因为我们听的次数太多。尽管杜埃尔的话不正确,但此话带来的警示却流传至今,“永远不要说绝对的话,否则,你一定会自食其果”。     
    脑力激荡     
    写下你所在部门认为正确的十个真理——比如说一些你认为永远不会有变化的事情。看看能否产生新的创意让这个真理有漏洞,不再成为真理。     
    “比空气重的飞行器是不可能的。”——凯尔文勋爵英国科学院院长     
    “不要担心别人偷了你的灵感,如果这个灵感还未经雕琢,他也只能囫囵吞枣地吸收。”——霍华德·艾肯    
。▲虹▲QIAO书吧▲  
它也能削菠萝皮吗?   
    为灵感的诞生创造更多的环境   
    背景     
    一些人生性喜欢对新创意挑毛病,以此来捍卫现状。这并没有错,因为批评家和怀疑论者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但如果这类人太多的话,就会面临这样的风险: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停滞不前。     
    查尔斯·巴贝奇是18世纪生活在英格兰的发明家和革新者。他涉足面非常广,发明有计速器、装置于火车的排障器和统一邮局费率。巴贝奇还设计了类似现代计算机的机器。他设想可以利用蒸汽机来带动它完成各种计算,但不幸的是,他设计的差分机没有成功。幸好,他的分析机后来成功了。     
    他抱怨英国人不愿意去改变:“向英国人提议任何一种原理或一个机械装置,无论多么绝妙,英国人总是会直接找到存在于其中的难点、缺点或不可能。如果你告诉他一个能削土豆皮的机器,他会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你用这个能削土豆皮的机器在他面前操作,他会说这没用,因为这个机器不能削菠萝皮。”为了维护英国人的面子,我们只能说英国的批评家比其他地方的多。但遗憾的是,世界各地的创新者都遭遇过类似巴贝奇的挫折。     
    脑力激荡     
    听50个创意而不说一句消极的话,你能做到吗?计算一下当别人听你讲50个创意时,积极和消极的态度各占多少?     
    “想达到世界一流的业务水平,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是激发每名员工身上蕴藏的创造力和力宝藏。”——哈瑞达·伯林    
▲虹▲桥▲书▲吧▲BOOK。  
忘掉你所知道的并继续观察   
    生活中很多事情还从未改变过   
    背景     
    现实生活中,我们幻想对自己部门的工作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明确它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也清楚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何种产品和服务……但事实是: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1931年,林肯·斯蒂芬斯说过:“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没有被完成,每件事情都等待我们去做或重复。最伟大的画正在绘制,最感人的剧本正在著作,最美妙的诗歌正在朗诵。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完美的道路、慷慨的政府或明智的法律。物理学、数学,尤其是最先进、最精密的科学都仅仅是基本原理的再复习。化学成了自然科学;物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都等着出现像达尔文那样的人去解决,而这些达尔文的工作还等着像爱因斯坦似的人物。如果我们学校那些傲慢自大又幼稚的大学生能理解这个道理,他们或许就不会去踢足球、去喝酒狂欢和取得糟糕成绩。所以我们不应该传授他们已知的知识,不应该鼓励他们去学已知的事情——因为这些都没用。”     
    英格瓦·坎普拉是宜家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欧洲最成功的商人,他和林肯·斯蒂芬斯的想法一致。在宜家内部有九条成功的指导方针,最后一条就是:大部分的事情都还没有完成未来是美好的。宜家对这条基本方针的重要性的解释是这样的:尝试找到做事情的新方式或新方法,不要用相同的旧方法来做事情。英格瓦·坎普拉指出了革新和思维创新的重要性,的这些方针对宜家现在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     
    脑力激荡     
    静心坐下来,想想你的部门在1年后、5年后、25年后和100年后的情景。你或许会认为猜想100年后发生的情况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但实际上你猜错了也没有关系,谁又能纠正你呢?就像别人说的那样,“要想发现新大陆,你必须敢于离开海港。”     
    “没有创造性的破坏,团队不可能存在。这句话不需要去辩论对或错,因为那是必然的 。”——图德·里卡德    
。←虫←工←桥书←吧←  
忽视你所知道的   
    认清知识的优点和弱点   
    背景     
    知识和创造力有时看起来是处于对立面的。这是事实,你越熟悉一个科目,你就越能确定它是如何工作的。你对这个科目了解得越多,你就会发现你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在伯恩特·阿·万迪所著的《我了解的创造力和革新》一书中,他描述了两个关于创造力的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人的经验对于阻碍新创意有多严重。在第一个实验里,我们应用了新发明的一项球类游戏。于是他们分成两组进行实验。第一组组长在开始游戏前接受了如何拿球拍、如何击球的指导。而另一组没有接受任何指导。随后两个组的球被秘密调换成了重量更沉的球,结果没有接受任何指导的组比接受指导的小组适应得更快。显而易见,情况发生变化,知识却成为了障碍。试问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公司的领导人因为受到其自身早期经验的阻碍,而不能及时调整公司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呢?     
    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