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得的感冒比你打的喷嚏都多 >

第5部分

我得的感冒比你打的喷嚏都多-第5部分

小说: 我得的感冒比你打的喷嚏都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糖尿病已经是世界第一发病率的慢性疾病,研究者开始对食物的“升糖指数”做研究,他们发现,全麦烙饼的升糖指数是51,而大米粥的则是90。食物越容易吸收,升糖指数越高,糖尿病人吃起来也就越危险,它会使血糖在瞬间达到胰岛不能耐受的高峰,只有指数低于70的食物才安全。所以,有苍凉感的烙饼,比有温馨感的米粥更有益现代人的健康。中国的糖尿病在大城市的发病率是7%,在贫困农村是3%,相差悬殊。不能不说大米粥之类更容易消化的精粮,做了“富贵病”的帮凶。
12 啃饼的男人(2)
    九九归医:不同食物的升糖指数
13 无盐的结局
    小时候看《白毛女》,好长时间好奇她的一头白发。大人们的解释是,喜儿一直藏在山洞里没有盐吃。邻居一个小女孩儿一听就进了厨房,抓了一把盐直奔她年逾古稀的奶奶,想要见证一次吃盐乌发的奇迹……后来才知道,那是文学夸张。从医学上讲,喜儿的一头白发更该归结于精神折磨,和伍子胥的白头成因相似。因为在中医里,精神折磨就是最严重的伤肾方式,白发是肾气受伤乃至生命早衰的证据。

    盐在中医里是入药的,但并不提倡多吃,这点和西医相同,因为盐有增加血压的后患,在中医的观念中咸多容易生湿。所以中医只是借助盐的温性调和药物、食物的寒意,这点可以看中国最经典的鸭子吃法,一是“烤鸭”,一是“盐水鸭”。因为鸭肉是寒性的,用盐水腌制等同于用火烤制,之所以只有这两种做法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它们在兼顾了美味的同时,牵制住鸭肉寒性,补短扬长了。__

    温性的盐入肾经,因此盐有遇火即爆的阳性品质,所以,适度的咸味才可以强健肾气。人们把喜儿的白发归结于无盐可吃,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证实,凄惨的喜儿被命运折磨得肾气早衰了。

    很多名厨都说过,天下的唯一美味就属咸味,这其实指望的是盐具备的点睛之力,它能使蓄势的味道一触即发,而且保有经得起回味的强度和耐力。

    我有个同事去新加坡工作,刚到那儿的时候兴奋无比,安逸、温暖、富足、宁静是她兴奋的全部原因。半年后,她却突然闹着要回来,原因居然同前,还是安逸、温暖、富足、宁静……这些曾经让她欣喜的优点开始涣散她的气力,就像没有加盐的饭菜,虽然原料精良,但缺了最有渗透力的那一种。

    这同事出身贫苦,有过被坎坷锤炼过的青春,对生活的满意度有很高的阈值。她对安逸生活的不适应,有点像为了控制高血压,让一辈子口重的人改吃寡淡的食物,那种善意改变也是种折磨。

    其实,苦难就是生命里的盐,之所以现在雄风日下,男人女相,和安逸和宁静有很大关系,那也是一种无盐的结局。

    九九归医:盐的温敷妙用

    将我们平时腌菜的大粒盐,炒热后装在纱布袋中,是个很好的温敷剂,因为盐是入肾经的,性质偏温,对于虚寒性的疼痛,用盐温敷的效果比热水袋要好得多。

    如果是平时肚子怕凉,受凉之后就胃疼、泻肚的,可以温敷在肚脐周围,包括孩子受凉之后腹泻,或者从小就脾胃虚寒的,每天用盐温敷肚脐5分钟左右,可以改善体质。

    后背上有两个穴位,分别是肾俞、命门,都有很好的温补肾阳的效果,年纪轻轻就腰酸腿软的,或者是上了年纪的人,经常温敷这两个穴位,有很好的抗衰老效果。

    我们胯骨后面两个最高点的连线,与脊柱的交叉点,就是第三、四腰椎间隙,往上一个腰椎,就是第二、三腰椎间隙,这个间隙就是命门,命门的两边就是肾俞,可以将炒热的盐包放在这个部位上,同时温敷两个穴位10分钟左右,中间如果盐包温度降了可以重新加热后再敷。
14 被看杀了的美男
    小时候养过猫,至今记得我妈当时的嘱咐:绝对不能喂猫吃糖。她说吃了甜味儿的猫会不长个儿。始终不知道个中道理,也始终没敢给猫喂过糖,可能是怕看到一只耄耋的老猫还长着小猫的模样吧,类似于看到七十多岁,仍旧没皱纹的鲜嫩外婆,或者年过四十还对着众人撒娇的男人,都有悖于自然规律。

    甜是五味里最能娇纵感觉、惯坏胃口乃至伤身的东西,一如情感中的溺爱和生活中的过度保护,都是一种善意的阉割。

    以前工作的那个单位发过一种饮料,甜到喝了之后要漱口的程度。有个同事很惯他的儿子,容得那孩子两天里喝掉了大半箱子。问题很快就来了:孩子开始发烧,恶心,西医诊断是“胃肠型感冒”。找了个中医,指着孩子厚厚的舌苔责之于家长的失职,是甜腻之物坏了孩子的脾胃,疗法是清淡饮食数日。。buuyu。

    中医讲究滋补,更在意不要变“滋补”为“滋腻”,后者性味过于甘甜,会影响消化道的蠕动,停滞脾胃的运化能力。所以,如果方剂中用了山茱萸、阿胶之类性质滋腻的补药,一般都要加上砂仁、内金、陈皮,它们性燥,能化湿除滞,类似于“烘干机”,可以除掉能惯坏身体的滋腻。

    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绵之,是当代名医,他对补药使用很有原则,要试探着来,看第一剂吃下后病人的胃口如何,胃口失了就意味着补药过量。名医于补药的谨慎,很像善于教育儿子的父亲,节制爱意是为了保持孩子自身的雄风和斗志。

    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一直给中国运动员保驾,他们再三强调,那些有保护作用的运动护具是不能长期佩戴的,比如护膝,可以持住膝盖上下三分之一的力量,会替掉那一部分肌肉省下三分之一的气力,久戴必致萎缩无疑。

    人体和人心是一样的,都娇惯不得,娇了就阉割了本事,失掉了锐气,所谓用进废退。

    三国中杀掉邓艾父子的卫瓘,有个孙子叫卫玠。卫玠因皮肤粉嫩,面容娇美,身如玉树被称为“壁人”。《晋书》里专以“明珠”“玉润”形容卫玠的美。因为貌美,卫玠只要出来就会引得女人围堵、跟踪,非众多保镖前呼后拥不能安全通过,类似于韩国美男遇到日本师奶。《晋书?卫玠传》记载说:“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包围在女人黏腻爱意中的卫玠,值得多少男人羡慕呀,居然能被爱他的女人“看杀”了!想必是那如影随形的爱,剥夺了本来就不强健的卫玠磨炼雄健的时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爱与阉割无异。

    中国有老话说“穷养儿子,富养闺女”。就是要通过生活的后天赋予,娇宠出女孩的阴柔,造就出男儿的强壮,后者更是生存中不能缺少的能耐。

    九九归医:祛湿同时要健脾

    经常有人问我,每次看中医,医生一看他舌苔的厚腻,都会说他“有湿”或者“湿重”,他知道湿的成因无非是油腻的、甜味的食物,所以这类食物早就是他的大忌,但舌苔总是厚腻不减,为什么?

    中医说的“湿”,笼统地讲,就是该代谢出去的废物没有代谢出去,之所以代谢不出去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需要代谢的东西太多,比如吃了过多的油腻、甜味的食物;二是代谢的能力太差,稍微嘴馋一点,就积在身体里,那些饮食上很讲究,但仍旧舌苔厚腻的“湿重”之人,肯定还有脾虚这个根本问题,脾气就是代谢废物的能力。

    所以,要想除湿,除了燥湿,减少成湿的原因之外,一定要健脾,增加把湿代谢出去的能力,能兼顾这个效果的就是白术、苍术、陈皮、半夏。有两个中成药很适合湿重的人,一个是“参苓白术丸”,一个是“二陈丸”,前者适合因为脾虚导致的水湿停滞,甚至身体虚浮胖肿,这个药的药性很平和,可以长期吃。后者更简单,只有陈皮、半夏两味药,对于舌苔总是厚腻、嘴里黏腻不爽、食欲不振的人,非常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