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得的感冒比你打的喷嚏都多 >

第4部分

我得的感冒比你打的喷嚏都多-第4部分

小说: 我得的感冒比你打的喷嚏都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安忆在政协会上遇到过一个研究生物基因的专家,王问他:你相信不相信鬼?王觉得科学家肯定是唯物主义者。那个科学家说:你用了个非常好的词——“相信”,因为相信是不需要证实的。这个专家承认,很多东西是无法证实的,但是,它存在!王安忆的结论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只否定迷信,不否定未知”。

    人类未知的领域远远超过科学,只了解科学的现代人类,自然没有否定未知的本事。就像金子,不是只能做粪叉的,还能做首饰,甚至参与航天科技,粪叉之误是因为那个农民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觉得“铁岭就是大城市”。

    我是在看到某院士支持“废除中医”时想到了“金粪叉”这个故事的,虽然其人已与科学为伍多日,并屡次被称“反伪科学斗士”,遗憾的是,他始终没改科学奴隶的卑微,有很强的“金粪叉”意识。

    九九归医:蛋白粉,该吃的吃不起,吃得起的不该吃

    和麦乳精一样成为现代时尚的是“蛋白粉”。

    营养学家们对“蛋白粉”给出了这么个结论:“该吃的吃不起,吃得起的不该吃。”意思是,只有那些边远山区,连一顿营养餐都很难吃到的孩子,才适合通过“蛋白粉”补充蛋白质,对于目前中国的城市人来说,只要能正常进餐,就没有蛋白质缺乏的问题,多吃只能过劳肾脏。

    另一个问题是,“蛋白粉”未必来自优质蛋白。所谓“优质蛋白”,指的是鱼肉蛋奶等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如果用它们做“蛋白粉”,成本就太高了,所以,现在的“蛋白粉”多是植物蛋白,虽然在人体的吸收利用上,远不及优质蛋白,但是却与优质蛋白一样,都要经过肾脏代谢,带给肾脏的负担是相同的,这是“蛋白粉”的另一个得不偿失。
10 大米煮水可以治疗饥饿
    有个同事认真而且神秘地问我:“黑豆煮水是可以美容吗?”我想了想,有点心虚地说:“那不就是豆浆吗?”她蒙了,也有点失落,我拎出了这么个家常的东西,显然冲淡了她如获至宝的兴奋,她原本是想把自己的美貌寄托在这个秘方上的,却被我的一句实话败了兴。

    河北有个女诗人叫赵丽华,她创了一种叫“梨花体”的新诗。赵诗人将那些废话排列成诗歌模样的时候,估计一定也带着“黑豆煮水能美容”的虔诚,只是她的文字和黑豆一样,实在是太卑微了,难登文学神坛也不入医学殿堂,于是就成了人们耻笑的谈资。诗人们相约去北京西郊摘桃子,问我去不去。

    我说要是研讨我就不去了,但摘桃子好玩,远胜过赏花。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赵诗人的创举使本来就已经式微的诗歌雪上加霜,这一点上,倒是和“黑豆煮水”的杀伤力类似,只是后者殃及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医学,特别是中医,它因此有了被妖魔化的趋势。

    有一次开会,有个对中医感兴趣的人,亮开她的手掌问我:“据说这儿有个穴,只要按着疼了,就说明你胃不舒服,真的吗?”我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接着还会要求我给摸摸脉,想看看自己的肝脏、肾脏上长没长东西。我对这种视我如巫医者极其鄙视,我更加鄙视的是他们放着一目了然的B超、CT不做,非要自己故弄玄虚。

    我只能捺着性子告诉她:我不知道这个穴,也没听说过这种揣测方式。更重要的是,难道你都迟钝到了连胃不舒服都不能直接感受?非要通过一个穴位的异常来获知?

    遗憾的是,这种等同于“郑人买履”的智力,却在中医的传播中大行其道,“黑豆煮水”的神秘传说只是其一。

    中医确实“药食同源”,上餐桌的食物有很多是可以入药的,比如莲子、山药、山楂,但这并没有消减医学的权威和严谨,也没有用食物代替药物的可能。要知道,任何入药的食物,在处方中最多是辅佐,否则,一个对某种疾病有命中效果的食物,怎么可以举国同吃。

    其实,中医与巫术的分界早就很清楚了,即便是普通百姓,也不会都对“黑豆煮水”如此景仰和痴迷。比如我妈,虽然用大米煮水煮了一辈子,但她始终低调地把那种可以治疗饥饿的东西叫做粥。

    九九归医:怎么判断一个正规的中医

    判断一个中医是不是正规的,有几点很重要。

    首先,是不是大包大揽地告诉你,几服药就见效,为此让你把正在吃的西药全部停掉,不管你是不是因为血压180/100在服降压药,是不是因为血糖控制不好在打胰岛素。中医能发展至今,就是因为从不排除借鉴新的观念,除非西医的治疗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中医又有办法可以规避时。

    其二,是不是只治一种病。虽然是术业有专攻,现代医学也分科很细,但中医是个整体医学,即便是皮肤病也要通过全身调理。所以,一个优秀的中医专家,应该是个全科的。

    其三,是不是有很多头衔,很多社会职务,而且多是冠名“世界”“国际”甚至“美国”“英国”者,唯独不在任何一家国内的正规医疗机构坐诊。中医是中国“国粹”,中国的病人也最多,水平最高的中医肯定在我们身边,正规的医疗机构更可以帮助把关医生的资质。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11 表里如一的茄子
    虽然林志玲被称“台湾第一美女”有些言过其实,但也不至于大家都烦,烦她可能是因为她的“娃娃音”,让人觉得是在装嫩。国人对装嫩的抵触始于刘晓庆,当年她以五十高龄演少女武则天,除了托出了个“以假乱真”的化妆师,还替人们解释了一句深奥的格言:“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刘伪造的青春没能挡住她步入祖母级年龄,因为青春的言语和眼神早就无法还原。

    之前和林志玲经纪公司的朋友聊天,才知道林在演艺圈中口碑超好,所有和她合作过的人都想去帮助她,原因就是她是绝对的纯真,熟悉她的人都认定,以她的纯真程度,完全有资格在生活里,全程操“娃娃音”。也就是说,我们是以三十岁女人的常规标准“貌相”了林志玲,烦她其实源自一种错误、直观的推断,她的内里确实还很“娃娃”。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在吃生茄子,据说可以减肥降脂,这个横空出世的保健原理让医生莫名其妙。和其他蔬菜相比,茄子的降脂作用并无特殊,能一跃成为“健康新宠”,居然是源自“烧茄子浪费油”的生活常识。吃生茄子的人想象着,能把锅里的油都吸干的茄子,进了肠子之后,也一定有去脂刮油的功力……

    这样的“貌相”古已有之,那是古人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最通俗的还有“吃什么补什么”,肝病、肺病的人要多吃动物的肝和肺……其实,中医的“肝”和“肺”都是功能组成,不是指人体的具体脏器。被给予了生命希望的动物内脏,即便吃进去也肯定去向不明,无的放矢。以直观的自然之貌揣测复杂的人体显然是错误的,比如吃进肚子的茄子,是不可能像海绵一样对肠道里的脂肪“巧取豪夺”的,而中医能生存至今,也是因为在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厘清着很多与医理无关的“貌相”推测……

    我也不喜欢林志玲,作为美女,她没有意大利的莫妮卡·贝鲁奇那么惊艳,也不像西班牙的佩内洛普·克鲁兹那么美得令人不安。至于“娃娃音”,我倒没觉得是装出来的,那种“全天候”不变的声调,应该就是她的本能,至少是个表里如一的茄子。

    九九归医:水果蔬菜是怎样降脂的

    中国传统的菜式,向来主张“荤素搭配”,比如百叶节烧肉、羊肉萝卜、芋头烧鸭、菠萝古老肉。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们符合健康规律,具体讲,“素”可以减少“荤”中所含的胆固醇的吸收,因为胆固醇的吸收受植物固醇、膳食纤维等的影响,而这,就是“荤素搭配”之中的“素”。

    植物固醇和动物胆固醇的分子式很相像,进入肠道后,受体对它们“一视同仁”地接纳,但受体的数量是有限的,植物固醇多的话,受体占满了,动物胆固醇再进来就没有地方了,只能排出体外,所以,多吃植物性的食物能降低胆固醇,原因就在这里。

    其二,膳食纤维是大分子结构,人类体内没有分解膳食纤维的酶,这么大的分子拆不开,也就不能入血。但是,膳食纤维的最外表有千千万万个残基,像“千手观音”一样的,会抓东西,人体代谢的一些垃圾废物,比如汞、铅、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等,都能被这些残基抓住,因为不能入血便直接排出体外了,所以,富含纤维素的粗粮、蔬菜、水果都有降脂作用。
12 啃饼的男人(1)
    男人有两个情形我最不忍心看,一个是露出磨得很脏很破的棉毛衫袖子,和没人管的野孩子一样凄惨。当然,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周润发演的那个一顿能吃“2斤小排骨”的男人例外,只有“蓬头垢面”的经济能力,却非努出一副“油头粉面”的富人嘴脸,这样虚荣的男人向来无需同情。

    另一个不忍看的细节是,男人吃不上正顿儿的饭,孤单单地一个人啃很干的饼,特别是那种死面的烙饼。

    有一次去一个同学家,他离婚了,桌子上放着一块吃了一半的饼。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第一次觉得没女人照顾的男人真可怜,像荒芜了的冷土,没有水的滋润。现在想来,如果当时他桌上摆的是一碗白米粥,可能我的怜悯会少些,毕竟粥比饼温暖又温软,还是个家的概念,能滋养人。T米T花T书T库T ;www。7mihua。com

    所以,我喜欢南方,因为那里喜欢吃米,而且经常吃糯米,既能熨帖一天的饥劳,又是能点缀生活的零食,情趣自然比烙饼多。也因此,所有带“米”字旁的字,在我都觉得养眼,比如“糯”“糍”“粑”之类的。看书的人,有迷书中“添香红袖”的,有迷纸上“如玉红颜”的,其实,字中的米香也很值得贪恋。

    相比之下,饼之类的食物就显得粗粝而苍凉了。

    西北人很喜欢面食,特别是饼。小说《土门》里贾平凹写的刽子手,就拿烧饼当下酒菜。贾平凹虽是文人,却有西北硬汉的气质,他对饼写过一文,说七十年代,一农民有冤,携饼一袋步行赴京告状。正值暑天,路人干粮皆坏,唯其饼质量不变,存一年仍完好无异。

    经久不腐的饼肯定不能有多少水分,嚼起来也一定费劲,自然不容易吸收。和绵糯的米粥相比,饼类的面食虽然实在,但缺乏温情,只可填充空虚之胃,不能安抚孤独之心。

    但偏偏是这种难咽的吃食,却是现在人的健康救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日子甜蜜过度,温情泛滥吧,于是就需要一种反向佐剂。

    因为糖尿病已经是世界第一发病率的慢性疾病,研究者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