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营销女皇董明珠 >

第7部分

营销女皇董明珠-第7部分

小说: 营销女皇董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缺陷和不足,中层干部中究竟有多少是称职的?既然问题首先出在经营部,那么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就首先要从经营部开始。朱江洪决定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从下面选拔合适人选。
  民意测验出来了,董明珠脱颖而出,成为大家首选的对象。她从一个最基层的业务员一跃上升为了经营部部长。
  无论从个人的利益还是从个人的性格来说,董明珠都无意做官。首先,经营部部长虽然“位高权重”,但却是个“清水衙门”,只有死工资和一点奖金,远不如她做业务员拿的提成多;其次,就她的本性来说,虽然有做事业的欲望,但没有做官的欲望。她不是一个贪求地位的人,她有更高的追求,这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
  

财权的嚣张(2)
董明珠接受这个烫手的职位,完全是一种责任感。她要向自己挑战,为企业,为信任她、支持她的那些人做出点事来。
  任经营部长不久,董明珠就做出了一个超越常理的决定:她跑去找朱江洪总经理要财权。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首先格力是一家国有企业,人事的决定都要通过高层领导集体表决,董明珠这个行为显得太张狂;其次,虽然中国人爱权力是众所周知的,但中国人搞权力都是背后进行,绝不会像董明珠这样明目张胆的要权。
  董明珠有她的想法。这么明目张胆的要权,她也犹豫过。但她要权是为了整个公司营销的良性循环,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了经营部一个部门的利益。
  销售虽然只是公司全部工作的一个环节,但公司是个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她既然任了经营部部长,开始整顿经营部,其他部门的问题自然而然也就被暴露了出来。她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走此一招。
  要财权是因为经营部和财务部的关系密切。经营部要求经销商先付款后发货,但客户究竟在公司账上有没有钱,有多少钱只有财务部才清楚。一些客户打了货款到格力拿不到货,一些客户没钱拿到了货。有时经营部要发货了,开票员问这人有没有打钱过来,财务那边总是说:“我们也不清楚,要查账才知道。”这样,无论经营部如何负责,财务部不配合,也是事倍功半,难以使经营部的工作正常运转。长此下去,只怕又要重蹈格力以前的管理现状,职责不清,工作混乱。这是她董明珠绝对难以容忍的。
  董明珠正式向朱总提出与经销商的财务往来最好交给经营部管,这有利于工作协调。
  财务部副总心里不高兴,说:“你把财务拿去,就没有监督了。”
  董明珠当然知道她明目张胆地要权这件事有违常理,所以她早就想好如何才能让大家心平气和地接受她的建议,她说:“大家都可以监督,随时监督。我提两个建议,第一,我只管钱的进、货的出,不管用钱。这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第二,财务也可以不归我管,但每日经销商进出款必须要让财务部门随时告知经营部。”
  朱江洪总经理经过考虑,也为了平衡大家的情绪,采取了一个折衷的方案,那就是划出财务部的一部分归董明珠管,也就是说,董明珠可以得到人员、职能和收款这部分的权力。
  这个结局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朱江洪总经理作出这个决定,也是顶着很大的压力。要知道,在讨论会上,很多人一听说董明珠要权,立即就情绪爆发:
  “董明珠伸手要权,不能给她!”
  “董明珠是不是手伸得太长了!”
  “这不都归她管了吗?犯了错误怎么办?”
  其实,我们不能说这些人的想法就是故意和董明珠作对,或者故意给董明珠使绊子。按照中国人的惯性思维,主动要权确实是犯了大忌,何况董明珠她只是刚当上经营部部长不久。
  但是,反过来说,中国的企业总是做不起来,不也正是因为这种惯性思维在作怪吗?人们总是习惯于循规蹈矩,不敢突破,不敢创新。靠“拿来主义”,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又怎能占领先机,先发制人?
  董明珠敢于如此冒大不韪,一是因为她的动机是为了企业;二也是她的个性使然。她本来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事实上,也正是这种惯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风格,让董明珠带领着格力在发展的道路上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
  不管怎么说,董明珠获得了她想要的一部分财权。机会来之不易,董明珠慎重对待,务必利用这难得的权力开创格力经营工作的新局面。她和有关同事一起建立了一套循环监督机制:
  计划受财务监督;
  财务受开票员监督;
  开票员受电脑统管监督;
  电脑统管受计划监督。
  制度建立之后,关键就看能不能真正实行了。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仍然发挥不出其应有得效果。很多企业都有非常完美的规章制度,有的企业甚至不惜巨资请国外大型咨询公司帮忙设计制度,但最后仍难免走下坡路的结局,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好的制度却没有得到有力的执行。不能坚守原则,太会变通,也是中国人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让很多中国人特别自豪,但也是这一特点,让很多企业无法很好地贯彻规章制度,以至于虽然很多企业都确立了一个清晰的愿景,却总是事与愿违,无法实现。
   。。

财权的嚣张(3)
董明珠是一个为了原则,可以“六亲不认”的人,所以当她强调“任何人不得有任何理由破坏以上机制”的时候,了解她的人就应该明白,谁敢破坏这个制度,谁就要倒霉了。
  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很快,一个合理的网络便形成了:财务说有钱才能发货,发货后开票员记账,开票单再输入电脑。这样财务往来多少钱都可以清清楚楚反映在账上,每天都可以从账上看到有多少钱,发了多少货。这样一来,董明珠随时都可以掌握格力的销售情况,任何业务员、经销商都不能再像以前钻空子了。
  这当中最困难的是当天清账。以前就因为做不到当天清账,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董明珠要求,经营部无论多晚都要当天清账,决不能让当天的账过夜。一段时间以后,经营部的同事们就养成了习惯,当天的工作没完成,不管多晚都不会回家。
  据董明珠介绍,自1995年5月以后,财务就再也没出现过混乱,也再没有应收款收不上来的现象。
  在拖欠货款成风的今天,董明珠创造了一个“奇迹”。其实,当我们明白了个中情形,我们就会发现,创造这种奇迹,真的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只要我们能够坚守原则,决不破例,有什么奇迹我们不能创造?
  春秋时代军事家孙武,有一天去见吴王阖闾,吴王问他能不能训练女兵,孙武说:“可以。”于是吴王便拨了100多位宫女给他。
  孙武把宫女编成两队,用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然后把一些军事的基本动作教给她们,并告诫她们还要遵守军令,不可违背。不料孙武开始发令时,宫女们觉得好玩,都一个个笑了起来。孙武以为自己话没说清楚,便重复一遍,等第二次再发令,宫女们还是只顾嬉笑。这次孙武生气了,便下令把队长拖去斩首,理由是队长领导无方。吴王听说要斩他的爱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孙武说:“君王既然已经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队的规定来管理她们,任何人违犯了军令都该接受处分,这是没有例外的。”结果还是把队长给杀了。
  宫女们见他说到做到,都吓得脸色发白。第三次发令,没有一个人敢再开玩笑了。
  吴王对孙武的霸道非常生气,感觉孙武太不给他面子。孙武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用众以威,责吏从严,只有三军遵纪守法,听从号令,才能克敌制胜。”吴王听了孙武的解释,怒气消散,便弃斩妃之恨,拜孙武为将军。
  孙武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碰到了一个还算能够理解他的吴王,所以他的坚守原则得到了回报,被授封为大将军。董明珠也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她的“要权”得到了朱江洪的理解,于是她能够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
  可是,创造奇迹,难也就难在能否对原则的一贯坚持。让一个人做件好事非常容易,哪怕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也能够偶尔的做件好事。可要是让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做好事,那就非常艰难了。所以,古代能够成为圣人的人,不一定是因为他的思想深刻,或者他的智商比我们高。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下都坚持自己的理念,并锲而不舍地身体力行。
  就像董明珠所说,她能够创造这个“奇迹”,其实很简单:不交钱不发货,只要认真坚持下来,就不会有什么拖欠。
  董明珠坚守原则,她创造了个人的奇迹。格力在她的带领下,坚守原则,也在行业内创造了奇迹。所以,当记者询问格力与其他国有企业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时,董明珠回答:“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在经营中,坚持原则,没有私利,把国企当作自己的企业来做。不可否认,体制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但如果经营者有一个好的心态,不管企业是国有还是私有,都把它做好,体制就不再是问题,也就不会影响经营。”
  

没有一分钱的应收款(1)
拖欠货款是中国零售批发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老外头痛,中国商家也无不摇头,都感叹拖欠货款是100年都解决不了的企业问题。
  可是董明珠不信这个邪。她的做法很简单,也很霸道:凡拖欠货款的经销商一律停止发货,补足欠款后,先交钱再提货。这下捅了马蜂窝——中国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大大小小的经销商纷纷向格力老总朱江洪告状,有的甚至宣称:“有她没我”。董明珠针锋相对:“有我没他”。朱江洪劝董明珠:“是不是可以补完款,先发货再收钱?”董明珠微微一笑说:“好啊。”结果款一到账,货却把住不发。董明珠说:“要货?先拿钱来。”
  董明珠振振有词:“就算别人都这样,我格力也偏偏不。”即使100次撞墙头破血流,董明珠也要撞10l次。欠款这堵破墙一定要倒。
  不要以为董明珠固执己见,她不过是在坚持一个正确而又合理的决策。可能会有人认为,中国的行业规则就是这个样子,没有经销商先付款后拿货的道理。这虽然是行业规则,但规则不一定就是合理的,至于是否正确,就更难说了。最起码,现在已经有国外的零售商准备进军中国,并准备用自己的行动打破这种不合理的规则了。
  北美家电零售巨头百思买进军中国市场的敲门砖,就是要用“先付款后拿货”的方式来打破渠道商占用供应商货款的这种不合理的规则。百思买的这一举动,无疑会给那些饱受国内连锁企业回款之累的供应商带来“光明”,也会对巩固双方共赢的联盟体系发挥巨大的作用。
  只是,不知道百思买的这一举动,会否让董明珠有一种找到“同志”的感觉。
  要知道,在这之前,董明珠坚持的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7年、1998年格力没有l分钱应收账款,也没有l分钱三角债。
  事实上,自1997年至今,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