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滇味文化 >

第31部分

滇味文化-第31部分

小说: 滇味文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着手,围着明亮的火堆跳三弦舞。当场中央的四堆大火烧得只剩下红火炭时,主持人就宣布跳火海开始。这时,四个赤着双脚的骠勇汉子跳到烧红的火炭里,在里面不停地弹跳,脚步踩起的火花四处飞溅。他们还表演各种绝技:有的手拿通红的火炭,在脸上和身上擦洗;有的则拿着火球在手中飞快地翻滚、搓揉。看过表演后,很多围观的群众也闯进火海,脱去鞋光着脚毫不畏惧地在火堆里跳来跳去。经过一阵紧张激烈的跳动后,火炭都被踩成碎粒,跳火海活动随之结束。
  第二天,刀杆场上早就竖好两根20多米高的树杆,上面交叉着36把刀刃朝上的长刀,每把相距1尺左右,每10把中又用两把长刀交叉起来。中午时,人们再次来到广场,主持者宣布上刀山开始。在鞭炮和锣鼓声中,昨晚跳火海的4名大汉头戴蓝布帽,身装大红袍,赤脚来到刀杆树下。喝完一大碗酒后,他们纵身跳上刀杆,双手紧抓上层的刀梯,赤脚踩蹬在锋利的刀刃上,运用练就的气功撑着脚掌,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上到杆顶以后,他们表演各种动作,并把杆顶插着的小红旗抛向四方。
  七、傈僳族狂欢节
  傈僳族的狂欢节就是在春节期间举行的“澡塘会”,它是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盛会,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每年从大年初二到初七,住在高山和峡谷里的傈僳人就背着毯子、被子,带着米、肉、油、盐、菜和炊具,到怒江边有温泉的地方相会。他们在这里的岩壁下、石洞里或者石缝中铺上很多干草,展开带来的被子,组成在这里的“家”。然后,人们都下到烫人的石砌温泉澡池中尽情地浸泡着,在温泉中舒展筋骨、洗去污垢。男女老少相聚在热腾腾的温泉里,相互间帮着搓洗、悠闲说笑、嬉戏打闹。洗澡之后,大家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对歌跳舞。傈僳族人认为:用天然温泉的水洗过身体之后,人在新的一年里不会生病,所以他们把洗温泉又叫“洗百病”。
  在“澡塘会”期间,傈僳族除了进行温泉洗浴之外,还举行一系列其他活动,如精彩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射弩和打秋千比赛等。年轻的男女还要举行通宵达旦的赛歌,一唱就是整整三天。据说形成这种风俗的原因是:傈僳人大多分散居住在大山里,人与人的交往受到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的限制,人们之间缺少联系和往来,澡塘会则为他们进行社交提供了方便。
  

第十章 布朗族文化(1)
布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思茅地区。有本民族语言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布朗族部分自称“布朗”、“帮”,部分自称“阿瓦”、“阿尔瓦”、“伊瓦”、“佤”和“翁拱”等。汉族或傣族称之为“濮满”、“蒲满”、“孟”等。该民族有着迥异于其他民族的风情文化,十分耐人寻味。
  一、有趣的布朗婚俗
  布朗族小伙子成年后,就开始为自己找对象、“串姑娘”。晚上,小伙子站在平顶房上向寨子里的姑娘发出“串姑娘”的哨声,然后开始唱串姑娘调。寨子里的姑娘们听到小伙子的歌声后,会在手上弄很多锅底灰,高高兴兴地出门。小伙子见姑娘们出来,就迎上去,姑娘们则一涌而上给他们脸上抹黑锅灰。小伙子们被抹成大花脸后,会相互看着笑闹一番,接着洗去脸上的锅灰。然后大家找一个地方,在三弦的伴奏下双双开始对唱。
  正在精心打扮的布朗族新娘
  男女青年通过抹灰和对歌建立恋爱关系后,便各自同父母商量,请媒人说亲。说媒这天,媒人穿戴一新,挑上男方准备好的米、酒、肉等礼物,高高兴兴地去女方家。女方知道媒人前来提亲,会给其准备喝的酸茶、米酒,还要用斑鸠、肥鱼来招待他。如果在这一天媒人不吃女方家的饭,说明他看不起女方家,这门婚事也就彻底告吹了。
  媒人走进女方家门时,姑娘心里十分高兴,但还要装出生气的样子,甚至拿起一根棍子去打媒人的脚,边打边说“谁让你来我家的”……媒人则赶紧躲到女方父母身后。其实姑娘不是真的打媒人,而是打在地上。她打一下,媒人跳一下,围观者就在一边哈哈大笑。接下来,主人把媒人请到火塘边,大家围着火塘席地而坐,中间摆放酒菜,上的第一盘菜是猪头肉,接下来是生葱、生姜和生大蒜,最后上的是各种烤肉和酸菜。吃酒席时,主宾之间还要对歌,这样婚事就算定了下来。
  举行婚礼的这一天,全寨的男女青年都要来贺喜,并在男方家弹小三弦、敲象脚鼓,载歌载舞,特别热闹。在婚礼上,男女青年还要跳“采茶舞”、“癞蛤蟆舞”、“狮舞”等民族舞蹈。婚礼当天晚上,新娘就住在男方家里,而且要在男方家里住满7天后才回到娘家去住。以后的几年时间里,新郎白天在自己家中干活吃饭,晚上赶到岳丈家过夜,直到两人生了孩子,小俩口才背着孩子重新回男方家里住。
  二、布朗祭谷由来
  布朗人具有万物有灵的观念,且认为山水有灵魂,谷子也有灵魂,因此有“新米节”和祭谷的民俗。
  关于“新米节”的来历,还有一个蛇仙送种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布朗族的先人阿木旺正在打扫自己的谷仓,恰巧稻谷从天上落了下来。阿木旺见谷仓还没有打扫干净,就对稻谷说:你们过一会再来吧。稻谷一听,马上就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布朗人要用稻谷耕种,可是他们想了很多办法,稻谷还是没有回来。最后,人们就请守护寺庙的蛇仙出面,终于把稻谷请了回来。从此,布朗族每年收获前都举行召谷魂仪式,过新米节。在新米节期间,“达曼”(寨子头人)家的院子里燃起一大堆篝火,全寨的人都要赶到这里来“打歌”。人们围住火堆,跳起粗犷大方、热情奔放的舞蹈,一些青年男女还在这时对唱情歌。

第十章 布朗族文化(2)
布朗人在播种和除草前还要举行祭谷仪式,因为他们认为只有祭祀了谷魂,自己所收获的谷粒才能饱满。秋收开镰之前,人们要挑选一个属蛇的日子,在“达曼”的带领下身穿盛装来到田边,群体面向东方,用镰刀割倒一捆稻穗,舂出新米,煮出新米饭,再放上一包肉菜,到寺庙敬献给寨神和祖宗。然后,全寨才开镰收割。打出稻谷后,布朗人要请白摩(巫师)祷告,其口里念道:“谷魂谷魂,大家来请你,怕外面下大雨,不让你住岩洞里,不让你住树缝里,请你住到家里的仓房。”等他把谷魂请到仓房“住”下后,全家人再围着粮仓走三圈,经过这个仪式后,稻谷就可以吃了。
  三、“栽曼”与“召曼”
  “栽曼”、“召曼”是布朗族人经常使用的两个称呼,意思是寨心和寨主。以前,布朗人的祖先认为村寨也有心,所以在建村寨时就在村中央竖立栽曼,作为村寨的主心。栽曼其实是几根木桩,呈四方形,顶端都被刻成人头状。栽曼是人们信奉的寨神的灵台,他们大多是古代的部落首领和英雄,布郎族人认为其可以保护全村人,并保佑本村寨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因为栽曼很神圣,所以立栽曼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在竖立之前,要通过占卜选择一个好日子,到时先举行祭祀,再由全寨人一起动手把寨心柱竖立起来。有了寨心之后,很多祭典就在这里举行。在平常生活中,人们还要防止牲畜踩踏它。
  “召曼”是村寨之主,他不是继任、选举或者指派产生的,而是按照古习俗用抽签的方式产生的。抽签仪式就在“栽曼”前举行,谁抽中了签谁就是“召曼”。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仪式改在佛寺内举行,由和尚监选,并增加了一些规定。比如:“召曼”的候选人必须是康朗(当过和尚而还俗的知识分子),而且必须是有妇之夫,但不能住在妻子家里。举行抽签仪式时,寺院的主持在若干竹签中抽出一根写上“召曼”,然后把它和其他签混在一起投进铜罐,并向神佛祷告:“全寨人当着佛的面,抽签选‘召曼’,神佛在上,万事皆知明,谁要是适合当‘召曼’,神佛就让他中签!”
  主持祷告结束后,全寨的男子就开始抽签。他们要到佛像前抽签,且必须先把头巾脱下,跪在地上抽。“召曼”选出来后,就站在佛像前由主持向他滴水、拴线,其他人则在佛寺周围敲象脚鼓和芒锣表示祝贺,然后所有抽签的人和新头人、佛爷一起用餐。“召曼”选出来后是不能任意更换的,因为他的更换是由神来决定的。如果村寨里经常发生牲畜和人员受伤,或是牲畜跳上“栽曼”台内的情况,就表明“召曼”亵渎了神灵,大家就会重新举行抽签仪式,选出新的“召曼”。
  四、“拥”与“邦”
  “拥”和“邦”是布朗族居住的村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在建寨时是否举行过建寨的仪式。举行过仪式的村寨叫“拥”,而没有举行过的则叫“邦”。
  布朗族生活的地方
  按照布朗族的古老传统,建村寨时要举行仪式。建寨前,先仔细挑选好寨址,而且要用占卜的方式选择好村寨的位置。布朗族选择寨址所参考的主要条件是方便人们种地,因此大多村寨都建在山坡上,只有少数村寨建在河谷地。据说这是因为布朗族很怕水鬼,所以大多山寨都不建在水边。村寨的地址和方位均确定好后,人们就请来寨主或寺院的主持举行建寨仪式,大家则按照他们的指点,用茅草绳先把寨子的范围圈出来,并在这块地中间打一些木桩,再用白线拴着木桩结成网。接下来,由主持与寨主围着木桩念经、滴水,其他人则跟在他们后面跳舞,然后大家把圈寨子的草绳头尾连接在一起,表示所有人愿意团结地居住在这里。

第十章 布朗族文化(3)
人们把草绳连好之后,要先建立四道寨门。村寨的正门在布朗话里叫“都永”,意思是寨门;其他三个门都叫“巴都水”或“巴都膝”,意思是通向山野的门。每道门的两边都要打上两根木桩,象征着守寨门的神。建立寨门后,人们就开始在村寨的范围里破土动工修建自己家的房子。“邦”的意思就是棚房,布朗族人把地棚、田棚、凉棚统称为“邦”。那些被称为“邦”的村寨,在布朗族人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村寨,而是暂时居住的一个地方。
  五、布朗山康节
  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每年傣历六月中旬的、为期三天的山康节。其第一天是除夕,这天每家都要打扫卫生、杀猪宰牛,做用来赕佛和馈赠亲友的“厄糯索”(黄粑,一种食品)。早上,晚辈把做好的饭菜送到老人跟前,跪着请他们吃饭,并祝老人健康长寿,同时伸出双手,掌心向上,接受老人对自己的祝福。
  节日的第二天是元旦,这是整个节日中最热闹的一天,村寨里要举行赕佛、赛歌和泼水活动。三声马蹄炮响过之后,人们就可以去接新水了,并在里面加一些中药,煮成药水洗佛像。洗过佛像的水,大家都争抢着用来给自家的老人和小孩洗脸,期盼他们能身体健康。接下来,人们还要向祖先和神佛献饭、堆沙、滴水、扶树。
  元旦的早上,人们带着准备好的河沙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