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196部分

问镜-第196部分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这么说话,注定有人不爱听,图家兄弟刚刚让余慈给绕晕了,这回没有表示,可后还是有人跟进,非常响亮的一声冷哼。

李佑知道是谁,也不回头,哈哈笑道:“师弟万万不可妄自菲薄,外室弟子也没什么,总比某些拿善功去为难刚入门的师弟的家伙强些!”

余慈顺他话中所指,看向后面那位。

此人黎道士和李佑都叫他“老战”,图家兄弟则叫他“战师兄”,其实他全名是叫战传义,也是实证部四代弟子中响当当的人物。个子不高,却处处透着精悍的味道,脸面上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嘴巴颇为阔大,就是现在紧紧抿着,颜色阴沉,一副乌云罩顶的模样。

余慈刚入山门,不愿结仇,当然也不会把脸凑过去给人扇,对上此人,只是点头而已。战传义则是扫他一眼之后,沉着脸和黎道士以及图家兄弟打招呼。

这四人碰在一起,除了在里面搅混水的黎道人,其他三个都是颇为尴尬的。尤其是战传义,此时是有苦说不出。他并没有像李佑所说,下作到专门与一个外室弟子为难的地步,只是他向来以周师兄的第一心腹自居,而周师兄明显对余慈灭掉白日府满门的手笔不满,如此,战传义当然想办法附合周师兄的心意。

原本他是想亲自出手,打掉余慈的锐气,偏偏今天有个重要功课落不下,他本人也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就随意放出个善功消息,想着半开玩笑,就把这事儿给办了。

他却没想到,在实证部里除他之外,还有图家兄弟也掺在其中,且更荒唐的是,便连周师兄都要敬让几分的黎洪跳出来,一下子抢了这件事过去。如此,事情便闹大了,终于走漏了风声,惹得刚出关的李佑杀出来,当场翻脸,将他一通好赶。

到如今,他是大失脸面,想再保持平常心,也太难为他了。既成骑虎难下之势,也只好将这个反面角色做到底,自然不会给余慈好脸色。

况且他也确实不信,区区一个外室弟子,能在山门呆得长久。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战传义和几个人谈了两句,便说要完成今天的功课,绷着脸告辞,这时谁也不好去挽留他。

看着战传义的剑光远去,李佑皱了皱眉头,旋又露出笑脸:“前段时间我闭关,师弟你到山门的消息恐怕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既然知道了,就要好好庆祝一回……”

在李佑话中,一行人也沿站“通天河”的路线,往山门方向去。除了余慈之外,另外四人都是识途老马,对沿路上诸般景致都熟,尤其是黎道士和李佑,一个控制场面轻车熟路,时时妙语如珠;另一个则是活泼爱笑,全没架子,两个还丹修士都这样了,慢慢的图家兄弟也投入进来,虽暂时还抹不开来和余慈谈笑风生,但偶尔也会插上两句,气氛正慢慢地缓和。

一路说笑,速度比之前还要慢一些,不过一刻钟之后,余慈还是看到了落雪瀑。

那是从九天而上垂落下来的云烟,风吹即逝的烟气汇集如瀑,以浩荡之姿俯冲下千丈高空,与脚下云海相激,崩散的云絮真如飞雪一般,映着天光,映射出眩目的色彩,那壮丽的烟幕之后,似乎已是另一个世界,

离得近了,余慈发现,垂流的云烟带着颇重的寒意,或许正是因为许此,冷结的烟气才会形成这般美景吧。至于黎道士和李佑的解释是:形成这云烟飞爆,完全是护山大阵的禁法/功效,从此往上,由护山大阵汇集的元气浓度已经超出正常环境的十倍以上,以高就下,才会形成如此胜景。

其实不用他们说,和余慈共享视角的“小家伙”已经溯流而上,先一步飞上落雪瀑,在那充溢着生机的虚空中欢快狂舞。

“确是仙境无疑!”

余慈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极至精纯的天地元气像是精心调适好的温水,从头顶灌下,滋养全身,一时间他甚至舒服得呻吟起来。

黎道士和李佑相视一笑,由前者道:“往前走吧,前面风景才真叫好。”

余慈依言前行,很快他就知道,这里已经不是相对单调的素白云海,而是真真正正的生机盎然之地。这里滔滔云气汇聚成河,在天空中穿行,“两岸”则以姿态各异的峰峦点缀亮色。细看去,那些山峦竟是虚悬在半空中的,有些中间还以虹桥相接,若运用目力,在九天外的缥缈云气中,甚至寻到亭台楼阁的影子。

正因为如此,这片空间一下子就给扩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甚至已经模糊了上下左右的概念,“通天河”便在这样的天地间“流淌”,在远近高下的对比中,极尽曲折变幻,一时纤细如丝,一时雄阔如海,让人忍不住就想投身其间,真正去体会其间的玄妙动人之处。

正感叹于此地胜景,忽听图家兄弟齐齐惊咦一声:“战师兄?”

在靠着通天河畔的一处浮空山上,立着的人影不是刚刚先走一步的战传义又是谁来?

战传义也知道他们跟上来,回头看了眼,似乎皱起眉头,但最终没有再躲开,而是又伸长颈子,往远方眺望。

“谁在那里?”

李佑好奇地询问,暂时没人能回答。不过紧接着,人们耳畔便有一缕清音潺潺流入。

一开始余慈不知道声音的来路,只觉得好听,不自觉用了心思,这才发现,这不是云海空山自成的天籁,而是有人长吟清歌,由远而近。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

余慈循声远眺,待辨出曲辞,也终于看到,在通天河上,竟当真浮着一叶扁舟,单人独桨,似顺流而下,舟上人影清歌悦耳悦心,似恣意,偏又别有一番沉静韵致。

“那是,那是……”余慈尽放眼去,虽还是模糊,却觉得来人身影颇为熟悉,一个名字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

“是梦师姐!”还是图家兄弟心意相合,一齐叫出了声。

“梦师姐?”

那位端方沉静的女修,也会清歌泛舟,优游卒岁么?

余慈愕然回眸,只见身边一干人等都是莫名其妙。见他目光,黎道士倒是第一个回神,咧嘴笑道:“难得听梦师妹歌辞唱曲,今天也算一饱耳福……话说回来,她今天心情很好呀。”

李佑和图家兄弟都是嗯嗯连声,大有同感。

此时,轻舟已越发地近了,余慈看着舟上那越发清晰的身影,心有所感,往侧面一瞧,果然见那战传义肢体语言分明是有些紧张,刚有一个模糊的判断,轻舟已直下七八里路,眼看便到近前。

此时,舟上女修站起,遥遥朝这边笑问道:“余师弟可在?”

众人齐刷刷扭头,除了余慈。

此时他就站在人们视线焦点处,一时哑然。

白天利用不上,晚上就不给力啊。这时间,俺是无语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赠礼

p

“余师弟果然在此,还有诸位师兄、师弟。”

小舟便停在黎道士驾驭的剑光之前,梦微玄服道冠,手持拂尘,肌肤似雪,简朴中自有清媚之气,只不过,在她轻轻躬身,以最端正的姿态向众人施礼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别的地方去,一个个都慌忙回礼,一个比一个做得标准,便连有一段距离的战传义都不例外。

余慈知道梦微必然是专门来接自己的,他心中感觉也如之前对李佑那般,温温的极是舒服,在还礼之后,便咧嘴笑道:“梦师姐,好久不见。”

梦微清澈的目光在他脸上停驻一会儿,方展颜笑道:“师弟能到山门来修行,我也是为你高兴呢。又想到师弟尚不能驭器飞行,就操此浮云舟来,打算接师弟一程,却不想黎师兄等已是先到了。”

“是啊,是啊,先到一步。”

黎道士当真是个能掰扯的人,此时仍然能够嘻嘻哈哈地道:“结交同门,助人为乐,正是我辈应做之事,哪能回回落在梦师妹后面?不过既然梦师妹也来了,咱们就一道儿走罢。”

说着,他亮开嗓子叫道:“喂,老战,站那么远干嘛?走了!”

战传义默不作声,却是听话地飞了回来,大概是对梦微有些忌惮,脸上则不免有些讪讪。这一下,余慈等人之间的气氛便有些尴尬,黎道士则没心没肺地叫道:“走走走,再晚些,通天河上的雾流兽怕是要成灾了!”

梦微莞尔一笑,又向余慈温声道:“师弟还要乘黎师兄的燕泽剑吗?”

余慈心中微动,视线在女修脸上转了一圈,摇头道:“黎师兄带了我这么久,想必也是累了。梦师姐,你这浮云舟,也是要自己驭使吗?”

“机关巧器而已,并不费力。”

“那还是坐船吧。”

这选择当然没人有异议,便是有,也不会当面说出来。于是,余慈很是谢了一番黎道士的“热心”,随后转移到浮云舟上。

正如梦微歌辞中所唱,二人座下横渡云海的载具,确实只是一叶扁舟,通体狭长,两个人坐下倒是正好。小舟自有符阵驱动,浮游于云气之上,单桨拨动,便能飞滑如箭,与其说是击水,不如说是飞行。

当下以浮云舟为中心,这拨人汇聚在一处,又溯流而上。

人一多,不自觉就要分出些小团体,初时有黎道士这个操控气氛的高手在,一些话题都是大伙儿一块参与,还不明显,但人们哪有那么多共同话题可讲,慢慢地便是各找各的,变成两到三人一组,当然绝大多数时间还是闷头赶路。

余慈和梦微都在浮云舟上,倒是不愁没有话题好讲。当然大部分时候都是梦微说,余慈听。梦微重点是为他介绍了一下山门内的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刚刚黎道士插科打诨时所讲要有条理得多。

尤其是介绍到宗门内,尤其是实证部内一些人际关系时,余慈便明白,梦微驾舟而来,绝不是临时起意来接他,而是和李佑一样的打算,只不过更内敛一些罢了。

此时梦微正轻声解释她装作没看到战传义等人行径的理由:“战师兄他们做的是有些过份,但你刚入山门,正是专心致志,精修苦炼的时候,最好不要和这一派激化矛盾,以至难以做人……战师兄、图家兄弟也罢了,周钰周师兄,却是实证部四代弟子中的第一人,威望甚高,他对你在绝壁城所为甚是不满,你今后三年,住在万法精舍,总要有所准备,不可与同门失了和睦。”

万法精舍正是实证部的大本营。因为余慈是由何清考评并推荐的,而何清又属于实证部,所以,他必然也要住在那儿,梦微的担心绝非没有道理,而她今日所说所做,与她平日论事论理的严正态度颇有不同,也是出于缓和矛盾的打算。

余慈自然明白她的心意,郑重应了,忽听梦微道:“其实,便是我,对你在绝壁城的所作所为也是不怎么认可的。还有何师叔……

说到此处,她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但想来也是指与血僧屠灵一战时,死伤十余万的那件惨事。看起来,离尘宗山门对这件事也有争议,余慈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梦微轻声道:

“我亦深知,山上山下情况不同,师弟你处境也远比我等险峻。然而万物不同而道本同,诸事纷杂而律如一,区分的只是难易而已。只望师弟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毁家灭门,一时之快,徒惹心魔罢了。”

不管梦微说的合不合余慈的心意,总是为他好,余慈便点头应道:“是,谢师姐指点。”

虽然是谢过,但是余慈还是不希望对个话题持续下去,所以致谢之后,他便主动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