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坤元;你不简单啊;能够有这样的分析;好了;你的赈灾任务;已经完成了;不需要回到厩复旨了;带着骁骑营;直接回到江宁县。”
苏天成有些黯然;不回厩去;说明还是有人在不遗余力的弹劾自己;皇上左右为难;只好让自己直接回江宁县去;想不到朝廷里面;缺乏了基本的正义;难怪徐尔一这么大的意见;想着在皇上的面前;为自己据理力争。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是万万想不到的。
闫子章居然为他说好话了;在徐尔一调查的时候;闫子章实事求是;认为河南的赈灾工作;做的非常好;苏天成居功至伟。
至于说邓辉;一直都跟随苏天成;他还是有些胆战心惊的;苏天成杀伐果断;这样的俊杰之士;他是第一次见到;特别是河南的赈灾工作;做的非常出色;他是打心眼里面佩服;自己都想不到这么好的办法。
涉及到自己的前途;他忐忑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的下定了决心;跟着苏天成干;只要忠心耿耿;一定会有出息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留点纪念
九月初十。
苏天成带着骁骑营;离开孟津县;计划取道开封府、归德府;进入南直隶。闫子章跟随徐尔一;直接回到厩去;还真的不需要骁骑营护送了。
走的那天早上;他没有通知地方官吏;打算安静的离开;河南地方官员;对他的意见;已经是很大了;百万两的白银;地方基本上没有得到多少的好处;绝大部分到了灾民和流民的手里。
苏天成自己也知道;地方官吏;对他的意见不小;但他不在乎;只要能够让灾民和流民真正得到救济;只要能够最大限度的稳定子南的局面;就是莫大的功劳了;要知道;他所做的这一切;都在慢慢的改变历史的进程。
敕书和尚方宝剑;都交给了徐尔一;直接带回厩。
自己这也算是灰溜溜的离开吧。
走出官驿;骁骑营的一千一百多名将士;早就在外面整齐列队等候;一个多月时间以来;骁骑营的将士;与苏天成朝夕相处;他们佩服苏天成的胆量、智谋;所有的将士;都直接参与了赈灾的事宜;和苏天成一起做事;甚至直接动手;清理淤泥。
看着众多的将士;苏天成有些愧疚;剿灭杜老三的战斗中;骁骑营的将士;承担了主要任务;虽然没有阵亡的;但也有不少将士受伤了;却没有得到什么报酬;赈灾的银两;是绝对不敢挪用一两;发给骁骑营将士的。那样性质就改变了。
至于说回到了南京之后;骁骑营的将士。归营之后;就难以有多少接触了。
看见诸多的将士等候;他什么都没有说;跨马前行。
还不到卯时;县城里面很安静;几乎看不见什么人。
苏天成摇头苦笑;就这样离开孟津了;辛苦一个多月。
刚刚出城。前面的将士就来禀报了。
“大人;百姓聚集在城外;难以前行啊。”
苏天成连忙跨马到了前面。
城外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密密麻麻的老百姓;站在城外面;沿着官道看过去;延绵好长的距离。估计有好几万人。
看见苏天成出来;老百姓一片一片的跪下了;不知道是谁喊叫了一声。
“青天大老爷;救命大恩人啊。。。”
震耳欲聋的喊声出现了;此起彼伏。
苏天成感觉到眼眶发热;其实他没有做什么。不值得接受这么大的礼节。
他竭尽全力喊着;要众人都站起来;可惜他的声音太小了。
队伍从官道慢慢走过;不断有妇女上前来;手里提着鸡蛋、馍馍等。试图让骁骑营的将士带走;但大家都是竭力推辞。没有谁接受;苏天成有明确的规定;那句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话语;谁都记清楚了。
应该说;在孟津县赈灾;大家见识了苏天成的工作作风;原来以为;苏天成是读书人;不能够吃苦;可这一个多月时间过去;大家明白了;这位大人;非常能够吃苦;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
短短的三里路;队伍走了大半个时辰。
孟津城外五里处的望风亭。
徐尔一和闫子章在这里;等候苏天成。
看见了两人;苏天成连忙下马了。
“坤元;刚才的那一幕;就是对你最大的肯定啊;要是朝廷的大臣;都像你这样做事情;还畏惧什么灾害啊。”
“徐大人;闫大人;这是灾民抬爱。”
“不要这么说了;这是你应得的荣誉;都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夫看你是真正的做到了;来到孟津不过一个多月时间;就得到了如此的拥护。”
一边的闫子章红着脸;没有说话;想起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和苏天成对着干;若不是苏天成坚持;还不知道赈灾的效果如何。
“闫大人;前些时间;在下多有得罪之处;还请你不要介意。”
“苏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跟随苏大人一个多月时间;下官学到了很多东西;想想以前的那些事情;实在是不好意思;这次回到厩之后;下官一定要为大人请功的;下官相信;四省的赈灾工作;河南是最为出色的。”
徐尔一看着闫子章;眼神深邃;意味深长。
朝廷里面的争斗;影响到了赈灾工作;这是他没有办法扭转的;大趋势如此了;个人的力量;太过于薄弱了。
“闫大人不要这样说;有些事情;在下是明白的;只不过没有深入其中;也不愿意去想那么多的事情;身为赈灾大臣;想到的是如何做好本分;如何让灾民受益;其实闫大人的诸多做法;在下也是佩服的。”
苏天成对着徐尔一抱拳开口了。
“徐大人;学生写了一封奏折;这里面;详细叙述了河南赈灾的情况;这次的赈灾;各方都是有功劳的;效果还不错;下官以为;今后的赈灾;还是要落到实处;让灾民真正的受益;这样就能够稳定一方;灾民感受到了朝廷的恩惠;岂能轻易造反。”
说完;他从胸前拿出来一封信函。
撰写这封信函;他犹豫了一阵子。
虽然和朱由检接触的次数不多;可他已经感觉到;朱由检绝不是后来描写的那样;什么刚愎自用;什么不能够容人;什么才大志疏;面临着这样的一个烂摊子;年轻的朱由检;肯定是着急的;想着扭转不利局面的;要说急躁冒进;可能存在;也是可以理解的。
苏天成不是民族主义者;没有大汉族的优越感;也不认为其他民族就落后了;就野蛮了;但从历史的评价来看;明朝的很多政策;包括开放的程度;是远远强于清朝的;清朝的闭关锁国;致使中华民族落后挨打;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这一点的认识上来说;他要最大限度的帮助朱由检;重振大明。
“坤元;老夫这里也有一样东西;你看看吧。”
徐尔一从胸前拿出来一个信函;打开之后;里面有着诸多的签名;下面都按有血手指印。
“这是一万多灾民留下的签名;老夫曾经听说过万民伞;也不相信这种东西;今日是亲眼见到了;这封万民签字的信函;是灾民恳请老夫;带到厩去的。”
苏天成拿过了信函;轻轻的摇头。
“徐大人;这封信函;就留给学生吧;学生在孟津县一个多月时间;什么都没有得到;正感觉有些遗憾;得到了这封万民签字的信函;满足了。”
“怎么;难道你不想皇上看见这东西吗。”
“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学生想到的是做事情。”
“呵呵;有气魄啊;老夫自愧不如;这老师;不当也罢了;老夫祝愿你在江宁县;能够取得更好的业绩;到时候;老夫在厩;为你摆庆功酒。”
看着苏天成离开;良久;徐尔一对着身边的闫子章开口了。
“闫大人;好好学习一下吧;陷入到那么多的是非之中;为的是什么;老夫知道;你有不得以的地方;可你看看坤元;人家是殿试榜眼;做出来了什么样的选择;不要以为;皇上什么都不知道;老夫说的不客气一些;状元陈于泰;就要吃亏了;且不说是这么考中状元的;就依着那样的一层关系;也需要低调啊;身为翰林院的修撰;不想着好好的熟悉政务;却热衷于聚会;岂不知皇上是最为讨厌党争的。”
闫子章的身体颤抖了一下。
“徐大人;下官惭愧了;这段时间;下官想了很多;和苏大人比较起来;下官确实一无是处;回到厩;定要好好反思。”
“也不要这样评价自己了;你还是明事理的;对坤元就做出来了正确的评价;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老夫还是看好你的;不知道你下一步;做什么选择啊。”
闫子章作为副使;跟随苏天成赈灾;重点不是在做事情上面;可一个多月时间;除了开始的时候;找过一些麻烦;后来都是按照苏天成的要求;认真做事情了;特别是在做出来评价的时候;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面;说真话;这确实需要勇气。
而且闫子章还准备;在朝廷上面;为苏天成据理力争。
这就必然得罪身后的人。
“下官想过了;顾不到那么多了;以前总是浑浑噩噩的;这次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回到厩之后;下官请求外放;总是呆在厩里面;不能够做什么事情的。”
“好;呵呵;你有这样的想法;老夫是一力支持的;外放很好啊;避开了很多的风波;到下面去;实实在在做些事情。”
“大人;下官也想着;能够到南直隶去;有机会;多跟随苏大人学习;若是有机会;还请大人帮着美言几句。”
“这没有问题;只要有机会;这次河南的赈灾工作;做的很好;老夫回去之后;据实禀报;相信皇上一定是高兴的;趁着这个机会;请求外放;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官道上面的灰尘;已经慢慢落下来了。
徐尔一在亭子里面;站了好久;朝廷里面的博弈;越来越激烈了;甚至吏部尚书和左都御史都被皇上罢免了;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对于这些争斗;感觉到厌恶和绝望;但苏天成的所作所为;让他看到了希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 刘铁汉
(感谢帝国斜阳天下、天亮前、eddsxt成峰的宝贵月票;感谢苏人看书、稻草人、大笑熬糨糊、145k的打赏;感谢诸位读者大大了
赈灾工作;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这是高兴的事情;不过;压在苏天成内心的包袱;依旧没有散开;那就是骁骑营的奖励问题。
骁骑营的功劳是很高的;可以说;这次的赈灾;取得如此圆满的成绩;他依靠的主要就是骁骑营;至于说地方上的官吏;还是协助居多。
两天之后;大队人马;来到了开封府的河阴县境内。
一路依旧是风餐露宿;可谓归心似箭。
苏天成也不想去麻烦地方官府;敕令上缴了;尚方宝剑没有了;估计地方官吏;脸色一定是不好看的;他也不愿意找这样的麻烦。
邓辉很聪明;发现了苏天成的心思。
“大人;在下有件事情;想着禀报;恐大人急切想着归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