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古城疑案三 >

第51部分

古城疑案三-第51部分

小说: 古城疑案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一个书包。”



    “是什么样的书包?”



    “是一个黄颜色的书包——就是军人背的那种书包——包上面有一个用红线锈成的五角星。”



    “老陈,炼洛丹的父母有没有提到这个书包?”欧阳平低声问陈杰。



    “不曾提到,今天,我打算抽时间到炼家去一趟,笔记本和钢笔还是要让他们辨认一下的,顺便再问一下书包的事情。”



    毋庸置疑,炼洛丹的书包里面装的一定是日记和钢笔。



    “我们听说静平先在大雄宝殿做事,之后去了静幽院。”



    “不错。”



    “慧觉住持对静平是不是很关心呢?”



    “寺中所有人都很关心她。”



    “为什么?”



    “静平虽然入了佛门,但尘缘似乎未了,她整天郁郁寡欢,茶饭不思,慧觉住持就把她留在身边,好随时开导于她。慧觉住持还关照贫尼多加招拂。”
105。 第二十四章 老师太虚以应付 胖尼姑有问必答
    “我们听说,在静平离开寺院之前——”现在,欧阳平只能这么问,“也曾有人选择离开,是这样吗?”



    “不错。”



    “他们是谁?你能跟我们说说吗?”



    “清水。”



    “还有吗?”



    “还有莫忧。”



    “是不是还有一个叫修竹的僧尼。”



    “不错,修竹也算一个。”



    “她们为什么要离开鸣晨寺呢?”



    “这——贫尼不知,不过,要让贫尼来猜测的话,无外乎两种原因。”



    “哪两种原因?”



    “一是家人纠缠不清,不肯罢手,想尽力挽回;二是自己耐不得寺院中的清苦和寂寞还俗去了。



    “这些僧尼,包括静平,好像都是年轻的女孩子,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这很好理解。”



    “愿闻其详。”



    “女孩子一旦选择了出家,头几年的日子是很难熬的,寺院里面的生活,你们也看见了,如果与佛无缘,即使进来,迟早也是会走的,但只要熬过了开头的那几年,等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才能悟出其中的好处来,贫尼是过来人,进寺前几年,也曾想过还俗的事情。佛无…错…小说 M。QULEDU。 COM祖慈悲为怀,严进宽出,哪一天,突然后悔了,寺院的大门永远都是敞开着的。”



    “严进宽出,您所说的‘严进’是什么意思?”



    “只有割断尘缘的人,才能受戒和剃度。”



    静平确实有点像割断尘缘的人。



    “那么,清水、莫忧和修竹去了什么地方,您知道吗?”



    “佛门一向不问来处,更不问去处。”



    静平,清水,莫忧和修竹恐怕就是在这种“不问来处,更不问去处”的幌子在失踪于鸣晨寺的,佛门不问来处,更不问去处,所以,佛门是不需要担当任何责任的。佛门割断了所有弟子的历史,也吞噬了她们的未来。



    之后,欧阳平请念慈师太找来了悟虚。



    悟虚就是亲眼看见静平走出寺院的尼姑。



    五分钟左右,念慈师太将悟虚领进了欧阳平住的禅房。



    念慈师太将悟虚送进禅房之后,就退出了禅房。



    悟虚是一个胖尼姑,个头不高,大概在一米五五左右,她长着一身的肥膘,上面是双下巴,下面,腹部隆起,走起路来,两只脚成外八字,上半身左右摇摆。



    待悟虚坐定之后,欧阳平道:“你叫悟虚吗?”



    “我叫悟虚。”悟虚说话,声音很高。



    “你住在西禅院,还是东禅院?”



    “我住在东禅院。”悟虚说话干净利索,问什么,她就答什么。



    “你在寺院做什么?”



    “我专门修剪寺院中的花草树木,大雄宝殿前面和庵门外的地也归我扫。”按现在是我说法,悟虚应该算是清洁工。



    “你亲眼看见静平走出寺院大门的吗?”



    “是的。”



    “是什么时间——是早晨什么时间?”



    “是天要亮未亮的时候。”



    “你在什么位置?”



    “我在井上打水。”



    “请你领我们到现场去看一看吗?”



    “行。”



    悟虚领着大家走出西禅院,沿着西禅院外一条狭长的走廊向南,然后向东,走出一个圆门。



    走出院门,便能看见水井了。
106。 第二十五章 欧阳平现场模拟 黄书包唯一凭证
    水井的位置在大雄宝殿的西南角上,在庵门的西北角上,它和大雄宝殿和庵门的直线距离在三百米和两百米的样子。



    在水井的东边,也有一个长廊,长廊掩映在几棵古老的银杏树下,在水井的南边也有两颗银杏树。时值金秋,井沿和井沿附近的地上落了一些树叶。



    悟虚走到井沿上,停住了脚步。



    “悟虚师傅,你就是在这里看到静平走出庵门的吗?”



    悟虚点了一下头。



    “静平是怎么走出庵门的,你能走一遍给我们看看吗?”



    悟虚走到东边的长廊上,然后走出长廊,沿着长廊东边一条石板路朝庵门走去。



    欧阳平朝悟虚招招手,悟虚返回到井沿上。



    “静平住在西禅院,她应该走西长廊才对啊!”



    “静平伺候慧觉住持的饮食起居,她有时候睡在静幽院。”



    要想有深入的了解,就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渔网里面的鱼是慢慢浮出水面的。



    “你是说静平自从伺候慧觉住持以后,很少睡在西禅院吗?”



    “是的。她走东长廊,这就说明她是从静幽院来的。”



    “我再问一遍,你看清楚静平的脸了吗?'无^错^小说''m'。'quledu'。''”



    “没有,当时,天刚刚亮。”



    “那你是根据什么说她就是静平的呢?”



    “她的肩膀上背着一个黄颜色的书包,在鸣晨寺,只有她有黄颜色的书包,看身形,身高,还有走路的样子,也像是静平。”



    “静平有多高?”



    “和这位同志差不多高。”悟虚望着韩玲玲道。



    韩玲玲的身高在一米六零左右。



    “静平走路的样子和别人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她走路喜欢低着头,速度也比别人快,寺院的僧尼平时走路的速度都比较慢。



    悟虚所言非虚,同志们进寺以来,他们所看到的僧尼,走路都是慢慢吞吞的。



    “你每天早晨都到水井上来吗?”



    “是的,每天早晨,在早课之前,我必须把所有的案桌和法器擦洗干净。”



    “当时,庵门是关着的,还是开着的呢?”



    “是关着的。我看着她打开庵门,出去以后又关上了庵门,我就是被开门的声音吸引过去的,书包就是在开庵门的时候才看到的。”



    “向东,你去试试看。”



    左向东走到庵门前,先将庵门关上,然后插着门杆。最后提起门杆,打开一扇门。



    开门的声音很大——笔者指的是门轴在门窝里面转动时发出的沉重而有份量的声音,人站在井沿上,能清晰地听到开门声,早晨应该更清晰。



    和悟虚分手之后,五个人去了静幽院。



    同志们走进圆门的时候,从竹林中的小路上走过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尼姑:“住持正在禅房里面恭候大家。”



    西边的工地上传来铁锤敲击铁钉的声音。



    慧觉师太非常客气,她正躬身站在禅房的门口迎接大家。



    “福田,你在院外守着,没有我的传唤,任何人不得打扰。”



    “是。”福田退后几步,朝圆门走去。



    慧觉住持将同志们领进禅房坐下。
107。 第二十六章 开门声非常清晰 老尼姑脚步轻盈
    慧觉住持的身高在一米六零左右,看上去脚步轻盈而飘逸,这个词一般情况下只能用在年轻女子的身上,但慧觉住持是一个例外。前面,笔者曾经交代过,慧觉住持保养的很好,这不仅体现在她的容颜上,也体现在她的身材上,说慧觉住持的年龄在五六十岁的样子,这并不是欧阳平的基本判断,而是欧阳平猜出来的:能当上寺院的住持,没有一定的年龄积累肯定是不行的,在俗人的印象中,寺院中的住持和方丈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高僧。跟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尼姑谈身材,确实有点不妥,但五个人在当时就是这么想的。现在,有些演员虽然已经五六十岁,但扮演起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来,凭着先进的化妆技术,再打上一点强光,还真像那么一回事情,笔者猜测,佛门中,恐怕也有不老的仙方吧。大家别忘了,慧觉住持可是精通医术的。



    慧觉住持穿着灰色的僧服,如果蓄上头发,换成十七八岁大姑娘的衣服,恐怕能迷倒很多男人。



    如此说来,笔者在前面说慧觉住持有“妖艳之气”,并非舌头尖上跑马——胡说八道。把“妖艳之气”和一个得道的老尼姑联系在一起,确实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当然,笔者所描述的“妖艳之气”可能不够准确,笔者所谓的“妖艳之气”可能就是某些文学+无+错+小说 M。quLeDu。Com作品中所描述的“仙风道骨”吧!



    五个人坐在禅床前面的椅子上,慧觉住持端坐在禅床上。她的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右手上移动着一串手珠。慧觉住持右手的大拇指一刻不停地拨弄着佛珠。欧阳平多看了几眼慧觉住持的手,慧觉住持的手比她的脸还要白嫩和细腻。



    “慧觉住持今年贵庚?”欧阳平对慧觉住持的年龄非常感兴趣。先随便扯两句,然后再进入正题,这样,比较妥当一些。



    “贫尼一九三六年生人。”



    慧觉住持整六十岁。这就不能不让同志们感到惊奇了,看来,笔者在前面说看不出慧觉住持的年龄是有些道理的。



    “慧觉住持是什么时候当上鸣晨寺的住持的呢?”



    慧觉住持眨了几下眼睛:“七四年。”



    这也就是说,慧觉住持三十九岁就当上了鸣晨寺的住持。



    “慧觉住持,我们想知道静平出家的原因。”



    “你们没有去找静平的父母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