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大杂烩 >

第6部分

大杂烩-第6部分

小说: 大杂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桌十二只)。赵子玉是河北省三河县人,他毕生以烧蛐蛐罐为业,他家
有块坨地,土质细腻光润,制造出蛐蛐罐来澄渤似玉,不传热,不渗水。
共有大小两种,大的五寸见圆,小的只有三寸半,盖子厚重有五分高,
盖起来严丝合缝,绝不透光。盖底罐底都烧有“古燕赵子玉”五个字长
方正楷图记。
舍亲札克丹送我的赵子玉蛐蛐罐
    笔者刚懂得养蛐蛐.在舍亲札克丹家,偶然发现他家从小客厅到
花园,中间有道花墙子月亮门,里外镂空墙壁光滑不见苔痕,细一看才
知道整堵花墙子都是用蛐蛐罐堆砌起来的。札家原本是清朝世袭铁
帽子公,他的府门有一副对联,是顺治的御笔:上联是“开国元勋府”;



下联是“除王第一家”。字虽普普通通,可是口气豪迈,遥想当年他家
气势如何垣赫的了。
    据说札的先世最爱斗蛐蛐,到了晚年不养蛐蛐,就把积存的蛐蛐
罐砌成花墙子了,他知道我正在养蛐蛐,就说砌墙的都是普通罐子,过
一两天挑选几个好一点儿的送给我玩。谁知没过几天,他带着听差,
挑了一圆笼蛐蛐罐,一共是全桌二十四只,亲自给我送来。他告诉我
市上卖的镌有赵子玉图记十之八九是赝品,他家砌墙的虽然都是真正
赵家窑的产品,但是普通货,送给我的才是精品呢!
    他指给我看罐盖底沿镌有一只小葫芦中间还嵌有一个篆书赵字,
凡是有葫芦赵字的,都是赵子玉特选澄泥,亲自动手烧制的,一共也不
超过四百几十只。据说早年赵子玉在三河县得罪了某王府一位皇粮
庄头,不但捏词要送官治罪,而且仗势要把他那块澄泥坨地没官。幸
亏札公爷在三河有块旗地,听得其情加以援手,亲自到王府关说剖白,
赵子玉那块宝地才获保全。赵子玉为了感恩图报,凡有精品出窑,总
忘不了送札恩公一份。我把札府送我的蛐蛐罐盖子翻过来细瞧,果然
都有比玉米粒稍小葫芦赵的标志。同仁堂的乐咏西说:“我也有两只
葫芦标的赵子玉的罐子,比一般赵子玉罐子要重八钱。”我上戥子一
称,果然一点儿也不差。
虫将军拗怒兴戎.头触交锋
斗蛐蛐必须使用“探子”,又叫扦子来挑斗,最原始是使用促织草,

其形状仿佛墙头长的狗尾巴草,一茎四穗,对节而生,绿野陇亩之中到
处滋长。每年阴历四月底五月初草长到六七寸长,就把它采下来,剥
开穗颈,茎皮里层,有三寸多长一撮柔韧软须,经过日晒风吹,锋芒变
得更为柔软。上锅蒸熟去其青草味,阴干之后,拿来驱尾捻须,既能触
发它的战斗性,又伤不了‘它的须尾。当年蛐蛐贩子都附带卖这种扦子
(南方叫探子)。后来有人动脑筋把象牙或骨头签儿,用黄蜡丝线缠上
几根老鼠须当扦子,那比促织草又高明多了。一般蛐蛐把式为了铺张
炫耀,更是琢石磋玉,技巧横出,把自己用的扦子捌饬得珠光宝气以抬
高自己蛐蛐的身价。
    把式们说:“鼠须扦子有家鼠田鼠之分,雌雄老幼之别,其中还有
不少窍门,足以影响战斗的胜负。”那些是属于把式们的奥秘,就不肯
随便告诉人啦!
    我国古代斗蛐蛐,原本是观赏它的智力、视力、胆力、体力、脚力、
牙力,看看虫将军们拗怒兴戎,怫须切齿,头触交锋各种姿态的一种娱
乐,后来才演变成以它们的胜负来做赌注,未免就失去娱乐价值了。
    台湾在日据时代,以赌注斗蛐蛐就很流行,为了掩饰赌傅行为,美
其名叫“秋兴”。既然含有赌博性质,主持这种赌局的自然鱼鳖虾蟹品
流庞杂了,不是钱财来路不正的有闲阶级,就是带点流气的纨祷子弟。
总而言之开设赌局,必定有黑社会人物挡横,还得有日本刑警撑腰,否
则没有不垮台的。赌局老板叫栅主,市区开局多在夜晚,乡村则在白
天,至于时间地点,流徙不定,有跑腿的用暗号随时联络,局外人是无
法窥其堂奥的。



    赌场为防被抓,不用现金,一律用特制的小竹牌子当筹码,一根牌
子叫一枝,金额大小由斗者双方临时约定,自己没蛐蛐而参加下注叫
帮花又叫跟彩。有些人不养蛐蛐专门帮花,所下彩头比本主还大,要
是胜了,本主还能反过来向帮花的吃红,这种帮花大户,是赌场里最受
欢迎的角色。赢家按一成给赌局抽头,赌注越大,分的彩金越多,自然
他们视为财神爷啦。以上这些都是里港乡一位老乡长自身经历亲U
告诉我的。
以虫会友,胜负只是茶叶几包
    至于北平斗蛐蛐表面上是以虫会友,可是胜负分明之后,负方要
送胜方几包茶叶,算是请朋友们喝茶道谢助威,不算赌博,所以大明大
摆不怕官方加以取缔。早年北平东西南北城各有一处蛐蛐局,其中以
西城的规模最小,南城的最大。笔者在学时期,家里虽然不禁止我养
蛐蛐,课余跟同学们斗蛐蛐玩则可,到蛐蛐局去赌斗固所严禁,就是去
赌局参观,家里也在禁止之列。西城的蛐蛐局丰盛胡同西口关帝庙
(俗名小老爷庙)跟舍间相距不过百步之遥,可是格于家规,始终未敢
越雷池一步。
    有一天警察厅内二区署长殷焕然来舍间有事,临走他要到附近一
带查勤,他拉着我一块儿出去逛逛,信步就走到小老爷庙啦。他要进
去看看,我自然欣然跟着进去,庙里这座小竞技场搏战正酣,挹个八仙
桌挤得里三层外三层风雨不透,酒气烟雾熏人欲呕,我站在高凳上看,

也看不真切,也不知道是谁胜谁败。大家看署长大人光临,虽说不是
赌博,可也不敢过分嚣张,斗局草草终场,我也可以说是败兴而归。
    南城的蛐蛐局设在前门外打磨厂三义老店的东跨院,有一年名震
当时的南霸天钱子莲,从落岱进京到舍下来拜节。他是三义店的合伙
人,正赶上北平养蛐蛐名家牙行“红果李”跟柿饼黄家在三义店蛐蛐大
决赛,我磨烦钱三爷带我去开开眼界,他自从改邪归正追随先祖近二
十年,他说带我出城听戏下小馆,祖母自然不好驳他面子。
虽是小道,亦可见世态的炎凉
    蛐蛐局设在三义店跨院的五间敝厅里,窗明几净,是供客人们喝
茶起坐的地方,后山墙一溜长条案,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蛐蛐罐子,都编
了字号。屋里虽然收拾得极为干净,可是地下不用方砖墁地,而用确
实的新黄土,说是蛐蛐局的规矩,我想蛐蛐蹦了容易找是真的。屋子
正中放着两张榆木白碴儿八仙桌(不上油漆的本色桌子叫白碴儿),桌
子上放着比海碗略小的澄泥斗盆,另外一头另设一张六仙桌。除了笔
砚账册之外,正中放着一具精细的小天平,一头有一个擦得锃先瓦亮
的细铜丝笼,另一头天平架子上排满了小砝码,入局的双方都要先把
自己的宠物,送公证人称体重,然后登账记注。胜者挂红茶叶若干包,
跟红注的姓名包数也要逐一登账,一切停当才能开斗。
    双方当事人或蛐蛐把式以及跟红注的人,都坐在桌子四围观战,
大家屏息注视,鸦雀无声。双方把蛐蛐放入斗盆,由公证人用扦子拨



弄蛐蛐尾儿,引着双方对面,再用扦子轻轻撩拨双方触须,等到彼此拧
须摇尾,进入短兵相接程度。如果双方势均力敌互相啄击,露出大牙
咬在一起,能翻拧两个转身还不松嘴。等到第二回合双方能咬得腿断
须残,大牙突出久久不能合拢。胜者乘胜追逐,振翼长鸣音节嘹亮,败
者沿盆疾走,仓皇狼狈,风采全失。胜者虫雄主傲,得彩批红,败者垂
头丧气,愤恨之极能把蛐蛐当场分尸。转眼之间,冷暖分明,此虽小
道,立刻看出世态是多么现实炎凉了。
“李闯王”连斗九场,赢得茶叶四五千包
    北平斗蛐蛐以若干小包茶算彩头,当时以铜元论值,说明是两大
枚、五大枚或十大枚一包茶叶多少包来计筹的。彼时北平各大茶庄如
东鸿记、吴德泰、张一元、庆林春都可以开茶叶票,开个千儿八百包悉
听尊便,不拿茶叶,折现九五,等于赌现钱,反而更方便。北平有头有
脸斗蛐蛐大户,计有牙行红果李家、外馆甘家、同仁堂乐家、名医秋瘸
子、天寿堂饭庄徐家,还有名须生余叔岩等等,这些位都是三义店斗蛐
蛐的豪客,有局必到。一开局每家都是论桌(二十四罐算一桌)把蛐蛐
挑来,虽然不一定只只下场,可是论桌挑来声势浩大,也可先声夺人。
每只蛐蛐大概都起有名号,什么铁头将军、无敌大师、赛吕布、勇罗成。
红果李有一足叫李闯王的,连斗九场给他赢了四五千包茶叶,有些不
学无术的人给蛐蛐起的匪号光怪陆离,听起来简直令人喷饭。
    到了抗战军兴,日本人窃据华北,有钱有闲的人日渐稀少,顶多在


街头巷尾偶或还有无知顽童拿出几只蛐蛐互斗为乐,至于大规模设局
斗蛐蛐,华北一沦陷就成为历史上的名词了。
    第一次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笔者住在南京白下路一位世交年伯
家里,晚饭后闲聊,就聊到斗蛐蛐上去了。据那位年伯说:“太平天国
建都金陵时,因为东王杨秀清是个蛐蛐迷,所以当时斗蛐蛐就成为最
时髦的娱乐。杨秀清所住八府塘别墅,有一间玉户珠帘专为斗蛐蛐的
花厅,厅堂正中砌有一座云白石的平台,丹阶四出,供人立足,正对平
台一块屋顶正中嵌有一大片明决瓦采光,天窗疏绮,晴空四照,虫将军
厮杀搏斗,可以看得纤细靡遗。可惜旧日明堂宏构,现已沦为散装粮
仓,否则倒可以带你去一窥昔年太平天国的琼圃丹垣豪华残迹呢!”
    后来我在苏州胥门外一家叫兰苑的野茶馆瀹茗,发现他后进有一
间四窗八牖的小敞厅,屋顶也是用明决瓦采光,据说这家茶馆早年是
苏州著名的蛐蛐局,一切设施就是模仿东王府那间蛐蛐厅建造的,不
过具体而微而已。彼时斗蛐蛐在苏州还算是一种秋兴,官府尚未明令
禁止,可惜时届暮春,去非其时,只好徘徊瞻望一番而回。
唐明皇耽干逸乐,后宫粉黛蓄养蛐蛐成风
    根据古籍上记载,中国远在初唐时期,宫廷妃嫔中就开始有人养
蛐蛐了,不过最初只是深宫寂静,凭栏吊月,闻声自娱而已。因为蛐蛐
这种鸣虫,随气候高低,而能变更音调,不但起伏旋律变幻多端,而且
抑扬婉转,令人有疑远似近的感受。在冷露嫩凉的秋夜,静听蛐蛐鸣



声,确实有一种说不出的韵籁。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那位风流天子
耽于逸乐,后宫粉黛蓄养蛐蛐成风,嫔媵婕好彼此夸强斗胜,流风所
及,权臣勋戚也都乐此不疲,驯至南北各地变本加厉,把斗蛐蛐演变成
最流行的赌博了。
    到了宋室南迁,左丞相魏国公贾秋壑(似道)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养
蛐蛐专家,尽管金兵大举南犯,军情紧急,羽檄像雪片般飞来,他仍然
好整以暇,把饲养蛐蛐心得,描绘图谱写了一本《蟋蟀经》,分令各州县
照谱遴选奇虫异种,用'}J万火急文书赍送南都,供他娱乐。他在葛岭
专为斗蛐蛐盖了一幢别墅,取名半闲堂,表示他在军务倥偬之中,只能
偷得半闲用来自娱,瞒着皇帝,躲在半闲堂日以继夜跟姬妾们斗蛐蛐
为乐。外官黜陟,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