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大杂烩 >

第4部分

大杂烩-第4部分

小说: 大杂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都属精品,可是要跟韩、徐的收藏比较,似乎仍逊一筹。
    乌木扇:文人雅士所用扇子中,乌木扇尺寸算是最大的了,扇骨长
度没有少于一尺六寸的,宽度总在一寸以上。刘石庵在外间给人写屏



幅对联,没有带镇尺,就拿乌木扇子代替,取其宽长厚重。后来大家竞
争大尺寸乌木扇,日久相沿成风,想买一把玲珑小巧的乌木扇还不容
易呢!乌木坚实,不易奏刀,所以乌木扇骨以素面不雕的居多。当年
在上海给犹太富商哈同伉俪设计建造爱俪园的乌日山人,因为乌木跟
乌目同音,他专门搜集木扇子,重金不吝。他居然有名家雕刻极为工
细的乌木扇子六七柄之多,上海著名遗少刘公鲁常开玩笑说,乌目之
所以为乌目,就是因扇子而享名的,否则谁也不知乌目山人何许人耶。
    海象牙扇:海象是生长北极冰雪里的,一对长牙可达三英尺左右,
赋性凶猛,可是向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徜徉北极,在动物中算是一
霸。因为海象一发威,径尺钢板的艨艟巨舰都能弄穿,所以北极圈的
动物谁都不敢轻易招惹它。民初著名俄国通范其光(冰澄)担任中东
铁路理事会华方理事时,关于中东铁路的一切,事无巨细全都了如指
掌,俄方对范氏又敬又恨,千方百计压迫范氏离职。到范交卸离位,俄
方有一位理事,送了他一对海象牙,范做了几十副牙箸外,把其中精华
部分,制了两柄折扇子。
    当时于献轩、吴南愚、沈筱庄几位刻牙高手都在北平,他们能用单
刀浅刻,在方寸象牙刻上六七千个细如毫发的小字,可是谁也没在海
象牙上试过刃。范冰老想在海象牙骨子上雕刻字画,他们都不敢应
承。后来打听到另一位名家白铎斋刻牙刻竹,能用阳文深镌,就以重
金请白氏奏刀。一面刻的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另一面刻的是《十
八学士燕乐图》,刻成之后,他选了一把给曾任中东铁路督办的宋小
濂。后来上海永安公司举行过一次扇展,这把扇子曾经在会场展出,

有人疑为象牙,有人猜为鱼骨,但是谁也没有猜出海象牙呢!
    玳瑁扇:轻柔招风,过长过厚则易碎裂,所以全扇骨用玳瑁制的还
不多见。苏州灵岩山印光上人有一把全玳瑁折扇,是印尼一位高僧所
赠,龟符呈斑,极为稀见.,一般玳瑁扇子,多半是镶条嵌在竹心里,有
的什锦扇用玳瑁做截格骨柱,黑白相间,也很别致。
    虬角扇:好像虬角一定要染成深绿或墨绿才合格局,因为浓绿太
显眼,所以用虬角做扇骨的并不太多。从前北平打磨厂有一家虬角
店,偶然间得了一块虬角材料,足够做一把折扇的,经过染制后,绿柱
为乌,反而有一种古拙素雅风格。后来被名小生金仲仁买了去,配上
泥金扇面,一面请姜妙香画王者之香翠谷幽兰,一面是朱素云写的半
行半楷《洛神赋》,他视同珍宝。给苟慧生配戏时,在舞台上曾经用过
一两次,平素还不肯随便展示呢!
    檀香扇:以广东产的最有名,云南龙陵的产品也很出色。檀香分
黄白两种,黄色檀香木纹柔细,香气酗辞,尤其妇女所用坤扇,平素用
檀香末偎着,夏季拿出来使用,玉腕轻摇,不但馥郁满室,而且辟秽驱
虫。从前暑中问丧吊祭都换上檀香扇,就是用来驱除异味的。
    至于白檀香产在深山噼壑,采伐不易,所以白檀香扇予就极为少
见了,从前何成浚(雪竹)先生有一柄白檀香折扇,窄骨密根,配上双料
泥金扇面,雍容华贵兼而有之。当年上海之花唐瑛女士也有一柄白檀
香扇,据说是她夫婿从法国巴黎买给她的,翠镂鸾翔,拿在绮袖丹裳美
人如玉的手上,美术家江小鹣说:“那种柔情绰态,活生生是一幅最美
的画图。”



    剔红扇:剔红俗称“堆朱”,我国北宋时期就发明了,所谓堆朱,是
把树脂漆,配上朱红色料,以坚硬的榜木作堆胎,涂上漆料,等漆干之
后再涂一层,一层加一层地堆集起来,可以堆到五十多次。漆越干,层
次越多,才算上品。把木板剥落,用精巧的手法剔抉爬磨,镂刻出朱霞
勾彩、九色斑斓的花纹来。
    明代剔红器具,以樽彝垂卣祭器,以棵盒首饰为主,到了清代,剔
红技术日有进步,才扩及文玩用品,如砚台盖、剔红笔管、加胎水盂、镂
空的如意等等,到了康熙年间更有巧匠,做出剔红扇骨子来。乾隆喜
欢以御笔宸翰写成扇面,赏赐近臣,如果配以剔红扇骨,恩宠殊荣,可
就越发体面了。这种扇骨子,偶或流落民间,得之者无不视同瑰宝,民
国初年琉璃厂鉴古山房有四把乾隆御笔剔红折扇放在一只锦匣里,索
价五百银圆,以当时市价来讲,实在令人咋舌。
    葵扇:又叫蒲扇,粤省高要县盛产蒲叶,质细而柔,所以蒲扇也是
该县特产,因为销路广,利润厚,所以在编织方面技巧横出,花式翻新。
广东豪门巨室,到了夏季珠罗帐里,总要放上一把细巧的蒲扇驱蚊。
据说蒲扇扇出来的风柔和,风扇在蒙咙欲睡人身上不会受凉。北方池
沼水塘少,不生长蒲草,每年初春,有一种卖南菜担子的小贩辗转渡海
北来平津叫卖,遇土大宅门好生意,少不得拿出几把蒲扇来送给使女
丫环做做人情。虽然一扇之微,可是比粗芭蕉叶又高明多了,加上物
稀为贵,受之者也都珍视爱惜,说不定主人家还要花钱买几把来赶赶
蚊子呢!
    芭蕉扇:北方人叫它芭蕉叶,其实也是粗放扇蒲叶子编的,北方不

出产芭蕉,以讹传讹,就叫成芭蕉叶了。北方人用芭蕉叶的在劳动阶
层很普遍,谁又知道是从闽粤地区成包论捆,海运到黄河流域来销售
的呢!民国三十五年春节,热河北票煤矿同仁爨演京剧,生旦净末皆
全,独缺小丑,有一出玩笑戏《打面缸》,王书吏一角愣拉笔者承乏。王
书吏出场例应拿一把芭蕉叶还要剪去四边,遮着面孔出场,才合格局;
当时,东借西寻,整个煤矿就是找不出一柄芭蕉叶来,年轻人甚至于不
知芭蕉叶是什么样。敢情自从九一八沈阳事变发生,海运断绝,难怪
热河年轻一代没看见过芭蕉叶了。
    前些时大鹏在文艺中心公演有一出《香妃恨》,有一场马元亮饰演
纪大学士在内廷编纂《四库全书》,顶翎黼黻,手上偏偏摇着一柄芭蕉
扇,似乎有点不伦不类。可是据夏元瑜教授说:“别看那把不起眼的芭
蕉扇,还是从美国买来的呢。”笔者听了一把芭蕉叶都要从国外进口,
似乎浑身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想与我有同感者,必定不乏其人。
    广东人做生意,脑筋特别灵活,他们鉴于杭州西湖名产天竺筷子,
用钢针画画题字,非常别致。新会有位姓伍的秀才,灵机一动,想刭何
不在芭蕉叶上也火绘一番呢!可是芭蕉叶脆质轻,比在筷子上火绘,
可又难多了,太轻烧不出火纹来,重了会把芭蕉叶烧穿成洞。经他用
心琢磨,居然让他研究出一种可行方法来:在芭蕉叶上轻轻铺上层滑
石粉,要细要匀,钢针的热度要控制适当,火痕过处山水人物,花鸟虫
鱼,都能得心应手栩栩如生。这样一来,他火绘芭蕉扇的生意自然日
升月恒,没过几年,他已面团团做富家翁了。
    北平艺专有个学生,因为爱听大鼓,整天往天桥如意轩和茂轩捧



大鼓,缺课太多,被学校勒令休学。他穷极无聊,于是趸点粗芭蕉叶,
在天桥摆地摊卖扇子。他在油布上画好三种图案,一是猛虎踞林,一
是龙潜臣浸,一是龙凤交吟,先把图片盖在扇面,以图钉嵌牢,再用一
种无色无臭的胶质液细刷均匀,放在一具带有小风箱的炭炉旁吹拂三
五分钟,拿去图片,风云龙虎各具妙姿,好在不沾污,不落色,索价仅十
大枚铜元,一天卖上一两百把,足够他当日买醉昕歌的了。可惜抗日
军兴,他就失去了踪迹,他的烟熏艺术也就失传,后继无人了。
    潮扇:是广东潮州特产,制扇子的竹筋光致柔细,软中带硬,扇面
所用葛绸,也是织出来给潮扇专用的。潮州扇行有专画扇面的师傅,
他们专卖“加官晋爵”“财源辐辏”“天官赐福”“五子登科”一类吉祥画,
布局、着色、衣着、脸型都极为工整富丽。虽然稍有匠气,但不庸俗,所
以体面一点的人家,夏天胆瓶总会插上一两枝潮扇驱暑。潮扇好处是
轻而招风,物稀为贵,现在也成为古玩铺的古董啦。
    折扇因为携带方便,扇面上又可以题诗作画,颇有保存价值,早巳
成为文人雅士把玩珍藏的古董。有专门讲究玩扇骨的,论雕刻有“单
刀浅刻”“双刀深刻”种种不同的刀法。以式样分有“阳文皮雕“‘阴文
皮雕”“代沙地”“不代沙地”种种式样,早年白铎斋、于献轩、吴南愚、
沈筱庄、张志鱼都是京华刻牙刻竹的高手。白铎斋所刻阳文深刻的扇
骨子,更是一般玩扇子朋友所公认个中魁元,于吴两位牙优于竹,沈张
二人竹胜于牙。而沈筱庄书法虽不高明,而竹刻仿前人山水人物,行
楷篆隶,却能深入神髓,惟妙惟肖。民国二十年后,沈因目力、腕力均
不如前,只应刻牙而不刻竹,一把沈氏阳文皮雕沙的精品,就要七八十

元一柄了。
    谈扇面以同道堂精选,一面泥金,一面朱砂称极品。这种内廷特
制御用扇面,不但泥金匀致厚重,而且不用掸粉极易着墨,真品在扇面
左下角,有一葫芦形“同道”二字暗记,另面朱细色鲜,永远如新。笔者
见过一柄黑漆嵌螺钿的扇子,一面泥金是清高宗御制诗《秋兴》律诗,
另一面朱砂底是画苑沈恭工笔大青绿勾金线一株翠竹,上面落着一只
翡翠鸟,顾尾剔翎,朱红浓绿,不但画好,在配色上更见巧思。
    洒金扇面,又分洒金跟五色块金两种,洒金要细密匀称,块金要金
滕光莹,不简不繁,这种扇面多半是御苑清玩,偶或赏赐词臣勋戚的。
    绫绢扇面,据说是江南织造的贡品,颜色分浅绿、瓷青、粉红、绛紫
几种,尤其青紫两色,因白菱研金银铅粉写字作画,吃墨受色滑润流
畅,异常名贵,外间极为罕见呢!
    乾隆皇帝最好吟诗题字,让造办处仿宋制了一批染色扇面,虽然
色泽淡雅,可是容易褪色,于是让造办处到江西的铅山、临川、鄱阳,浙
江的常山、上虞、绍兴、凇山,安徽的歙县、宣城等处重金礼聘各地造纸
名家云集京都,除了遵古仿造各式笺纸外,并且兼制各种扇面,于是
粉笺、蜡笺、蜀笺、葵笺、藤白、罗纹、观音、龙须、碧云春树、团龙翔凤、
金银砑花扇面五彩粉披形形色色,纸张则仿宋仿明,清奇奥古,靡不悉
备,后来进一步更能仿造经笺、瓷青、高丽发笺,可称洋洋大观。
    宣统出富后,故宫博物院曾把库存一批皮货、绸缎、茶叶、药材、笺
纸、扇面一并标售,笺纸、扇面早被琉璃厂几家识货的古玩铺囊括瓜
分。笔者在傅沅叔家看见过几卷蜡笺,几张朱黄色扇面,都是从琉璃



厂古玩铺搜求来的呢!他听荣宝斋掌柜的说,扇面精品都被湖社画会
的管平湖、何雪湖两人重价得去,何雪湖后来以一百银圆一张代价,让
了两张泥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