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华尔街战争 >

第9部分

华尔街战争-第9部分

小说: 华尔街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之后,将使资产溢价并最终转售出去(例如境外美元分担),保尔森保证纳税人将不受到损失。在这个计划第一次没有通过之后,保尔森再接再厉,显示了他强势的风格。
  伯南克则相对更为务实,他看到了金融市场疼痛的根源,是不断出现的“风险流量”的冲击,而非某个时点的风险爆发。他公开表达了对房价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担忧,他说房价下跌因素不解除,情况还是很棘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对伯南克极为推崇,认为保尔森在救市的表现和伯南克比起来简直有如云泥:“如果伯南克能成功地拯救濒临崩溃的金融体系,他将成为一个英雄。”
  虽然有温和的伯南克相佐,但在85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出台之时,保尔森一直遭遇着冷脸。
  2008年9月23日,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上,民主党议员给了保尔森一个冷脸。同样,在众议院的听证会上,议员直接批评救市方案应该普罗美国大众而不只是金融巨头。对于政客的不合作态度,布什神色严峻地说:“我们国家正处于严峻的经济危机中,我希望我们能很快达成协议。”
  2008年9月28日晚间,一脸疲倦的保尔森站在共和党领袖佩洛西与民主党领袖里德身旁,他终于赢得了救市方案的通过。根据这项协议,总额7000亿美元救助资金分阶段拨付,财政部可马上动用3500亿美元,其余3500亿美元需要国会批准。向政府出售坏账的公司范围扩大到退休基金、地方政府以及服务中低收入家庭的社区银行。对于受援企业新任高管的薪酬做出限制,不得实行高管离职得到数百万美元的“金色降落伞”计划。

第四章 决战华尔街(4)
2008年9月29日下午,令保尔森与伯南克心烦的消息是,救市方案没能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华尔街股市顿时应声重挫,道琼斯指数收盘惨跌点,跌幅7%,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下跌点数。
  外在行动力强悍的保尔森马上想到了补救的方案,而伯南克也在配合保尔森迅速地出击。
  以伯南克和保尔森为代表的救市方案支持者迅速集结,由参议院领袖接手主导这一议案的修改。在增加了上调联邦存款保险上限和减税条款后,一些原先持反对态度的议员开始回心转意。
  令救市方案重现生机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将美国联邦政府对储户的保险从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也就是说,如果一家银行倒闭,储户在该银行的存款只要不超过25万美元,就不会受损失。这项条款对于稳定消费者信心、防止出现挤提现象大有好处。二是,加进了为期10年、总规模1520亿美元的个人和企业一系列减税计划,甚至加进推动清洁能源的180亿美元计划,允许企  业向骑自行车上班的员工提供补贴。
  于是,10月1日,星期三,参议院以74赞成对25票反对,批准了修改后的救市议案。10月3日,周五,总规模达8500亿美元的救市和  减税计划再度提交众议院,结果以263票赞成、171票反对顺利过关。
  第三节 “诺曼底”反攻
  历史经验显示,如果金融危机失控的话,整体经济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大决战是无法避免的。
  欧美已在同步联手,协同作战。在一个全球化的金融体系中,世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只有齐心协力、协同作战,才能化解这次世界性的大灾难。
  美国佛罗里达州公寓的价格泡沫会引起冰岛在货币市场的灾难。在全球化的裹胁下,无人能置身事外。
  国际合作打一场新资本战争,对付经济危机这个恶魔,从反攻“诺曼底”的战役中转败为胜。
  新资本战役,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都要严峻。
  美国在战火中。
  这是一场与以往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同的经济危机。这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次由美国金融危机发端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对美国的银行而言,打仗是需要武器的。银行的武器,就是钱。没有了钱,银行就顷刻土崩瓦解了。贝尔斯登170亿美元,华互167亿美元给提走,导致银行垮台。现在,银行因为次贷没有现金流了,而很多企业却靠银行的贷款维持运转。这是一个矛盾。化解这个矛盾,通过了曲折的过程。
  这次金融危机,分三波来攻击美国和世界经济。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和世界上受到金融危机攻击的国家,要打“三次战役”。
  第一战役:对抗次贷危机
  危机起始于房地产泡沫破灭,正是那要命的次贷危机。
  房地产泡沫导致抵押品价格急剧缩水,抵押品产生的衍生品从抵押支持债券、担保债务权证到定期存单,都没有办法将敞露的风险一一化解,平均30倍的衍生价值杠杆效应极速放大风险,房价泡沫破灭,崩裂的房价拖累了金融机构,银行需要快速出售资产来平衡其债务。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经济生态链,先是由超支过度的美国人引起,美国人无法支付按揭是这次次贷危机的起点,背负负债和资本金比例严重不匹配的机构开始持续生理失调。
  普遍的按揭贷款违约与房地产崩溃轮动,接踵而至。
  缺乏资本的银行没有了源头的活水,被迫向企业收回贷款,因为金融机构就是靠将按揭贷款证券化来赚钱,当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时,最初轻微的市场震荡,在二次累积效应下益发剧烈,形成还债的恶性循环。普遍丧失信誉度的大众银行,在巨大损失里恶性循环。
  房地产的崩溃导致的普遍的按揭贷款违约是一个无底洞。看看那些金融大佬一个个倒下,就知道水有多深,浪有多大。它就像一个黑洞,有巨大的能量,可以把任何的“资金”吞噬。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同样的,金融战争要避开危险境地,考虑自己的实力,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而不要做无谓的消耗。同时,在衍生金融产品的价值没办法精确估计的情况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还没有摸清敌情,还不知道敌人的兵力究竟有多少,怎么能贸然出兵呢? 。。

第四章 决战华尔街(5)
第一战役,被动应战,损失惨重。
  在这场战役中,美国损兵折将——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华互等投行一一倒下。次贷,把美国拖入金融危机。
  美国房地产价格将继续下滑,“住宅价格要回到合理水平,将平均下跌25%。在迈阿密和洛杉矶等房地产泡沫严重地区,房地产价格甚至有可能下跌40%~50%”,美国房地产市场将缩减6万亿美元至7万亿美元。
  《财富》杂志曾预计,与住宅抵押出借相联系的证券业损失额将增至1万亿美元。华尔街估计,次贷危机的损失总额将达4000亿~5000亿美元。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大师、2008年诺贝尔经济奖的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表示,为了防止金融机构出现问题,美国政府应避免投入大规模救济资金。政府用预算资金购买金融机构后,要适时将其卖出。
  当前的问题,不是纠缠在跟“次贷和垃圾证券”这样的大兵团作战,而要灵活机动,不跟深不可测的大敌作战。保罗?克鲁格曼警告,美国经济有可能陷入日本式的长期经济低迷。这种状况将长期持续,房地产市场发展停滞,贷款困难,这将促使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并陷入恶性循环。此次危机有可能和20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以及21世纪初的。危机一样严重。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停滞,估计2010年中期美国经济才能够复苏。
  事实上,预言归预言,还有不能忽视的一点:这场金融战争,到底会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恐慌性杀价”将导致资产价格“恶性循环式”下跌,更加突出了不匹配的程度,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资金短缺、借贷无门、滚雪球般的拯救成本以及经济健康因素被更剧烈地折断,最终导致衰退更深。
  有人认为,保尔森动用纳税人资金的做法,将用未来通胀更大地恶化美国人的实际收入流,未来的税率有可能会上升消化财政赤字。
  美国政府无法立即大幅度地提高美国人的实际收入流增长来“填充”和消化房地产泡沫,次贷危机“扩散方式”的源头恰是美国人没有足够的能力获得收入流的增长,来平衡高房价资产带来的按揭流。
  第二战役:对抗流动性短缺
  第一战役结束了。投行倒闭若干,银行倒闭一批。当次贷危机的第一波攻击过去之后,第二波攻击的是“流动性”的危机——信贷危机。
  如果打不赢这场战役,美国经济可能很快就会溃败。但美国政府与其对尾端环节下手,还不如直接攻击源头。要用“围魏救赵”的办法。解决经济步向衰退问题,是救“赵”,而银行这个“魏”才是问题的根源。解决了“魏”的问题,“赵”自然就解了围。
  美联储自大萧条以来首次绕过陷入困境的银行,直接向美国企业放贷。在财政部的支持下,美联储将直接向商业票据市场中的企业放贷。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通用电气(GE)到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等各类公司,都通过这一总值万亿美元的  市场获得短期贷款,用于满足支付员工薪酬、购买物资等日常资金需求。无论AT&T、GE,还是UPS,都是大公司,其实还有很多小公司出具的很多商业票据贷款都没有抵押品作为担保。
  尽管美联储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风险敞口,包括要求借款人支付预付费,但如果企业违约上升而这些措施不力的话,政府仍可能蒙受损失。美联储的举措旨在打破商业票据市场的停滞状况。商业票据本质上是银行及企业筹集现金的一种短期借贷方式。此举可能会使纳税人蒙受新的损失。在从崩溃的边缘救助美国金融体系的战斗中,最邪恶的敌人——银行无法获得借款,发起了第二波攻击。针对流动性危机的战斗还不算稳操胜券。
  经济学家提议,由美国政府以获取金融机构部分股权为条件,提供给金融机构需要正常运转的资本,从而阻止市场的进一步崩溃。这个思路,开始因为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担心而被排除。保尔森担心,直接向银行注资会像是一个“失败”的信号。保尔森因为这种担心而失去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最好时机。随着金融海啸的表现越来越与大萧条相似,形势变得越来越险峻。美国金融体系已变得失控,美国政府才抛开意识形态,采用一切办法控制失控的银行。

第四章 决战华尔街(6)
2008年10月8日,英国政府出台了目前被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至今为止全球最好的救市方案。与疏通融资渠道同时进行的一个重要举措务必是提高银行资本。否则,信贷市场将会再度陷入停滞。
  虽然英国的救市方案并不完美无缺,但政府向银行注资500亿英镑,同时保证银行间金融交易顺畅,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和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向银行直接注资的救市方案“直击问题核心”。英国首相布朗因而被看成是化解这次全球金融风暴的核心人物,有人甚至称作是真正的“救主”。
  政府本身目前似乎是唯一的主要资金来源。最新一个获得重要提振的流动性来源是银行间贷款。英国政府明智地要求任何获得担保银行间贷款的银行都必须将资本充足率提高到政府要求的水平。英国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