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352部分

女亲王-第352部分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总舵主,我们天地会上下,只怕是不下万人啊,这说散就散,哪有哪么容易?”
陈青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所以格格会派一个人来,跟你一起来做这件事,我希望,你能和这个人,好好合作,安排好我们会里的兄弟们,他们曾经跟着我们出生入死,我们怎么也不能亏待了他们。”
“他们要派谁来?难道还是不放心我们,想要监视吗?”
“应该也有监视的意思,不过被派来的那人,你是认识的,就是那个孙国强。”
“是他?他可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啊?”周长老有些不确定地道。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我跟这个人在香港,相处过几天,这人只对敌人手段毒辣一些,对于自己人,倒是个良师益友。”陈青云想起了在香港的那段日子,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地笑意。
周长老只得应了,想了想又问道:“可是,总舵主,这两年,我们会里能动用的资金并不多,我怕万一到时候,走的人多,这么多银两,我们到哪儿去找呢?”
“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这笔费用,皇上会从国库里拿出一部分来,而剩下的,就会由格格想法子去筹措了,已经说了,既然天地会已经招安,那么这些银两就应该由他们来出了。”
“他们真的肯出?”周长老有些不敢相信。
“自然是由朝廷出的,放心吧。”陈青云向周长老露出了一个让他安心的笑容。

第523章 皇帝的义务(上)


“啪”的一声,光绪一掌击在桌子上。看着坐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玉妃,怒道:“他们兄妹是安的什么心?你倒是说说?你以前可也是侍候过那位主儿的。”
玉儿在心底深处叹了一口气,面上却一派茫然的看着,怒气冲冲,冲进来就劈头盖脸的一通发泄的光绪,最后无奈地道:“皇上,臣妾进宫多年,这些年更是因为皇上,已经和他们疏远了,如何能知道他们兄妹心中所想呢?”
“你!好,你不知道,朕就告诉你!!”光绪大怒之下,把这些日子的事情一件件,一桩桩的数了出来,边说边咬牙切齿,只恨不得把孚亲王兄妹剁成肉酱,再拿去喂狗。
玉儿一直很认真的听着,心里却是已经明白了,皇上这是不甘心,他是极度的不甘心,不甘心大权旁落。不甘心珍妃被人软禁,不甘心事事都要受制于人,也不甘心,自己的声望一落千丈,远不如孚亲王兄妹在民间的声望高。
玉儿听着,中间没有插一句话,等光绪说完,他已经有些累了,微微喘 着气,玉儿叹息了一声,上前倒了一杯茶,递到光绪手中,道:“皇上,您若再这样怨恨,以后百姓就真的只知道有他们兄妹,而忘记了你的存在,一个不好,只怕这大清江山的将不会再有皇帝了。”
光绪端着茶杯,刚想一怒之下摔出去,却忽然顿下了动作,看向玉儿,玉儿轻轻地摇了摇头,道:“皇上始终不肯相信珍贵人以外的人,可是皇上可有仔细想过,您相信珍贵人之后,得到了什么结果?”
“那是因为有小人作怪!与珍哥儿无关!”光绪强道。
“真的吗?皇上,您扪心自问。珍贵人兄妹真的没错吗?他们真的是一心一意是为了皇上和这大清的江山着想吗?若真是,为何他们要买官卖官,若是为了皇上,他们又为何会逼反了皇上最在乎的黎民百姓?皇上,玉儿早想说这些话,可是皇上却是一句也不肯听,总觉得臣妾跟孚王府是一路的,可是,皇上,嫁鸡随鸡,臣妾已经嫁给了皇上,又怎么还会为了外人,来算计自己的丈夫呢?”
玉儿极是难受的说道着,光绪的面色先是一僵,跟着渐渐地柔和了下来,想起了玉儿刚封妃的那一段日子,细细回想着,才惊觉,原来她不管是得宠的时候,或是失宠的时候,却都一直很是淡然的待在这个后宫。甚至从未为自己的娘家争取过什么,家里一贫如洗,都是后来太后实在有些看不下去,才给她家里赏了一座宅子,再反观珍哥儿,他沉默了。
玉儿见光绪的眼神飘向了一边,不再吭声,知道他的心里有些意动了,于是接着道:“皇上,您今天一进臣妾的屋子,便不停的数落着孚亲王他们的不是,可是皇上,您这么快就忘 了吗?他们所做的事情,正是您不久之前一心想要做到的吗?”
“朕……”光绪一时语塞,却不知道应该怎么来为自己辩护,终于涨红着脸,道:“他们软禁了朕的妃子,来要挟朕,根本就是谋逆!”
“皇上心中若有天下,又岂会被要挟?”玉儿知道今天必须要把话挑的明明白白才行了,否则自己就这样在宫里,正不正邪不邪的,算什么?皇上不信自己,而孚王府如今也不见得能跟自己交心了,她所唯一能够依靠的,便是眼前的这个人,自己的丈夫。
叹了一口气,道:“皇上,如今天下之势已经不同于太后临朝之时了。也不同于您和康大人共同进行维新变法之时了,百姓已经对皇上失去了应有的信任,也失去了耐性了,百姓们所受之苦,不是皇上能想像的到的,他们曾经无比的信任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可是,最终,他们得到的,却是饥饿和贫困,甚至还过着低人一等的日子。华夏一族,几千来,一向都是天朝大国,我们曾经可以傲视一切,可是如今呢?”
光绪的眼中闪过一丝伤痛,却也明白,这一切,可说都是大清的皇帝造成的,玉儿接着道:“皇上,百姓希望能有所改变,所以在您亲政后,您和康大人他们的维新变法,曾经给他们来了一线希望。可是最终却因为康大人和您的轻率,却差点给你们自己带来灭顶之灾,若不是孚亲王兄妹,皇上如今还在瀛台住着呢,而珍贵人,如今只怕也早已经成了一堆白骨了。”
“皇上,您先听臣妾说完。”玉儿阻住想要说话的光绪,继续道:“皇上,你们的失败,造成了百姓对你们的信任危机,不错。信任危机,这是我以前曾听格格说起过的,百姓大多数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几千年来,从未变过,便是因为洋人的枪炮,让大清的百姓得以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虽然这个代价是很惨重的,可是百姓却相信,我们的几位先皇一定有法子,可以保护他们,不让他们遭受**,可是最终,一次又一次,百姓们已经对朝廷失望了,所以才会有**党,他们所想要的,是个不一样的世界,他们不想再有一个皇帝继续压在他们的头上,他们希望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希望自己可以掌控这个天下。”
光绪看着玉儿,有些吃惊,玉儿一向身处深宫,可是看到的,却跟他一样清晰,玉儿所说的,他不是不明白,可是真正要做的时候,他却总是会出现一丝丝的不甘心,而这个不甘心,便造就成了现在的光绪,多疑、猜忌、而且急燥。
玉儿注意到了光绪的惊讶,她继续道:“皇上,当年朝鲜一战,本来是我们最好的一个时机,可以进行维新变法。可是您却跟翁大人闹了那么一出,将格格和那些有功于朝廷的女人们、将士们拒于国门之外,让他们不得不在外流浪,接受美国人的庇护,皇上,虽然最后是老佛爷出面造成的这个局面,可是您和翁大人却是始作俑者。而太后却也把您当时最大的助力,孚亲王兄妹给压的死死的,所以,当初不是他们背叛您,而是您背叛了他们。”
“也许,您是无心之过,可是您的无心之过,不仅让有功之臣受屈,还让我大清丧失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您后来能亲政,康大人他们能站出来助您进行维新变法,也是他们兄妹的功劳,可是,你们却认为他们是太后一党,也因为他们不支持你们过于急进,于是不但闲置了他们,还处处提防他们,甚至还不遣余力的去对付他们,皇上,您再一次背叛了他们兄妹对您的忠诚。”
玉儿讲到这儿时,忽然觉得很是伤心,眼睛一酸,竟然落下泪来,轻轻地道:“皇上,您还记得,您和格格小的时候吗?每一次您在太后那儿受了训斥,或是挨了罚,都是格格偷偷跑到书房去安慰您吗?”
光绪点了点头,道:“记得,那会儿秀儿常说,没关系,再忍忍。”
“皇上,臣妾当初还在她身边的时候,便知道,她在外面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皇上今后亲政所做的准备,包括康大人。皇上,您 真真是伤了他们的心,也寒了他们的心啊。”
“你是在为他们叫屈吗?”光绪认真的看着玉儿。
玉儿有些豁出去了,道:“不只是为他们,也是为臣妾自己叫屈,皇上不信任臣妾,没有关系,可是却因为他们,而处处、时时对臣妾冷嘲热讽,对臣妾肆意羞辱,才让臣妾心痛,得不到丈夫的信任与疼爱,您要臣妾,在这深宫里,何去何从?当初皇上被太后送到瀛台,臣妾也一心维护着皇上,还要为珍贵人的安危担忧,可是皇上脱困后,却又是另一番景像了。”
“朕知道,有些对不起你,可是……你又如何能明白朕的苦处?”
“臣妾明白,臣妾怎么会不明白呢?皇上,只是臣妾说一大不敬之话,您若再继续这样下去,大清就真的不再需要皇帝了,这不是孚亲王兄妹的意思,而是这天下百姓的意思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皇上,于其反百姓逼反了,不如您安下心来,做好一个国家的标志。”
“做好一个国家的标志?”光绪吃惊的看着玉儿。
“不错,皇上,如今内阁已组,大局已定,您比谁都清楚,忠于您的那些忠臣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什么,难道您要继续逼 着他们做着事于愿违的事情吗?您这样,跟太后又有何区别呢?”
“他们会像洋人那样,建立议会吗?”光绪问道。
“皇上,这是必然的,不只是议会,他们还会需要您的让步,皇上,皇权在国家的利益面前,将必须要做出让步了,就像英国人一样。”
“你是说那个伊丽莎白女王吗?”

第524章 皇帝的义务(下)


“不错,皇上,您想想。这英国人当初为何能这么快速的成为海上霸主,而这位女皇帝可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是翁师傅说过,这个女人,不但一生都没有结婚,而且还给那些海盗发私掠证,让他们的海盗行径变的理所当然。”光绪有些愤愤不平地道。
玉儿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在这件事情上,当年陈三立大人和康有为大人也曾提出过异议,可是我记得,格格当时说道,因为洋人跟我们东方是不一样的,若是女王结婚,她就必须要跟自己的丈夫平分王权,倒不是女王不舍得手中的权力,而是害怕,政治婚姻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战乱,这种事情,在洋人那儿是屡见不鲜的。”
“可是她又为何会发私掠证给海盗呢?”
玉儿有些头痛,难道要她现在给皇上上一节西洋人的历史课不成?她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看着皇上,问道:“皇上。难道容先生没有跟皇上讲过吗?”
“这……朕不是很清楚,因为翁师傅一直不喜欢容先生,所以,他每次来宫里时,朕也只是应应景儿,常常拖到很晚才能见着他,而等见着了,讲不了几句,他又要离开了。”
“皇上。”玉儿唤了一声,只觉得很有些无力,他看着光绪的眼神中,满是失望,她微微地闭上了眼睛,道:“皇上,您若是认真的研究一下洋人的历史,便会找出许多我们与他们的不同,也会找出许多,他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凌驾于我们大清之上,是因为了什么?”
“是为了什么?”光绪反射性的问道。
“他们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