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网球王子费德勒的成长故事 >

第12部分

网球王子费德勒的成长故事-第12部分

小说: 网球王子费德勒的成长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遭受了众多失望以及不必要的失利,他的心理治疗有时候还产生了反作用,因为他偶尔会变得过于放松。1999年在比斯坎湾站输给丹麦的低排名球员肯尼斯?卡尔森(Kenneth Carlsen)之后,费德勒居然令人惊讶地解释说他缺乏动力。“我在球场上简直已经感到烦闷了。”他在2003赛季开始后不久说,“我不再显露情感,而是不得不探索哪种心理状态对我的比赛最好,现在我知道了要打好比赛我该如何表现。”
  根据费德勒的说法,他最大的进步正来自他的心理;与这一过程并行的,则是费德勒自2000年12月开始的和体能专家皮埃尔?帕加尼尼合作在体能条件上取得的决定性的改进。帕加尼尼制订出了一个三年计划,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提升费德勒的体能表现,好让他在比赛中拥有更好的耐力,而这一工作也很快就取得了成果。“我在用时较长的比赛中麻烦比过去少多了。”他在2003年初时说道,“而那也意味着我能够在一项赛事中打得更久,或是能一连打上四项赛事而不至于体能突然崩溃。我告诉自己要保持冷静,感到疲惫是正常的。而最终,似乎在突然之间,赢得一项赛事冠军的机会就摆在了我面前。”
  有时候,连费德勒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的改变是如此巨大。“以往,当我的教练告诉我说我应该冷静下来时,那对我简直就是件不可能的事。”他在2004年时说,“我就是要摆脱这些压力以及我头脑中的魔鬼,没有人能够帮到我,一切都必须由我来完成。”
  如果没有所具备的体能条件,费德勒也许早已在控制感情的努力道路上宣告失败。他在帕加尼尼指导下所做的额外努力不仅巩固了他的自信,也催生了他的野心。他曾在2005年的美国公开赛上承认说,在他身为青少年球员以及刚刚进入职业网坛的时期,他有时候会在没有尽全力的情况下输掉比赛,他时常会有对手比他更配得上胜利的可怕感觉。为什么?“因为在我印象中他比我训练得更加努力。”他说道,“毕竟,来自瑞士这样一个富足的国度,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幸运。”
  那么,罗杰?费德勒的打法到底是什么风格呢?2005年夏天,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将之描述为“复古风格”,他也确实像是将网球带回到了那个以木拍、艺术气息、战术和运动天分为特征的年代。
  “我当然算是全能型球员,不是那种只有一种武器的选手类型;不过,那些和我对阵的球员们,也都很清楚我的武器是什么。”他对《纽约时报》说,“他们知道如果给了我一个浅球的话,他们就完了,尽管这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富有戏剧性。我打的是一种流畅的网球,没有什么磕磕绊绊,这让我的打法更加危险。也许,这就是我变色龙般的能力。”
  费德勒相信,他的预判能力是他最好的特质之一:“我对于球飞回来的方式有着天生的直觉,而且我还能本能地做出反应。”
  那些让费德勒无比强大的众多因素,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几乎是难以察觉的,也许是因为它们不像是伴随着巨大的吼声击出的强力正手球,也不像以每小时140英里时速发出的一记ace那样看上去如此惊人或轰动。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费德勒的发球不像安迪?罗迪克或伊万?卢比切奇那样快速,但只有他的对手们能够发现,费德勒对于发球的速度、落点以及旋转的变化可以达到一种怎样惊人的程度,他发球的多变性是如何让对手防不胜防,或是如何利用对手接发球技术中的弱点。
  击球的多样性是他最惊人的特质之一,他总是可以打出令对手意外的一击,他也可以欺骗性地发出一个弹跳很高的高跳式发球;他会在最后一秒突然放慢挥拍速度,让心烦意乱的对手根本不知道他到底会做出些什么;他可以对一次正手击球施加浓重的上旋,以至于司线员已经准备喊出界,但球最终却像是一块石头一样狠狠砸在底线;他也可以用反手狠狠切削出强烈的下旋球,球在来到对方场地上后几乎没有什么弹跳,或是落地后旋出界外,而对手所能做的只有勉强将球回过网而已,费德勒赢得分数就像顺水推舟般轻松。
  “他创造出了一些独特的击球方式,并且尝试那些你认为根本不可能是真的事情。”马克?罗塞特赞叹道,“我不知道还有谁能拥有他那样绝佳的球感。”
  费德勒以如此轻松的方式将对手击退,这让网球看上去对他来说只是一碟小菜。“他就像是一位艺术家、画家或是雕塑家,让人觉得一切都非常简单。”时常与费德勒搭档的双打伙伴伊夫?阿莱格罗评论道。
  作为国际网球界最好的专家之一,《队报》网球作家菲利普?布昂(Philippe Bouin)将费德勒的球技描述为“永恒的奇迹”。不过,他同时也指出了这种特质的负面效应。“他的不幸在于他的天赋使他能让最难的击球看上去非常容易。”他说道,“而当魔术师在某一天将手伸进他的帽子,却被他自己的兔子咬破了手指时,人们会更加失望的。”
  费德勒的心理素质很可能大部分是天生所得。从他很小的年纪开始,他就具备在情况变得艰难时反而能够更好地成长的能力;在他成长为一位网球运动员的道路上,他确定无疑是充满竞争性的类型,他总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拿出最好的表现,而他在训练中的表现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他的实力。
  要想在关键时刻打出最佳水准,你必须拥有坚强的心理素质;如果你的内心不够坚强而且你并不真正相信自己,那么你根本就不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你最大的潜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通过替补队员以及队友来防止一位心理薄弱的运动员单独影响到比赛结果的集体运动项目相比,个人运动项目中的运动员则要面对因那些干扰性的以及自毁式的想法而导致的心理崩溃的更大风险。“我们这些网球运动员的比赛心理状态非常精细,工作中的一粒细沙就足以让一个人的比赛完全出轨。”费德勒在2004年说,“我总是努力保持镇静,因而我比其他球员更少看向我的教练所坐的包间。”
  费德勒在排除干扰的方面堪称楷模,就好像这些干扰能够自动连接成一串,一个一个滚开消失不见一样。无论他和对手之间的排名差别有多么巨大,他都既不会高估自己,也不会低估对手。他会做好准备去迎接任何事情的到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很少被对手爆冷或是被打得防不胜防的原因。即便在那些很长的连胜过程中,人们也经常听到费德勒重复这样的话:“我距离成为一位传奇人物还差得远呢。”“我对最坏的情况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当我赢得这么轻松时,我总是非常惊讶。”“我从不会小瞧任何一位对手。”
  和许多将世界头号排名看做是负担的其他球员不同,世界第一的排名是费德勒可以汲取力量与动力的源泉。“我很享受被看做是夺冠热门——不仅只是热门人选之一,而是最大热门。”他在2005年说道,“毕竟,挑战者们必须努力工作,而热门人物可以首先环顾四周,看看别人都在做些什么。当然,我必须确信能够赢得比赛,好在我的心理素质非常好,我对处理这样的情况毫无问题。”
  当其他球员也许会因为一位司线员喊出错误的判决而心烦意乱时,费德勒在这种时候只是摇摇头,然后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那样继续比赛。比如说,当他在2005年美国公开赛决赛对阵阿加西,23 000名球迷喧闹地为他的这位美国对手加油助威,一些人甚至挑衅般地企图用言语激怒他的时候,他就好像是戴上了眼罩那样努力保持专注,并且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将球比他的对手多一次地回过球网。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其人友好而强硬(1)
当罗杰?费德勒还是一位刚刚崭露头角的少年时,我便听他说出了这句日后成为他生活座右铭的格言:“成为重要人物当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好人。”我有一次在翻阅一本由慈善家罗伯特?戴德曼——一位从洗盘子起家并最终成为建造度假村和私人俱乐部的成功的美国百万富翁所撰写的书时,偶然发现了这句充满智慧的话语。戴德曼将这作为他十条黄金法则中的一条,他写道:“当生活待你不薄而且所有的事情都顺风顺水时,友好体面地做人就很简单;而当你的状况不佳时,这就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那种情况下,友善待人就需要更伟大的人品,因为你总会情不自禁地走向友善的反面。”
  在从那之后的时间里,罗杰?费德勒证明了他能够并且仍将继续遵循这一信条。他并不只是将这句格言拿出来说说而已,它已成为他生活中指导性的原则。即便是在困难的情况下,他也总是和蔼可亲、尊敬待人,而作为几乎被所有人追逐的世界头号网球选手,他会遭遇到很多这样困难的处境。有没有人发现过罗杰?费德勒变成一个令人不快、自吹自擂、傲慢自大的势利鬼呢?即便他感觉很糟,即便他不得不应对苦涩的失败,即便他必须在同一天中把同样的问题回答到第十二遍,即便他疲惫不堪、带着伤痛或者就是想回到酒店自己的房中——他都能保持友好的态度。他也不会抗拒回答那些让他不自在的问题,不会恼羞成怒或是猜疑提问者的企图。
  在上海的2005年网球大师杯赛上,一位记者问出了一个天真的问题:“罗杰,这么多的球迷追逐着你,但你仍然如此友好,你是如何做到这么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的呢?”因为费德勒没有听懂她的提问,这位记者不得不用英语重复了两次问题,而费德勒一直耐心地听完并且很快回答道:“当我可以做到友善待人时,为什么我还要令人不快呢?事情对我就是这么简单。”
  安迪?罗迪克在2005年温布尔登决赛后对费德勒说:“我可真想痛恨你,但你这个人实在是太好了。”拉菲尔?纳达尔在2005年赢得马德里站冠军并且就此复制了费德勒在同一年赢得四项大师系列赛事桂冠的伟业后,收到了费德勒的祝贺短信;而当纳达尔之后来到巴塞尔参加瑞士室内赛却因伤退出了赛事时,费德勒还来到酒店看望他。在赛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为了冠军头衔和世界第一的排名争斗的这两位年度最佳网球选手,在远离所有镜头追逐的地方聊了20分钟。“我们还互相打过几次电话。”纳达尔说,“费德勒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世界头号球员以及一个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还很安静、沉着,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个好人。”
  发掘费德勒作为一个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特征,对于传记作家来说,也许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他耐心、易于合作、乐于助人并且注意倾听。他对贫穷的人、弱势群体以及他自己的慈善基金会都倾注了真心。他讲究公平、值得信赖并且对所有的事情都直接而坦诚,如果他说一个球出界了,每个人都会立刻相信他的话。他人情练达、没有狭隘的偏见并且能说多种语言,他在说话前都会深思熟虑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他谦逊、不矫饰、忠诚可靠、充满智慧并且富有同情心。他和那些绝对以自我为中心的运动员们毫无共同点,他们在即便有别人陪伴的情况下也会整晚谈论着自己——这样的人可不在少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