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文集:四行日记-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二十九日
从昨晚起一直下雨,早晨仍未停,我担心由小金到成都的山路,下起雨更麻烦了。过了猛固,因为下雨,小金川已呈黑色,翻着白色的浪花。沿着公路,都是从山上滚下的大大小小的石块。车子开出十九公里,就报说前面塌了方,不通了。幸罗部长人熟,找到养路段道班,工人还未吃饭。我也下了车到了工人住的屋子,等他们吃了饭,灌上油,把推土机开起,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的车辆就在推土机后跟进。可是到了塌方的地方,久久不听动静,原来塌方的地方继续向下飞石,工人不敢操作。我走到前面一看,果然不断有小石子滚落,偶然落下几块大的。有一块大的将拉木头的汽车上的一根木头打断。这样就停了下来,说是等完全停止了再干。要按战争时期,这本来不算大的情况,但现在不行了。那辆推土机竟轰轰隆隆地开了回来。我上前与司机多方劝解也不行,司机说负不了责任,只好又等了好长时间。司机的助手说,当干部的每月三十六元奖金,工人的奖金几个月还未发下来,说时眼珠子都红了。我们看样子没有希望,只好又开回小金。我们返回路上,才看见养路段的两位负责人赶了上去。
究竟怎么办是等待明天再走,还是返回马尔康走鹧鸪山那条路,令人煞费考虑。回到小金时听说两河口那里也有塌方,只好耐心等待情况发展。
晚间,老文跑来报告:“好消息,好消息,路修通了,已经从成都来了汽车。”一悲一喜都在困扰着人们。
今晚未大动,但却令人精神疲倦。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八月三十日
晨起,见天气已晴,令人高兴。在楼上凝望远山,已经有雪。
车子昨天已灌满了油,开始上路。因为雨后,达维河翻滚着黑色的波浪。路面杂石已经清除,我们顺利地来到昨天塌方的地方,大约有百余米的断续塌方已经清除 这里附近的一个寨子有过去杨土司的住宅,又像城门楼子 。昨天马福桥,一个骑车子的过来说塌得厉害,也清除过了,显然,这都是养路工人昨天的劳绩。我们过去时,不禁向他们致敬。
到了达维下车,文星明同志指点我们看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处。这里南来有一条极窄的深沟,名夹金沟,一道汹涌的流水注入到达维河。窄沟的壁上有依然可辨的小路,这就是一方面军越过夹金山来到达维的路线。夹金沟出口处东去十余米有一座藏族的小桥,这就是两个方面军会师之处。达维寨子前面有一个空场,毛主席曾在这里向两个方面军会师的战士讲话。
县武装部罗部长送我们到此处回去了,我们继续向巴朗山前进。这座海拔四千四百八十七米的高山,是我们此行艰险的行程之一。据说,当年四方面军分两路去接应一方面军时,这一路没有过得去。我们远望山顶上的积雪,缓缓而上。道路也不太窄,心放下了一半。越往上路面越发潮湿,上到半山时,仰望山顶已经遍是白雪,而雪线下的绕天红却开得十分艳丽。远处的山顶也都有了积雪。我们绕过一个山弯时,忽见侧方有四座尖尖的雪峰,仙姿绰约,十分美丽,颇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原来这就是四姑娘山。我深为她的美丽而惊讶,本来想停下观赏,可惜道路狭窄,车未停下,竟未仔细观赏,一掠而过。但却永远留在记忆中了。在叹息之余,车已抵达雪线,这实际是昨天下的那场雨,不过在山顶都是飞下的雪花。雪已经下了寸把厚,下面还是青草,其间有黄色的小花。背后远山也是一片雪峰,在白云之中,有的露出白云之上,显得十分皎洁。急忙下车照了照相,望着雪峰与白云,心头十分愉悦。这次出来,红军爬过的五座雪山,我们爬了三座,但都没有遇见雪,这次却真的遇见雪了。我们越过这座雪山时,因路面凹凸不平,车子颠得厉害,但是我们望着南面宝兴的一带雪山,又被吸引住了。那里正是当年红军爬过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我去年曾到了这座山的脚下,因脚崴了,又没有公路,未曾上去,这次远望她的容颜,多少有一些遗憾。我望着这一带长长的雪峰,有的露出云外,有的藏在云中,更加显出她的洁白。我想像着当年红军是如何从那峻拔的奇峰中走过来的,那些雪峰在我的心目中更显得圣洁了。“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对一个顶天立地巨人的写照,我们的红军确实是一个巨人!
我们开始下山了,到了雪线以下,又看到许多壮实的不知名的黄花,叶竟如莲叶,开得比比皆是,令人感到它们生命力的强韧 后得知为雪莲 。再往下去又是鲜艳的绕天红了。
但我们在距卧龙四十多公里处,因塌方受阻,给人带来一些不愉快。这里有几个养路段的工人和十几个承包路面的民工。养路工说,他们的推土机坏了,无能为力,民工说,他们的任务是给路边砌墙,排除塌方不是他们的任务。车子来得越来越多,都停在马路上。有的在路边架起了锅,准备烧水做饭,说凌晨三点就塌了方,已等候很久了。我和王副政委到前面看,塌方的工程并不太大,即使不用推土机,用人力也用不了太长时间。我对同行的小金的县委书记说,你是否把人组织一下,他摇摇头说不是小金的地界。这里是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 特区 管理的地段,事情就这样延搁下来。眼前的司机有上百人,有的打瞌睡,有的七嘴八舌议论,竟对这种状态无能为力。我劝王副政委抓一下,呆一会儿他告诉我,组织不起来,民工提出要他们干,必须每辆车出三元作为酬答。而有的司机又不愿出这笔钱。我同王研究了一下,先把那个朽树木桩用汽车拉掉,再行挖土。可是借汽车上的钢丝绳也很费事。我陪一个民工去动员,几个司机懒洋洋的,有的说他带的绳太短,有的说绑着货不敢动。最后总算借来了两条钢绳,才把朽树桩拉掉,推到深沟里。然而民工干了一阵又停下来讲起价钱。一个极为壮实的中年农民提出,每辆车要出六元。我同他辩论了一会儿,他还是不松口。我本来想脱鞋下水,气得我回去了。呆了很长时间,还是以每辆车拿三元做了妥协,他们又干起来。我说组织每车出一人干,大家说没有工具,也是无法。民工说,你们一个司机一个月挣一千元,怎么拿六元就舍不得司机说,那是私人的车,我们是运输队,每月只拿几十元。司机们还大骂,我们拿了养路费,还要掏买路钱又有司机说,小金本来要管这条路,特区把十几万元拿去了,光拿钱不养路!
在此处搞了七个小时,弄得差不多了,同行的几个解放军的干部,向干事、小孙、小猛子都参加了。我们付了六元钱小车先过。小孙开上去,在石头上一滚就把车子陷在稀泥里,急忙后退也动转不得,我一看半个轮子都陷下去了。这时别的司机们又埋怨起来,说本来应等放了炮弄得差不多才过,其实这次是给他们做了实验。武装部的一辆小车想把我们的“巡洋舰”拖出白费了力气,后来又请载重卡车拖,拖是拖出来了,但代价是替他捎走一个人。
约近下午六时,我们有三辆小车才勉强开了过去,小猛子付给他们六元,我们走了不久,暮色已淹没了山沟。这已经是幸运的了,而那些大车却还在等待。
在夜色中到了卧龙,这里是保护大熊猫设的自然保护区。书记姓赖,主任姓张,热情地挽留我们住下。很快就给我们这些已很饥饿的人们开了晚饭。饭后,给我们看了这个自然保护区的陈列馆,里面有各种植物、动物的标本,颇为丰富。
睡下时已很疲劳。特别是今天的遭遇,说明了很多问题。也许这就是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一个司机说,这样怎么能搞“四化”呢?是的,这是一个严峻的需要回答的问题。一个有巨大精力的民族,在只有几立方土的塌方上,却被阻住去路不能前进了。越想令人越发不安。例如,发生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没有干部前来查问?推土机坏了为什么不去及时修理?民工们既然做了承包,为什么要那么大的价钱?路面为什么失去保养长时间凸凹不平?这么多的司机为什么不能组织起来通过?如果是当年战争年代,这些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但现在已经都成为问题了。今天的印象对人是十分深刻的。
八月三十一日
晨起张院长领我们看了熊猫研究中心。他以自豪的感情,领我们看了建设在幽谷中的现代化的又是十分优雅的中外专家的招待所,对外国人简直是关怀备至。这是中美合作建立的,据说,美国人出了资。这个只有中国才有的珍奇动物,不知为什么还要请美国专家?我问,美国人为什么要拿钱,他们为了得到什么?张院长竟未能回答出来。他们的赖书记昨晚在向我们介绍情况时,竟向我们大吹外国人生活的舒适,每个礼拜往野外跑,还有丰田企业工人可以入股等等。后来被王副政委把话截住了。现在的崇洋思想已经到了一定程度。
我们随后看了这里饲养的十只大熊猫。据说其中有两只已因人工授精怀孕,张院长向我们报告喜讯。这些大熊猫比我在北京动物园看到的大得多,它们从铁栏里伸出爪子来,我的手杖几乎被它们抓去当食物,我奋力抗争才夺了回来。有人给了一枝干竹棍,它竟一节一节如吃酥糖,顷刻就吃了进去。熊猫园外接近于自然生活的活动地。有两只跑到山坡上寻食未果,又懒洋洋地走回来。张院长说:“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它们向你表示欢迎呢!”
临别时,我考虑再三,还是把昨天公路上的事情反映给他们。他说准备去处理,昨晚已经派去了一个科长。
随后,我们沿着皮条河汹涌的激流向下走去。据说皮条河因水急不能徒涉,人们常常用皮条拧成绳索来过渡,它是这样得名的。
中午时分到了灌县。王副政委以熟人关系,在总参一个研究单位吃了午饭。午饭后陪骆医生看了都江堰和二王庙。小猛子因昨天受阻跑去帮助民工搬土,感了风寒,发起高烧,同时拉肚子,勉强游了二王庙。他这次使我最满意的地方,也就是他昨天的表现了。
车子一进入成都坝子,满眼都是金黄的稻田。人们说,这个天府之国主要指的就是这一块。下午四时,来到成都一所。因为早打了电话,很快把我们安置在三号楼。而王副政委等人,他们都说住不下,要去省军区招待所,我们觉得不好意思。
我们在这里住了一座大房子,也几乎是我平生住的最大的房间。不知要花多少钱。
晚饭后,到街上买了肥皂等用物,随后又看了当年在一个旅的王金泉副政委。因他去开会,只见了他的家属。他妻子是我当宣传科长时的文工队员。
准备在此休息几天,以便补写日记,因为自八月二十一日以来,因行动紧张,每晚很疲劳,日记均未记。如果不赶忙补上,时过境迁,怕这一路白走了。
九月一日至三日
补十天来的日记。
晚上王金泉同志来。他说明天要到康定。随便说了些旧事。他还记得他当总支书时和我共同带英雄模范人物去纵队开会的事。我则一点也记不得了。
九月二日
整日补写日记。
今日司令部地管处来给我们找了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