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地平线 >

第25部分

地平线-第25部分

小说: 地平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泗流的口气不像开玩笑,他有点恼了。
  丁泗流的不满立刻像瘟疫似的传染给手枪连的弟兄,他们纷纷骂开了。
  “司令部的长官老爷就知道自己贪图享受,真他妈不是群东西!”
  “走了一天路,就号这种牲口棚子给弟兄们住?”
  “红军中官兵平等,丁连副,咱手枪连也挤到洋楼中去住!”
  手枪连乱糟糟的喊叫声,引得邻近一些司令部的人和看热闹的孩子围过来,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余参谋尴尬了,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连顺舟和王初恩从后面赶上来,分开乱哄哄的弟兄。
  连顺舟一脚踢开吱哑作响的竹门,探头看了看,对王初恩苦笑道:“条件是差了点,怎么办,老王?”
  王初恩说:“还能怎么办?司令部分配的房子,还有什么好说的?总比住到野外强吧?”
  连顺舟点点头道:“那是,有聊胜于无。”他扭回头去。“老丁,算了,跟谁怄气,别跟长官过不去。余参谋,就这么着吧,谢你了。”
  余参谋如释重负,朝他们摆摆手,扭头溜了。
  丁泗流也觉没趣,心说连顺舟这个土豪出身的家伙都能忍受这牲口棚子,自己一个苦出身的还嫌弃它不成?他草草地划分好连部和三个排的住宿,又去安排伙夫烧饭。部队凡在村庄宿营,一般就不再挖灶埋锅,图个省事,跟老乡家借用现成的锅灶,甚至就用老乡家的柴禾,给几个柴禾钱就行。
  看看忙得差不多了,丁泗流凑到连顺舟身边,嘟囔道:“老连,我不是怕苦,我给财主家扛长工,冬天下大雪,住的地方还不如这个烟库棚子呢。我是恨司令部那些鸟长官,拿咱手枪连不当个东西。”
  连顺舟笑笑,没说话。参加红军后,说到穷人富人这类话题,他总是矮人一截似的,三缄其口,装聋作哑为妙。
  丁泗流还想说什么,却忽然抽抽鼻子道:“这什么味呀?好像不对。”
  连顺舟很乐意岔了话题,他也嗅嗅说:“什么味?新收的烟叶子味嘛。”
  “不是,好像骚烘烘的,我去看看。”
  出了烟棚的丁泗流不一会就回来了,他的脸色更臭了。
  “妈的,说司令部那帮鸟长官不是东西,还真没冤枉他们。老连,你知道咱紧挨着的后面是什么?司令部的马厩!”
  连顺舟出去看了看,果然是马厩。自己的马夫也把大黑马拴在了那里,占了一个槽头。
  午夜时分,人困马乏的红军队伍彻底安静下来,宿营的驻地和村庄融为一体,静悄悄的。夏日闽西山区,凉风习习,加上白日顶着酷暑行军,弟兄们确实都累了,手枪连宿营的烟棚中此伏彼起的呼噜声,将夜鸣的虫儿吓得噤声不语。司令部宿营的二层洋楼下,不时晃过一道道手电筒的光柱,那些光柱常常没来由地往夜空中晃来晃去,刺破青天。龙岩战斗缴获颇丰,警卫连的弟兄们有些烧包,电池多得用不完似的。
  也幸亏那些弟兄们稀罕得当玩意儿使的手电筒了。午夜刚过,司令部哨兵的手电筒光柱捞住了一个可疑的人影。那人影从司令部马厩中闪出,在手电筒照射下,似乎愣了一下,听到哨兵大喝:“什么人?口令?”才缓过神来,就像摁掉电门的手电筒光柱一样,一下子消失不见了。紧张的哨兵犹豫着朝天鸣放一枪,村里宿营的红军各部听到枪声,像炸了窝的蜂巢,乱成一团。
  近在咫尺的手枪连当然也闲不着。慌乱中听哨兵报告情况的纵队保卫科长倒还冷静,他命令警卫连拱卫司令部,做好战斗准备,手枪连就地散开搜索。
  手枪连的弟兄们将马厩附近里外搜了个遍,也未发现可疑情况。司令部的人一遍遍清点战马,证实马匹完好无损,包括连顺舟拴在马厩的大黑马。看看天色将要放亮,只得作罢,命令警卫连和手枪连各增派岗哨,加强警戒。
  第二天仍然烈日当空。部队按计划出发。
  尚未走上几里路,行军纵队就出了乱子。纵队司令部一位副参谋长的坐骑受惊狂奔,马夫拦它不住,惊马将副参谋长摔下马鞍。好在伤势不重,进行简单的治疗后,担架兵抬起他继续随队行军。
  连顺舟几乎目睹了长官坠马的全过程。他觉得事出蹊跷,便走了过去,恰好司令部的马夫刚牵着惊魂未定的战马回来,那马走得慢吞吞的。连顺舟上前抚摸着马颈,一手熟练地捞起马蹄检查。前蹄无异,却在马的左后蹄中发现了一枚铁钉!连顺舟心明如镜:那肯定是有人恶意打进去的,战马白天行走,疼痛难忍,才惊马伤人。他叫过自己的马夫,让他帮助取出马蹄中的铁钉。司令部的马夫激愤得哇哇大叫,说要向纵队保卫科报告。连顺舟冷冷一笑道:“报告了又怎么样?你让部队停下来追查?司令部长官的威信还往哪搁?”马夫听他这么一说,不敢再吭声了。
  回到手枪连,连顺舟悄悄将此事告诉了党代表和连副,他说他怀疑是手枪连有人恶作剧。丁泗流脑袋瓜一转,断定最有可能是肖文生干的好事。连顺舟和王初恩想想白天肖文生的满腹牢骚,虽然怀疑丁泗流的判断,但又不好轻易断言就不是肖文生。
  丁泗流大包大揽道:“这事好办,交给我处理,最多半天,部队开午饭前我就能查出来到底是谁干的。”
  连顺舟和王初恩一听就知道他要采取什么手段来审这离奇案子,两人不约而同,一口回绝了。
  丁泗流恼怒道:“既然不用我出面,那你们看着办吧。”
  

十六 教你一支歌(1)
罗翠香接到命令,被调往第四纵队宣传队。她就像做了一个梦,直到她打起背包赶到第四纵队政治部报到,还没有完全醒来。
  红四军进入闽西后,几支国民党军地方部队战败溃逃,作战任务和敌情顾虑减少,随着“赤化闽西”口号的喊出,宣传工作成了红四军的头一等任务。原来的前委书记毛泽东将红四军的宣传队看得很重,一再强调各级都要有宣传队、宣传组,犹如战时的敢死队一样,宣传队成了红四军各级政治部的心肝宝贝。第四纵队也不例外,组建时就有了宣传队的编制。
  接到由红四军医院调入四纵队宣传队命令的罗翠香,不费什么力气就弄清楚了,这一切都是特派员柳达夫的安排。上帝的女儿罗翠香军龄无几,却早已懂得了红军的规矩:在红军队伍中,几乎不允许个人意志的存在。红军中也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上天之帝”,那就是共产党。在这个“上帝”面前,红军中的官长与士兵都应该像伏膝的教民一样,那才是红军的主宰力量。在这样的主宰力量面前,唯一需要的就是服从。中央派来的特派员柳达夫同志又是什么呢?罗翠香在她习惯的宗教式思维中很容易找到对位,那就是神父!传达上帝旨意的代言人神父。就某种态度上来说,对神父的态度,可以理解为对上天之帝的态度。如今这位红色神父,不仅要改造重塑罗翠香,还要主宰她的人生之路了。
  其实,罗翠香对调往宣传队工作,还是满心欢喜的。她喜欢唱歌、搞宣传,尤其是在阳光明媚的野外,青春得以释放,精力得以宣泄,这比整天伴着刺鼻的酒精味,看着血肉模糊的枪伤刀伤,听着伤号们惨绝人寰的啼号要好得多。当红军要比在福音医院当护士快乐,当宣传兵要比当卫生兵更快乐。罗裁缝早年对独生女儿采取的近乎于严酷的管教措施,就是将爱女送进了教堂,并最终将她由罗翠香变成了玛丽亚。自从她离开福音医院,参加了红四军,玛丽亚就不复存在,罗裁缝惨淡经营的人生设计也化为泡影。倒是柳达夫特派员重新为她设计了人生,她也由玛丽亚重新变回为罗翠香。放下了那些药瓶、棉纱、注射器,罗翠香感到自己真正地回归了,青春少女的美好时代并未远去,恰恰相反,才刚刚蹒跚来到。
  柳达夫在罗翠香离开军部之前去找过她一次,那是一次介于工作谈话与私下聊天之间的陈述。“罗翠香同志,我相信做宣传工作远比在医院工作更能发挥你的天才优势,希望你理解我的期待,我更希望我们下次见面时,你能给我一个全新的形象。”
  柳达夫为什么要把她弄到宣传队去,罗翠香猜想很可能与那天她在辛耕别墅中信口唱的“生爱郎来死爱郎”有关。罗翠香睁着一双墨黑的大眼睛,用力点点头。可惜在柳达夫看来,这种带有宗教式的无言承诺显得分量不足。他的口气中有了不满的成分。
  “罗翠香同志,你现在脱离了宗教苦海,参加了红军,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阶级觉悟,革命,革命!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对了,你写过入党申请书没有?”
  罗翠香困惑地摇摇头,反问道:“什么叫‘入党申请书’?”
  柳达夫一愣,倒憋下一口气。
  “罗翠香同志呀罗翠香同志,你这身红军军服洗过几水了?怎么还像今天早上才参加红军一样?”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六 教你一支歌(2)
罗翠香知道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吓得不敢再说话。柳达夫却像发誓似的咬牙道:“你等着瞧吧,罗翠香同志,我非要彻头彻尾、由表及里地完成对你的赤色改造,要把你培养成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
  “柳特派,‘布尔什维克’是干什么用的?”
  柳达夫直翻白眼。
  四纵队宣传队队长外号“老拐”,是从第三纵队“支援”过来的骨干。老拐本名叫什么,早就没几个人记得了,知道他原先是红三十一团的连党代表的人都不多了。老拐在江西作战时腿部负过伤,治愈后一条腿一拐一拐的,就落下这么个外号。本来部队安排他到地方工作,老拐死活不愿离开红军队伍,第三纵队嫌他碍事,又无大用,便将他掺在选送的军官中一起调给了第四纵队。第四纵队政治部看到老拐的一条腿就够了,本想退他回去,怕伤了部队之间的和气,又见老拐人老实,但拐着一条腿不大好用,就放到了新成立的宣传队。
  老拐听说罗翠香是军部医院护士调来的,摸了摸残腿,嘴里“唔”了几声,算是欢迎过了。
  宣传队还有个叫“破茶壶”的,老往罗翠香跟前凑,可罗翠香总像遇到鬼似的,躲他远远的。破茶壶嘴有点歪,说起话来“嗤嗤”漏风,还少了一只耳朵,罗翠香想不怕他都做不到。
  部队攻克龙岩城后,宣传队又分来一个俘虏兵,原先是陈国辉省防军第二混成旅的。来到宣传队背包还没解开呢,扔下背包就一头钻进茅房不出来。队长老拐瘸着一条腿找了半天,还以为那家伙开小差了,正想集合人去追,却嗅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老拐闻得出来,那是鸦片膏烧出的气味。循着烟味找到茅房,才知那老兄正在里面吞云吐雾呢。吃鸦片的大烟鬼分到了宣传队,令老拐格外头痛。大烟鬼是北方人,是陈国辉手下多年的老行伍,当了俘虏后红军指出两条路:要么放回家务农,要么加入红军。大烟鬼无家可归,当兵吃粮惯了,又不知红军深浅,以为和省防军、广东军差不多,心想横竖都是当兵吃粮,便留了下来。分兵时纵队的两个支队都没人爱要他,便踢给了宣传队。
  宣传队分成两个大组,一个叫文字宣传组,一个叫口头宣传组,前者主要是刷标语、写大字,后者则主要编些小节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