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 >

第5部分

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第5部分

小说: 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风气,唉”

  老革命没有忘了本,对单位的情况很熟,也很不满,只是想管也管不了罢了。

  薛冰听说,彭昌金生意做得就比较大。他与人合伙开了个大的砖厂,这些年滨江房地产发展很快,房价噌噌噌一个劲儿地上涨,彭昌金借这股东风,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几年下来,就上百万的资产了。当然,随着腰包胀了,脾气也跟着涨。要不,职工推荐大会上,他有那底气跟着赵广东他们和常林叫板么?

  薛冰来到农业局才个多月,就明显地感觉到彭昌金的与众不同。他只是一个一般职工,但他耍的时候最多,也没人敢管,因为他开口闭口就是,他可以不要这个工作了,哪个敢说他,他就跟哪个干一架,一付不屑的神情。而且,几次与常林之间的较量他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还有职工张蔓,搞了个茶馆,陈亚平开饭店,周虹做美容院,刘作明甚至到山上承包了一片林区。赵广东也在农广校和就业局兼职讲课。至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经营种子、农药生意的就更多了,等等等等。当然,搞这些都不是以他们自己的名义,你管不着。

  薛冰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职工都忙自己生意,哪还有心思做工作。莫说郑局棘手,哪个遇到,不头痛才是怪事。眼前这老革命如果知道这些,不知又作何感想。

  “还有那个李华生,听说也带头跟常林闹,一点也不顾全大局。领导干部这么做,还是不象话,你说这单位怎么搞得好?”赵老革命心直口快,疾恶如仇,想到哪说哪:“他是从乡镇回来的,几起几落。当了多年副职,就是提不上去。现在年近半百,提拔已然彻底无望。听说一方面想摆摆老资格,另一方面还想趁着最后的机会捞一把。他是上一届届中平调担任农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职务的。常林拿他也没当回事,今年抽他出去搞帮扶,明年又叫他参加市委组织的‘百千万’教育活动,几年下来他在机关上班没有几天,办公桌上都积了好厚一层灰,人也生疏得紧,他心里早就窝了一团火。”

  “现在他也赤膊上阵,煽动职工给常林提意见,甚至公开向常林叫板。郑局长,农业局的事情应该向市委作个汇报,求得市委支持,得下大力气整顿才能走上正轨”赵老革命总算喘了口气,

  “还是老革命原则性强,处处从大局着想,句句是良言啊!局党组将认真研究,逐步解决这些事情”郑局回答。

  谢过了赵局长的指教,走出赵家门口,郑局苦笑着说:“这段时间就没有听到什么高兴的事,连抽空找这退休老同志聊聊天的时候也不例外” 

  “这也不是您的责任,只是现在积怨已久,一时半会儿恐怕还难以解决呢”薛冰说。

  看来,在常林任期末,农业局机关管理实际上已经近于瘫痪。现在,矛盾尖锐地摆在新班子特别是新局长郑兴林面前。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八章  农委饯行
在薛冰到市农业局上任两周之后的一天,他接到农委办公室电话,他原来的东家今天晚上要给他饯行。

  这是各单位不成文的规矩。但凡本单位职工调离,作为原单位都要请大家一起吃一顿饭,以示送行。单位还要送一件礼物,农委给薛冰送了一床蚕丝被。

  市农委是市政府下面的综合部门,主要是组织协调农口各部门之间的一些工作关系。平时的工作多是务虚,像检查啦、开会啦、发文件简报啦,就是没有什么具体的事务。这类部门市委、市府下面还有不少。

  薛冰在那儿工作了七年多,每一年甚至每一天的工作都差不多。每天按时上班、下班,然后看党政网上当天市委、市府和有关部门发的文件,看有没有会议通知。传阅文件,通知领导参加市上的会议,然后是传达市上会议精神,并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上报市委、市府,也就是所谓的上传下达。

  这都是些什么会呢?精神文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爱国卫生,植树造林……呵呵,不一而足。

  每一年年初,要拟定下发全年工作意见,筹备全市农业工作会议,市领导在会上安排部署全年农业重点工作。年中督促检查,年底检查总结表彰,概莫能外。年年做的事大同小异,但领导要求有新的东西,出新的成绩。这就苦了摇笔杆子的薛冰,只好到处查资料,做文字游戏,用文字把成绩做出来。

  这样的单位十分轻闲,一天的事情分三天慢慢做,有了好处大伙儿平分,也不用费心思争权夺利,很有原来吃大锅饭的那种遗风,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多好的养老的地方啊!真的,薛冰自己都感觉,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这些单位的人,不论老的少的,不知不觉之间就懒懒散散的,以混日子为已任了。

  农委在薛冰调离后,还有十一人,大家挤了一桌。今天席间的热闹气氛是薛冰所熟悉的,十分地随意,相互起劲地敬酒、劝酒甚至灌酒。你说机关这样的无聊无趣,不是只有在酒桌上找点乐子么?不同的是今天薛冰成了主角。

  在大家跟薛冰共饮了几杯之后,薛冰开始主动出击。

  “王主任,感谢您多年在工作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敬您一杯!” 薛冰心知自己提拔时,作为一把手的农委主任王益并未推荐自己,但现在自己已经心想事成,也就不与他计较了,因此仍旧第一个笑嘻嘻地向他敬酒。

  王益有些尴尬:“关心不够,关心不够”

  “农委是领导机关,今后还要王主任和各位领导多多关照哦!”薛冰按照在坐各位职级高低,同是副主任的依排名顺序,一个个敬下来。依薛冰的本性,对行政机关这些虚与委蛇的话和事本是反感之极,但也是应了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本来,农业局、水电局、林业局、畜牧局等,主管部门都是农委。但农委一管不了人家的人,二管不了人家的钱,有时安排这几家做点事,还要好好地说,主客颠倒,农委是人家的领导机关,可说是有其名无其实。但行政机关,虚话假话大行其道,场面上说话都是热情洋溢,甚至情真意切,你好我好。至于转身之后就行同路人,甚至相互诋毁、下烂药,也不稀罕。薛冰多有感触,耳濡目染之下也不能免俗。只是当面可以好话说尽,但背后他绝对不屑于说人坏话。

  “要得,多多关照,我俩今天就先喝三杯酒”敬到副主任陶立昌这儿,他叫了起来,

  “好,好”人人都喜欢看别人多喝。

  陶立昌是个心直口快不让人的角色,跟薛冰开玩笑是开惯了的。

  “三杯就三杯,说话要算数” 薛冰知道今天自己喝酒踩不了假水,加之心情高兴,痛快地与陶立昌连干了三杯。

  “哟,当了领导了,气魄都大了,敢作敢为了”原来和薛冰邻桌办公的蔡娟叫起来,

  “是吗?你的意思是我原来对你不敢作敢为喽?嘿嘿” 酒喝得有点急,薛冰瞪着一对有些发红的眼睛对蔡娟说。这一趟下来,薛冰少说也喝了十四五杯酒了,酒劲很快就上来了。

  蔡娟四十来岁,姿色中下,被老公离弃之后就没有着落了。工作中虽然有时脾气不大好,但对单位里大家的玩笑话却是一点也不介意。

  “就是,就是,人家蔡娟对你有意,你是怎样照顾的,现在想丢下不管了,那怎么行呢?”陶立昌接过话头添油加醋地说。

  “哎,她可一直都是你陶主任当领导的照顾的哟,别赖在我身上” 薛冰叫冤了,

  “今后你们两个轮流照顾,只要不打架就行了” “喝酒喝酒,今后别忘了人家”旁边的人起哄。

  “祝你今后越来越漂亮” 薛冰笑着跟蔡娟干了一杯,

  “老喽,哪敢跟那些年轻妹妹比哟”蔡娟有些自怨自艾地说。

  众人轻笑。

  薛冰挨个地敬酒,心情好,这酒量似乎也见长了。这一顿饭对薛冰而言,除了开头吃了几口菜,好像就是在喝酒之中结束的,其它菜什么样都记不清楚了。一起共事那么多年,高高兴兴喝一回酒也是应该的。

  那一段时间,薛冰请他的朋友喝酒,朋友请他喝酒,有时只是朋友们一起,有时是几家人一起。薛冰升官是个由头,朋友聚会那是多多益善。薛冰感觉自己的人气在上升,心里有些得意。

  美中不足的是,薛冰请了两回组织部的李可,都因他不空而作罢。考察薛冰就是他带队来的,原来他们相互之间都比较熟,薛冰相信他是成人之美的,这份人情要还。

  这年头,结交朋友联络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吃饭。而饭桌上的人,要么是当官的要么是发财的,实力差不多的才坐得到一起,这样可以各取所需互相帮助,没有白吃白喝光沾便宜的。这里有一个心知肚明的铁血的原则,那就是预期利益可等量交换原则。即使是很好的朋友,也是有意或无意地要遵循这个铁律。薛冰有个熟人,是个重要部门一把手,原来请他不动,现在也欣然赴宴了。

  这是规律,与感情无涉,不要说事态炎凉。

  薛冰人喝得醉醺醺的,但心里明白。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九章 初试权力
酒场上的灯红酒绿、欢声笑语,倒是轻松自在。

  但薛冰的心事没在这儿,这表面的浮华算个什么?薛冰不是为了仅仅让别人羡慕而活着的人。他需要成就自己的事业,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所以他有些着急,机关乱糟糟的,怎么干工作?

  姜还是老的辣,局长郑兴林似乎就要超脱得多。他也生气,但那是对自己调到这样一个单位而生气。至于现在单位的矛盾,暨不是他造成的,又不是冲着他去的,他有什么好担心的,保不齐还可以利用一把呢。

  不担心是一回事,机关工作要正常开展,是另外一回事。这是郑局长要考虑的事情。

  真正的领导是会用人,这第一步是如何用好副职领导。

  郑局经过认真考虑,象征性地分别征求了几个副职的意见,在局党组会上提出了分工意见。这是很有讲究的,一方面要用人所长,但关键还是要用信得过的人。郑局负责全面工作,原来的两个班子成员李华生分管土肥、植保、植物检疫、农业综合执法,王培德分管农技、种子、农经、科教和农广校,薛冰分管机关、农情信息和乡镇农服中心,杨小旭管纪检。

  这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都属于乡镇,但业务工作要接受市农业局的指导。

  看来郑局最信得过的人是薛冰,因为机关财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权力。这使薛冰处在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隐隐然成为下任局长的有力争夺者。一方面薛冰与李华生、王培德甚至郑兴林比,年轻了六七岁,有年龄优势;另一方面与杨小旭比,虽然级别一样,但薛冰是实职,杨小旭是虚职;现在,薛冰得到郑局长信任,分管机关财务,成为副职中权力最大的人,这又为他增添了一项新的优势。

  接下来就是工作业绩了,薛冰想都没有想,就一头扎进工作中去。他要好好做点事情,他把眼光盯向了乡镇农服中心。

  但是,当务之急是协助郑局长理顺机关工作秩序。很明显,郑局长的主要思想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