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下) >

第69部分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下)-第69部分

小说: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拱手微笑,一眼瞥见了崇祯帝在旁,慌忙滚鞍下马,行礼不迭。崇祯帝阻拦道:“路途上不便,田卿行个常礼吧!”
  等田宏遇知道陛下携殿下欲托孤周奎的整个过程,他慷慨而忠诚地表示:“陛下若是有意,就将两位殿下交给臣吧!”怀宗很是欣慰,回头唤过永王、定王吩咐道:“你两个随了外公回去,须小心听受教导,孝顺外公就与朕一般。千万不要使骄任性,须知你们是已离去父母的人了,不比在宫里的时候……你弟兄一定要勤心向学,朕死也瞑目……”崇祯帝一面嘱咐不停,一面哽咽不住,一面用袍袖频频拭泪,两个皇子也牵扯住父亲的袍袖,齐声哭了起来。
  哭了半天,崇祯帝咬紧牙关,厉声道:“事情紧急,你弟兄就此去吧!”说毕回身对着田宏遇连揖了三揖:“朱氏宗祧都拜托卿家了!”田宏遇慌得不及还礼,忙扑通跪在地上,流着泪说道:“臣受陛下深恩,怎敢不尽心护持殿下,以报圣上于万一。”
  崇祯帝含了一泡眼泪,目送二皇子随田宏遇疾驰而去,直待瞧不见了影儿,犹惨然地徘徊观望。王承恩禀道:“时候将晚,陛下请回宫吧!”崇祯帝凄然地说:“朕的心事已了,还回宫去做什么?”
  王承恩大惊道:“陛下乃万乘之尊,怎可以流连野外?”崇祯帝流泪说道:“贼兵已破外城,杀戮焚掠,可怜叫朕的百姓无辜受灾,朕实于心不忍,朕愿在此,等贼兵杀到,与百姓同尽!”
  过了一会儿,崇祯帝忽然问王承恩:“这个地方,数哪里最高?朕要登临,一望城外的黎民,被流贼蹂躏得怎样了。”涕泣哀恳也不见皇帝答应回宫的王承恩一见有机可乘,忙应道:“陛下如欲眺望外城,须驾还南宫,那里有万岁山也称煤山,登亭即可望见京师全城。”
    ■ 你为什么生在帝王家
  日色早已西沉,暮夜已阑。月色昏蒙,寒风凄冷,京城外的火光惨红如血。暮鸦喳喳哀鸣,顺风吹来,一阵阵凄楚的啼哭声夹杂着炮火喊杀声,昼夜不绝,令人惨不忍闻。
  崇祯帝与王承恩步至南宫,登上煤山,倚在寿皇亭的石栏边,遥望城外烽火烛天,哭喊呼号声越发犹若鼎沸,兵器撞击声、马蹄踢踏声亦隐隐可辨。火光四处不绝,眼见得闯兵正在那里大肆焚掠,繁华的首都变作一片焦土。忽然空中的皎皎月光被浓云遮掩,大地在黝黑中,越发四处都现出凄凉惨败之景象。崇祯帝凄然泪下:“黎民何罪,惨遭荼毒?”言下黯然,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对王承恩道:“朕心已碎,不忍再看,卿仍扶朕下山吧!”
  入乾清门,到乾清宫,崇祯帝提起朱笔,草草书了手谕:着成国公朱纯臣,提督内外诸军事,诸臣夹辅东宫太子慈烺。
  崇祯帝书竟掷笔长叹。这时王承恩已出宫探听消息去了,只有一个小内监侍立在崇祯帝身侧,崇祯帝就命他将朱书持赴内阁。小内监捧着上谕到了内阁,一看阁臣们早已走得一个都不见,小内监把硃谕圣旨置于案上,回身也自顾自地逃命去了。
  第二天,廷臣已不来上朝了,只有范景文等几个大臣还进宫侍驾。君臣相见,都默默不作一语,唯有相对流涕而已。
  半晌,崇祯帝挥手令他们退出,自己负手踱到皇极殿上,俯伏在太祖高皇帝的圣位下,放声痛哭,直哭得泪湿龙衣,声嘶力竭,也没内侍宫人来相劝。崇祯帝孤零零一个人,愈想愈觉感伤,索性倚在殿柱上,仰天长号起来。三十五岁的崇祯帝独自嗷哭,从清晨直到日色斜西,泪尽血继,实在哭不动了,才收泪起身,走到承仪殿中,呆呆地坐着发怔。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三章  明朝末世(13)
三十五岁的崇祯帝怀宗在位的十七年,丧乱累累,他几无一日安枕地操劳国事,而竟不免于国之亡家之破。坐了半天,他神思困倦,就斜倚在绣龙椅上,沉沉睡去。忽见一个峨冠博带的人走进来,提了一支巨笔,在殿墙上写了个斗大的“有”字,然后掷笔回身就走。怀宗正要叱诘,蓦然寒风刺骨,一觉惊醒,方知是梦。他定了定神,离了承仪殿,步入后宫。
  周皇后和袁贵妃等也彻夜未眠,一见崇祯帝进宫,忙迎接出来。崇祯帝瞧见皇后、贵妃都蓬头垢面,神形憔悴,不由得叹了口气,把梦境说了一遍,有个魏宫人就说:“‘有’字上半大非大,下半明不明,这是大明残破凶兆。”
  崇祯帝听了,脸色惨然大变,但他什么也没说。正这时,猛听得门外脚步声杂沓,两个内监气喘汗流地进来禀道:“曹化淳已开城降贼,陛下宜速急出宫躲避。”说罢三脚两步地走了。崇祯帝还在疑惑不定,襄城伯李国桢也汗流满面地抢步进宫,叩头大哭道:“逆阉献城,贼兵已攻陷了内城,陛下请暂避贼锋,臣率所部,与贼兵拼死巷战去!”说毕飞奔出去。
  崇祯帝也慌忙出宫到奉天殿上,他还想召集众臣,计议善后,四顾内侍宫监,多已逃得无影无踪了。崇祯帝没法,只好自己走下殿来,执着钟杵,把景阳钟当当地撞了一会儿,又握着鼓槌,将鼓咚咚地打得震天响。然后走上宝座,专等众臣入朝。
  谁知等了大半晌,廷臣半个也不见来。怀宗长叹一声,下了宝座,回到后宫,恰好王承恩气急急地跑进来大叫:“贼兵进了内城,此刻正在焚掠惨杀,陛下快请移驾避贼!”
  崇祯帝愀然心痛地说:“事已到今日,朕还避他做什么?你去午门外瞭望着,见贼人进宫,来报朕知道。”王承恩含泪叩了个头,匆匆地出去。
  崇祯帝在后宫里,召集后妃嫔人等都聚在一起,命宫女取过一壶酒来,自斟自饮,连喝了五六大觥,这时太子朱慈烺侍立在侧,崇祯帝让他快逃命去吧,太子对着怀宗和周皇后,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凄凄惨惨地哭着出宫门去了。崇祯帝把脸儿向着一边,只作不曾看见太子的一举一动,可眼眶中的泪珠却点点滴落在酒杯中,然后他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时周皇后和袁贵妃并长公主昭嬛,都环坐在崇祯帝旁边痛哭,宫女嫔人也环立饮泣。
  “大势去矣!朕自继位后,大有励精图治之主张,更有励精图治之行动,奈何时不利兮骓不逝!外有后金连连攻疆,内有贼寇匪民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内廷臣们的门户之争不绝,疆场则将骄兵惰,……唉,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袁将军啊,朕知悔了,朕不该信任宦官!……朕也曾痛下诏罪己,却闻者不感;飞檄勤王,又征者未赴,朕生平大误,就在于宠任阉珰,各镇将帅必令阉人监军,屡次失败,可惜当时犹未之悟。至三边尽没,仍用阉竖出守要区,以至于有了贼临都下,阉人献城……唉!”
  怀宗且痛诉且痛哭了一会儿,又对周皇后道:“卿可自己为计,朕不能顾卿了。”周皇后一听,全身立刻剧烈地颤抖了一下:“臣妾侍奉陛下,已十有八年,可陛下从不曾听臣妾一言,致有今日……”她说到这儿已哭得说不下去了,就转身进内去了。
  过了一会儿,宫女来报皇后娘娘自尽了,崇祯帝不觉泪落如雨,半晌他强抑了抑自己,又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
  袁贵妃含泪站起来道:“妾请死在陛下之前!”她当即解下鸾带,系在廷柱上,伸颈自缢。谁知鸾带断了,袁贵妃直堕下地。一见她又苏醒过来,崇祯帝忙从壁上拔下一口剑来,狠着心向袁贵妃连砍几下,直到她又昏死过去。
  又将所御的嫔妃砍倒了四五人后,崇祯帝正要出宫,芳龄十五且生得袅袅婷婷玉容异常娇艳的昭嬛公主一把拖住了父亲,一张稚嫩如春叶的小脸儿上泪落纷纷,宛如一朵带雨的梨花,崇祯帝不禁又痛心女儿不已,尤其是想到了如此美貌的女儿终不免受贼人蹂躏。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三章  明朝末世(14)
“你瞧外面贼人杀进来了!”崇祯帝出其不意地大喊了一嗓子,然后乘女儿不备地一回头,用左手把袍袖掩了自己的脸,右手拔刀出鞘,一剑砍在昭嬛公主的肩上,顿时昭嬛公主惨呼一声,就卧倒在血泊里痛苦地挣扎呻吟。崇祯帝欲待砍第二剑,怎奈两手颤个不止,再也提不起剑来,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花容惨变,鲜血咕嘟嘟地冒个不住,崇祯帝一把掷了剑,流着泪对她哀叹着,又重复起那句话:“你、你、你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
  这时王承恩来报外面的乱状,崇祯帝叫他在前引路,自己易靴出了中南门,手提一杆三眼枪,偕王承恩等十数人往齐化门走来。
  他的这支三眼手枪是从西方来的,中国最早发明了火药,并且也是最早把火药用于军事,而火器兵器自14世纪经由阿位伯人传入欧洲后,就变成了在16世纪初由葡萄牙人拿来的佛朗机(西式火器兵器)和西洋大炮。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崇祯帝用徐光启从澳门召来葡萄牙炮师、炮匠大批地铸造大炮及枪支,可是这如何能改变饥民起义、饥兵哗变、驿卒揭竿,与东北后金政权的咄咄逼人,加之财政困绌,天灾迭起,危机四伏,江河日下,大明王朝终将走向衰落亡国的命运。
    ■ 繁华早已逐流水
  崇祯帝与王承恩等十数人君臣已走到能见城门上那把大石锁了,不提防守门的兵士赶来,挺着一杆长枪就往人丛中乱掷。四处逃生的百姓吓得一声喊,回身就跑,崇祯帝也只好回头反奔,恰好又逢着闯兵进城,难民更是四散狂奔。难民的后面就是守城的败兵,败兵被闯兵追急了,狼奔豕蹿般潮涌下来。结果崇祯帝被众难民败兵一拥,连跌了两个跟斗,到七跌八磕地爬起身来时,衣襟已经被扯破,脸上抹满泥土,手上也划碎了,鲜血淋漓。
  三十五岁的崇祯帝脚酸腿软,头昏目眩,想反正自己是抱定必死之念了,跑又何必呢,索性一盘膝就坐在了大街的石级上,一边喘息,一边还不住地用袍袖拭泪。正这时,难民中忽然抢过一个人来,扑通跪在地上,抱住崇祯的双膝放声痛哭。崇祯帝定睛一看,原来是刚才冲得失散了的王承恩,不觉叹口气道:“朕和你倒还有缘再见一面。”
  王承恩收泪道:“贼兵前锋已离此不远,李将军正率卫兵在那里死战,陛下请回宫去,免落贼人之手。”
    ■ 后妃遗恨
  王承恩搀扶着崇祯帝一步一挨地仍回到南宫,因为崇祯帝实在不愿回那有他的女儿、他的嫔妃们的呻吟和鲜血和挣扎的内宫。
  王承恩搀扶崇祯帝到了万岁山,在寿皇亭前的一块大石上坐下。崇祯帝蓦然想起了慈庆宫的懿安张皇后:“朕出宫时太仓促了,未曾通知张皇后,你可领朕谕旨,告诉她贼人进城,必然蹂躏宫眷,所以让张娘娘赶紧自裁了吧,勿坏我皇祖爷体面!”王承恩领命,忙三脚两步地下山去了。
  熹宗皇帝的中宫张皇后在熹宗宾天后,退居慈庆宫,崇祯帝继统后,封她为懿安张皇后。张皇后性情温婉,且很持大体,严于礼节,举止严正,不轻言笑,不独当日熹宗在世时很是敬惮,就是肆行不法的客、魏也对她心存三分惧。但张皇后对上虽持礼严肃,待奴遇下却极宽宏,些微小过,从不过于苛究,所以阖言的宫侍内监,也没一个不敬服她的。
  崇祯帝得承大统也是出于她的力量,所以怀宗对于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