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回到清朝当大官 >

第132部分

回到清朝当大官-第132部分

小说: 回到清朝当大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序然继续说道:‘孙子兵法云:兵贵神速,只有快速结束战争的,没有听说过因为一直为打胜仗而久拖不决的。

    但是,兵法也要活学活用,孙子兵法说的是纯粹的去敌国作战,而我们的情况是在解决自己国家的事。北沙的百姓也是我们的百姓,加上北沙地形过于复杂,敌军作战能力强,所以我们只能慢慢的打这场仗,只要把粮草得问题能在本地解决了,持久战唯一的一个弊端就解决了‘。

    李序然这席话是一语双关。

    一方面他要告诉文官们,他们的任务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文官们才能有干劲,同时,他们也会找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因为,这里是战场,是武将的天下,所以文官往往被忽略。

    而令一方面,李序然是要向武将们解释为什么不能够速战速决的原因,同时,也是在告诫他们不要因为一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利而自暴自弃。

    过了一会,李序然借口离开了一下,让这些官员放开聊,不在因为他而顾虑,因为这些官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也很必要,对以后的改革大计至关重要。

    最后,李序然再次回到了帅台,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李序然开始他新的改革大计。

    ‘诸将士官员听令‘,李序然说道:从即日起,各路将军要按照布阵、弓箭、火炮投石器、斩马刀、大刀、骑兵、攀岩术、渡河术等的作战特点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要做好对伤员救助和医治,要提高效率和力度。另外,本帅这儿有一套布阵之法,你们抽出八万兵力,到时由尘远和秦章将军负责训练排兵布阵之法,具体本帅已经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方案,说着杜唐将命令分发到各将军手中。

    这时,李序然转向文官这边:‘从即日起,南沙、太古、凉州三府各县要根据地理地形风貌,做好饲养家禽、织布纺织、养鱼、粮食种植还有驯养马匹以及储备草料。另外本帅想在条件好一点的府县开几个学堂,再把一些能住人的闲房腾出来,专门为因打仗而伤亡子嗣的孤寡老人居住,他们吃喝用度全部由朝廷负责,这些事务由布政使张一驰全权负责,考虑到这里百姓的特殊性,在原来的官差配备上,本帅再给你一万五自护队的队员,协助你们办差,到年底,本帅要你们准备好一万头生猪、三十万石粮食、还有牛羊、鱼、以及布匹等。

    同时,李序然命令管后方的将军,在太古府建造一个兵工厂,主要负责对兵器的再加工和修补,包括对从敌军战场夺回兵器的处理。

    “是,得令,”文官武将齐声说道。

    就这样,李序然开始了他的北征改革大计,当年在南江省太仓县踌躇满志的李序然又重新出现了,不过这次他是一个元帅的身份来开始改革的。
第一百五十二章 雁型八卦阵
    李序然的命令下达后,文武各官便执行自己的命令去了,李序然已经对这三个府的兵力重新做了部署:南沙府驻军八万,火炮八门,由一名将军专门驻扎,太古府驻军两万,火炮两门,由一名副将专门驻守,剩下的二十万大军全部驻扎在凉州府,全部将士都要按照李序然的作战训练计划每天进行操练。

    同时,李序然命各府抽出五千轻骑在各府的边界进行巡逻,五千人一分为二,分二千五人马轮流巡逻,上次乌金元帅偷袭南沙城的教训,现在也是历历在目。

    之所以在太古府部署两万的兵力,一方面因为兵力就紧张,无法太过分散。另一方面太古府本身就在南沙和凉州两府之间,周围都是峭壁,所以,他们的安全性更高一点。同时,太古府百姓人数众多,将士太多反而会影响他们干农活,但李序然还是调出两万的自护队队员在太古府,为的就扩充太古的兵力。

    在朝廷大军驻扎的范围内,每天早上都能听见将士们的喊杀声和兵器的撞击声,同时,也能见到一驰等文官在田间、水塘还有街道现场勘查和了解,一切的一切都在给人一种祥和、欣欣向荣和平的感觉

    为了提高生产,扩大收成规模,同时也为了拉近军民之间的关系,李序然特命南沙府和凉州府各抽出两万将士在农忙的时候帮助百姓们干活,这些将士要轮流干活。因为,他们也是在为自己的粮草而干活。

    太古府驻军少,就抽出五千将士帮助,那两万自护队队员也投身到生产中,但他们也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其训练强度仅次于正规军的训练。

    李序然的政治加军事策略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过了近一个月的时候,李序然的师母才来到军营。她上了年纪,路上走的慢,所以,这么长时间才到。

    但是。李序然看到只有老太太来了,她带着几个家丁,见了李序然自然是痛哭流涕,之后告诉李序然他的儿子已经被他父亲的政敌找了个借口杀掉了,她这把老骨头就是想来看看杨峰,但显然已经晚了。

    原本要给老太太安排住处,但没想到她看到杨峰的骨灰后悲痛难耐,竟然给自尽了,李序然只好将他和杨峰合葬一块,也算是师父和师母团聚了。李序然这样做也不枉他们师徒一场。

    各项军务政务上了轨道后,李序然就重点研习他的阵法。

    在这个年代,阵法是很重要的,大型的阵有几万人之巨,其规模和杀伤力可见一斑。

    李序然这次布的阵叫雁型八卦阵。该阵是由一个正六边形内一个大八卦和外围左右两翼组成,其名是因中间是八卦状而外围有两条长长的流动型“一”字形,像大雁飞过来是的形状而得来。

    该阵可容纳八万人之巨,同时它还有一个简化版的,只有两万人即可,可以根据敌军的数量来调整入阵将士们的数量,合称为大小阵。

    大阵中。六边形每边各五千人共三万,八卦内有三万,外围两翼各一万,其中六边的将士主要是防守,主要是盾牌兵,他们身穿铁甲。中间的三万主要是攻打。有弓箭手,还有马阵和步卒,其中,指挥的将军也在八卦的最中间。

    而两翼的将士则是流动的,他们根据首尾相应还有绳子的搭接之法而设立。一方面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敌情,将消息传递给各路将士,还可以灵活调整随时补救六边甚至八卦内薄弱的环节,形成有进有退、进退自如的态势。

    当初,仙师给他传授阵法的时候说的很清楚:外翼两分,变为天云阵。有风无云,有云无风,风云同起,用总阵外面之队。以内前天冲二队列前,居正北。以东南、西南各二队,列天冲正南。以左、右各四队,列前中。以左右前、后各二队,列两端。以左、右后各南四队,列後中。以左天後冲二队,列最后。以不定两翼互补,首尾相应,进退自如,谓雁型八卦阵是也。

    同时,该阵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根据地形和战况的特点进行调整,但重点是变化六边的队形,可变为大三角、方形还有长方形,但内八卦和两翼则依旧是依照原先的兵力部署,用几何的方式来说,不管你边框怎么变,必须是内一个八卦之圆,外两个流动的两翼,中间是一个框。

    众所周知,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所谓兵无常势,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加上李序然作为文官元帅,他也是第一次布阵

    所以他格外的上心,可以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参阵的将士也都非常的兴奋,因为他们都是各路军的精英,能进这个阵营就意味着是一种荣誉。

    当然,荣誉高责任也重,因为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大阵,面对的也是敌军的精英和主力,生与死的距离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为了提高作战能力,李序然还专门训练了一个两万人的小阵,其兵力布置和防守与八万人的大阵一样,只是各路人数为大阵的四分之一。李序然要他们执行更加秘密的任务,为此李序然将十三骑也编入小阵中。他要把这个以守为主的阵变为以攻为主的奇阵。

    朝廷大军各项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敌军的赫利大王和乌金元帅也没有闲着。

    经过上次一战,敌军损失惨重,乌金痛定思痛,决定要一雪前耻。除了补充兵力外,他也在布着一个大阵,一个二十万人的大阵。

    和李序然的雁型八卦阵不同,乌金的大阵叫生死覆云阵。内有骑兵、步兵、弓箭手,还有盾牌阵和铁甲兵。

    此阵特点诸多,除了规模大人数多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各自为阵,就是这个二十万的大阵可以拆分为四个小阵,每阵五万人。为了提高战斗力,乌金将十大将全部编入阵中,同时保证四个小阵中至少有十大将中的两将,其攻击力绝非一般大军能敌。

    金铃和尚还有铁扇道士依旧在军中,他们对布阵之法颇有见地,他们和乌金一道作为阵中的指挥,协助乌金统一调度。

    现在李序然和乌金都忙着布阵之法,是因为战局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南州府这道天然的山岭屏障一旦攻下来后,之后的府县就成了平坦之地。所以,各军只能靠阵法来攻击,这样的话就可以形成人为的防守和攻势,这也是古代征战的一个特点。

    阵法和其他的打法不一样,参阵的各将士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熟悉,最关键的是要实战,这一方面双方还都没有。

    因为李序然是第一次带兵,而乌金元帅他们也没有遇到过这么强大的对手,所以,他们便将前期的训练和部署发挥到了极致,接下来的战局将更加的复杂,一旦两军开战,那将是一场腥风血雨。仅仅从李序然的主将和十三骑投入到他的八卦阵中,与乌金的十大将都在他二十万人生死大阵中,就可以知道双方的决心了。

    只是,李序然的兵力得到了补充,但乌金几次下来损失二十多万人,现在剩下三十多万兵力,同时,他们还有防守周围的邻国,赫利大王尚武,得罪了周围不少国家,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正北方向的邻国——摩萨国。所以,他们不得不在周围部署一些兵力预防邻国。

    如此一来,乌金实际能投入的兵力也就在二十五左右,而知道这个数字的当然包括李序然。

    估计双方的兵力是交战中最起码的能力,李序然已经通过多方派人侦查打听,才知道了乌金的这个实际兵力。

    现在,李序然能投入的兵力也就是二十万,因为,南沙的八万驻军和太古的两万的兵力是不能轻易动的,否则,他们就会重蹈上次的覆辙。

    经过多次的征战,赫利大王的兵力终于降到和李序然相近的水平,这对李序然来说是一个很兴奋的消息,因为,只要把这二十大军消灭了,那他的北征大计就完成了,而赫利大王和乌金元帅也就无回天之力了。

    一旦北沙的主力被铲除,那北沙之患也就彻底的解决了。

    但是,事情往往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赫利和乌金元帅没有这么轻易的服输,甚至服软都不可能。

    当然,这是后话,李序然现在的任务就是布好他的大阵,同时,要对南州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