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回到清朝当大官 >

第131部分

回到清朝当大官-第131部分

小说: 回到清朝当大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的时候。李序然便将奏折送了出去。这次伤亡过大,李序然必须要安排大军医治伤病员。同时还要处理死去的将士,全军上下都在忙着处理这些事务。

    李序然作为征北元帅,他现在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要安抚全军将士的,要照顾他们的情绪,鼓舞他们的士气,征北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一直有着不良的情绪和风气,是很难坚持到最后的。

    就在李序然这边整顿军务的时候,赫利大王和乌金元帅也在整顿着他们的军务,这次他们的伤亡更大,有十五万左右,同时,他们连一个县城也没抢回来,况且出了李序然这个文官能接乌金元帅三掌而不倒地的奇迹,赫利大王这次感觉肺都炸了。

    原本以为乌金和格泰格达他们修炼好后能一举拿下拿下李序然,同时能抢回一个府几个县什么的,结果发现这个李序然竟然有绝世内力,同时还整出个什么仙姑,赫利大王看着金铃和尚还有铁扇道士就来气,看来这邪术不行,还是要找个真正能抵得过李序然的人来帮他了。

    于是,两军在这次大战后,因为要休整,又进入了短暂的安静中,这几乎成了他们作战的一个规律,李序然知道,这一段时间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只是,他现在实在不知道圣旨里是怎么说的,关于他的处罚到底会是个什么结果。

    过了几天后,传旨的人终于到了,李序然忐忑不安的接旨,大意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差大臣杨峰私通敌军,将南沙拱手相让,实属通敌叛国,致使我军损兵折将十万之余,实乃作恶滔天,着即赐死。

    征北元帅李序然布兵有方,指挥得当,阵前以身士卒,南沙府、太古府、凉州府寸土未丢,实属功不可没,着即征北元帅李序然兼任平北钦差,全面署理北沙省境内一切军政事务。

    令,由征北元帅李序然亲自监督杨峰服刑。

    久违的旨意来了,但是李序然没想到是这个结果,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继续可以他的征北大业,而且权力更大了,悲的是自己的恩师就这样结束了,皇上连个多于的话也没有,而且还要他亲自监督,这其中的意味还真是耐人寻味。

    皇上知道李序然和杨峰的师生关系,但是他还是让李序然亲自去监督,这难免不让李序然想到这是皇上在警示自己。

    杨峰跟了皇上这么多年,一旦犯了错,皇上连眼睛不眨就把他给杀了,而且连旨意都没有直接给他,转而由李序然转达,虽然李序然是征北的元帅,但他和杨峰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皇上这样做多少有点侮辱杨峰的意思:已经不把他当回事了。

    李序然军中已经安排了这么多的眼线,而且这次是监斩官和传旨的人亲自要看着他这样做,李序然再次感觉到了伴君如伴虎的可怕之处,皇上的刻薄和绝情也令他对自己以后的前途感到了一丝的不安。

    做官如做人,难的是善始善终,可是,作为普通人来说,难免会犯错,而一旦犯了错就要这样的惩罚的话,难免令人有一种失落的感觉。

    杨峰是有错,但毕竟他是在被逼的情况下,退一步讲,当初,乌金元帅的那十万伏兵,李序然派人刺探都没有发现,所以,杨峰被攻也是令人没有想到的,再说他并没有将南沙城拱手相让,也没有投降,那些火炮还有一些守卫,都是杨峰身边的一些人在作祟,已经中毒的他根本无力顾及这些了。

    即便是他有错,但后来的好多事情都并不是他的本意啊。

    不过,杨峰确实有罪,一码归一码,这个道理李序然是很清楚的,他知道,无论是因为杨峰的软弱还是糊涂,因为他的自暴自弃还是缺乏理智,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李序然来到杨峰的房里,他已经给其他人说了,给他一点时间,他要和自己的师父道个别,其他知道他们关系,这个要求早就他们打开了意料之中,所以,他们都没有说什么。

    到了房间后,李序然将手里提的一个饭盒拿出来,这是他特意吩咐后厨做的,另外还有一壶好酒。

    杨峰自然知道这是要干什么,所以,他也帮着李序然拿酒菜。

    “为师交代你的事情都记住了吗?”,杨峰还是担心他的夫人和儿子。

    “放心吧,学生一定会全力照顾他们的,来,喝一碗”,李序然说话的时候有点梗咽了。

    “那就好,为师老了,也该休息一下了,只是,只是,没想到会有这么个结果,这么个下场啊”,说着,杨峰端起碗,一饮为尽。

    李序然没有说话,杨峰不停的喝着酒,他也没有说话,就这样他们沉默了一会。

    过了一会杨峰对李序然说道:“走吧,外边的人还等着呢,记住,好好做你的官,千万不要犯致命的错误,开弓没有回头箭,有些事情从发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他悲惨的结局,你要切记”。

    李序然能听的出来,皇上只字未提杨峰,杨峰也只字未提皇上,皇上是荣亲王的时候他们就在一起了,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到最后落得这样的一个结局,正是惨啊。

    当他们走出房间时,李序然看到天边爬满了乌云,不知为什么他感觉到一阵阴森森的冷,甚至还打了一个冷颤。(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一章 文官武将
    一条白绫结束了杨峰的生命,也结束可他的历史。

    李序然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他知道过几天还有更令他难受的。因为,他的师母已经来信,她和杨峰的儿子马上就要到军营了。

    李序然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慰他们,他们和自己一样的无辜,都是因为杨峰的不慎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大哥,皇上这次非但没有降你的职,而且还让你兼任了钦差,看来,朝廷还是很重视你的‘,尘远说道,他被现在的伤势已经好转了,基本可以活动了。

    是啊,杨峰的事情结束了,他必须要面对接下来的战局部署,南州府一定要攻下来,不然继续北征就会寸步难行。

    同时,李序然下令各路将军严格的训练各自的士兵,重点是做好能攻击敌军铁马阵的训练,为此李序然命令一驰他们打造一批斩马刀,同时让士兵们穿上铁甲,这主要是要对付乌金元帅的骑兵,因为南州的山岭之后便是大片的草地和荒地,到时,骑兵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

    另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皇上在圣旨里没有说,但私下又给他补了八万兵马,李序然知道皇上是尽最大的努力在维持这庞大的开支,但如果再伤亡惨重的话,那朝廷也或许无能为力了,那北征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根据李序然的计划,年底的时候,他就可以不用向朝廷要粮响了,或者是很少的军需了,因为,当地的百姓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了,这就是以兵养兵,韬光养晦的政治策略了。

    想到这里,李序然决定自己要开始好好的部署一下了。于是,他通知杜唐,传文武各官明天早上来帅营议事。

    现在他兼了钦差,所以军政大权在握。所有的事情 ;他都有权管。

    朝廷的大军补齐后依旧是三十万兵力,但这次的三十万是包括钦差大臣旗下的五万,也就是说现在李序然总共的正规兵马是三十万。另外,在一驰的努力下,现在自护队已经有五万人,如此一来,李序然现在实际统帅的兵力已经有三十五之多,占据了大清过半的兵力,可以说真正做饭了大权在握。

    同时,朝廷中那些大臣也开始用各种方式向皇上提醒要提防李序然。他拥兵自重,要是有异心,那朝廷也无能为力了。

    但是,皇上却似乎没有那么担心,他却向众臣帮着替李序然说话。

    其实。作为百官之首的皇上,他自然有他的防备。

    毕竟,他,才是最担心李序然有异心的人。

    在李序然的麾下,安克毕作为中军主将,还有秦章、魏忠他们都是皇上的亲信,同时。军中还有不少暗中替皇上办秘密差事的人。

    这些人都奉了皇上的命令,一旦李序然违背了这些命令,他们都有可能随时将李序然处决掉。

    但是,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要是李序然真有异心,那这些人也挡不住他。毕竟李序然的威信和亲信也不少,所以,皇上对李序然还是用了恩威并济的策略,并且从过去的种种事情上可以看出,李序然还是一个一心为朝廷办事的好官。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魄力当好这个征北元帅。

    为官多年,李序然也深知其中的奥秘,所以他将兵力最多的中军给了安克毕,另外安排秦章做了先锋,魏忠将军也被委以重任。而对军中一些办秘密差事的人,他也没说什么,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人越安全他也就越安全。

    一向谨慎小心的李序然认为这样做就能顺利的过完这个坎,但是,他低估了这里面复杂的性,甚至包括他身边的人,他都没有完全看清。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不过,只要李序然继续他一贯的风格,这件事就不会出现问题。

    他的仙师曾经告诉他这些权谋斗争属于“术”,但真正为国为民办大事,用思想和精神来感化,从长远和大局的角度着手,这些是属于“道”。

    李序然一向重“道”而不重“术”,当然,这也不是说他不在乎术,因为,身在官场有些事情是由不得他的,但是也不能完全沉溺于术的斗争,从某种意义上,杨峰的悲惨下场,又何尝不是他一辈子处心积虑的斗争,挖空心思的算计的结果呢?

    所以,李序然要做好眼前的改革大计,这段短期两军休整的机会对李序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旦再次开战,那他可能就真没时间了。

    第二天的时候,文武众官员都到齐了,李序然走上帅台。

    ‘末将、下官见过大帅‘,众官员齐声说道。

    李序然示意他们都坐下,自己坐到了帅台中间,左右站的是安刚和杜唐。

    底下左右两排,一边是以一驰为首的文官,他现在是北沙的布政使,官居正三品,管着民政,其实,钦差大臣的安抚职责就是又一驰具体负责的。

    另外一排是武将,各路将军都来了,齐刷刷的坐着,看上去很有精神,李序然感到很欣慰,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士们的精气神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他们元帅的统领才能。

    ‘今天叫诸位来有几件事情要通知大家,眼下战局复杂,北征要打长远战是定势,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政治和军事两条路一起走,这样我们才能维持巨大的开支,即使长久战也不至于百姓怨声载道。‘。

    底下的人认真的听着,不过这些武将习惯了领命而去,他们也不懂什么民政,至于文官,都是一驰一手提拔起来的,再说了,这种在战场上自给自足的方式,谁也没遇到过,大家都没经验,所以也要看李序然怎么统一安排了。

    李序然继续说道:‘孙子兵法云:兵贵神速,只有快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