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哈佛商魂-12位精英传奇和69条商规评点 >

第54部分

哈佛商魂-12位精英传奇和69条商规评点-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市场,如果他能够成功,就有机会成为公司的总裁。然而,到1959年底,即利斯加入艾维可两年后,他发现他与公司总裁的宝座已经绝缘。这是又一次挫折和失败,利斯死心了。 1960年7月3日,是利斯的儿子查尔斯·克罗素·利斯的7岁生日,利斯家里本来准备要开个盛大生日会,然而就是在这天,利斯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点评】

转败为胜的成功之道
灿烂、眩目,万众瞩目,但却转瞬即逝,这与其说是流星,倒不如说是利斯。是的,利斯确实就像一颗明亮的流星。奋勇向上、目光敏锐,这是利斯;坚韧不拔、全神贯注,这是利斯;雄心勃勃,工作狂热,这是利斯;宏才大略,无所畏俱,这是利斯。。本可以成为美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可他却一蹶不振、自杀身亡。成功时的利斯、光华四射,征服了法国,征服了福特公司,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可让我们借鉴:失败时的利斯,把失意深深地收藏在心底,他的失败及悲剧,都有可资我们借鉴的教训。固然,我们不能只盯住经验而不管教训,但是,在通往成功的小道上,我们还愿意更多地学习成功的经验。毕竟,我们渴望成功,毕竟我们不愿意失败。哈佛商规50勤奋工作,是成功的基础。成功不会破空而来,任何伟大的构想,都必须通过踏实而勤奋的工作才能成为现实。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石化公司以投入、产出1:21的惊人比例,显示了企业的巨大能量。他们有51种优质产品销往43个国家和地区,9年为国家创汇25。6亿美元,1987年人均创汇2万美元,全厂上缴利66亿元。这些骄人的成就,都是勤奋工作,永不停息得来的。

1981年,国际市场需要润滑油基础油,大连石化看准突破口,克服重重困难,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集中技术力量攻关,反复试验,取得了几万个数据,按国际标准生产出8种牌号的润滑油基础油,成为我国能够生产出口润滑油基础油的第一家企业。 1982年,这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后,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下跌,要继续坚持出口,企业一年就要亏损1100万元。他们认识到,参与国际竞争,要挤进去,不容易;一遇风浪就退出来,再想进去,就更难了。于是,他们一方面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减少亏损;另一方面组织多品种出口,以盈补亏,力争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这样,通过勤奋、努力地工作,他们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1987年,大连石化公司获悉国际市场石蜡走俏,价格看涨的情

报后,立即决定将国家计划外自销的1万吨石蜡投入国际市场。他

们把目光盯在了芬兰、丹麦、挪威、美国、新西兰等国,在前联邦

德国,大连石化的石蜡很快赢得信誉,被称为“中国石蜡”,一次

性成交2500吨。芬兰一家客商赶到汉堡找到大连石化公司的推销

员,要求购进1000吨。

大连石公司终于实现了他们的产品畅销五大洲的战略目标。

大连石化的成功离不开勤奋地工作,毫不松懈地工作。利斯之所以成功,

跟他的“工作狂”行为有很深的关系。

还是在统计管理处时,利斯就经常熬夜,埋首于数字之间。有一次,因

工作过度他精神崩溃,但他仍不肯请假休息,只是请医生帮他开了些药,以便让他可以继续工作。

在利斯主持开发“大道巡弋”的过程中,他几乎是投入了全部的生命:

每天早上7点钟到设计中心,不停地看上几百件设计草图,跟设计人员一起讨论草图,午饭也在设计室吃,边吃边讨论,晚上到11点还不下班,周末加班。。 在统计管制处的疯狂工作,使他深得上司赏识,获得荣誉勋章。在研制 “大道巡弋”时,利斯的疯狂工作使得车子如期产出,比平常情况下提前了好几个月。在效率这一点上,利斯的勤奋工作仍然是成功的。勤奋工作只所以能使人到达成功的彼岸,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坚韧与顽强,也意味着自信与勇气。这其实都是很普通的道理,但若把它们组合起来,并付诸实践,通向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就被找到了。 “你想成功吗,那么,勤奋地工作吧!”哈佛的这则格言,曾激励过利斯,我们不妨地拿它来激励自己。因为我们也想成功。哈佛商规51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要想成功,我们会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而时间却又如此不足。若能够自如地实施之,成功就不是神话。 80年代初,通用电器公司共有约350家大小工厂,40万员工,经营着几乎无所不包的产品,机构重叠,内部亏损严重。1981年,韦尔奇当上了公司总裁,他决心实施“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策略。从1981到1989年,韦尔奇将350个工厂减裁合并成13个主要的业务部门,卖掉了100亿美元的资产,裁撤了重叠的机构,将40万员工减到29万,把29个工资级别简化为5个粗线条的等级。韦尔奇的“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策略,使通用机构精炼、灵活善变。从1981年到1994年,通用电气公司的销售额从270亿美元上升到601亿美元,股东资本收益率从17%上升到22%;市场价值高达934亿美元,雄居美国榜首,名列全球第三。“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妙用,可见一斑。

“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不是抛掉全局观,而是一种战略。若把相对分散的精力集中起来,投放到一点上,那就无异于集团冲锋,其威力将是不可限量的。利斯颇擅长此术。利斯是这样的人,他一旦认定了目标,总是一头栽进去,宛如猎犬咬住了猎物,死命不放,投注的冲劲、毅力和精力,没有谁能比得上。在工作上利斯是这样,在追求爱情上的表现更突出了他这一特点。利斯在飞机上对玛克辛一见钟情,立即提出要与她约会,遭拒绝后,利斯毫不灰心,又于当晚托人帮忙,与玛克辛会了面。第二天,利斯又设法带玛克辛参加晚宴舞会,第四次见面时,利斯就向玛克辛求婚,其“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劲头,发挥得淋漓尽致。玛克辛与利斯闹矛盾,要分手,利斯基本上放下了工作,电话不断地向玛克辛进攻。。在利斯火力集中、威猛的进攻下,玛克辛只得举手投降,答应嫁给利斯。

“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只所以容易取胜、全在于“集中”二字之上。一

集中自己的力量—精力、财力、物力、时间等就相对强大起来,就有了优

势,以优势攻劣势,肯定容易胜利。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集中精力”决不意味着对“其余”不

管不顾,而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暂放“其余”,适当集中,当

关键问题解决后,还是要分出精力去“零敲碎打”,兼顾其余的。

哈佛商规52

要敢于逆水行舟。如果许多人甚至于你的上司,都认为是

对的事,而你知道那是错的,你将怎么办?只要认定自己是正

确的,面对众人或是上司,你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立场。

一个偶然的机会,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灵感横来:如果将立休

声录音机里面笨重的录音设备及喇叭去掉,做成只有听音功能的单

放机,配上一副个人享用的耳机,那些喜欢单独听音乐的人们不就

可以随时、随处独享其乐了么。

不过,盛田昭夫的构想却招来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反对,尽管制

造并不困难。

盛田昭夫敢于“逆水行舟”,力排众议,坚持先制造样品。很

快,一架小巧精致、音质优美的单放机问世了,盛田昭夫叫它“沃

可曼“。他把沃可曼送到销售部门,他们对之不屑一顾。整个公司

除盛田昭夫外,大家都极力反对这一产品。这个水逆得不可谓不

大,这个众怒犯得不可谓不重。但盛田昭夫决意一逆到底,一犯到

头,他索性决定:不再进行任何市场咨询与调查、预测,立即将沃

可曼投放市场。

就连盛田昭夫也料想不到沃可曼投放市场后的空前盛况—

无数音乐爱好者涌向索尼设在各地的经销点,皆欲先听为快。这个

大家都极力反对的小产品,立时像飓风一般风靡了全日本,成了新

一代的追求与享受。

大部分人,或者领导、决策层的决策错了,怎么办?如果你明知其错了,

却还将错就错,依错而行,怕犯众怒,怕遭领导、上司的克,那你恐怕很难

有什么建树。只要你发现确实有错误存在,不管有多少人,有谁在坚持错误,

你一定要直言不讳地指出来,要敢于“逆水行舟”。你这样做也许一时会有

不良影响、但与你最后所得相比,那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利斯在这方面做得

很出色。

利斯刚刚担任福特分部产品计划经理没几天,就接手负责制造一批新

车,车子计划已获批准,但公司建议拿掉八汽缸引擎,改为采用雪佛兰早就

采用的较廉价的六汽缸引擎。财务、工程和行销等有关部门已同意了这个改

变。当利斯发现这一改变是错误的时,他毫不犹豫,立刻向上司反映,坚持

要造八汽缸引擎的汽车。

上司很不高兴地给了利斯不多的一些时间,让他证明他的观点的正确。

利斯经过周密而艰难的调查、研究、拿出了有力的证据、说服了上司。事实

证明,利斯是对的。他的“逆水行舟”虽惹得上司一时不快,但八缸引擎汽

车带来的滚滚红利很轻易地就冲刷了他们对利斯的不正确的看法。他们毫不

犹豫地对利斯委以重任。

“逆水行舟”,只要认准了方向,“逆”得对头,一定会取得出人意料的优厚报偿的。比如沃可曼的走红,若非盛田昭夫的敢于“逆水行舟”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所赞成的逆水行舟决不是轻率、盲目、冲动或者刻意的标新立异,故作惊人,而是基于了解事实,把握市场的基础上的自信、勇气与魄力。这种敢于“逆水行舟”的自信、勇气与魄力,正是利斯、盛田昭夫们成功的决窍。一个人要成功,没有“(。dongdui。)逆水行舟”的自信与勇气、魄力,是行不通的:一个企业要繁荣昌盛,没有一些敢于“逆水行舟”,敢于揭“龙鳞”的中坚分子,也是很难的。

“敢于逆水行舟”,这是一进哈佛商学院,校方就要求学生必须培养的一种技能。哈佛商规53抓紧机会,机会是成功的前奏,当前奏响起时,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抓住它,抓住它也就抓住了成功之门的把手。 70年代,随着美国作家JantsFixx的畅销书《跑步健身运动大全》大量发行,发达国家普遍掀起了一股运动健身浪潮,人们争购各种运动鞋参与体育锻炼。于是,穿运动鞋成为一种时尚,也成为舒适、自由、富有青春朝气和活力的象征。显然,这给所有的制鞋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谁抓住它,谁就会赢得巨额财富。但是,在运动鞋市场上闯荡了多年的阿迪达斯等“老字号”公司都放过了这个机会。基于对《跑步健身运动大全》一书畅销后引起的市场形势变化的认识,1972年,鲍尔曼果断地创办了耐克公司,独自研制和生产自己的产品。由于抓准了机会,公司赢利不断上升;1972年200万美元,1975年是830万美元,1976年则达到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对耐克的需求量大增,以致于800多家百货店、体育用品店和鞋店的销售商中有60%都要提前预订,常常要等6个月才能拿到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